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雁蕩山---楠溪江9日游攻略(2007年5月)

作者: dessert

導讀普陀山---雁蕩山---楠溪江9日游攻略(2007年5月) 與“五台”、“九華”、“峨嵋”並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的普陀山,一直是我向往成行的地方,幾番計劃前往,終因各種原因擱淺,今年5月我終於踏上了這素有“海天佛國”之稱的懸海小島,用心靈真切地感受舟山群島上這顆璀璨明珠的清幽與寧靜。。。 日期:2007年4月30日---5月8日 行程共計:9天 出發地點:天津 出行人 ...

普陀山---雁蕩山---楠溪江9日游攻略(2007年5月)

與“五台”、“九華”、“峨嵋”並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的普陀山,一直是我向往成行的地方,幾番計劃前往,終因各種原因擱淺,今年5月我終於踏上了這素有“海天佛國”之稱的懸海小島,用心靈真切地感受舟山群島上這顆璀璨明珠的清幽與寧靜。。。

日期:2007年4月30日---5月8日

行程共計:9天

出發地點:天津

出行人數:1人

行程:天津---北京---上海---普陀山(朱家尖---沈家門)---溫州---雁蕩山---楠溪江(大若岩---林坑)---溫州(仙岩景區)---北京---天津

日程安排:

D1(4月30日):天津---北京---上海

D2—D3(5月1日---2日):普陀山二日游

D4(5月3日):朱家尖---沈家門(一日游)

D5(5月4日):溫州---雁蕩山 (一日游)

D6--- D7(5月5日---6日):雁蕩山---楠溪江(二日游)

D8(5月7日):上午:林坑

下午:溫州(半日游)

D9(5月8日):上午:溫州---仙岩(半日游)

晚:溫州---北京---天津

行程感受:

上海:新與舊、現代與古老,兩種不同文化、兩個不同階層相融合的城市

普陀山:海天佛國、清幽與寧靜的融合(法定節假日除外)

雁蕩山:天然的大公園

楠溪江:江南女子,細細品位

溫州:商業與經濟相融合的城市

4月30日(上海一日游)

上午:南京路、外灘

下午:陸家嘴、金茂大廈

晚:乘船---普陀山

本打算5月1日當天才起程南下的,沒想到4月29日晚上終於在我連日來少眠少休的艱苦奮戰下,將手頭工作告以段落,29日當晚臨時預定了轉天最早一班8:00從北京飛往上海的航班。現在想來,此番南下之行倉促的另自己都感到錯愕,1小時訂機票,1小時整理行裝,4小時打印攻略,沒有補眠的時間,沒有整理行程的時間,一切安排都是那樣緊湊,30日凌晨4:00,在我對此次行程還迷茫而不知所措的情況下就已經背起行囊,坐上了天津開往北京的機場大巴前往首都機場,早上9:10分, 1個小時後伴隨著綿綿細雨,飛機在上海虹橋機場跑道上降落滑翔的一瞬間,才驚覺自己已經身在上海,自此也開始了我此番“五、一”的長假之行。。。

飛機上用1個小時惡補上海一日游行程,途中問漂亮的乘務妹妹,如果在上海不購物也不游園哪裡比較有特色,當被告之科技館後,決定還是自行安排行程,以一個外地人的眼光去審視這座充滿現代化氣息的城市。

走出上海虹橋機場的候機大廳,依照清晰的出站指示牌選擇交通工具到市區,這裡要提到的是公交車直接在機場大門前停車,這在以往我去過的一些城市裡,還是不多見的。公交在上海很便利,乘925路---人民廣場(路程50分鐘,票價4元),人民廣場是925路的終點站,如果要去普陀山,可以在人民廣場這站再倒車坐952路到吳淞碼頭(票價5元),因為碼頭只在晚上才有船開往普陀山,所以白天我選擇在市區閑逛,沿途欣賞上海的各式建築,出機場時還淅淅瀝瀝下著的小雨,在到達人民廣場時已經停了,雨後清新的空氣也給了我一份好心情,上午行程---上海外灘。

人民廣場站下公交車後,左拐直行,前有來福士購物廣場,再一直走右拐不遠就是南京路步行街了,步行街逛了逛,腦中突然浮現周璇的那首老歌“夜上海”,夜晚的這裡應該會是一片霓虹閃耀的不夜城吧。。。沿著步行街直走就是上海有名的外灘,也許因為是白天,這裡遠沒有想像中的美麗,河對岸的東方明珠和金茂大廈沒有在霓虹燈的包裹下,顯然少了些許醉人的味道,以後有機會一定晚上再來逛一逛,感覺應該會與白天很不一樣!外灘溜達了一會,准備前往河對岸的金茂大廈,這裡沒有直接過河的擺渡,要想過河有2種方式:一種是折回到南京東路乘地鐵1線(3元)坐1站地在陸家嘴下,走不遠就是東方明珠和金茂大廈;另一種方式是買個上海外灘乘船的套票(幾十元,具體多少忘了),沿河欣賞上海的景色,順便可以到對岸。白天河邊實在沒什麼可看的,於是選擇第一種方式來到金茂大廈,金茂大廈的第88層(頂層)可供游人參觀(票價70元,票面只要未打孔, 6個月內參觀均有效,咨詢電話:021-50475101),其余樓層屬於辦公區域,不對外開放。金茂大廈呈環行設計,其特色在於,可站在頂層---88層封閉的觀景台上,向下俯瞰整棟大廈的內部結構,大廈在金黃色水晶燈的輝映下分外耀眼(除了這裡比較有特色,其余沒什麼看點)。

出了大廈已經下午4點左右,不遠處乘地鐵2號線(3元),坐兩站地在人民廣場站下,這裡等952公交車去吳淞碼頭,到碼頭已是18:30,臨時買了當天從上海---普陀山的船票,錦屏輪三等B(6人間,145元,含2元保險),隨著19:20汽笛在夜空中的一道長鳴,船緩緩駛離了上海港,駛出上海港不遠的這段行程,黃浦江上的景色還是值得一看的。入夜十分,聆聽海浪懶洋洋拍打著船體的聲響,也讓我久而浮躁的心隨之伸了個懶腰,靜靜站在甲板上,一任耳際發絲飛揚,上海於我只是一個步履匆匆的過客。。。


旅游提示和補充:

1.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在上海的南京路上有兩家店鋪給人印像最深刻,一個是“真維斯”店,外觀設計充滿現代氣息,通體淺色玻璃的外觀上只有一面提醒行人時間的表盤,用四個字來形容看後的第一感覺:簡潔、清新;另外一家是南京路上的“adult shop”,充滿西方復古風格的店鋪外那具有創意造型的霓紅燈,最初吸引我停駐了腳步,也許是因為所售商品的緣故,在如此繁華的商業街上這家店幾乎門可羅雀,在店門外確認未標有18歲以下未成年人勿進的字樣後,進店轉了一圈,貨物品種看得讓人眼花繚亂,感覺像極了中世紀的歷史博物館,2位售貨的中年阿姨在為郵寄打包做准備,走出店時看到一位驢友樣子的大哥在店門外猶豫了2秒鐘,而後走進店裡,看來在如此繁華的商業街上有勇氣走進這裡的,外地人占據了很大比例。

2.上海金茂大廈:金茂大廈高420米,位於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與外灘隔江相望,大廈集辦公、酒店、餐飲、觀光、會展、娛樂、購物等多功能於一體,是目前國內屈指可數的摩天高樓之一。下午來到大廈,在裡面走來走去瘋玩了一會兒,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機器,通過這台機器拍了張以金茂大廈為背景,我的大頭貼為郵票的明信片,因為不想被郵局碩大的郵戳在我腦瓜兒上蓋來蓋去,於是沒有郵寄這張珍貴的明信片,只是將它收藏留做紀念。拍了照片隨後來到頂層咖啡店供行人休息的椅子上要了杯CAPPUCCINO,品著淡淡的咖啡,望著身邊熙來攘往的人群,想想今天的日期(4月30日),那種別人工作我休息的感覺,真是幸福啊,嘿嘿。。。

