[七]泡在騰衝
以前,我只知道騰衝靠近緬甸,是翡翠之城,蘭花之鄉,僅此而已,也沒打算去
那裡旅游。
想去騰衝的念頭,源於今年年初在上海—昆明的列車上。一個老家在騰衝的昆明人
再三向我推薦她的家鄉,說自己走遍雲南,還是覺得騰衝好。
但是,當時我到昆明,目的是去瑞麗,從那裡出境到緬甸作長途旅行。所以沒時間
再彎到騰衝了。然而,騰衝這個邊陲小鎮的名字,就此印在我心裡。
這次,起先也只是抱著去看看的想法,僅預留了兩天的逗留時間,直到現在還在後
悔。我為什麼標題要寫“泡在騰衝”,除了泡溫泉的含義外,更主要的是表達我們
想“泡”,即希望較長時間待在騰衝的願望。
從大理到騰衝,坐大巴每人是90元,車程6-7小時。一開始路很好走,有高速公路,
後面一段是途經高黎貢山的盤山公路,車速不能快了,但植被豐富,景色極佳。
漫步和順
自從和順被評為中國十大魅力古鎮第一名後,報道也多,游記也多。我們不想湊
熱鬧,只是想親眼目睹一下。
安頓好住宿,已將近下午四點了。我們坐上中巴[2元/人],直奔4公裡外的和順。
可能是傍晚時分,沒有什麼游客。我們也沒買參觀券,不是想逃票,而是和順有
這麼一個規定:只要不進特定的參觀點,就無須支付50元購買參觀券。想想現在
出名的古鎮,哪個不是還沒進入就得買票?商味濃濃,錢味濃濃,旅游則變得索
然無味。憑此,我們就該再補投她一票。
走過那標志性的大牌坊,我們也沒去看村口的旅游示意圖,兩個老太互相說了
聲:往哪裡走?腳步已經朝右拐了。這一拐,就拐遠了。
我們看到一個樵夫,背著兩大捆干柴,穿過稻田走來,就尾隨著他,走進小巷。
巷裡靜悄悄的,偶然有一兩條狗,從半掩的院門裡探頭,和善地朝我們張望。我
們繼續隨意地瞎逛,走到巷的深處,突然眼前一亮,原來是所中心學校。校舍蠻
新的,操場也大,我和老姐說:到底不一樣,挺重視教育的。校門前的路,好像
築好不久,我們想當然的認為,必然通到鎮上。
走啊走,走過土屋,走過農田,老姐說:我們犯了方向路線錯誤了!果然,前方
是一片墓地,再遠處是樹林……
我爬上附近一個土坡,向四周眺望,看到左側不遠處有房屋集聚的地方。我們判斷
那兒應該是目的地。
我們繞著村落的圍牆,沿著田間的小路,七拐八轉,總算看到了一條大路,一面依
山,一面傍水。在某一瞬間,我仿佛是走在杭州滿覺隴,走在靈隱的山路上,一樣
的美麗,一樣的清新。不一樣的只是,這裡更充滿野趣,更顯得平和。
我們順著大路,看到各家宗祠,明清民居,道觀古剎,足見文化底蘊之深。終於,
來到了艾思奇故居。我們這代人,在那青春歲月裡,都拜讀過艾老的哲學書,應該
說是他,啟蒙了我們對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認識。我們懷著緬懷的心情,
拍照留念。
站在那一片生態湖前,老姐久久舍不得離開,多好的生活環境啊。我們就在湖畔的
[水上人家]吃晚飯。整個露天樓台上,就我們兩個食客,穿著制服的服務員大嫂熱情
招呼我們,不厭其煩介紹菜譜,還帶我到廚房去見識一些我從沒見過的野菜。我們
品嘗了“大救駕”,佛瓜尖等四個特色菜,色香味都不錯。
晚餐以後,我們踏上歸途。走到村口,接到家裡來電。原來雲南寧洱地震,家人
掛念我們。報了平安,心裡也默默地祈禱著災區老百姓的平安。
回頭再望一眼,和順,衷心祝願這裡的人們,永遠和和美美,順順當當。
紅房子青年旅舍
這是我們在雲南行走中住的第三家青年旅舍,它坐落在國殤墓園和疊水瀑布之間的
對面馬路上,是一傳統的民居。
我們第一次推門而入時,感覺是到了一戶人家。庭院靜靜的,女主人一人坐在客廳
裡看電視。見我們進來,忙迎上打招呼,輕聲輕語的,讓人感到很舒服。
兩層的樓房,我們選擇住在樓上,隔壁就是主人房間。浴室和衛生間是公共的,房間
挺寬敞的,只收我們40元一晚。
從和順回來時,店主也在家,網上有文介紹過他,姜勇,組織櫻花谷等地的野營,很
有經驗。夫婦倆都樸實可親,不像生意人,若稱他“老板”,自己也覺得別扭,於是
直呼大名。
討教了明天的出行計劃後,在他們的建議下,我們趁著天還沒黑,到斜對面的疊水公
園轉了轉,看了這著名的城中飛瀑。
泡溫泉
到了騰衝,到了熱海,空氣中到處彌漫著濃濃的蒸汽,到處飄逸著一股硫磺氣味,
才明白自己是多麼孤陋寡聞,竟然不知道我們國家有著這麼豐富的地熱資源,
真是羞愧之極!
