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神秘的湘西,就自然會想到古城鳳凰,於是,更自然的,我開始了我夢中的鳳凰之旅,而這次暢游也成為我假期生活的新鮮亮點。旅游專車駛進鳳凰鎮,這是一個典型的南方小縣城,建築雖不宏偉,但有活力,人氣也很旺,讓人疑惑的是這裡絲毫沒有傳說中古城的風貌,顯現的卻是一種現代的氣息,小鎮上羅列著汽車、銀行、賓館酒店,而不是理想中的青山、綠水、古橋、吊腳樓,寺祠、亭閣、居民、石板街。在導游的引領下,我們走過一座古香古色的大門,眼界頓時開闊,迷惑也馬上消除了,原來鳳凰古城是城中城,在這大門的後面是大片的低地,而真正的鳳凰古城正是沿著這地勢而建,直至沱江之畔。我徜徉在古城用青色條石砌成的石板街上,兩邊的古宅各抱地勢,鱗次櫛比,亭台樓閣重重疊疊,所有的古建築都是用有著傳奇色彩的大塊青磚砌成,極具典雅風格,街道兩旁有很多的銀飾作坊、扎染蠟染作坊和印花布店,還有一種出售鳳凰姜糖的作坊更是遍布了古城的各個角落,導游介紹這是一種由姜汁和土糖熬制的風味食品,源於鳳凰,甜中帶辣,口感特異,我學經濟的,到鳳凰,除了作為一名游覽者對當地風味小吃感興趣,當然也對其特有資源所帶來的經濟效應頗有留意。鳳凰姜糖制作仍沿用老法,鄰街現場制作加工,以其特有的制作手藝吸引了大量的游客駐足欣賞,姜糖生產除了給當地群眾創收之外,更給古城添了一道獨特的景觀,增加了古城在旅游資源和旅游市場上的競爭力。游覽鳳凰,泛舟沱江是最令人愜意的,蕩漾在淺淺的沱江之上俯視古城,古城在群山環抱之中,山間有層層薄霧,廟宇隱隱約約顯現其中,沿江而建的吊腳樓更具特色,一半懸於沱江之上,用根根木柱支撐,一半依地勢用青石砌基,用木板搭樓,飛檐翹角,層瓦如鱗,掩襯於翠山薄霧之間,倒映於碧江清流之上,伴著碼頭浣紗姑娘朗朗的笑聲和舟上船夫酣唱不止的苗族山歌,展開的是一幅和諧柔美的山水畫。鳳凰山靈水秀,地靈必然人傑,文學巨匠沈從文,開國元帥賀龍,民國第一任總理熊希齡,著名畫家黃永玉都是飲著沱江水,含著鳳凰姜糖,成長在這山青水秀的寶地,同時他們也給鳳凰帶來了夢回故裡之作。走進沈老先生的祖屋,這是一座具有濃郁的湘西明清建築特色的四合院,中間有方塊紅石鋪成的天井,兩邊是廂房,小巧別致,古色古香,我還欣賞了沈老先生生前的墨寶,並為其小楷書法所深深傾倒。然後我還拜訪了熊希齡故居,參觀了楊家祠堂、東門城樓、虹橋、奇梁洞、南方長城等景點。鳳凰是湘西的精華,繼承的是湘西的文化,自然也是楚巫文化的一部分。我兒時聽說過一些離奇的故事,而這次鳳凰之行卻讓我找到了那些近似神話的故事的源頭,如湘西趕屍、湘西神兵、草鬼婆等,當然,這個時代是破除迷信的時代,然而對這些已無社會危害又已經融入文化的傳說也理應寬容吧!鳳凰是苗人的古城,苗人青色的民族服飾與古城的建築色調本是一體,清清的天陪著清清的水,清清的水映著清清的山,清清的山繞著清清的鳳凰,人文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烘托出的是一個古雅幽靜的鳳凰,寧靜而美麗,鳳凰含蘊著自我的靈魂,在現代喧囂的機器和工業聲中,只有這種靈魂才能給人類帶來精神的解脫,才是人類神往的歸宿,告別光怪陸離的喧囂,回到樸素的起點,夢回故裡,不遠處升起裊裊炊煙,我用心感覺,卻是一條從古城而生,緩緩接入天際的青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