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狂奔——甘南川北自駕行

作者: 木吉他

導讀長假漸近,出行的方向仍然沒有眉目。本已約好朋友前往阿爾山,領略內蒙草原的深秋,到出發的前幾天,一伙人又做鳥獸散了,著實被忽悠了一把。 幾日的功課作下來,目標終於鎖定了甘南,高原的風景是永遠不會讓我失望的。 奈何機票價格狂漲,火車票更是買都買不到,不顧好友關於當地路況極差的勸說,我們決定嘗試自駕游。 這是我們第一次長途自駕,謹慎地檢查 ...

長假漸近,出行的方向仍然沒有眉目。本已約好朋友前往阿爾山,領略內蒙草原的深秋,到出發的前幾天,一伙人又做鳥獸散了,著實被忽悠了一把。

幾日的功課作下來,目標終於鎖定了甘南,高原的風景是永遠不會讓我失望的。

奈何機票價格狂漲,火車票更是買都買不到,不顧好友關於當地路況極差的勸說,我們決定嘗試自駕游。

這是我們第一次長途自駕,謹慎地檢查好小愛(愛麗舍16V)的車況,又添置了方向盤防盜鎖和拖車繩,我們在惴惴不安中踏上了旅程。

大寺拉蔔楞

從北京往內蒙方向的高速好走極了,出張家口,沿途的車輛越來越稀少,在高速上跑到160KM/H不成問題。

離開北京的第一天,我們一路在高速上狂奔13個小時,晚上到達了銀川。

離開北京的第二天,我們終於進入了甘南的範圍。

來到夏河的時間比預期早了很多,下午四點多的太陽照耀在眾多寺廟建築的金頂上,熠熠生輝。

拉蔔楞的規模確實相當洪大,在我見過的藏族寺廟中,只有位於宗喀巴大師誕生地的塔爾寺堪與比肩,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裡應該是除了哲蚌寺之外的第二大藏寺。

拉蔔楞寺不僅僅是一座寺廟,而且是藏區的著名高等學府,同時也是一座藏書巨富的圖書館。拉蔔楞的各類學院和專業開設非常齊全,次日領著我們一堆游客轉各大殿的便是一名在哲學院深造了18年的喇嘛。

拉蔔楞寺南側的小山丘,據稱便是曬經台,這裡是俯瞰整個拉蔔楞的最佳地點,一早一晚都可隔河拍攝這占據了半個縣城的大寺。

清晨的曬經台上,幾十個花花綠綠的“衝鋒衣”在等待著太陽的升起。天氣很冷,我橫豎堅持等到了清晨的第一束光線,隨手拍了幾張。

從曬經台上下來,早起轉經的人們已經駱繹不絕了,他們沿著拉蔔楞的外牆無盡的轉經桶走來,為著與生俱來的信仰腳步匆匆。

我沒有轉經的興趣,沒有信仰的行為裝也裝不像,還是歸入游客的隊伍去轉佛堂大殿吧。

在拉蔔楞帶領游客參觀的喇嘛看來都有一定的身份,他們的講解非常專業和勤勉,漢語也很標准,對游客提出的問題對答如流——關於黃教的由來,關於六道輪回,關於僧人的日常修行,關於如何成為活佛,關於尋找轉世活佛的儀式,關於各大殿堂,關於寺院中的壁畫和雕塑,無所不知。

和多數藏族寺廟一樣,拉蔔楞寺也是開放的,和夏河縣城融為一體,沒有明確的界限,但要想進入這些佛殿參觀就需要專門購票。我們沒買票,只是跟著人群蹭著聽,到了酥油花展覽室,有另外的喇嘛驗票,實在是混不下去了,我們才離開了參觀佛殿的隊伍。





隨後,另有一項任務需要我們來完成,北京的兩個朋友托我們將一些喇嘛的照片帶給照片中的主人公,我們走遍了僧人居住的那些深深的巷子,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通過比比畫畫的交流,最終總算是不辱使命。

