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雲流水”——雲南麗江*虎跳峽*中甸*瀘沽湖紀行(中甸篇)

作者: 山羊腳

導讀一路的車程,我卻陷入了香格裡拉的氛圍裡。白塔下牛羊在吃草,五顏六色的經幡在隨風舞動。車上放的是“月亮之上”和“青藏高原”,美麗的香格裡拉讓人放松在草原。 “東邊牧馬,西邊放羊……” 經過兩個小時,我們到達了中甸,找到了我們入住的“瑪吉之家”。迎接我們的就是瑪吉,黑黝黝的臉,兩頰有著一抹高原紅。可是,她並不是當地人,而是成都人。她從曾 ...

一路的車程,我卻陷入了香格裡拉的氛圍裡。白塔下牛羊在吃草,五顏六色的經幡在隨風舞動。車上放的是“月亮之上”和“青藏高原”,美麗的香格裡拉讓人放松在草原。

“東邊牧馬,西邊放羊……”

經過兩個小時,我們到達了中甸,找到了我們入住的“瑪吉之家”。迎接我們的就是瑪吉,黑黝黝的臉,兩頰有著一抹高原紅。可是,她並不是當地人,而是成都人。她從曾經的旅者,到今天的主人。放棄了那邊的工作,來到了這片高原。先是在麗江開客棧,隨後發現商業化的侵蝕,就把家又安到了大草原上。瑪吉是活佛取的名字,藏語裡是未嫁的。瑪吉,多麼充滿希望的名字啊。無限的可能似乎都在其中。 另一個幫她的,是愛戴帽子的 Echo.

下車的時候,她來幫我拿行李,看到了蛇皮袋,嘟囔了一句“怎麼會有蛇皮袋”。哈哈,我土得可以吧。不得不說的當然還是晚餐,到底是讀過書的瑪吉,讓我們第一次在高原吃到了不生的米飯。用了壓力鍋煮成的米飯,水煮犛牛肉,咖喱土雞。每一樣我都很愛吃。而且結合了川菜的做法和本地的原料。哎呀,再擦一下口水。

晚上,我們哪裡也沒有去,就在大客廳裡一起看電視,還有看月亮。在新聞裡,看到了梅裡雪崩。不知怎麼回事,這次來了以後,所到之處,事故頻發。虎跳有人掉下去,梅裡又雪崩,山路上也多翻車。 可是,我堅信我會一路平安。

中甸的海拔比虎跳要高得多,天氣也一下子涼了起來。甚至,還下了冰雹。 她家的兩條流浪狗,飛飛和浪浪也在打鬧中疲倦,漸漸睡了去。 我們也睡吧。在高原上,草原裡……

行程: 5/3,中甸 - 蜀都湖 – 碧塔海 – 中甸,宿瑪吉之家

......

太陽光透過幔簾照到了我的屁股上,撥開窗簾,我看到了霧氣繚繞的遠方,有著松贊林寺的輪廓, 鮮艷的紅與黃在背後青山的依襯下異常寧靜與安詳。向右方遠望,是鑲嵌於山上的白色藏文和漢文的“香格裡拉”。看著蛇般蜿蜒的藏文,我深深的吸了口氣,此時此刻,我在香格裡拉!

二樓的視角不錯,而且可以避免木結構的房子造成的吵鬧。無奈,我們要把東西轉移到樓下的一間小屋裡。瑪吉早已答應把房間留給之前付過定金的游客。瑪吉似乎是個在現實與夢想中不斷失落,又不斷創造的女子。這個從她對房間的裝修也可見端倪,有的地方是很城市化的小資,或者是很細膩的淑女氣質。而有的地方卻是非常豪放,很原始的當地特色。這兩種東西被無序的放在了一個空間裡,處處充滿了矛盾。就像她的經歷,從成都辭職,去麗江開客棧。而後,感嘆商業化的無處不在,侵蝕得過快。又來到了草原上,築起自己的“家”。 看來是很有勇氣的行動。在我看來,卻像是一種逃避。用環境來營造內心?我崇尚的是用面對來營造內心。客觀的世界裡,永遠無處可逃。

可是,我仍舊感激瑪吉在偌大的草原上給我安了這個家。由於瑪吉家只有一個餐桌,必須一撥客人一撥客人挨個吃。終於等到我們上桌,早已飢腸轆轆了。掃蕩了一桌的淡饅頭加煉乳,還有滿滿當當一碗稀飯。木訥的瑪吉開始很慌張,說是已經沒有任何口糧了。我們三個人的標准是按照上一次五個客人的來安排的。呵呵,不看看誰在這。

