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北疆行(五)

作者: 行者無疆70

導讀2006-9-20(第五天) 賈登嶼 —— 禾木 晴風雨過後總有美麗的彩虹,雖然我們沒有看見彩虹,可一覺醒來,這是我來新疆後第一次睡到太陽出來。隔著玻璃窗看見晴空萬裡無雲,一陣雀躍,立馬起床整理准備尋找馬夫向導。一出門,明顯的感覺到了寒冷,外面停靠著的旅游車上的車窗都結了一層薄冰,只見司機往車窗上倒水用小刀刮,否則這前車窗根本無法看清路面。我們一路 ...

2006-9-20(第五天) 賈登嶼 —— 禾木 晴風雨過後總有美麗的彩虹,雖然我們沒有看見彩虹,可一覺醒來,這是我來新疆後第一次睡到太陽出來。隔著玻璃窗看見晴空萬裡無雲,一陣雀躍,立馬起床整理准備尋找馬夫向導。一出門,明顯的感覺到了寒冷,外面停靠著的旅游車上的車窗都結了一層薄冰,只見司機往車窗上倒水用小刀刮,否則這前車窗根本無法看清路面。我們一路興衝衝的尋找馬夫,氈房裡的老板積極為我介紹馬夫,馬隊隊長很快在一通電話後過來。楊天雄——馬隊隊長,美工出身,傳說中賈登嶼到禾木徒步線路的挖掘者,網上極為有名。所謂的馬隊,也是由國家統一管理,一匹馬的價格為150元,馬夫向導則要200元,還極為正規的要求游客買保險。馬隊的價格很難還,除非人多,雇的馬多,才能在馬夫身上還點價格,幾乎處於國家壟斷。在還價無望後,我們決定雇一匹馬來馱背包,減輕負擔使我們可以空手徒步。馬隊隊長建議我們10:00以後開始徒步,因為太陽在這時候開始陽光普照,可以減去很多寒意,10:00我們准時出發了。

初見我們的馬夫,心頭掠過一絲郁悶,馬夫看上去足有40歲,中年的樣子使我想到我們將共同走過38公裡,怎麼溝通?開始他也不太搭理我們,我們似乎也找不到更多的話題,將背包馱在馬上後,他徑自出發,全然不顧我們是否跟的上,我們開始翻越賈登嶼的第一個山頭。第一個山頭上有檢查站,檢查站的作用是為了防止游客私自雇佣當地人的馬(俗稱黑馬),我覺得更多的是國家壟斷了馬隊,讓一切似乎正規化了。幸好我們是正規馬隊,很快就翻越了第一個山頭,當翻越第一個山頭時仿佛看見了另一片天地似的,天很藍很藍,白樺林所有的數葉都已經泛黃,在陽關下金燦燦的,成群的牛、羊,成片成片的朝我們走來,我們仿佛置身在一個童話世界裡,成為了一個擁有一切的貴族。遠處慢悠悠地走來一群駱駝隊,領頭的是主人,看見我們舉起相機,趕忙停步擺了個極具個性的POSE,我樂的不管他是否聽得懂漢語,直呼可愛、謝謝!完全忘了剛翻過山頭時氣喘噓噓的樣子。

我和LP開始踏著碎石的馬道,盤走於一個個山頭,雖然這些山體不是很高,但是喀那斯湖還是在我徒步中忽遠忽近,終於走上了一個高高的山體,俯視呈U字型的喀那斯湖,那份感覺就像把整個喀那斯湖環抱於胸中,立刻我變得如此的高大,如此的生氣勃勃。LP對著天空開始大叫,似乎在發泄著什麼,但是更多的是釋懷,一種遠離城市的釋懷。U字型的湖水在各個山體中穿越,哪怕站的很高,我都能清楚的看見水流很急。四周除了我們三人外,看不到任何人。我和LP席地而坐,。全然不顧地上泥土的飛揚,靜靜地看著湖水長時間發呆,沒有過多的想法,只是覺得腦子一片空白,什麼都不想,就想徹底的放松放松再放松。這時候的馬夫也躺在草地上休息,抽著土煙,馬兒在他旁邊低頭吃草,由於他躺的地方是高山草甸,因此他的身後就是藍天白雲,那種場景只有出自畫家的塑造,可我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我拿著各式的小點和牛肉干開始和馬夫套近乎,不一會我們就混的很熟,雖然他的漢語很一般,我們用很慢的速度交流,但還是常常發生互相的不明白,但是這並沒有影響我們之間的互相交流。他是一個六歲女孩的父親,從這我很快知曉了他的真實年齡,當他知道我的真實年齡後開始由衷的流露出羨慕,一再表示這裡的太陽厲害,我頓時覺得他有了符合他年齡的可愛。一直做馬夫的他也有著對外界的了解,知道上海,更對我所告訴他的驢友生活方式所理解。

從賈登嶼到禾木的38公裡徒步途中也有門票收費站,票價60元,一般只有驢友會來,因此門票收費站雖然看上去看得很緊,但是我和LG依舊拿著學生證還是混了個半價,等於買一送一。收費站地方是我感覺最美的地方,也是我近距離接觸喀那斯湖的地方。高山、木屋、河流、湖邊正在吃草的馬兒、泛黃的白樺樹群以及一座帶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木橋組成了一個極具歐洲特色的風光,我很驚訝大自然的美貌。