天葬及朗木寺的其他

一顆人頭,躺在距離我五步遠的地方。

那顆人頭的膚色鐵青,但面目依然清晰,從披散的長發看來,應是個女人,而且年紀並不算老。

在人頭的周圍,一片焦黑的土壤中,人體的殘骸隨處可見,繞著這片天葬場走了一圈,我看到一小段胳膊、一張完整的面皮和一個被鑿穿的頭蓋骨。

高處仍有烏鴉在盤旋或停留,這一片山坡,散發出濃烈的死亡的氣息。

或許我不該如此詳盡的敘述和渲染天葬場上的情景,因為讀者或許會因此而誤解了天葬,可我真正想說明的是,當我站在天葬場上,面對眼前的一切,很奇怪,心中卻沒有絲毫的恐懼。

我所感受到的是一種深深的、莫名的哀傷,它竟在一瞬間濕潤了我的眼眶。

那大約是物傷其類的哀傷。

那顆頭顱的主人,上周還和我們活在同一個世界上,如今卻帶著自己一生的故事長眠於此,人生的過程結束了,管你幸福或痛苦,感恩或憤懣,平靜或不甘,坦蕩或牽掛,這過程畢竟是結束了,遲早會結束的。

一筆勾銷,一筆勾銷,區別只在於葬於地下或葬於天上——其實也沒有什麼分別。

離開朗木寺的天葬台,心情才逐漸明朗起來,最終促使我拋棄那份沉重的,是阿裡餐廳的酸奶——原汁原味的犛牛奶制作的酸奶,我所知道的最可口的酸奶。

朗木寺是個極小的地方,位於甘肅與四川的交接線上。朗木寺是寺廟的名字,也是以寺廟命名的地名。

其實在朗木寺有兩座寺院,分別是甘肅境內的朗木寺(全稱是達蒼朗木賽赤寺)與四川境內的格爾底寺,兩寺隔省界對峙,雞犬相聞。

兩座寺廟規模都不大,相比之下,朗木寺顯得更富裕一些,格爾底寺的建築屋頂都是金屬板材鋪成的,看上去銀光閃閃,不像我們通常所見到的木石結構藏寺。

在這兩個寺廟中,同樣有需要我們尋找的“照片主人公”,其中包括了朗木寺的大祭司——我們在傍晚的大經堂找到了他,當時他正在監督晚功課。還有另外一些年輕喇嘛的照片,只能待功課結束後才能一一辨認了。

晚功課的最後一項內容是辨經,這是個已經被眾多旅行者傳揚到人人耳熟能詳的儀式。簡單的說,辨經就是一場關於佛法學習的自由辯論會。喇嘛們在經堂中三個一群,五個一伙,分成很多組開始了激烈的辯論,內容都是關於佛經的問答,問者會隨著問題的提出擊掌跺腳,熱鬧非凡。

辨經結束時,我們拿出了照片請他們辨認,這些照片瞬間就被搶走了,在興高采烈的喇嘛之間傳看。照片中的人有的已經不在這所寺院修行了,不過多數還能找得到。

格爾底寺的背後,是一條崢嶸的峽谷,叫做神居峽,這裡的黝黑的山石垂直豎立,據說類似於瑞士的高海拔風光,正因如此,朗木寺才有了“東方小瑞士”的名聲。

走入峽谷多時,見到兩片碧綠得可愛的草坪,這也就是朗木寺風光的全部了。

說實話,朗木寺的自然風景很普通,一路走來並沒有太多的驚喜。這裡與其他藏區相比,獨特之處在於多民族的混居和文化的相互融合,比如朗木寺鎮上便有一所小小的清真寺,比如格爾底寺那些明顯融合了漢族風格的廟宇建築。

無邊的若爾蓋

一列陡峭的山峰,也就是神居峽所在的山峰,分隔了甘肅與四川。

離開朗木寺後,我們將翻越這山峰,來到四川境內去看若爾蓋大草原。

這條盤山公路的路況極差,我們的車子多次拖底,眼看著一輛輛越野車超過了我們。

行至埡口,若爾蓋草原在毫無准備的情況下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那是一片不見邊際的草原,目光所及的最遠處,有低矮的丘陵,而丘陵之後,卻是更廣闊的草原。