世界十大高樓:1,國際金融中心大廈,中國台北。台北101大樓高508米(含天線),有世界最大且最重的“風阻尼器”,還有兩台世界最高速的電梯,從一樓到89樓,只要39秒的時間。

2,國家石油雙子星座大廈(塔樓1),451.9米,位於馬來西亞吉隆坡。

3,國家石油雙子星座大廈(夜景,塔樓2),馬來西亞吉隆坡

4,西爾斯大樓,443米,位於美國芝加哥。

5,金茂大廈,420.5米,位於中國上海。

6,國際金融中心大廈(二期),420米,位於中國香港。

7,中信廣場大廈,391米,位於中國廣州。

8,信興廣場大廈,384米,位於中國深圳。

9,帝國大廈,381米,位於美國紐約

10,中央廣場大廈,374米,位於中國香港。

3.市區到吳淞碼頭的公交:

(1)上海火車站--吳淞客運中心 乘輕軌至江灣鎮換乘51路到吳淞客運中心

(2)人民廣場--吳淞客運中心 乘952路至張華浜換乘51路到吳淞客運中心

(3)十六鋪--吳淞客運中心 乘576路至曲陽新村換乘116路到吳淞客運中心

(4)上海體育館--吳淞客運中心 乘旅游5號線直達吳淞客運中心

(5)浦東第一八佰伴--吳淞客運中心 乘522路直達吳淞客運中心

(6)五角場--吳淞客運中心 乘90路至張華浜換乘51路到吳淞客運中心

(7)江灣鎮--吳淞客運中心 乘51路、116路直達吳淞客運中心

(8)虹橋機場--吳淞客運中心 乘925路至人民廣場換乘952路至張華浜換乘51路至吳淞客運中心 。

(9)浦東國際機場--吳淞客運中心 乘機場四線至大柏樹換乘51路到吳淞客運中心

51路: 吳淞客運中心--大柏樹--寶昌路

116路:寶山--吳淞客運中心--曲陽新村

522路:吳淞客運中心--東方路--蘭陵路

952路:寶山--吳淞客運中心--人民廣場

849路:寶山賓館--吳淞客運中心--普善路

寶楊碼頭專線:寶楊路汽車站--吳淞客運中心--上海火車站

旅游5號線:寶楊碼頭--吳淞客運中心--上海體育館

注:以上行車路線摘自其他網友攻略

吳淞客運中心離市中心較遠,考慮堵車等因素路上起碼准備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我乘952路在吳淞客運中心下車後沒有找到51路,於是步行前往客運中心,徒步15分鐘,路程也不是很遠。值得注意的是,吳淞碼頭分兩個上船點,一個是去崇明、橫沙、長興島等地的碼頭,另一個是上海港去普陀山的,要向裡走一段路才能看到,我當時差點因為找不到而誤了開船時間。

上海吳淞碼頭---普陀山

發船時間:19:20或20:00

到達時間:轉天早上7:00或7:30

問訊處電話:021-56575500

吳淞客運中心前往普陀山有4條輪船,洛伽山號、法雨號、錦屏號、普陀山號,洛伽山號相對較新,4條船都是慢船,我坐的錦屏號三等B(6人間,無衛生間),開始還擔心暈船的問題,上船後發現船開的很慢,在船艙裡感覺不出是在海上,沒有風浪的顛簸,不會暈船。(都說快艇會暈,慢船不會暈,果然如此。)

普陀山碼頭---上海

售票處購買,只售當天票,售票時間6:20~17:00。

普陀山碼頭問訊處電話: 0580-6091121

5月1日(普陀山一日游)

清晨7:30終於抵達了普陀山(門票:130元,學生半價),登上小島就開始尋找住地,沿途正好遇到一對上海來的夫婦也在找住的地方, 5.1這段時間房子真是難找,因為同是香客的緣故便搭伴合租,最後定下在一家姓應的房主家住下(電話:0580-6091996),這家在西山新村,相對5.1黃金周期間各家房價均炒到每晚300-400元的情況下,這家的價格相對便宜很多(160元/間)。

找好住地後便開始了一日的行程,普陀山主要有三大寺院:普濟寺(最大)、法雨寺(建築規格最高)和慧濟寺(又稱佛頂山寺,位於佛頂山的最高處)。如果選擇坐景點的公交車或纜車,一日就可將普陀山轉過來。因為希望可以用心靜靜體會這裡的清幽與寧靜,所以提前預撥了2天時間,計劃不坐車,而是徒步走遍普陀山的每一間寺院,在這片小島的每一處棧道上留下我的足跡(事實證明我做到了95%,為此差點沒累死)住地離西山很近,於是將普陀山分為兩個部分,今天主要以芥瓶庵為始發站游覽西天景區和普濟寺,返程途中再去看南海觀音聖像,而轉天去法雨寺和慧濟寺。

若只有一日時間可做如下安排(摘自景點旅游地圖):

客運碼頭(乘2路公交)---客運索道(後山)---佛頂山(慧濟寺)---香雲路(步行)---法雨寺(乘3路公交)---梵音洞(乘車)---普濟寺(步行10分鐘)---紫竹林、南海觀音聖像---返回客運碼頭


旅游提示和補充:

1.景區購票後,可在大廳內索取免費地圖。地圖分漢語、英語、韓語三種版本,在地圖架上搜尋了半天才發現,英語、韓語的地圖冊較有利用價值,無論在薄厚還是景點介紹上,都遠比漢語版本解釋的詳盡,好在多少懂點英語,隨手拿了本英語地圖,全當鍛煉英文了。

2.住宿:普陀山有很多家庭旅館,如果不是在旅游旺季,房子很好找,價格在60-120元,相反旺季房價會高出數倍,同等條件的房子300元、400元一晚也是很正常的。

普陀山住宿主要分為:“海防新村”、“西山新村”和“龍灣村”三部分。

海防新村:進景區,碼頭左走5分鐘。價格介於龍灣村與西山新村之間。

西山新村:海防新村再向裡走一段,因為離碼頭有段距離,所以價格相對便宜。

龍灣村:進景區,碼頭右走15分鐘。因為龍灣村離南海觀音聖像最近,所以價格也相對最貴。

就住宿而言,個人感覺海防新村與西山新村都不錯,我住的是西山新村,離碼頭10幾分鐘的路途,這裡更貼近當地居民生活,而且西山二區還有一排專門賣東西的店面,水和日常用品之類的價格在這裡還算合理,還有一處價格較合理的地方是普濟寺旁邊的一家小超市,這裡有售觀音餅和觀音糕,返程時帶一些送朋友還是不錯的選擇。

3.普陀山用一句話可概括為:“三寺、三寶、三石、三洞。”它們分別是:

三寺:普濟寺(最大)、法雨寺(建築規格最高)和慧濟寺(又稱佛頂山寺,位於佛頂山的最高處)

