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太基繁華舊夢

作者: 行者洛藝嘉

導讀“遙想當年,漢尼拔率5萬人馬與瓦羅8萬之眾大戰坎尼。漢尼拔用半月型戰陣圍攻羅馬軍隊,殺死54000人,俘獲萬余人。而漢尼拔,僅損失6000余人。”哈立姆眺望遠方,神情仿佛回到那遙遠的年代。“坎尼戰役,世界軍事史上當之無愧的壯美詩篇。”我說,“可公元前202年,漢尼拔還是敗了。” “拿破侖最後也敗了。”哈立姆生氣了,“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被打敗,那足夠驕 ...

“遙想當年,漢尼拔率5萬人馬與瓦羅8萬之眾大戰坎尼。漢尼拔用半月型戰陣圍攻羅馬軍隊,殺死54000人,俘獲萬余人。而漢尼拔,僅損失6000余人。”哈立姆眺望遠方,神情仿佛回到那遙遠的年代。“坎尼戰役,世界軍事史上當之無愧的壯美詩篇。”我說,“可公元前202年,漢尼拔還是敗了。”

“拿破侖最後也敗了。”哈立姆生氣了,“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被打敗,那足夠驕傲了。”

“倒也是。”我說,“我們中國有‘常勝將軍’之說。那就夠可以的。沒有說‘不敗將軍’的。”

哈立姆這才重又高興起來。

公元前202年的扎馬戰役,使漢尼拔戰運完全逆轉。次年,迦太基被迫與羅馬簽訂了放棄非洲以外所有領土的合約。縮減海軍規模,巨款賠付。漢尼拔因羅馬人追捕而自戕。

失敗了的迦太基又日趨繁盛起來。羅馬人感到漢尼拔仿佛死灰復燃。公元前149年,他們無理無信,向毫不設防的迦太基宣戰。迦太基城完全被摧毀。60萬人口,只剩5萬老殘女弱淪身為奴。羅馬人深耕此城,並在上面撒上鹽巴,以示不允許迦太基再次復興。迦太基帝國滅亡了。

那曾是盛極一時的帝國。它曾把自己的勢力擴展得那麼廣闊。北非沿岸、西班牙中部、撒丁島、馬耳他島、西西裡島、巴利阿裡群島、科西嘉島......它是強盛的奴隸制國家和地中海地區的商貿中心。首都迦太基城富比天下。

公元前122年,羅馬人重建該城,使之發展成當時僅次於羅馬的第二大城。又修建了圓形競技場、圓形劇場、巨大的馬加爾蓄水池、在古羅馬的浴池中名列第四的安東尼浴室(在古羅馬時代,浴室是非常重要的社交場所。會親朋,論國事。)工程從哈德良當政時期開始,竣工於安東尼執政時。公元439年,趁羅馬帝國衰落之際,汪達爾人占領該地。一個世紀後,它又為拜占廷所屬。世界上第一所基督教拉丁文學院,建立於此。德爾圖良、西普裡安,更有聲名遠播的聖。奧古斯汀在此生活、創作過。公元698年,阿拉伯人入侵,將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城池,再度夷為廢墟。

我和哈立姆此刻的所在地,正是這片廢墟。它在北非洲的陽光下,以其依稀可辨的巍峨、壯美,沉靜地面對著綠藍色的大海。這是多麼絕美的一塊土地。在北非起伏的丘陵之上,它居於Byrsa小山,俯視腳下那遍布橄欖樹、白房子的大地;它面對地中海,扼守突尼斯海峽。從這裡,那麼清晰地看到有一小時車程,坐落在hammamet lif的“不哭林”。那是一座山的名字。應該翻成犄角山。但我喜歡音譯成“不哭林”。那茂密的森林,曾是野生動物們的樂園。和世界同步,它正慢慢萎縮,被蠶食於人類的“文明”。那天,我在林中木椅上,眺望我如今身在的迦太基遺址。我想到我故鄉的一個小公園,動物們都已不在了,公園已成為游樂園。回想小時候,為了聽狼嚎,那麼早就偷跑去公園的情景時,幾只野豬突然從不遠處灌木叢中跑出來。我嚇得高聲喊叫起來。小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跑出來:“沒事。它們還怕人呢。你沒看到嗎?是一個母親掩護它的孩子們,逃往更深的密林。”果然,在孩子們都沒有蹤影後,那母親,也瞬間消失了。

誰不怕人?人能拿起武器,更會制造武器。因為,人有智慧。

這地球上的戰略要地,也便成了人類各時代的必爭之地。

這寶地,這戰事頻仍的迦太基,也因為不斷的衝突,各種族民族的衝突,成就了這裡多彩多姿的文化。古希腊羅馬文明,中世紀阿拉伯伊斯蘭文明,歐洲現代文明,被它融為一體。1978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將它列入第一批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

迦太基,地中海地區古代文明的重要標志,像一顆夜明珠閃耀在遠去歷史的星空下,我們的追想中。它在非洲大陸的最北端,地中海岸邊,如今叫突尼斯的國家。

這國家的建築基本為白色。在藍色的大海上,它仿佛一朵蓮花。傳說中,希腊神尤利西斯率船員們在海上漂泊,看到這朵蓮花後便決定在此扎根。

俱往亦,這有著輝煌歷史的國家,這個“世界橄欖園”,如今是個旅游國家。這國家淨潔、寧和、美麗。它的落日絲毫不遜色於希腊伊阿,那世界上最美的落日。它的夜色璀璨。而且透明。

“公元前218年春夏之交,漢尼拔率步兵9萬、騎兵萬余、戰像37頭,從西班牙出發,翻越終年積雪的阿爾卑斯山口,出其不意出現在意大利的波河平原。羅馬人那個驚慌。還打什麼仗啊?潰不成軍。公元前217年,特拉西美諾湖戰役,羅馬全軍覆沒,執政官陣亡。”哈立姆滿臉驕傲,“啊,漢尼拔,”哈立姆說著,本意卻轉移了,“男人,只有我們男人,才能建立起如此千古的功業。”

阿拉伯男人,是看不起女人的。但他此時這麼說,也太不聰明了。

“那麼重要的一點,你竟然忘了?”我一笑,“建立這迦太基帝國的,可是一個女人。”

傳說,居住在今黎巴嫩西海岸,有個腓尼基蒂爾王國。國王穆托死後,兒子庇格瑪隆排斥胞妹艾麗莎,獨攬大權。為免遭迫害,公元前814年,愛麗莎挾財寶與僕人飄洋過海,在突尼斯登陸,受到當地人的歡迎。當地部落首領馬西塔尼心有所疑。但艾麗莎“只求借一張牛皮之地棲身”。這願望不答應也太過分了。可是,艾麗莎把一張牛皮切成一根根細絲,在緊靠海的Byrsa山丘上圈起一塊315公頃的地皮,建起迦太基城(腓尼基語中,它是“新城”之意)。大家開始奉她為皇後。現在,山坡上的蒂冬皇後旅館,便是為紀念這位公主而建。



精選遊記: 突尼斯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