最引人入勝的,是那些撒在草原上的數以千萬計的牛羊,像黑色和白色的珍珠般裝點在平坦無垠的大地上。

小愛終於結束了翻山的歷程,自由馳騁在草原的公路上,這裡路況極好,沿途很少見到其他車輛,有時會出現十幾公裡長的筆直路段,可以像在高速公路上一樣飛馳。

黃河忽遠忽近的進入了視野,在這黃河的上游流域,河水映射出清澈的藍色,不像我們所熟知的那條母親河。

偶爾被丘陵阻了去路,黃河開始在原野上曲折盤踞,唐克近在眼前了。

近年來,唐克的黃河九曲已經成了若爾蓋草原上最著名的風景,黃河旁的山丘被辟為景區,售票處就設在國道上,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登上高處,夕陽下的黃河安詳如鏡,在草原上反復著一道道溫和柔軟的曲線,不時有被雲層遺漏的縷縷陽光落在茫茫草原上,這情景一如我早已見過的那些攝影作品般美麗,但也正因為同樣的原因而略顯平淡。

我和毛毛坐在山崗上等待太陽墜落之時,一個小男孩走過來對我們說:給我拍張照片吧,算是給你們留個紀念——好自信的孩子。



入夜了,我們看到黃河邊有點點燈光,知道有人在河畔露營,便打算把車開過去湊個熱鬧。

黑暗中,已經看不清前方的路,小愛誤入歧途,在河灘上的水坑裡陷車了。

毛毛在車上掛倒檔,油門踩到了底,我趟在渾水裡用力推,小愛的輪胎卻只顧原地旋轉,全不顧引擎發出怎樣賣力的怒吼聲。

我向附近的營地求助,得到了幾個成都軍人的熱心幫助,他們的四驅“獵豹”輕輕拉了小愛一把,我們得救了。

千恩萬謝中,我們的車輾轉來到了營地,在這裡露營的都是自駕來唐克的成都人,有個家庭開著一輛用面包車改裝的微型房車,車裡可以平躺,生活用品一應俱全,一看就是老玩家。

不得不嘆服——成都人在休閑、娛樂方面實在是國內的佼佼者。

年保玉則——曾經如此接近

按照原計劃,年保玉則這傳說中美如仙境般的雪山是旅程中的重頭戲。

從地圖上看,瑪曲到年保玉則是如此的接近,唯一的問題,是在這兩者之間,並沒有公路的標記。然而根據網上的資料顯示,從瑪曲到年保玉則所在的青海久治之間是有班車通行的。

更令人鼓舞的是,久治縣的年保玉則網站上宣稱桑塔納2000能夠通行這條線路。

既然班車走得通,2000走得通,我們的小愛也可以。

原路返回朗木寺,以蕭瑟的尕海為標記,我們離開國道,轉向了前往瑪曲的方向。

這是一條翻山越嶺的小路,一段漫長的駕車旅程,當我們看到瑪曲縣城的時候,天已經黑了,天降大雨,由於視線不清加上疲勞,我差點把車開到瑪曲主街道的隔離墩上。

“瑪曲”——黃河轉彎的地方——藏語譯名使這裡在甘南的眾多縣城中多少有了些名氣,但與朗木寺相比就顯得冷清多了,縣裡幾乎沒有什麼外來人。我們住在了一座位於繁華路口的大酒店,住宿價格卻比朗木寺的任何一家客棧的床位還要便宜。

毛毛本來建議把車寄存在酒店,乘班車前往久治,現在看來這樣的安排是絕對正確的,因為當我們走上前往久治的路時,才發現路況實在不是一般的爛。按照一、二檔切換的行駛速度,開到天黑也不一定能到達目的地。

看著附近的地名越來越陌生,我們也越來越沒把握了。

一個開著皮卡的藏族家庭與我們會車之時,我抓緊機會問了一下路,按照這一家人的說法,前面的路更爛,他們的車通過時都會拖底,我們的小車是過不去的。

看來再向前進毫無意義,沒的選擇,我們只能返回瑪曲。

我們已經白白在路上浪費了一整天的時間,更不願在瑪曲度過無聊的一天去等待第二天早上出發的班車,而年保玉則,那飄逸秀麗的雪山和湛藍色的仙女湖,離我們僅數十公裡之遙,卻再也無法靠近。

年保玉則遠去了,難道我們就這樣踏上返程了嗎?