三寶:多寶塔、楊枝觀音碑、九龍藻井

三石:磐陀石、心字石(英語地圖冊中描述,心字中央的這個“點”上可容納8-9人,整個字上可容納100人)、二龜聽法石

三洞:朝陽洞、潮音洞、梵音洞

因為住在西山新村,離芥瓶庵很近,於是將今、明兩天的的行程分為兩部分,今天主要在西山這邊轉,明天再去法雨寺和位於佛頂山最高處的慧濟寺。

今日行程,上午途徑:芥瓶寺、觀音洞庵、二龜聽法石、五十三參石、磐陀石、靈石庵、圓通庵、梅福庵、西天門、心字石、普慧庵(內有一株千年古樟,值得一看);下午途徑:普濟寺(三座主寺之一)、多寶塔、蓮花池、御碑亭、三聖堂(現已變為賓館)、梵山亭、正趣亭、隱秀庵、慈雲庵、短姑古跡、短姑道頭、海岸牌坊;臨近傍晚十分才來到南海觀音聖像(露天銅像)、西方庵、觀音跳(西方淨苑)。

注:以上寺院,除普濟寺(5元)、南海觀音聖像(6元)、觀音跳(2元)有門票外,其余無門票。

一日緊湊的行程中給我印像最深的是觀音古洞(這裡與轉天去的法雨寺是此番行程中令我比較有感覺的兩個地方),它位於觀音庵大殿前,洞中有天然形成的石乳倒懸柱地,形如垂雲,四周石壁及柱子上鐫有觀音聖像,人在其中可環走,這裡位居普陀山石室之首,據說到此洞進去轉一圈,不碰到洞壁預示一年順順利利。

中午來到普濟寺,寺前有三座橋,據導游說中間一座是帝王的專屬通道,因橋正中建有一涼亭便更顯其珍貴;左側是一座修建精美的石拱橋,專為古代將相打造,而右側地勢平緩的小橋叫平安橋,當時的平民百姓從這裡方可進入寺院。坐在平安橋的石凳上曬著太陽吃午餐,看著另外兩座橋上川流不息的人群,看來大部分人的從眾心理還是很嚴重的,呵呵。。。

下午在去正趣亭和隱秀庵的這段路上,是可以用清幽與寧靜這2個詞來形容的,這裡與普濟寺喧鬧的人群成反比,午後陽光明媚,從山上向下望去一片綠意蔥蔥的樹木錯落有秩地生長著,不知名的鳥在這個靜謐的午後盡情歌唱,走在這樣的小路上,才真正體會到了佛家的清淨之所在,想想這裡也只有用“蟬躁林愈靜,鳥鳴山更幽”這句詩來描繪才更貼切一些吧。

一直很清楚自己對路的方位感不是很好,這次普陀之行再次驗證了這一點,傍晚十分,經過一天的徒步,實在是需要回住地好好休息,哪想因為出來的匆忙,未留主人家電話,8點多鐘天黑了依然沒找到應該是住在哪家,只憑借著殘存的記憶記得這家主人的女兒在郵局工作,後經一位好心奶奶的帶領才找到這戶人家。看來我的方位感還是有待加強啊。。。

4.普陀山常用電話:

普陀山交通事故報警:0580-6091454

普陀山客運站問訊處:0580-6091121

客運服務公司(洛迦山船):0580-6698520

普濟醫院:0580-6092388

消費者投訴:0580-6091001

舟山市物價局:12358

5月2日(普陀山一日游)

上/下午:普陀山

傍晚:普陀山---朱家尖---沈家門

今天的房價實在是高,正式旅館被炒到千元,家庭旅館數百元,就這樣仍有大量客流湧入小島,於是決定今日上午去法雨寺(5元)、慧濟寺(5元),下午乘船前往沈家門。早上起了個大早,退房後將包寄存在普陀山進口處的游客服務中心,輕裝上陣,繼續昨天未完成的旅途,早上第一站就是前往紫竹林庵(5元)和不肯去觀音院,從不肯去觀音院出來走到汽車站,乘坐去法雨寺的小公交(5元),在法雨寺轉過以後沿著指路牌上標注的香雲路徒步前往佛頂山,山不高240米,1088個台階,沿路看到很多虔誠的信徒每前行幾步便頂禮膜拜,可謂一景。今日在普陀山最高的慧濟寺將隨身配帶了多年的念珠加持,也算是了卻了多年來一直想來此地的心願。。。下午排了3個小時長隊,本想買去沈家門的船票,偏不巧到我買票的時候被告之因今日前往沈家門的人太多,乘船壓力大,不再售票,看看我身後排隊的長龍,好幾百人只能被迫被送往朱家尖,真是無奈,連夜又從朱家尖到沈家門,晚宿沈家門。

景點介紹:

不肯去觀音院(“禁止舍身燃指”石碑):

“不肯去觀音院”,是普陀山第一座供奉觀音菩薩的寺廟,帶有一點日式風格。相傳公元824年,日本禪師慧濟到山西五台山“進修”,“畢業”回國時,在每一尊佛像前朝拜,唯在觀音像前長跪不起,五台主持明曉他的心願,便以一尊觀音像相贈。慧濟一路風塵僕僕來到普陀,准備渡海而歸。歸日,晴空萬裡,不料一開船便狂風大作,暴雨傾盆,濁浪排空,船不能行,只好作罷。第二日風雨不停。等到第三日,是個少有的好天氣。誰知船行之時,又起風浪!慧濟頓悟,便從船中請出了觀音菩薩,拜道:如果菩薩不願東渡扶桑,吾將隨您心願在此擇地供奉。話音剛落,風停浪止。老百姓目睹這一場景,無不稱奇。其中一張姓漁夫騰出自家的小茅舍,供奉這不肯去的觀音。自此,普陀山便有了第一處供奉觀音的道場,就是現在的“不肯去觀音院”。

在觀音院前,還立有一塊“禁止舍身燃指”石碑,這座石碑也有來歷,傳說自從普陀山成為觀音菩薩的道場後,一直香火鼎盛,一位印度的僧彌前來朝拜,到了不肯去觀音院,隨身所帶的香火蠟燭用盡,但他希望觀世音菩薩顯靈,便撕破身上的棉衣,扯出裡面的棉花纏在十指上,沾了蠟燭油,點燃後開始膜拜,菩薩並未顯靈,於是他便縱然跳入了觀音院前的海裡。人們以為他必死無疑,但三天後一朵巨大的蓮花托著他浮出了水面,他手捧一碩大的五彩珍珠說“我看見了”。自此,前來朝拜的信徒不斷用此方式試圖直接得到菩薩渡化,不想真的演出了許多人間悲劇。明朝時期,定海總督專門建亭奉勸大家不要輕易舍生,並表明這種做法有違佛家慈悲為懷、普渡眾生的本意,頒令禁止此種行為,立下此碑,聲明若再有人這樣做,就一定法辦。從此,這種風氣才慢慢被禁止下來。

不肯去觀音院前的一整面牆上刻有“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值得一看。。。

佛家知識:

掛單指到寺院投宿。若人已額滿而不接受雲水僧掛單,稱為止單。自己左右兩鄰的單位,稱“鄰單”。辭別寺院而他去,稱“起單”或“抽單”。僧眾掛單後,日久知其行履確可共住者,即送入禪堂,稱“安單”。拜訪他人的住處,稱“看單”。

旅游提示和補充:

1.此番行程如果時間再充足的話,可以去洛迦山轉一轉,洛迦山是普陀山的鄰島,島上有座臥佛。去那需要從普陀山坐船前往,輪船一天有3班,早上兩班,下午1班,航行時間約30分鐘,在洛迦山停留1個半小時,需坐同班船返回(票價49元,含船票、門票、保險2元)