踏著泥巴,從後院走出去,看到Echo戴著帽子在那裡幫我們洗衣服。所有虎跳的髒衣服都拿來這裡洗,只要十元錢。有人說昨天半夜起來取水喝,看到Echo一個人躺在客廳的沙發裡,沒有開燈, 只有星火點點,和慢慢暈出的煙。她說這就是她喜歡的狀態。

為了環保,所有的洗衣粉全部是從成都帶來的安利的洗衣粉,雖然成本很高,但是寧願虧本,瑪吉也不願意破壞心目中的家——香格裡拉大草原。

花了兩三百元,買了普達措國家公園的門票和觀光車票。現在想來,很是後悔。另外一個門進去,只要花費二十幾元,聽說風景更好。只是當初沒有聽瑪吉的話,總覺得貴的一定會多一些景點。 叫了部面包車,搭車的藏民比我們人還多。但是在別人的地盤上,總得悠著點兒。 一路上,藏民們與我們攀談,說是一個扎西可以娶多個卓瑪,一般是兩個,大卓瑪管內,小卓瑪管外,孩子全部都由大卓瑪來帶,家務也是。大卓瑪一般是父母包辦,而小卓瑪是自己心愛的人“一起過生活”。開車的藏民說他有兩個卓瑪,大的是藏族的,小的是納西族的,已經生了一對雙胞胎。

一會就到達了普達措國家公園。春夏秋冬,上帝都賦予了大地不同的色彩。而我們,在白樺樹還沒有盡情的微笑時就來了。進了公園,又坐了一段時間的觀光車,就到了屬都湖。由於游人如織,我獨自坐在離湖不遠的棧道邊,看著同伴在盡心地拍照。突然有個藏族小女孩跑到我面前,她精心准備的藏族服飾還是吸引了我,我舉起相機朝她“喀嚓”一下。她也非常老練地擺出了Pose, 然後也非常自然地說“給錢!”

雖然明白這樣的“規則”,心裡卻有些疼痛,看著眼前那個眼睛裡沒有孩子氣的女孩。 不知怎地,我死死地看著她,就是沒有掏錢。遠處有許多的藏民,當然有年輕凶悍的男人。可是,我就是這樣死死地看著她,不給。 她也很快心領神會,跑向了她的家族。 我把東西收拾好,准備見機行事, 但是沒有轉身逃跑。只見那些大人,朝我這邊冷冷地看了幾眼。 終究,他們沒有過來再找我。

當這批游人散了去,我也緩緩走下木棧道,望著平靜的湖面,波光倒影,它又何曾知道在它面前走過的這許多的人呢?!曾經有個面試官, 問我喜歡人文的還是自然的旅游景觀。 我喜歡的是人,永遠是現在生活著的人們,那是上天給我們留下的最好的風景。

屬都湖應該是美麗的,如果起霧,如果花開,可惜我看的屬都湖沒有“如果”,所以很像是學校後門長風公園裡湖面。

觀光車開走了,我們繼續沿著木棧道朝前走,走了許久、許久,沿途是安詳吃草地犛牛群,它們在碧塔海的岸邊,享受著湖光山色,藍天白雲。我們只是游客,無論是客觀還是心靈。可是,犛牛們是主人。這是它們的家。 碧塔,藏語裡為櫟樹成氈。因為每年杜鵑花開的時候,漫山遍野,蔚為壯觀。

終於在循環往復的犛牛群和藍天白雲裡“審美疲勞”,到達一處落腳的地方。 瞅見一藏民開的小賣部。 就在這裡午餐吧,小賣部除了方便面就是肉腸。我們各買了一個。明顯還是感到非常餓。 忍不住去看藏民炒飯吃。他們用了一雙筷子在黑乎乎的鍋子裡攪和翻滾著,炒米和肉塊擾得我餓得發慌,好香~

“這個怎麼賣?”我感興趣了。 “這是我們自己吃的。” 藏民操著不流利的漢語說。 “賣給我吧!”我堅定地說。 他拿了個一次性杯子,把剛炒好的肉飯起鍋,遞給了我。“給”。 我坐回板凳,又來了碗犛牛奶,這才成就了我的午飯。

當我們結束游玩的時候,突然一陣大雨。奔到公園門口去乘車。就在一棵大樹下躲起了雨。我們身邊,是一對藏族的小姐妹,小臉上髒兮兮的,而且皴了。但是眼神卻是那般純真而善良。她們穿著傳統的藏服,兩個人合力抱著著一只小羊羔,那只可愛的羊羔耳朵上也打著和她們一樣的蝴蝶結。羊羔在睡覺,咪咪眼,真是非常的可愛。借著躲雨,大家開始和她們攀談起來。這只羊是姐姐十歲生日時,媽媽送給的禮物,陪伴著她一起成長。同伴開始不停的和她們拍照。我又想起公園裡的小女孩。