不甘心束手就擒,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定為九寨溝——這個我七次入川都沒打算去看看的地方。

即將離開甘南了,這大概是我第4次深入藏區。甘南帶給我的印像是一個藏、漢、回混雜的世界,比較起前幾次的經歷,甘南的風景不過爾爾。

越是純粹的藏區,就越有震撼人心的風景,這簡直是一條定律,藏民族真的是天生居住在一塵不染的世界中的山的子民和佛的信眾。

下一次前往藏區的計劃,應該是前往西藏了,我期待著在南伽巴瓦腳下接受最為純粹的心靈洗禮。

夜行記

我們在若爾蓋縣城被迫更換了機油,順便向店主人打聽九寨溝的路。

回復是路很好走,大約三個小時可以到達,我想那大約是在天擦黑的時候。

出縣城後,公路繼續在草原上延伸。沒過多久,前方出現了一個路牌,左邊指向九寨溝,右邊指向松潘。

我毫不猶豫的將車轉向左手的路。

這條路很快進入了一條深深的山谷,平坦的柏油路在谷中盤旋,極少會車。

越向前行,谷中越展現出川西北風格的艷麗秋韻,而彎道也越來越急,在這裡駕車的感覺,像極了《極品飛車》中馳騁在鄉村公路的味道。

路旁,一條湍急的河流一直伴隨左右,串起了若干美麗的村莊。

看到路牌上標明的第一個村名時,毛毛對照地圖發現我們走錯了路,這是一條通向九寨溝的彎彎曲曲的盤山小路,而正路,應從剛才的岔路拐向松潘方向。

而這時,我們走上錯誤的路線已滿一個小時了。

一個富於誤導意味的路牌,一次不經意的轉彎,讓我們步步走近了那一日單車夜行的危險經歷。

天色漸黑,我們的小愛形單影只地前進,不知哪裡才是路的盡頭。

從地圖上看,我們才走了不到兩成的距離。

隨著夕陽光線的離去,剛進山谷的興奮感覺也離我而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對一無所知的前途的擔憂。

前路上升的坡度逐漸加大,每一次轉彎都成了接近180度角的急彎,看來我們在攀越一座高山了。

上山的路漫長到沒有盡頭,夜,徹底來臨了,車燈照耀著眼前有限的區域。左側,是高大的山體,永遠看不到山的頂端,右側,是令人腎上腺素激增的深淵,同樣看不到底。

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也直線下降,車窗上起了霧,擦掉,再起霧,再擦,不知重復了多少次。

後來,窗外也起霧了,很濃的霧,能見度不足二十米,我以二檔速度緩慢前進著。車燈照耀著地面上騰起的霧氣,在黑暗中不斷聚散,變換著形狀,有時仿佛一個白色的人影般從地面騰起。這迷離的情景催生著我的幻覺——我們似乎走進了《寂靜嶺》的世界。

我在駕駛座上機械地換擋,加油,制動,意識停留在崩潰的邊緣。

我們的神經被這孤獨的黑夜折磨得愈發脆弱,有時一個急彎之後,不經意撞入視野的一塊石頭、一棵樹都會令人膽寒。飢餓也在這時湊熱鬧般逐漸襲來,我開始想像我們今天走不出這大山了,是否應該停下來煮點東西吃呢,毛毛及時打擊了我的這種想法。