因為在我幾次到日本的旅游之後,回來最津津樂道的就是溫泉。而我對國內溫泉的了
解,只止於浙江武義,南京湯山以及長白山的溫泉而已。
由於有了攜程上6月1日往往發表的佳作,詳細描繪了熱海的沸泉和地質美景,我實
在想不出還能用什麼更好的詞彙來贊美她。我只有談談泡溫泉的感受。
泡溫泉,除了有益於身體健康,特別是對一些皮膚病有很好的療效。老姐是個資深的皮
膚科醫生,據她這次向我坦白:介紹了好幾個病人去溫泉療程,效果都不錯,而自己
卻從未體驗過。於是,被我大大地嘲笑了一番。
但是,我本人愛泡溫泉,尤其是露天溫泉,更享受的是山野樂趣,自然融合,天人合
一。
所以,對於人插蠟燭似的泡溫泉,我是寧願放棄的。
幸運的是,老姐和老妹,作為浴谷的第一批顧客,也是僅有的兩名顧客,又一次享受
到旅途中的兩人世界。
露天的池水正逐個放滿,我們泡了一個又一個。身體浸沒在稍稍感覺燙,但能承受得
住的池水中,通體舒暢。抬頭望著圍牆籬笆外的各種鮮花,茂盛的樹木,眺望遠山,
藍天白雲,不知身在何處?
溫泉不能持續泡得太久,最好泡十幾分鐘,起來休息一下,補充點水分。池邊分放著
不少飲水機和一次性杯子,供你隨時飲用。
我們還去泡了藥池,咖啡池,酒池,各種都感受一下。
這裡的服務絕對是到位的,穿著制服的小姐或先生彬彬有禮地站在不遠處,有時還會
過來,詢問需要什麼幫助。
斷斷續續,泡了近2小時後,我們離開了池子。一個小姐碎步迎來,問我們是否想桑
拿。我們根據自己的狀況,不想再高溫蒸了。她就把我們領到樓上的大廳,廳連著露
台,一排排鋪著雪白布單的躺椅。她招呼我們休息,隨後又送來清香的綠茶和用沸泉
煮熟的花生,土豆和雞蛋。這些連同後來在大滾鍋餐廳裡享用的鮮美的餌絲,包括泡
溫泉,費用都在門票128元裡。想想還是物有所值的。
當然,遺憾的是,我這次沒時間去櫻花谷,黃瓜涇,這些當地老百姓愛去的野外溫泉
了。回想在香格裡拉,司機扎西和我說起,他每年冬天都用帶著一家老小在天生橋的
山上,租間房子,住上半個來月,就是為了讓家人一起泡溫泉。可能這也是他們一年
中最幸福的日子了。羨慕啊!
我也對老姐說,下回見到我的那些日本同事,我一定會驕傲地告訴他們:我們中國的
溫泉一點也不比日本差!
北海濕地
離開熱海後,去了北海濕地。
快到時,小巴司機問我們:門票30元,想不買嗎?可以找村民去踩地,只要10元錢。
我們想了想,還是覺得規規距距比較好,幸虧是這樣想這樣做。同車的一對小情侶就
沒進去。
游人不多,我們兩人單獨坐上一條小船。船在狹長彎曲的河道上行進,兩旁是青綠綠
的水草。船工不無遺憾地告訴我們:半個多月前,這裡一大片一大片,開滿了蘭色的
鳶尾花,那是一年中最美麗的季節。
雖然有些遺憾,但我們還是新奇地看著眼前的一切。一朵殘留的藍花,漂浮的睡蓮,
都會引來嘖嘖的贊嘆。老太的想法,就是阿Q式的自得其樂,透過春夏秋冬,每個
季節都有它獨特的美。
船工是附近的村民,這裡圈地建園了,他們年輕人也就成了職工,每月可拿幾百元工
資。他很留戀兒時的生活,他們曾經無憂無慮在這兒游泳,嬉戲,抓魚……
也是從他那裡,我才知道:這片長滿水草的濕地,是漂浮在水上的大草坪。現在為了保護
濕地,已經不允許踩地了,如若違反,罰款200元。
船到岸後,可以沿著一條棧道走回來。我像一個頑童一樣,偷偷地把一只腳踩上欄繩
外的草地上,感覺草下有股浮力在湧動。
歸途
騰衝到麗江的班車是隔天行駛的。我們只能坐晚上的夜臥車離開騰衝到大理,再轉車
到麗江,然後回上海。
記得曾經看到女兒有篇博客的題目是“眼睛在天堂,靈魂在路上”。很欣賞其中的哲理。
行走在雲南,滿目皆美景。然而,我寫在心得裡,更多的是難忘的人與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