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溫州北上過甌江,往永嘉的省道溯流蜿蜒而上,一側是秀美的山崖,另一側是清澈見底的楠溪江水,疾馳在青山綠水之間令人不禁神往。
車行至永嘉縣城附近,路邊開始能看見不少漂流點,一條條滿載游人的竹排成群結隊地行駛在江水之中點綴著風景,只可惜救生馬甲那耀眼的橙色破壞了原本幾近完美的自然色彩。
前行不遠處是個交叉路口,楠溪江游客接待中心人性化地設在了這裡。中心造得頗具特色,有著不高的石寨牆,房屋由原生態的木石精心構造而成。中心提供免費的旅游咨詢,在這裡能夠獲得楠溪江景區的詳盡介紹與交通圖,這對於爾等自助游愛好者而言無疑受益良多。
整個楠溪江景區規模龐大,游完所有的景點在時間和經濟上都沒有可能和必要。所以有選擇的排定合理的路線是很有必要做的功課。初定的游程為:陶公洞、大若岩——芙蓉古村、麗水街——林坑。
按照計劃先游西線的陶公洞與大若岩。
陶公洞為道教第十二福地,供奉陶公。道觀建築有一半建造於石洞之中,別具一格,故被稱為“陶公洞”。洞口有一方池,池內有魚,池上建有一漢白玉石橋,在陽光的照射下橋身晶瑩剔透,加之有水氣從洞內不斷湧出,有若仙境。進入洞內,涼氣襲人,暑氣全消,嘆此觀為冬暖夏涼之寶地。
大殿之前,煙霧繚繞,數排巨大的香燭擋住了去路。這些香燭高可一人半,體量大得驚人,時不時的有人會上前進香,不是用捧的,更多的是用背或抱的。要點個蠟燭,踮起腳來才勉強可以夠到。這裡的香燭不是按支賣的,而是論斤,大的那些幾百上千斤的自然售價不菲。
大若岩距陶公洞不遠,屬自然風景區。岩上有九個大小不一的瀑布,各具特色;岩下有一深潭,可蕩舟悠游。景區規劃良好,購買價值30元的門票,還可享受免費劃船及喝茶的增值服務,這在其他景區並不多見。
陶公洞與大若岩,一人文,一自然,正如道家師法於天地,相得益彰。

(楠溪江游客接待中心)

(陶公洞)

(陶公洞2)

(大若岩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