2.網上說可以從慧濟寺到佛頂山的制高點天燈台看一下,在那裡可以鳥瞰普陀山全景,但此次前往天燈台,這裡已經禁止通行,現已變為軍事管理區。

3.一整天徒步將普陀山走了大半,下午3:30經過一天的勞頓終於准備搭船前往沈家門,哪想到了售票中心一看差點沒暈過去,近日來普陀山的人流過多,很多人都選擇今日返程,數百人排隊買前往沈家門的船票,沒經歷過這種場面的人很難想像當時場景是何等壯觀,整個普陀山入口處的廣場上水泄不通排滿了購票的長龍,在買票的大廳裡更是擠的不可思議,好幾個女生被擠得花花掉眼淚。我更是衰到了極點,辛辛苦苦排了3個小時隊,哪想偏到我要買票的時候售票處櫥窗裡樹起了一面碩大的告示牌,“今日去沈家門的船票停售”,看著告示牌真是欲哭無淚,無奈之下只好買了去朱家尖的船票(再從朱家尖坐車到沈家門),也是在排隊的過程中認識了一個在杭州工作的男孩兒,大家都是想去沈家門但因為沒有船票,被迫要被送往朱家尖,當時覺得真是落魄,好在他前日剛從沈家門坐船來的普陀島,所以對回去的路程比較熟悉,我也就樂得做了回“跟團”小鴨兒,一起搭伴前往沈家門。

就這一點而言,普陀山的管理還是有待改進的,如果提前已經考慮到黃金周期間游客數量激增的問題,嚴格控制島內游客數量,不售過多船票送游客上島,也就不會出現今日返程客流擁擠的現像。很多武警干事緊張的維持著秩序,氣氛一度十分緊張,望著黑壓壓的人群,突然覺得,中國在80年代初提出“晚婚、晚育、少生、優生”的政策還是很明智的啊。。。

4.普陀山、朱家尖與沈家門三地分析:

1)普陀山碼頭:被稱為“普陀山客運站”

沈家門碼頭:被稱為“半升洞碼頭”

朱家尖碼頭:被稱為“蜈蚣峙碼頭” (問詢電話:0580-6639345,此外,舟山機場坐落在朱家尖)

2)在地理位置上三地成三角狀分布,普陀山是頂點,沈家門與朱家尖分居左、右兩側。

3)從普陀山客運站到蜈蚣峙或半升洞碼頭,只有快艇,無其他交通工具。晚6:00停止售船票。蜈蚣峙與半升洞碼頭有一座朱家尖海峽大橋,隔海相通,有公交車往來於兩港之間,票價4元。

普陀山客運站---蜈蚣峙碼頭(較近,船票:14元)

普陀山客運站---半升洞碼頭(船票:17元)

4)普陀山:佛教名山,香客不斷

沈家門:海鮮美食,住宿便利

朱家尖:沙雕之鄉,生態景點

大部分人去沈家門是為了吃海鮮,而此次行程考慮到沈家門的住宿比朱家尖多,而且出行方便,於是連夜從朱家尖的蜈蚣峙碼頭前往沈家門市區。因為很多人是被迫被送往朱家尖的,所以當地公交部門,晚上連夜加開了幾輛公交車疏送游客前往沈家門。

夜晚坐在朱家尖前往沈家門的公交車上,途徑朱家尖海峽大橋,夜幕中的大橋燈火閃亮,還是很美的。7:30分在沈家門市中心下車,與同行的男孩兒在夜市轉了轉,我們還算幸運,在沈家門北安路122號的“新雲賓館”(電話:0580-3068168/3065800)遇到了幾位轉天要前往普陀山的游客也在找住的地方,於是臨時拼團集體訂房,老板看我們一下子訂了好幾間房便將房價優惠到250元/晚,相比較而言,這家賓館設施還算不錯,房間配備電腦可免費上網,是一家剛開業不久,比較新的賓館。

經過一下午戲劇性的折騰,到此時才發現還沒吃晚飯,賓館稍做休息後與同行的男生相約又回到了夜市,有時真佩服自己的精力,也許是初到一個地方的興奮之情,讓我早已忘記連日來徒步登山和下午排隊擁擠購票的勞累,晚上繼續在沈家門偌大的夜市馬路上轉來轉去,臨街要了份“炒粉干”,第一次品嘗這種小吃,真是美味啊。。。

5月3日(朱家尖一日游)

上/下午:朱家尖

晚上:朱家尖---沈家門---溫州

今日安排前往朱家尖看國際沙雕節作品,因昨晚同行的男孩兒今天要去寧波,無法同行,在此告別。一早先乘車前往沈家門汽車站(問詢處電話:0580-3012011)買了下午17:10開往溫州的大巴車票(票價133元),隨後從這裡坐公交前往朱家尖南沙沙雕廣場(公交票價:6.5元),入口處買了張聯票(110元)包括烏石塘、白山、裡沙在內的4個景區,選擇性游覽了3個,傍晚乘大巴前往溫州,晚宿溫州。

旅游提示和補充:

1.上午從沈家門汽車站乘車到南沙沙雕廣場(車票6.5元),一座座人工沙雕描述了一個個童話故事,廣場上轉轉還是很有意思的,只是與60元的票價實在相距甚遠。在南沙景區買了110元的聯票,可以游覽包括烏石塘、白山、裡沙在內的4個景區,現在想想,如果不是包車或是自己有車來這邊旅游的話,聯票並不是很合適,因為4個景區不在一個景點內,分布的較為零散,而各景區之間開車都需要幾裡地的距離,所以買門票時首先考慮好買聯票還是買單獨景點的門票會比較好。

朱家尖南沙沙雕廣場,旅游咨詢電話:0580-6032989

2.從南沙沙雕廣場出來,可乘公交車(4元)前往白山景區(觀音文化苑),景區服務室裡請了位導游(40元)帶我游覽這裡,順便講解這裡的文化。白山不大,2個小時就可以轉過來。給我講解的阿姨很敬業,正好我下一個要去的景點烏石塘離這裡有段距離,我還不太清楚要怎樣走,那裡她也會講,就索性又支付了烏石塘景區的講解費(30元),讓阿姨陪我一個人單獨轉了第2個景區(裡沙因為太遠沒有去,門票浪費了)。

從白山---烏石塘沒有公交車,景區門口也沒有出租車可叫,於是通過阿姨叫了輛摩的(10元,電話:13868212520 馬師傅)

景點介紹:

白山(觀音文化苑)

這裡山上有一尊高69米、面積達2000平方米的觀音大像彩繪壁畫,由天津美院教授設計並繪制,也許正因為如此,這裡才被稱為觀音文化苑的吧。。。


烏石塘傳說

烏石塘的沙灘與其他地方的沙灘不同,這裡布滿了黑色的鵝卵石。傳說東海龍王的三太子---小烏龍,因為耐不住龍宮的寂寞,便擅自離開龍宮到東海大洋遨游,不料遇到一群鯊魚精,小烏龍寡不敵眾,遍體鱗傷,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他被朱家尖漁民發現並救治。傷好後,為報答救命之恩,小烏龍留在了漳州灣,立志守護海塘,此後他身上的龍磷漸漸化作了岸邊一顆顆黑色的鵝卵石。遠遠望去整個岸邊的鵝卵石加上旁邊的一座石山就像是一條棲憩的龍橫臥在那裡,而烏石塘也因此而得名。

2.烏石塘景區有專供游客游覽和休閑用的水車,對於水車的印像還是早先來源於一個叫“神筆馬良”的動畫片,第一次這樣近距離的看到水車,難免興奮,在上面玩了好一會兒,累了便來到布滿鵝卵石的沙灘上,沙灘上坐了很久,在這個寧靜的午後,聽海、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脫下鞋子感受烏石子在陽光照射下散發的熱度,是我整個下午要做的全部事情。

