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木寺位於四川省和甘肅省的交界處,這個小小的縣城,以白龍江為界一半歸四川若爾蓋管轄,另一半歸甘肅臨夏管轄。在這個信仰的國度中,先有仙女洞再有朗木寺,最後才形成今天小縣城的規模。
咋到朗木寺已經是下午四點多,這裡給我第一個印像是:被時間所遺忘的遠古小鎮。穿著古樸的藏族人民給人一種時光交換的錯覺,並不是很整潔的路面到處飄散著泥土濕潤的氣味。所有的商店與民居都有一種褪色的感覺,有點吵雜的街道上並不見急速的步伐——懷舊而不失生活氣息。
朗木寺地處兩省交界,寺院也是各省一處。次日一早,我們冒著微雨,閑庭信步的來到了聞名遐邇四川的朗木寺。因為雨天,游人不多,我們踏著泥濘在寺院裡閑逛。出乎意料的是在還進入朗木寺建築群前,先看到了一座小清真寺,哈哈,各民族的和睦共處可見一斑已。
因為不知道游覽線路,我們首先來到的是朗木寺邊上的一個小偏殿。在這裡少了想像中藏廟那種金碧輝煌的感覺,卻多了一分寧靜與純樸。並不破落的門庭有著一分歷史的沉厚感,散落在院內的無名小花爭強鬥艷,形成了一幅神奇的畫面。木結構的建築、鮮艷的色彩對比、金色的轉經輪、凹凸不平的泥路……是前生命定的輪回,還是今生守候的信仰?
寺在山中,家在寺內。沿著泥濘的小路繼續向前走,入目的是近處一排排白色的小平房,遠處莊嚴的神殿,再遠處青綠的山林。平房、神殿、山林柔和的結合在一起,。生活在這些小平房內的人們,應該是世世代代的守護著心中的信仰,每天用心靈去感應與附和著從神殿裡傳出的朗朗誦經的箴言,他們必然也是殿中虔誠的一員。寧靜的道上,難得遇上一、兩個喇嘛,他們通常都面無表情,走著自己的路。也許在信仰面前,人的心靈是可以得到最深層的平靜,因此,面上無需悲喜。而我的心只能徘徊在信仰的門外,躁動而不安。
住宅區的道路是曲折的,神殿前的道路卻是寬廣的。這是否昭示著人間的愛嗔是人類欲望反映出的燥動,是靈魂得不到安寧的本因。而在信仰的堅持中,無愛無嗔,無悲無喜,當心靈最終可以經過信仰的驗證時,心靈將得到最終的寧靜。在那個時候,時間與空間不再具有其意義,無你無我,無悲無喜,無愛無恨,無生無死……
廟宇的建築是傳統的藏式建築,最為我喜愛的是它的門與窗。大殿正門前有一個前室,前室邊上被密密的木樁圍起來,在木樁外又有大塊的黑白色大方格紋的布包裹著,形成一個獨立但並不開陽的空間,前室牆壁上繪畫著七彩的唐卡,神聖而昏暗。偏門並不是很大,但卻精雕細刻色彩斑斕,門前一塊密實的彩色門簾把精美的木門遮擋住。而窗呢?更為特別,獨特的建築風格引人注目,但窗卻是不能開啟的,它並沒有透風與采光的作用,只是作為外牆體的一種裝飾作用。
穿過廟宇群,很快就會來到一遍相對開陽的草地,不遠處就是朗木寺的發源地仙女洞,再往前走,就會進入一個峽谷,那就是白龍江的發源之地了。
這裡被喻為東方的小瑞士,其自然景觀可想而知。在峽谷的入口處,也就是仙女洞與老虎洞前七彩的經幡飄動,在朗木寺的遺址前,更不時有前來磕長頭匍匐在地的信徒們,使其更具神聖感。回首遠處,紅石崖屹立在青綠的大地上默默的守衛著這片靜土。
下午,我們當然不會錯過甘肅省界內的朗木寺。這寺院的面積相對要比四川境內的要小,因為基建的原因,路也相對更加泥濘。走過售票處不外,一座白塔欣然入目,配上剛放晴不久的藍天白雲和翱翔天際的雄鷹,人不期然的有一種朝聖的感覺,精神為之一振。這裡的建築和四川省內朗木寺在建築風格上有著不少的區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慢慢品嘗。登高望遠,在這邊的山頭可以看到朗木寺的全境。吸著高原純淨的空氣,拂面的清風吹起發梢,閉起又眼,靜聽廟堂裡傳來喇嘛們喃喃的真言,默念著自己的信仰……人類呀,你怎麼可以沒有信仰呢?信仰讓靈魂得到安寧,讓心靈得到充實,讓生命存在意義……是信仰讓時間凝固,讓時間失去其意義。但時間並沒有對我們失去意義,我們仍是路上的途人,我們並不屬於這個純潔的信仰國度。這分短暫的寧靜只是朗木寺饋贈給我們這些路人的一段小憩,而接下來的將是我們人生的漫漫角逐,經過人生旅途的一個又一個驛站。PS:朗木寺的住宿環境還可以,我們在朗木寺賓館住,30元/床位。四川朗木寺門票:15元/人;甘肅省朗木寺門票:16元/人;(寺院的門票是可逃的,驗得一點都不嚴,不過出於對宗教文化的尊重,也不太貴的門票,還是購票入內吧。)天葬台六票:15元/人;(這裡還保持著比較完整的藏區文化,天葬是可供參觀的,但可要經過主人的同意。我們沒去,因為我膽子小,呵呵)這裡的藏民都相對純樸,如果沒什麼事,可以與當地人聊聊天,在寺裡找個喇嘛聊聊朗木寺的歷史也不錯,有緣的話還可以到喇嘛家坐坐,體現一下他們的生活。這裡最為出名的麗莎餐館是一家並不是很大的西餐館,裡面的人還算好客,外國人比較多,東西還可以。總的感覺沒有網上寫的好,也沒有想像中差吧。如果到了哪個地方,去坐坐也不錯。從朗木寺到夏河(拉蔔楞寺)每天有一班車直達,聽說是早上八點左右吧,到馬曲的車有兩班,早上八點左右一班,下午二點多左右一班,去合作的車相對多點。因為這裡的車都是在路上攔的,所以最好和客棧的老板說聲,讓他們幫你攔,你就可以省事很多了。朗木寺的平均海拔:3350米。

(朗木寺邊上的小院)

(朗木寺大殿的門)

(峽谷的入口——朗木寺的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