我和LP為了拍照,走走停停,已經徒步了5小時,終於在半路上我們遇到了一個休息小站,站裡就母女二人,我們點了些拌面,奶茶和奶酪,在攀談中我們知道每年的冬天這裡就要封山,那時她們就要過上與世隔絕的生活,想想我們都覺得後怕,我對奶茶和奶酪一直沒有好感,他二卻吃的津津有味。我走出小站,向四周走去,突然在柵欄外的看見一位老婆婆坐在木樁上曬太陽,由於她不懂漢語,無法確定她是不是站裡母女的親人,但她那和藹的樣子卻令我又端起了相機,神氣的是她像個專業模特一樣,不停的變換姿勢,滿足我取景的需要,當我點頭致謝時,她笑著對我拍拍自己的口袋,我懂了,人家是一位職業模特啊,我付了點小費,她又朝我微笑起來,這時LP和馬夫也走了出來,我依依不舍的與老人道別,

馬夫出於熱情不停的慫恿我們騎他所養的白馬,LP終於騎上了馬,馬很溫順,名字叫K,今年8歲,只要一停步就會低下頭吃草。不知道馬兒是對漢語不懂還是只聽得懂主人的語言,無論我怎麼喊叫~~~它都不理不睬。38公裡的路還是我們人生中第一次走這麼長,和馬夫混久了,他和LP就開始真正意義上的賽馬,馬夫看LP膽子大並已會駕馭騎馬,在他的一下馬鞭一聲吆喝中,馬兒飛奔起來。這時馬夫興奮開始向我們展示他的馬上騎術,雙腳站立在馬背上,馬在朝前飛奔,看得我們目瞪口呆,這時正好有另一批徒步馬隊過來,另一隊的馬夫可能是路程無聊的結果,倒騎著馬跟在最後,耳上還掛著客人的MP3。他向我們炫耀在十年前就可以馬背上行走,惹來了大家一陣起哄,這條“中國十大經典徒步線路”原本將美貌深藏,是那麼的孤芳自賞,由於一群群“驢友”的出現而變得精彩異常。

一批批的馬隊從我們身前走過,LP和馬夫也賽馬跑了不知去向,這時的路上只有我一人在慢慢的走著,但面對四周的景色,一點沒有孤獨和害怕感,這時的我就想把時間停止,能把這變成永恆。走了10個半小時後,在太陽下山前,我們終於完成了38公裡的整個行程,我們是當天最後一批進禾木的徒步者。進入村子天空已經暗了下來,我們沒有進馬夫介紹的小木屋,主要原因是因為所有的馬夫都介紹那家店,肯定會造成熱水的緊張,好幾天沒有洗澡的我們很想痛痛快快的洗上一把熱水澡,因此我們離開了馬夫,准備自己找住宿的地方。“青年旅舍”——我們經常去的旅館,在成都,麗江,杭州等都極為有名,每次只要有青年旅舍我們都會不假思索的進去,我竟沒有想到在如此偏遠的禾木也有青年旅舍。禾木的青年旅舍看上去就比其他小木屋大,碩大的廣告牌嵌在木屋正面,非常的醒目,這不由不讓我想起來的途中,幾乎每走十公裡就會有青年旅舍的標識石頭,告訴我們離禾木還有多遠。我們進去一看,非常干淨整齊,60元/雙人間的價格也令我們非常滿意,再巡視公共衛生,有四個熱水龍頭,這立刻讓我們擺脫了昨天晚上洗澡的陰影。很快我們變住進了干淨整潔的木屋。LP第一時間放下行李就飛奔進浴室開始洗澡,回來不停的炫耀那個舒服就像沐浴在陽光下一樣。此時已經是晚上10:00,我們還沒有吃飯,此時的旅舍的還是非常的熱鬧,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年輕人,他們在那裡聊天。當我們出現在小餐廳是已經沒有一個人了,老板並沒有因為客人少就不提供晚餐,價格很實惠,味道也很好,在這裡也是我來新疆後第一頓美味佳肴,雖然很簡單,但是我覺得那蔬菜特別的新鮮,肉質特別的鮮嫩。老板閑來無聊,開始和我們交流起來,原來禾木的青年旅舍沒有國際聯網注冊,只是老板自己起的名字,當然老板也不是不見市面的人,自然想去注冊加大影響力,但是注冊費用的昂貴使老板打消了念頭,現在生意在價廉物美的前提下一樣火爆,我和LP立刻異口同聲得告訴老板,我們回去會為他免費做廣告。老板告訴我們,他的經營理念就是絕不宰人。問起冬天這裡封山,村裡人怎麼過活,我竟然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每年的6—10月是禾木對外開放的時候,大家多以開旅舍為生,每年封山後就什麼都不干,猶如冬眠般足不出戶,老板一家已經開了三年旅舍,冬天靠開的煙雜店使自己忙碌(但是大多時間都是無所事事),如果遇到特殊原因一定要下山,就要用兩三匹馬拉上冰橇出去,到布爾津要花去三天三夜

回到房間,已經很半夜了,大多數的背包客已經睡下,在這裡由於青年旅舍的溫馨,絲毫沒有偏遠鄉村的落後感覺,反倒覺得回歸自然很舒坦。由於走了一天,很快地的就進入了夢鄉,期待著明天的日出。由於太晚我們沒有聯系團長,短消息告訴我們他們也已經到達禾木,期待明天日出的大彙合~~~~



(徒步禾木途中看到的風景)



(徒步禾木途中看到的風景)



(徒步禾木途中看到的風景)



(徒步禾木途中看到的風景)



(徒步禾木途中那位像專業模特的哈薩克老人)


精選遊記: 禾木-喀納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