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窮碧別樣紅——西湖荷風

作者: 汨羅魯爾

導讀剛來杭州的時候聽人說“這裡的氣候只適合植物生存……”,那叫一個汗。幾年下來真的愛上了杭州,愛上了西湖,卻無論如何也受不了這氣候。或許因為習慣了家鄉四季如春的氣候,我還不能適應這樣的酷暑悶熱吧~~~~ 高溫裡持續半個月之久的考試終於結束了。或許是因為台風的關系,天氣開始緩和,難得好天氣。正是西湖荷花盛開的季節,我迫不及待衝向西湖!!! 一個 ...

剛來杭州的時候聽人說“這裡的氣候只適合植物生存……”,那叫一個汗。幾年下來真的愛上了杭州,愛上了西湖,卻無論如何也受不了這氣候。或許因為習慣了家鄉四季如春的氣候,我還不能適應這樣的酷暑悶熱吧~~~~

高溫裡持續半個月之久的考試終於結束了。或許是因為台風的關系,天氣開始緩和,難得好天氣。正是西湖荷花盛開的季節,我迫不及待衝向西湖!!!

一個半月沒有來,自然要先環湖一周,以慰相思之情哈哈。從城站坐Y2,坐在臨湖靠窗位置,不禁把相機對准窗外一陣猛拍,哎,怎一個美字了得!導乘小姐的介紹說的十分的溜,不過沒怎麼用心,看起來更像是機器人……沒關系我自己看。每次坐環湖游線都好喜歡堵車,可以讓我慢慢走,慢慢看。一路繞南山路楊公堤,滴翠的綠影讓人心醉。蘇堤上一如既往的人頭攢動,遠遠看著都覺得好擠。倒是路上自己騎車環湖的人們安逸地享受著這份寧靜和閑適。路上轉彎看見茅家埠的第一眼絕對驚艷!可惜車開太快我沒有來得及拍下來。

由於正是荷花開的時節,此行的目的也正在於賞荷。車自靈隱寺折回的時候我就在曲院風荷站下車了。從“江南名石苑”的入口進去,裡面有兩件東西我是感興趣的:一是與上海豫園“玉玲瓏”和蘇州留園“瑞雲峰”並稱江南三大名石的“縐雲峰”,嘿嘿,雖然多次來看,卻還是沒有能夠真正理解她的美;另一個就是門口的一副對聯,翠翠紅紅,處處鶯鶯燕燕;風風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出自以前的杭州西湖花神廟(現在的湖山春社),描繪的是西湖晴天雨天不同的景致。今天百度了一下,發現有人說作者是俞樾(俞曲園),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信步往裡走,越來越多的蔭涼,越來越少的游人。真好!!雖然每年都來看荷花,可是看見湖邊的第一眼還是那麼讓人驚嘆,撲面的綠,撲鼻的香~~~陣陣荷風拂面,讓人心曠神怡。

杭州作為一個旅游城市,很不錯的一點是很多市民都有自發的一種意識去歡迎和幫助游客,感覺很友善,也很放松。閑逛之間遇到一個老伯,快要60的年紀,主動上來指點我取景,又幫我拍照。呵呵~隨後我們結伴逛了曲院風荷,之間他告訴我許多關於自己跟西湖的故事。他說自己也算是一個“老杭州”了,每天都會去黃龍洞聽戲,在不同的湖區散步,帶上他心愛的相機,隨手拍下西湖各種姿態和神情。羨慕啊……

印像裡每一次路過曲院風荷那邊,總有一幫人在唱歌。那天路過的時候,特意前去細細聽了一會。都是中老年人的自娛自樂。有人拉琴,有人唱,不亦樂乎。唱的幾首歌是《洪湖赤衛隊》裡面的,然後還有《長征組歌》什麼的,呵呵,都是我爸爸媽媽年輕時候聽的歌吧,他們那個年代的人,就喜歡這些呢。。。可是看起來很年輕的精神,聽起來更是很年輕的歌喉。真真切切感覺到了他們的自信,感覺到了杭州的休閑。

跟老伯告別之後,我獨自一人沿著北山路走。很久沒有來過了,突然發現其實以前不怎麼注意的北山路其實也是很美的,這條路鬧中有靜,其實是有著另一番的風味。一幢幢歷史文化建築裝點著這裡,讓人體會歷史的厚重;好喜歡那裡的梧桐樹,高高大大肆無忌憚地向四周伸展,在湖面照著倒影,秋天落葉的時候會更美吧。西泠橋斷橋周邊也有荷花開了。很多人在拍照。來這裡以前一直以為荷花是杭州的市花:似乎荷花比桂花更加大氣,更加符合杭州的江南韻致。好像很多人跟我想的是一樣哦,呵呵。

不過也沒有關系。留一個爭論也好。給世人一個傳統印像以外的杭州。荷花也好,桂花也好,她們的風姿裡,是多面的,然而每一面都美的杭州,所以柳永的《望海潮》才會寫道“三秋桂子,十裡荷花”。說來還真有些盼望,賞桂的心情,似乎也迫不及待起來。



()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