15:40從烏石塘景區出來,叫了輛“摩的”將我送到路口,再轉乘前往沈家門汽車站的公交車,到沈家門看看時間已經17:00,拿出早上已經提前買好的車票准備前往溫州,至今仍為這張車票而汗顏,在此也提醒其他驢友,若是在沈家門汽車站買長途車票,一定提前問清是過路車、還是直達車,因為車票上未明確標注去溫州的大巴事實上是去福州的沿途車(此種做法在其他地方不多見),所以當上車得知情況後,中途要被迫下車的乘客都表示憤慨,但仍改變不了晚上23:30被甩在溫州龍灣高速交費口路邊的尷尬事實。

有時也在思考緣份這個詞的由來,都說緣在天定,份在人為,此次前往溫州還遇到了去年10月在新疆機場誤機時認識的陳大哥,如果說當初在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只是有緣匆匆相識的話,那此次溫州之行,應該算是難得地再次相遇。說是遇到其實也非偶然,早知道大哥在溫州,未料想,到了溫州第一件事就是麻煩他去高速路口接我,至今仍感謝大哥的心思細膩。。。現在想想如果那天沒有大哥的幫助又沒有出租車去市區的話,恐怕我會撥110找警察叔叔理論的,呵呵。。

5月4日(溫州---雁蕩山)

上午:溫州新南站---雁蕩山

下午:大龍湫、方洞和靈岩(小龍湫)

晚:靈峰景區

昨晚大哥送我到同學宿舍,因為車票問題,我又無辜地被同學數落了一整晚,真是無奈(嘴上小小聲說,但心裡已經無數次狂喊,難怪女醫生都晚婚,主要是把誰都當成病患,總是不苟言笑的樣子,這麼凶怎麼嫁的出去!!)昨晚很晚才睡,今早6:30就起床了,同學8:30要工作,我要繼續接下來的行程,早上與她告別,相約幾天後再回溫州。

今日的行程安排是雁蕩山,一早前往汽車南站(新南站)搭乘8:40分前往雁蕩山的中巴車(票價27元),10點左右到達雁蕩山汽車站,出站後沒有找到去響嶺頭鎮的中巴,於是向右走,決定徒步4公裡前往雁蕩山的中心地帶---響嶺頭,沿路欣賞這裡美麗的景色。因為是黃金周期間,路上增加了警力安排,而且為了緩解交通壓力,路口處一面碩大的指示牌標注一律車輛繞路行駛,我因為是徒步不用繞路,公路上沒有車來車往的喧鬧,突然發現安靜地徒步也是一種樂趣。將近中午十分來到鎮子裡,在前往靈峰路口附近找了戶家庭旅館(沈偉樓賓館,電話:0577-62241305/13353390966 徐海芳),這裡的房間不直接臨著馬路,所以還算清淨,談好價格以70元/晚住下。簡單收拾好行囊,正准備下樓的時候,聽到有人喊:“老板,我要一間朝南的大床房!!”也正是因為這超逗的住宿要求,讓我認識了以後幾天一同搭伴旅游的老邱,以及他可愛的女朋友小於兒。。。在樓下與老板交談的過程中,又遇到了3對上海的學生,2對上航的空姐,外加老邱和小於兒也都陸陸續續訂好房間准備接下來的旅途,閑聊中得知大家的行程安排都差不多,於是我們8個人決定臨時拼車,一起前往接下來的景點。

路口包了輛中巴車(400元/車)下午帶我們分別前往大龍湫、方洞和靈岩。一路走走停停時間有些緊,19:00左右直接來到靈峰景區,游覽了靈峰夜景,晚宿雁蕩山。

旅游提示和補充:

1.溫州“新南站”指汽車南站,溫州還有一個“老南站”,那是現在的黨校站。

2.響嶺頭村:這裡是雁蕩山的中心地帶,有中巴可以方便去各個景點,這裡又是雁蕩山的核心居住地,在這兒不用擔心找不到旅店。從這裡徒步到靈峰和三折瀑景區大約10分鐘左右。

3.景點分析:

雁蕩山以奇峰、瀑布著稱,其中靈峰、靈岩、大龍湫最為有名,並稱為“雁蕩三絕”。

大龍湫:是現今國內落差最高的瀑布(197米),因此而得名。門票30元,學生半價,景區內用時約1個半小時。

方洞:門票20元,學生半價。景區內用時約1個半小時,走一會便可看到懸崖棧道,長度約100米,用鐵鏈固定,從這裡向遠望去,景色還不錯。

靈岩:靈岩景區有小龍湫。門票30元,學生半價,景區內用時約1個半小時。

靈峰:分日景和夜景。以19:00為時間分界線。門票30元,學生半價,在這裡逃票很難,進出都會檢查門票,景區內用時1個小時左右。游覽過靈峰夜景的游客,參觀後大部分有兩種不同的感受:一種是回味型,以“心”看“景”(山景移步換形),心生而景切,一個個美麗的“故事”相互串聯,外加要隨時調動豐富的聯想,讓一部分人回味;另一種是貶損型,這裡曾被同行的朋友笑稱為“全國十大忽悠景點之一”(真佩服編故事的人,竟然能把一個個相互沒有關聯的事情編纂到一起,沒有超強想像力的人是很難做到這點的,呵呵。。),讓我們一行8人從進景區到出景區一路笑個不停。

注:以上各個景點之間都有中巴通車,票價10元,但需乘客滿員車才啟動,所以如果人多的話,還是包車比較合適。



5月5日(雁蕩山---楠溪江)

上午:雁蕩山三折瀑---楠溪江

下午:芙蓉村、楠溪江漂流

晚:麗水街夜景

5月4日一天的行程被安排得滿滿當當,以至於沒有時間再去三折瀑。昨晚初步計劃今早7:30分我們一行8人就從旅館出發前往三折瀑,這樣才能登上三折瀑最頂端的上折瀑,並在早上9點鐘趕回賓館前往楠溪江。起了個大早,發現窗外已經淅淅瀝瀝飄著毛毛細雨,8人中竟然5個都改變了原計劃(因為下雨2對空姐要回上海,3個學生決定不爬三折瀑,8點左右直接去楠溪江),而老邱和小於兒還在睡覺,無奈,因為時間較緊,只好背起行囊在這個初春的早上,獨自完成大家昨日未完成的計劃。

一早游覽過三折瀑,9:30分回到住地起程前往楠溪江,中午抵達岩頭鎮,找好住地,在岩頭鎮附近的芙蓉古村轉了一圈,相約與老邱和小於兒,在雨後的楠溪江感受漂流的樂趣。

如果說雁蕩山是以峰稱奇的話,那楠溪江則是以水而得名了。楠溪江的漂流可謂:灘急而不險,潭靜而不滯。總之,從渡頭---獅子岩2個小時漂的我們很是過癮,晚上從獅子岩坐過路車到麗水街看夜景,晚宿楠溪江岩頭鎮。

旅游提示和補充:

1.早上7點左右沿途很多店家還沒有開門,一路邊走邊看,10分鐘後,來到三折瀑景區門口(門票10元,學生半價),看門的伯伯也是剛剛上班,接待了我這第一位游客,叮囑我注意安全!我用了一個半小時,將下折瀑、中折瀑和上折瀑都轉了過來,也許是下雨的關系,今天人極少,當9:00左右我原路返回快到大門的途中,才看到陸陸續續有旅行團的游客上山,想要沒打擾的欣賞美麗的景色,早起還是很有必要的,正如那句老話兒:早起的鳥兒有蟲兒吃,看來話說的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雖然此次前往三折瀑之前就聽很多當地人說上折瀑沒有其他兩個瀑布美麗,但來到了上折瀑,這裡還是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像,上折瀑的寧靜和孤傲,仿若一位獨世索居的女子,待人慢慢品味(注:從中折瀑---上折瀑的這段山路確實難行,存在一定危險性,上、下山途中都要多加小心)。此外,看網友攻略中提到,顯聖門景色不錯,但因為這裡離鎮中心較遠,而我此次行程安排的又非常緊,沒有時間前往,很是遺憾。