可是,這一次。她們天真爛漫地擺出各種漂亮而自然地姿勢,開心地笑著。沒有收錢。 她們笑了,只是因為高興。大巴來了,雨也快停了。終於到了要走的時候,我飛奔到對面的小賣部買了烤山芋和煮玉米。想要拿給小孩子吃。無奈,大巴已快啟動了。在最後一刻我奔上了大巴。

女孩子還在朝我們微笑揮手,小羊羔仍舊在熟睡。後來才知道,原來那個賣品部就是她們爸爸媽媽開的。哎,也算是為她們做點什麼吧。話說回來,高原玉米也真的非常好吃!糯而甜。

出了公園回去的時候,送我們來的那車還在,那個司機叫做七林,也是活佛起的名字, 在那裡等我們。車上,女友突發奇想,要去七林家裡看雙胞胎。七林先是沉默,終於在沉默中爆發,冷冷地說道:“我只有一個老婆,和你們的一樣,也沒有雙胞胎。那些,他們說的,全部都是騙人的!”現場一陣尷尬,只有車子往前開的聲音。 七林的幻想,被同伴打碎了。現實,對於誰來說,都是不願意接受的。有時候。

在兩個攝影愛好者的堅持下,我們趕在黃昏之前趕去松贊林寺。聽說,這個時候是拍照最好的時候。我這才知道什麼叫做與時間賽跑。這一次,我離松贊林寺更近了。那是在離寺不算太遠的一個拍攝點,可以遠眺,可以拍攝,當然,要付錢!

同伴一到拍攝點,馬上飛快地架三角架,調節光圈,看上去很專業地按了許多快門。而我,什麼也不用做。只呆呆地看著松贊林寺,在夕陽下,金光燦燦,像金子鑄造的宮殿,令人神往……

走回瑪吉家的路,是看不見的泥濘地。穿過草原,就應該是瑪吉之家。燈光的映照下,瑪吉之家在遠處顯得非常的好看。可惜,由於光線的關系,我的相機無法記錄這美麗的瞬間。 可是,印入腦海。差一點迷路,幸好一只歸途的狗,把我們帶了過去。天曉得,跟了半天,狗從一根獨木橋上從容地跑了過去。頓時,我們傻了眼了。後退,是不可能的,天已經快全黑了。要是踩到沼澤是非常危險的,尤其是雨後。咬咬牙,我們一行通過獨木橋的小臭水浜。 狗早已不見了蹤影。順著燈光的方向,我們繼續前進。牛糞,泥巴,都踩過了。誰讓我們在香格裡拉呢!又踏過了一座更狹窄的獨木橋,我們終於穿進了籬笆,到達了瑪吉家的後院。

“開飯了!”瑪吉的呼喚刺激著我的胃。

香噴噴的飯菜啊,我來了!!!

行程: 5/4,中甸 -松贊林寺 – 中甸


早上睡了個自然醒,太陽都到正當空了。除了松贊林寺自然是哪裡也去不了了。於是,我們急急地抄昨天的小路,奔赴松贊林寺。

“松贊林寺是藏區十三林之一,也是雲南省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公元1674年,五世達賴奏請清康熙皇帝批准後親自選址指導修建並賜名‘噶丹·松贊林’。”

這一次,我是近距離接觸了松贊林寺。仍舊有不少的藏民在虔誠地跪拜。寺內有扎倉大殿、彌勒殿、鄉城康倉等許多的殿堂。由於時間關系,我們並沒有一一參觀。給我印像深刻的,是有一個像是炊房的殿堂,女子不得入內。還有就是一溜的轉經筒,圍了個長方形,那悠遠地,像是我們長長又短短的人生,來了,就一定要走完。

冰雹又莫名的拍打了起來,我們只得在一處閣樓躲避,看著樓外佇立的寺廟一角,突然迸發出傷感…… 冰雹沒有停的跡像。

終於等到了天晴。我們的時間也沒有了。倉促之中,我們直接趕往了汽車站。打電話,讓瑪吉把我們的行李送過來。在車站的大門外,我們看到了風塵僕僕的瑪吉,大包小包的從出租車上給我們卸行李。可憐她因為還沒有收帳,才…… 最後,她摸出我的那個蛇皮袋給我。算是功德圓滿。

狼狽中,大家擠在一起讓出租車司機拍了張合影。事後,才發現同伴的半張臉沒有進入畫面。混亂啊混亂。好歹,我們按時坐上了開往麗江的大巴……



Say Goodbye, my Shangri-La


精選遊記: 香格裡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