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樣的西塘風月喜歡一個地方,有時並不是因為它美,而是因為它靜,靜得可以讓你與自己的靈魂面對。西塘就是這樣可以讓腦袋胡思亂想的地方。
——題記
西施般的西塘
入夜,西塘就成了新娘,四處是羞答答的紅艷,像籠著輕紗的幻夢。
白天有一對新人相攜著走過環秀橋,走過風韻無限的煙雨長廊,滿滿的幸福啊,就讓那潔白的婚紗拖著,拖在江南三月的青石小徑上。
如果記憶能追溯春秋戰國時代,_眼前這條西塘河該是連接著吳越兩國吧。當西施被越王勾踐當作和親的新娘進貢給吳王的時候,從諸暨苧蘿村出發,清純的她走的也該是這條水路呀!只是那種以身許國的悲壯與新娘的心情相去甚遠,遠得像陌生的奢華。
西塘作為吳越的交界地帶,更多的時刻不是握手言歡的和平,而是寸土不讓的紛爭。血染沙場或背井離鄉,多少人的青春就這樣像胥塘河(西塘河的原名)的流水一樣飄逝遠方。那縈繞吳歌的小樓,那插滿杏花的瓷瓶,那掛滿藍花布的染坊……都成了游子揮之不去的思鄉源頭。
呵呵,如今的西塘再也追尋不到春秋戰國時的任何蛛絲馬跡了。古鎮是明清時期的詩意風貌,偶爾有點唐詩宋詞的溫馨。走進西街的古董小店,青花瓷器、金絲木雕、銅鎖瓦當,品種繁多,然而,你若想從裡面找到一百年前的老東西,恐怕得有一雙孫行者的火眼金睛。
對於人們來說,健忘是一種記憶的無奈。再甜蜜的新婚都會像煙雨一樣,過了江南三月就縹緲難覓了。
如詩的美味
可以安慰人心的總是西塘隨街可見的美食,這是比華美的門樓、精巧的宅院更久遠的歷史遺留。荷葉粉蒸肉、芡實糕、一口粽、熏青豆,這些地方美味的源頭說不准就是隋唐、明清。坐落於永寧橋畔的“錢塘人家”是西塘最著名的酒家,窗外是流水,是古橋,是燈影裡的足音,典型的江南美景可以佐餐。酒家門口有一木刻對聯:“醉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明擺著慫恿人們沉溺美酒嘛!西塘的酒叫善釀,有年限之分,酒性和順、酒味醇潤如江南女子,稍不留心就深陷其間不能自拔。有過類似體驗的人說,在西塘的夜色之中醉酒是幸福的,因為這樣你就分不清是活在哪個朝代了。
“錢塘人家”酒香,菜更香。其實都是家常菜,蟬衣(豆腐皮)肉卷、炒螺螄、蜆子湯、椒鹽鳑魚、雪菜土步魚、清炒馬蘭頭等等。這樣的菜要是在自己家裡吃,也就是果腹之物。如今能映著水波吃,就著燈影吃,望著古橋吃,就吃出古典的詩意。倘若對面還坐著西施般的靈秀女子,浪漫的味道也出來了。
自古江南多才子。僅西塘一地,明清四百余年裡,就出了進士十九名,舉人三十一名。江南才子不僅熟讀四書五經,而且風流倜儻,懂得享受生活。他們在品嘗著菜肴的色、香、味時,還重視菜肴的聲、名、器、境。像“左手持酒杯,右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這樣的“腐敗言論”就是出自江南才子之口啊。
西塘河上,靠近送子來鳳橋的地方,有鄉情舫酒家,那就是用舊船改造的。今人學古人不像的地方就在於才情的缺失,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仿古的結果就是模仿不到精神實質上。人造景觀的尷尬不在於裝飾材料,而在於東施效顰。鄉情舫只有古典的軀殼,船艙裡既沒有水上人家的樸實無華,也沒有江南文化的雅致氣息。
好在西塘有“錢塘人家”,有“響堂飯店”,有陸氏餛飩,有一線天作坊……游人能臨水傍橋,與這裡久遠的文化進行口腹上的交流,也算是平生難忘的愜意。
傳奇的煙雨長廊
在江南六大古鎮中,西塘最具特色的就是千米廊棚了。這種類似廣州騎樓的建築風格因為其人性化,而給水鄉增添了溫馨的質感。
廊棚是一種俗稱,詩意的人都管它叫煙雨長廊。喝得微醺,從“錢塘人家”出發,沿著朝南埭街走去,廊棚就一直像傘一樣替我遮著滿天的月色。好長的廊棚啊,有一千米吧?到了盡頭就是西塘的聖地“七老爺廟”了。
江南古鎮多是因水成市,因水成街。既可遮陽又可避雨的廊棚應是當年工匠的智慧創造。沿河一側時有靠背長椅,可供行人休息。善於說古的人絕對不會滿足於如此平淡無奇的敘事。於是,就有了胡姓寡婦心疼豆腐郎的故事,礙於封建禮教,不能將暗戀的小伙子邀請入室,那就在屋前為他搭個廊棚,替他遮風擋雨吧。這就是廣泛流傳的“愛心創造版”。還有一個更離譜的“對聯招親版”,說的是一個馮姓小姐貌美,想嫁才子,就在自家門板上貼上聯求下聯。怎奈風雨總是將上聯吹走,就建了廊棚。馮小姐數月心急如焚,等來的才子竟是對答如流的白發老頭,可憐的女人吶!哈哈,這個故事八成是哪個白發老頭瞎編的吧!