早上9:30分回到住地整理好行囊准備前往楠溪江,此時正好碰到要去三折瀑的老邱和小於兒,我們相約在楠溪江會面。因為雁蕩山汽車站無直達楠溪江的大巴,去那裡只能轉車,出旅館便搭了輛順風車到雁蕩山車站,隨後坐上了從雁蕩山汽車站---虹橋(8元),虹橋---甌北(15元),甌北---楠溪江岩頭鎮的中巴(11元),上車前還滴滴灑落的小雨,在車行駛起來後不知不覺大了。中午十分雨停了,而我也正好來到楠溪江岩頭鎮,雨後清新的空氣讓這個古樸的小鎮更顯出一份素雅和寧靜。

注:“虹橋---甌北的中巴”有時在楠溪江大橋上會遇到堵車,我此次行程就遇到這種情況,如果為了節省時間,可在楠溪江大橋過橋後下車,右轉下橋,在對面的馬路有中巴站,可乘去楠溪江岩頭鎮的車(票價11元),比從甌北發的車節省了一段路的時間。


2.岩頭鎮汽車站就坐落在小鎮最中心地帶,汽車站周圍有很多家庭旅館,完全不用擔心住宿問題。下車後來到車站對面的迎客樓(永嘉縣岩頭鎮仙清路242號,電話:0577-67152233),這裡位置不錯,與我交談的年輕女房東與劉若英長得很有幾分相似,以80元/晚的價格入住,感覺還是不錯的。此時接到了老邱的電話,他與小於兒已經從三折瀑游覽完畢,正在前往楠溪江的路上,我們相約2小時後租竹筏一起去漂流。而這段時間,我選擇在雨後的小鎮中穿行,正好可以沿途游覽芙蓉村。從住地徒步10分鐘左右便可來到芙蓉村(門票20元,學生7折),村子門口買了張楠溪江麥餅做午餐,正好此時趕上一隊從溫州來的旅行團兒,跟在他們後面邊走、邊吃、邊聽講解,很是愜意啊。。。

“芙蓉村”景點分析:

這是一座背靠“芙蓉三冠”布局於平地上的大型陳氏村寨,始建於唐代末年,按“七星八鬥”的思想進行規劃設計,意為天上星星與地上人才相對應,也因此在這個不大的村子裡出了好幾位當時名噪一時的狀元郎。感覺整個村子裡很講究建築風水學,看來老祖宗們對於風水學的研究自古就有。。。

3.出了芙蓉村景區叫了輛三輪車(10元左右)與老邱、小於兒在渡頭漂流點彙合。楠溪江有2處漂流點,一處是從岩頭鎮---獅子岩;另一處是從更上游的渡頭---岩頭鎮---獅子岩,要不是老邱建議從渡頭漂景色會更好的話,恐怕我就偷懶從較近的岩頭漂了,至今也一直感謝老邱的英明決斷!!真是英明啊,呵呵。。下午3點左右,我們3人在渡頭租了個4人用的竹筏(不滿4人按4人計費,票價203元,還是230元,我給忘記了),因為中午雨剛剛才停,下午漂流的人除了我們3人別無他人,也因此我們難得在黃金周期間,體驗了這麼清閑的午後半日游!!!偌大的江面上只有我們一支竹筏在光亮而平靜的江面上劃出一道道波光粼粼的水痕,行走於山水之間,望著竹筏下清晰見底的江水,欣賞著兩岸的風景,猶如徜徉在山水國畫當中,讓人心曠神怡,不知今夕是何夕。。。

說到這裡也有一件趣事讓我至今記憶猶新,因為老邱、小於兒與我都不是浙江本地人,而本地的船夫大部分又不會說普通話,所以在租竹筏的時候與漂流點的經理溝通了很久---要找位會說普通話的師傅便於交流,而不幸的是,這裡不能自行挑選,還真就讓我們碰上了一位一句普通話都不會說的師傅。上船後,我們3個之間問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師傅剛說的是什麼意思?”然後3人猜來猜去,齊動腦開始研究那句話的意思,呵呵。。當時簡直就是無奈,不過現在想來真是好笑。。。好在漂流也不是主要通過語言來交流的工作,我們3人也充分運用了body language,手舞足蹈的煞是有趣,看來還是肢體語言無地域差別啊,呵呵。。

“楠溪江漂流”景點分析:

在楠溪江岩頭鎮附近有2個漂流點:

1)岩頭鎮(二號橋附近)---獅子岩,漂流1個小時,每個竹筏坐4人,不足4人按4人計費,123元。電話:0577-67151906

2)渡頭---岩頭鎮---獅子岩,途徑岩頭鎮漂流點,漂流用時2小時,不足4人按4人計費,具體價格,忘了。電話:0577-67051067

注:渡頭漂流點售從渡頭---岩頭鎮的票(多少錢忘了),也售從渡頭---岩頭鎮---獅子岩的票(200多元錢),我們這次買了從渡頭---獅子岩的全程票,其實現在想來沒必要買全程票,完全可以只買從渡頭---岩頭鎮的票,然後在船上私下再給師傅一些小費,他也同樣會拉你去獅子岩的。。。

“漂流”的由來:

漂流成為一項真正的戶外運動,是在二戰之後才開始發展起來的,一些喜歡戶外活動的人嘗試著把退役的充氣橡皮艇作為漂流工具,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水上漂流運動。駕著無動力的小舟,利用船槳掌握好方向,在時而湍急時而平緩的水流中順流而下,在與大自然抗爭中演繹精彩的瞬間,這就是漂流,一項勇敢者的運動。

4.歷時2小時在下午5點左右,我們在獅子岩著陸。獅子岩,因為岩石的形態好似一只四爪著地的雄獅,因此而得名。在這邊玩了一會,5元打車去麗水街看夜景,麗水街是一段長約幾十米的長廊,一邊是店鋪,一邊臨水,晚上整條街每戶人家門口都懸掛著一盞紅色的燈籠,夜景還是有些意思的,晚上無門票。

5.從麗水街到岩頭鎮中心徒步也就5分鐘距離,岩頭鎮不大,但麻雀雖小五髒俱全,超市等一應物品俱全。老邱、小於兒回旅館休息了,我們約定明早9:00在汽車站集合前往石桅岩。晚上岩頭鎮逛了逛,在客來福超市(可刷卡)買了晚餐,外加明天一天的干糧,正趕上超市當天有抽獎,我抽中末等獎---幾袋小包裝洗發水,運氣還不錯,嘿嘿。。。

5月6日(楠溪江一日游)

上午:石桅岩

下午:大若岩

晚:岩頭鎮閑逛

早上9:00我們准時相約在汽車站集合,這裡有中巴到石桅岩(10元/位),只是等了好久,人不齊不發車,氣憤之下包了輛車(好像是120元/車,具體多少錢記不清了)。上午我們游覽了石桅岩,下午老邱、小於兒去溫州坐火車回上海,我在大若岩景區轉了一下午,晚回岩頭鎮,今晚繼續宿楠溪江。

旅游提示和補充:

1.景點分析:

石桅岩:在石桅岩景區入口處,有一塊高306米的淺紅色巨石,岩頂如並蒂蓮蕾,比肩而聳,形似船桅,故名石桅岩。門票:70元,學生半價。

石桅岩有上、下兩個入口和出口,可選擇從下往上游覽,亦或是相反的路線,個人覺得還是從石桅岩下方的小三峽一路向上游覽,更有種“漸入佳境”的感覺。景區內游覽約2小時。70多米長的石頭碇步,是景區內較有特色的地方。