路邊開始出現了積雪,我們已經到達了海拔4500米——終於爬上了最高處。

轉入下坡路段後,一直良好的路況忽然變差了,柏油路變成了沙石路面,我更加謹慎的從大霧中分辨著公路邊的反光帶。

海拔降低後,霧開始消散了,但路卻越來越顛簸,車速很難加快。

毛毛坐上了駕駛座,繼續在無窮無盡的道路上行駛著。

雖已下了山,可路上仍是見不到其他車輛,只有開過地圖上標注的一些寂寞山村時,路邊一晃而過的指示牌提醒著我們尚在人間。

這時,最糟糕的事情來了——在駛過一塊寫著“塌方路段,小心駕駛”的牌子後不久,路果然斷了,這個異常沉重的打擊幾乎讓我們兩人徹底絕望。

前往的路基被一條橫向的河流衝毀了,冰冷的河水從左邊山溝中衝出,漫過遍布鵝卵石的“路面”後跌下斷崖,而路基的下方已呈現懸空狀。

這一塌方路段延伸到我們視線不能及的黑夜中,不知有多遠。

我換上了防水的登山靴,走到河邊,借著車燈,我看到河水足以沒過靴口,但我想車應該還是可以過的。我踩著一些突出水面的石頭走過了小河,繼續檢查對岸的情況,還好,水毀路段只有這一小段而已,再向前應無大礙。

毛毛步行通過了小河,我留在駕駛座上獨自盤算——可不能陷在這河裡啊,那可就叫天不應叫地不靈了。

心中默默祈禱著,我放開了離合器,一腳油門幾乎踩到了底,小愛悶吼著衝進了河水中,輪胎在鵝卵石上有些打滑,車子搖搖晃晃,方向盤左右偏移,我盡量校正著方向。

漫長的三秒鐘之後,小愛衝上了對岸。

後來的路上我們又遇到了多處塌方路段,但都沒有這一次的驚心動魄。

最終從四川返回北京的途中,從甘肅境內來到寶雞的一日,我們再次在黑暗中穿行於危險的盤山公路,但同樣沒有這一次令人膽寒。

很久以後,路況終於好轉,我們重新走在了嶄新的柏油路上,經詢問一些夜間修路的工人,這時,我們距離九寨溝還有80公裡。

再經過很久,終於回到了通往九寨溝的大路上,向左轉,又行駛了20分鐘,九寨溝縣的燦爛燈火驀地出現在眼前,我們終於抵達了目的地,遠離了孤寂的夜公路,遠離了那些在車燈下無盡延伸的黃色標志線。

深夜的九寨溝縣繁華依舊,仿佛一個東部的大城市般喧鬧,而我們兩人,卻已經精疲力盡,再也無心享受這裡豐富的夜生活了。

九寨的水.壺口的水

九寨溝,這條被全國人民共同包裝成中國旅游第一品牌的峽谷,門票已經漲到310元/人了。

其實九寨除了水的奇異色彩之外,與川西北的任何一條高山峽谷相比別無二致,在我看來,所謂“童話世界”有點過譽了。不過九寨溝在環境保護,以及合理開發方面還是做得比較到位,一年四季在這條溝內進出的千軍萬馬並沒有給這裡帶來太大的改變。

我也曾做過九寨溝的詳細旅行計劃,對樹正、荷葉、則查瓦這些村寨的名字爛熟於心,所以我們很容易就在樹正寨找到了住處,放下行李後,可以輕松的在九寨溝的各大景點之間游走了。