廊棚其實只是西塘人家伸長的屋檐,他們在老屋裡住著,也順便做一點買賣,醬油、老酒、熏青豆、荷葉粉蒸肉,他們或端著飯碗,或坐在板凳閑聊,偶爾跟路人點個頭,臉上的笑也是淡淡的,像西塘河的水。我能見到的所有景觀都是日常的、平凡的,卻無比溫情。
廊棚上的石板有些是空心的,踩在上面有聲,據說這是有意的鋪設,可以流走積水。廊棚下曾經走過一些有詩意的人,比如柳亞子和他的南社詩友。他們在櫓聲槳影中,在廊棚滴雨時,享受著生命濃郁的春色。
幽深狹長的弄巷總會在不經意間讓行者駐足,我不知這樣的弄巷通向誰的宅院,而這樣私密的空間裡如今是否還有不可思議的明清故事。拐進邇易堂客棧,估計就是出於這樣的探秘心理。一間古香古色的大宅院,廳裡擺著八仙桌,滿壁的字畫,整潔的客房就隱形於大堂之後。住在這裡,你會無比向往四世同堂的家族生活,兒女繞膝,賢妻倚傍,中國最傳統的幸福都像南柯一夢似的從床前掠過。
因為熱愛,所以信仰
西塘的日子過得像慵懶的月光,你根本沒法感知月兒的移動,只有屋瓦上的貓不分季節地春情蕩漾。
廊棚盡頭的“七老爺廟”是一個無比神聖的地方。對於西塘人來說,七老爺簡直就是拋頭顱、灑熱血的先烈。
七老爺歷史上真有其人,姓金,排七,百姓稱之為七老爺。明朝崇禎年間西塘一帶鬧飢荒,當時七老爺督運皇糧船經過,見飢民累累,遂將皇糧傾施於飢民,自知難逃國法,就在雁塔灣河裡自盡。得救的西塘百姓集資建廟供奉。後來朝廷只好咽下這口氣,追封他為護國隨糧王。因此,“七老爺廟”的官方叫法是護國隨糧王廟。
西塘人熱愛七老爺,崇拜七老爺,每年農歷四月初三(也就是七老爺投河自盡的那天),西塘都要舉辦七老爺出巡廟會。將七老爺塑像抬出來逛街,讓他老人家看看西塘人的幸福生活。如今,這一天又多了一層意義,西塘旅游節開幕了。西塘的春天不僅多雨,而且多福。
友情提示:
西塘位於浙江省嘉善縣,距嘉善縣城11公裡。從上海、杭州都可以經嘉善或嘉興到西塘。到嘉善後坐中巴或花20元打出租車到西塘;嘉興汽車南站也有到西塘的汽車,票價7元,行程45分鐘。如果經濟許可,在嘉興也可以直接打出租車前往西塘,不用打表,直接談價錢,大約70元可以到達目的地。在西塘旅游,切莫錯過劃船,送子來鳳橋下有船可以租用,小舟可以容四五人,每小時15元。
行程建議傍晚到達西塘,夜宿小鎮,第二天起個大早,看看古樸的江南小鎮在霧氣中漸漸蘇醒。建議住邇易堂客棧,雙人標准間100至120元(視淡旺季而定)。
相關美食:
【蟬衣肉卷】
原料:豆腐皮、肉末、面粉、姜、蔥、糖、燒酒等。
制作:將豆腐皮浸軟,切成長方形;肉末加鹽、味精、姜末攪成餡;少量面粉調成糊;肉餡做成長條形擺在豆腐皮上,卷起,用面粉糊封口;油熱,炸肉卷至表皮起殼;留油少許,放蔥段、姜片,豆腐皮肉卷擺入,加白糖、醬油、燒酒、味精和肉清湯,小火燒至湯濃;加香油起鍋,切小段裝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