石桅岩景區很美,有種山清水秀的秀氣,宛若一位江南女子,需要細細品位。只是石桅岩上游入口處的景區地圖讓人不敢恭維,也就是這張圖標注不清的示意圖,害得我們3人,在景區裡跑來跑去,將本已游覽過的景點又反復走了好幾遍,最後經過反復研究才發現,原來景區已經被我們游覽過了。一張地圖將地形搞的如此復雜,實在是:有水平。。。

2.下午2:30從石桅岩出來,包車的司機將我們送回岩頭鎮。老邱、小於兒定了今晚溫州---上海的火車票,下午他們去溫州,我打算再去大若岩轉一圈。大家在從岩頭鎮---甌北的中巴車上告別,他們前往甌北,而我中途倒車乘去碧蓮方向的車,前往大若岩。

岩頭鎮---大若岩乘車路線:

岩頭鎮汽車站(乘去甌北方向的車)---坦下(4元,九丈大橋附近)下車,

坦下(馬路對面,乘去碧蓮方向的綠色車)---大若岩景區(3元)

注:若是下午前往大若岩,需注意返回時間,從碧蓮方向最晚的返程車在17點左右就沒有了。

大若岩下車後再到景區門口有一段路程,在路口會有很多三輪和電瓶車,5元左右可到,徒步需要20分鐘左右(不建議徒步)。最先來到的是陶公洞,這裡被譽為“天下第十二福地”(門票10元,學生半價,景點用時半小時),香火很旺,看到很多當地人在這裡求簽,想必是靈驗的,本想求一支,但在旁邊一會兒聽師傅解簽,一會兒看求簽人的表情,反復了好久,發現一句也沒聽懂(這裡很多上年紀的人不懂普通話,溝通很困難,有時談價格只能用手勢),決定還是放棄了!!陶公洞---十二峰,途經百丈瀑,中途可乘電瓶車(3-5元),十二峰遠望像12種動物,因此而得名(門票20元,景點用時1:30小時左右)。峰上有個棋盤亭,要不是亭子裡那面大鼓發出的陣陣鼓聲不斷激勵著我,恐怕在這一天疲勞的奔波中,我也很難再登上去了!但最終堅定信念,在登上棋盤亭揮動手中鼓垂敲響鼓面的剎那,也很是佩服自己的勇氣!不免感嘆,有時信念確是支撐人們完成一件事情的原動力。。。

3.為了趕上最晚一班車回岩頭鎮,石門台和崖下庫這兩個景點只好舍棄了。晚上再次回到岩頭鎮,因為已經臨近黃金周末期,鎮上比昨晚清靜了很多,車站問好明日去林坑的發車時間和路線,回旅館早休息,今天的行程有些超負荷了。。。

5月7日(林坑、溫州半日游)

上午:林坑

下午/晚:溫州市區

預定下午直接從林坑前往溫州,不再折回岩頭鎮,一早辦好退房手續,6:30分在汽車站坐車前往林坑,林坑很小,20分鐘就可把整個小村子轉過來,這裡好似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中午11:00左右返程前往溫州。下午與朋友相約游覽中國四大名勝孤嶼之一的江心嶼,晚上來到人流如織的江心碼頭欣賞夜景,晚宿溫州。

旅游提示和補充:

1.早起退房,來到車站乘6:30前往林坑的中巴(票價10元),車站對面有家“楠溪江麥餅王” ,買了張餅做早餐(5元),味道做的還不錯,等車過程中與車站的工作人員閑聊得知,去林坑的車一天只有2班,車是從甌北始發經過岩頭鎮再前往林坑的,早班車6:30左右從岩頭鎮---林坑,中午11:00左右有車從林坑返回甌北。前往林坑的這段路仍在修建階段,坐在車上的人好似放在搖盤裡的元宵,一路顛簸很是辛苦。

注:始發 甌北---岩頭鎮(6:30分)---林坑票價10元

林坑(11:00)---甌北票價11元

林坑之所以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是因為香港鳳凰台副台長趙群力曾在這裡航拍時殉職。為紀念他,這裡特地修建了一個小型紀念館。館內不分間,是一座兩層木結構的浙南舊式民房,樓層之間有木梯連接。紀念館四壁張掛著許多趙群力的生活照和一些航拍照片。欣賞著一張張照片,感受著生命的脆弱。。。

沿著小路拾階而上,一位阿媽在溪邊不辭勞苦揮動著手中的竹板,看著阿媽洗眼前一盆盆的衣服,自告奮勇前去幫忙,阿媽看我用竹板拍衣服很開心,甚是詫異,其實阿媽不知道在北方拍衣服的景像是根本沒有的,這應該算是南方一道特殊的風景線吧。。。

11:00點左右,來到林坑入口處的木質廊橋上,找個舒適的位置斜靠著小橋,邊等車邊聽著腳下溪水發出隆隆的響聲,這樣的生活真是愜意。。。等了沒多久,林坑---甌北的中巴就到了,經過一路顛簸,1點左右來到甌北碼頭,從甌北碼頭---安瀾亭碼頭(溫州市區)需搭乘擺渡(票價1元),擺渡在這裡利用率很高,可以算是連接甌北和溫州市區的一條重要紐帶。。。

2.下午與溫州的大哥來到中國四大名勝孤島之一的“江心嶼”(門票20元,含往返擺渡費用),江心嶼位於甌江中心,占地1070畝,屬於國家4A級景區。雖然這裡不大,但是卻能讓人隨處感受到歷史遺留在這座小島上的文化底蘊。

景點介紹:

江心孤嶼:

江心孤嶼,俗稱江心嶼,位於溫州市區北面甌江之中,總面積約7萬平方米。古時為兩個小島。宋開寶二年(969),又於東山西麓建普寂禪院,並先後建西塔、東塔。紹興七年(1137),僧清了奉詔來江心嶼設壇傳經,率眾填塞中川,兩嶼遂連接為一;填塞處,建寺,名中川寺,通稱江心寺。未久,高宗賜名為龍翔興慶禪寺,奉為“宗室道場”。其後,外國僧侶也慕名來參禪膜拜,至明清兩代,仍絡繹不絕。 江心嶼遍布殿堂亭榭,甚富古跡,且古木蔥蘢,風景秀幽,有“甌江蓬萊”之稱。

【江心寺】 現存之江心寺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重建,面積約2870平方米,分前、中、後三殿。1983年列為全國對外開放142座重點寺院之一。

【東西二塔】 東塔位於孤嶼東峰山,始建於宋開寶三年(970);西塔位於西峰山,始建於唐鹹通十年(869)。雙塔對峙挺拔,有凌雲之勢,往來船只,遙見二塔便知已到溫州市區,從而雙塔亦成溫州風光的標志。

【溫州革命烈士紀念館】 1956年7月1日,在江心嶼原普寂祥院廢址上建成。占地1873平方米。1987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決定將其擴建為“二碑一館”,占地擴大為2700平方米。二碑:一碑為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紀念碑,原國防部長張愛萍書題;一碑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紀念碑,書法家舒同書題。

中國四大名勝孤嶼:廈門的鼓浪嶼,哈爾濱的太陽島,長沙的橘子洲頭和溫州的江心嶼。

3.江心嶼擺渡到市區已是傍晚,入夜十分江心碼頭流光異彩,從這裡可以隔岸欣賞在霓虹包裹下的小島。夜晚江邊廣場上很多市民散步,我們剛巧看到當晚社區在這裡組織的消夏晚會,晚會組織了歌舞表演,看了一會兒決定到附近品嘗溫州比較有特色的小吃。先後來到位於馬鞍池東路的“強能魚圓店”(24小時營業 電話:0577-88896279)和一家牛雜店(具體名字忘記了)點了這裡比較有特色的魚圓和牛雜制品。至今記憶猶新的是,魚圓店的魚條味道不錯,還有就是在牛雜店與朋友打賭,他願賭服輸一口氣喝下了整杯的純生冰啤,這麼涼的啤酒一口氣喝下去,現在想來真是好勇敢,估計以後不會再輕易跟人打賭了,呵呵。。