九寨的水,或靜或動,不停變換著形態,變換著色彩,在山谷中走過的一路,只覺得身邊處處都彌漫著水的氣息,使沿途的風景充滿了靈氣。

我最愛的有兩處,一是五花海,水靜到了極致,色彩斑斕可愛也達到了極致;還有一處,是珍珠灘瀑布,水在雪山的腳下展示著蓬勃躍動的生命力。

下午五點之後,九寨溝逐漸寂靜了,這一天,我們在九寨溝度過了陰雨連綿的中秋之夜。水從蟄伏於湖面的靜止轉為迷霧般的撤地連天,溫柔地包裹了這個世界。



九寨之後的其他旅程,只是些順道的拜訪,像是回程途中的點滴零食。

逃離了亂哄哄的延安市,我們掉頭轉向壺口,准備從壺口進入山西境內,返回北京。

接近壺口瀑布時,看到了我們最不願見到的交通標志:由於壺口黃河大橋斷路施工,我們只能原路返回,仍然從陝西——內蒙一線回京了,往返之間,又多繞了六七個小時的冤枉路。

看來這一次的出行,霉運是注定要跟到底了。

與九寨的水相比,壺口瀑布所擁有的力量令人充分見識水的駭人一面。濁浪滔天中,水在綻放和幻滅之間勾勒出無以數計的花朵——我上一次見到類似的景像,是在虎跳峽,那時的我,便是在心中默默想念著更為壯麗的壺口。可如今見到了壺口,我卻反而思念起玉龍與哈巴雪山夾峙中的虎跳峽來了。


九寨溝和壺口瀑布,都曾經是我最為向往的目的地,可當我身處其間,卻沒有感受到如想像中的那般美好,是因為我已見過太多美麗的地方,還是因為我已經不再年輕?

後記

沒想到我們的第一次長途自駕之行,竟是單車完成的,出發前有很多對自駕游有經驗的朋友曾經告誡我不要這樣做。

旅途中,汽車帶給我們安全感和完全私人的空間,卻也同樣是最大的風險和麻煩的來源。

回憶起來,九寨溝附近那漫長的單車夜行,是少有的令我瀕臨崩潰的二次旅行經驗之一(另外一次是我獨自一人在北京荒蕪人煙的靈山南坡徒步時迷路,用9小時的時間終於登頂的經歷)。然而最美好的記憶,同樣是那一天,當我駕駛小愛疾馳在那條彎彎的山間公路,當車子掠過飄落在地面的落葉,當清澈的河流始終追隨我們的行跡——那是多麼自由灑脫的時刻。

回到北京,裡程表記錄的數字為5400公裡。

不經意間,萬裡之遙的路途已經留在了背後。

附錄:行程日志(時間、裡程及費用)

2006年9月29日

20:00 加油180元(93號油,下同)

9月30日

5:00 四人在安貞橋集合,從北京出發,走京張高速

6:05 收費口前1km處,堵車

6:40 過收費口 過路費35元

7:56 張家口服務站 裡程205km

8:40 東洋河收費站 過路費70元

9:50 集寧 裡程354km 加油150元

11:10 呼和浩特東 裡程483km

11:20 呼市 裡程502km

12:35 包頭 裡程657km

13:10 白彥花服務站 裡程712km 休息加油100元

14:10 出發

15:49 臨河東收費站 裡程870km 路費235元

17:42 蒙寧界收費站 裡程1086km 路費70元

18:18 平羅收費站 裡程1153km 路費16元

18:25 加油180元 賀蘭站收路費14元

宿銀川市

10月01日

5:45 出發,停車費5元

7:31 鳴沙收費站 裡程1364km 路費120元

8:41 興仁收費站 裡程1481km 路費75元(大霧,這一段路行進緩慢)

10:25 北龍口服務區 裡程1672km 加油100元

10:50 蘭州收費站 裡程1681km 路費64元

12:08 出蘭州市區,入蘭臨高速,全是大上坡

12:35 太石服務區吃飯休息

13:25 出發

13:31 康家崖出口 離開高速公路 裡程1757km 路費21元

14:45 臨夏 裡程1830km

16:05 夏河路口 裡程1902 路費8元 轉向夏河方向

16:48 拉蔔楞寺 裡程1937km 停車費5元

住宿 80元/4人

10月02日

13:07 出發往朗木寺

13:49 夏河收費口 裡程1976km 路費8元

14:20 裡程2008km 加油120元

14:50 裡程2019km 合作收費站 路費10元

中間20分鐘吃飯休息

15:40 裡程2089km 碌曲路口

15:43 裡程2090km 碌曲收費站 路費10元

16:15 裡程2137km 尕海(瑪曲路口)