注:與當地的朋友閑聊中得知,當地人將魚圓與牛雜這類在北方屬於正餐的食品統稱為“點心”,著實讓我詫異不少,以往就我個人的理解,點心是用面食制品制成或有餡或無餡,經過烘烤制成的,屬於面食範疇,而南方就點心的理解看來與北方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不過總體來說,我愛吃點心!!嘿嘿。。。

4.晚飯後來到溫州市政府廣場,從廣場上遙望不遠處的溫州市政府大樓,這麼莊嚴而宏大的建築與溫州市日益緊缺的土地面積相比,還是給了我不小的悸動。

5月8日(溫州一日游)

上午:仙岩景區

下午:溫州市區

晚:溫州---北京---天津

上午出發前往溫州市周邊的仙岩景區,欣賞曾被朱自清先生在散文《綠》中描述為擁有醉人女兒綠的“梅雨潭”。下午與同學相約品嘗溫州的地方小吃,晚乘21:00永強機場飛往北京首都機場的飛機,當晚從北京返回天津溫暖的家。

旅游提示和補充:

1.仙岩景區被稱為“天下第二十六福地”。想來梅雨潭是緣於朱自清先生一篇經典散文《綠》中曾描繪了這裡醉人的女兒綠,此番前往也想見證一下先生1924年描述的“綠”現今是否依然動人,好在仙岩景區離溫州市區並不是很遠。一早在黨校站乘18路公交前往仙岩景區(票價3.5元),霞林路(終點站)下車,車站門口很多三輪車,3元可將游客送往梅雨潭景區門口(門票30元,學生半價,景區電話:0577-85318900/85300762)。因為已經過了7天黃金周,景區內游客極少,難得在這樣的日子裡感受一處清幽的所在。

景區以梅雨潭、雷響潭、龍須潭和宋真宗敕賜匾額的“聖壽禪寺”最為突出,清早來到聖壽禪寺,趕上早課時間,在若大的寺院裡轉了一圈兒便前往三潭,三潭中梅雨潭不高,走一會就到了,在這裡確如朱自清先生文中提到的,那一朵朵飛濺的小白梅,隨風飄散,偶有幾點送入我們溫暖的懷裡,鑽進去再也尋它不著。梅雨潭前與這裡工作的一位叔叔聊了很久,他見我一人遠道而來,驚詫之余給我講了很多關於梅雨潭的故事。梅雨潭之所以得名,是因為30米高瀑布的水花如白梅般飛散而下,另人心曠神怡。隨後叔叔指給我幾塊不起眼,隨處散落的石碑,據說那些石碑在他小時侯就有,一直這樣散落著,擦去石碑上的塵土,透過曾經蒼勁而今模糊的文字,感受著早在南朝時期的1600年前,這裡就已經做為旅游勝地時的興盛。

2.感謝叔叔給我上了一節40分鐘生動的理論結合實際的歷史課,只可惜40分鐘裡我只吸收了30分鐘,剩下的10分鐘因為地方語言的關系沒太聽懂他在講什麼,至今印像深刻的是,那樣一個早上如此滔滔不絕的說,真是好能說的一位大叔啊,呵呵。。。此番南下首次讓我體會到了語言障礙,在仙岩景區三三兩兩可以碰到當地上年紀的老者,問路時他們很熱心,只是說的方言我一句也沒聽懂,好在可以利用豐富的肢體語言,不過一路問下來,真是身心疲憊啊。。。

3.與梅雨潭工作的大叔告別,前往景區最深處的龍須潭,這裡沒有梅雨潭那樣蜚聲中外,但那份幽靜卻讓人留戀。龍須潭前傻坐了2個小時,若用一句話來描述對這裡的感受,那麼選用朱自清先生《綠》中的一段文字,再恰當不過了:“在這個靜靜的午後,我的心隨潭水的綠而搖蕩。。。”

景點介紹:

梅雨潭:

梅雨潭因瀑布飛灑的水花如白梅紛落而得名,瀑高30米,潭深7米,因近代散文名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綠》而聞名遐邇。

雷響潭:

雷響潭位於虎溪中上游,居五潭之中,瀑布高37米,潭深3米,因其隱於山腹,潭背口小,潭底寬敞,形如巨甕倒扣,潭流直衝潭底,回音似雷轟鳴,謂之雷響潭。

龍須潭:

龍須潭高68米,水大時寬15米,因傳說中軒轅皇帝在仙岩煉丹成仙後乘龍升天時,龍須被此處岩角拽落而成龍須瀑景觀。潭因瀑而得名。


4.午後返回溫州市區,難得死黨給面子,在如此繁忙而緊張的學習和工作之余,下午竟然翹了半天班帶我在溫州各大集市裡到處亂溜達,難得老同學依然這麼了解我,一路東南西北的到處走,邊走邊吃。溫州的小吃很多,現在想來依然佩服自己那天下午的出色表現,一個超大的蛋黃肉粽做午餐(這種北方端午時節大街小巷才會賣的東西,在南方天天有售),隨後來到解放北路239號(電話:0577-88294838),這裡的“大王”燈盞糕、豬油糕各吃了一個(感覺有點太甜了,吃完了很是鬧心),解放南路531號(電話:0577-88227004)長人餛飩裡點了碗餛飩和一碗敲魚面(起初很詫異這家店以“長人”命名,後經同學指點,是因這裡的老板比一般人高,這樣而得名的,說的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從解放南路出來,經過一個小市場,同學說這裡有種香草、薄荷為原料做的果凍狀的小吃在其他城市不多,只是有種牙膏的味道,買了一份嘗嘗(具體叫什麼忘記了,確實有種生嚼牙膏的感覺),感覺還湊合。市場裡有售甌柑,甌柑去火,味道也不錯,剛吃時是澀的,慢慢品會品到那一絲絲的甜,也許用“苦盡甘來”這個詞形容吃甌柑的感覺更貼切些。此外,在市場裡還看到很多店家賣鴨舌頭,據說這也是溫州的特產,買了點帶回家,可惜鴨舌頭的食用速度遠沒有“消滅”甌柑時那樣迅速,呵呵。。。

從解放路沿途下來,經過五馬街,女人街,夜幕降臨時我們在一家電影院旁的KFC又每人各吃了一份甜筒,邊走邊聊竟然徒步回到了黨校站,驚詫之余也對自己的壯舉佩服不已。一個下午不知走了多少路,也忘記吃了多少東西,總之到最後惟一的感受是:腳好痛,肚子好飽,已經到了只要提到“吃飯”兩個字就惡心的地步,這樣自我摧殘的事情下決心以後還是少干為妙,呵呵。。。

5.晚乘機場大巴前往溫州永強機場,21:00飛機准時起飛,到達北京首都機場23:10分。23:00有最後一班從北京首都機場前往天津的機場大巴,最初還幻想晚10分鐘應該也有大巴可坐,可事實證明大巴確實准點發車,錯過了最後一班回天津的車讓人很是無奈,不過恰好在找大巴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位也是要乘大巴回天津的男孩兒,聽了他只因晚3分鐘未趕上大巴的遭遇,讓我不平衡的心裡多少算是平衡了些。因為轉天還要上班,不想再在北京多耽擱一天,於是與那個男孩兒商量一同包車回天津。

5月9日

凌晨3點在經過9日來的奔波後,終於踏進了家門,那一刻的感受:家,真好。。。


精選遊記: 普陀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