16:43 裡程2174km 郎木寺

住宿160元/4人,郎木寺門票64元/4人

10月03日

12:10 郎木寺出發往唐克,不久進入翻山的爛路

13:12 若爾蓋草原-唐克岔路,爛路結束 裡程2206km

16:30 到達唐克 裡程2302km “黃河九曲”的售票處設在唐克附近的國道上,雁過拔毛。

黃河邊露營,因到的晚沒人收露營的費用。

10月04日

7:35 唐克出發往朗木寺 裡程2340km

11:59 到達郎木寺 裡程2467km 辭別另外兩位同伴,此後的路程只有我們夫妻二人了

17:55 郎木寺出發往瑪曲

18:05 加油150元

18:30 尕海(瑪曲路口,此處沿尕海左轉往瑪曲) 裡程2508km

19:30 瑪曲

住宿金曲大酒店 88元

10月05日

8:20 出發往青海久治 裡程2562km

11:30 路太爛,非越野車不能通行,返回,決定轉往九寨溝

12:12 瑪曲 往郎木寺方向 裡程2649km

14:00 郎木寺路口 裡程2739km

15:05 唐克-若爾蓋草原 裡程2768km

16:50 若爾蓋縣換機油 裡程2824km 約1小時,然後走錯了路,誤入一條漫長的翻山公路,被迫長時間夜行

22:25 膽戰心驚的5個半小時後,到達九寨溝縣 裡程3033km 過路費20元

10月06日

8:10 往九寨溝口 過路費20元

溝內住宿吃飯共計110元

停車費共計110元(實際上在10月07日下午離開九寨溝的時候才得知過夜的停車費巨貴,但是九寨溝停車場沒有事先說明,我和停車場的人大吵一場,險些動手,最後還是只能把費用補齊)

10月07日

18:40 下午出溝,從九寨溝口出發往文縣 路費20元

裡程3123km 加油215元

宿文縣,一個分布於江岸兩側的縣城。住宿80元 停車5元 吃飯10元

10月08日

7:20 出發 裡程3193km

11:54 裡程3339km 成縣路口

14:40 裡程3486km 成縣 休息半小時

15:40 江洛鎮加油100元

16:30 裡程3550km 徽縣

16:39 裡程3594km 西當

18:27 裡程3630km 鳳縣

20:20 裡程3730km 盤山路段結束後到達寶雞

宿寶雞 住宿70元

10月09日

6:00 出發

7:30 西安繞城高速 裡程3891km

7:51 未央收費站 路費80元 加油160元

8:10 收費站 裡程3942km 路費10元

8:34 高堡收費站 裡程3986km 路費10元

9:12 宜君 裡程4045km 路費20元

11:20 到達延安 參觀王家坪舊址 門票30元。延安交通秩序極差,寶塔山下多次遇到強行並線、攔路掉頭和莫明其妙的急剎車。

13:00 延安出發 裡程4230km 路費60元

13:36 富縣出口 裡程4298km 路費25元 牛武國道收路費5元

14:40 宜川 加油159元

15:07 宜川出發 裡程4375km

16:20 到達壺口瀑布陝西一側 裡程4420km

17:30 出發(因黃河大橋正在維修禁止通行,原路返回)

18:20 到達宜川 裡程4474km 往韓城方向

18:47 返回宜川(因發現韓城方向又是盤山小路,決定改走包頭)

22:55 靖邊出口 裡程4799km 路費85元,在夜高速上開車,眼睛都花了,總算有個縣城可以休息了。

宿靖邊縣(這是一個榆林地區的石油城,可以說空氣中都彌漫著石油的味道,我們住的招待所除了我們外全是油罐車,市裡加油站品牌多多,可就是沒有中石油和中石化),住宿40元,加油135元

10月10日

7:40 靖邊出發 裡程4808km

9:45 陝蒙邊界 裡程5033km 路費85元

10:24 東勝西收費口 裡程5121km 路費40元

10:38 收費站 裡程5149km 路費25元

11:08 包頭 黃河收費站 裡程5206km 路費25元 走繞城道路轉向呼市 路費10元 加油200元 在印堂子吃飯

14:46 蒙冀 裡程5575km 145元

17:44 北京,到家了。裡程5850km 兩次路費70元+35元 其間加油120元


精選遊記: 甘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