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游記

作者: 廣州快樂人

導讀江西三山游記1、出行准備 2006年就在電視上看到介紹江西三清山的風光片,確實非常奇麗,馬上就有了上山的想法,今年終於有時間實現了。收集了好幾天的資料,看了幾篇游記。可惜這些游記寫得都不夠詳細,最欣賞的是一篇具體介紹在三清山上應該在哪裡順時針,哪裡逆時針走的游記。這篇算是最有幫助的了,可惜看完後忘記保存了,結果再找就找不到了!只好用自己 ...

江西三山游記1、出行准備

2006年就在電視上看到介紹江西三清山的風光片,確實非常奇麗,馬上就有了上山的想法,今年終於有時間實現了。收集了好幾天的資料,看了幾篇游記。可惜這些游記寫得都不夠詳細,最欣賞的是一篇具體介紹在三清山上應該在哪裡順時針,哪裡逆時針走的游記。這篇算是最有幫助的了,可惜看完後忘記保存了,結果再找就找不到了!只好用自己的腿去體驗了。

有“驢”們在游記上說山上吃的東西太貴,所以出發前好多天就專門去買了7.00元一份的“90式壓縮干糧”和30.00元一袋的“海軍自熱式食品 ”(內有兩餐:一餐是赤豆煮米飯加蘿蔔牛肉和榨菜,一餐是兩塊壓縮餅干),當然還少不了路上消磨時間吃的零食。然後又專門跑了幾家“戶外運動用品”店,我是“菜驢”,也不知道應該買些什麼東西,現成上網學了一點常識,買了沙灘鞋、快干衣、瑞士軍刀、新款背囊、營燈、頭燈等,買的東西基本都是特價商品,一共花二萬多--“角”!其實還有很多自己喜歡的東西沒舍得買。

7月11日去白雲路“廣通代售點”買車票,車票不太好買,空調車已全部賣完,只有00:00和02:35左右到鷹潭和上饒的過路車次。經過一番算計,最後買了13日15:38開出的沒有空調的廣州東-鷹潭2091次,中鋪165.00。相比之下,飛機只有南航CZ3585航班,14:45起飛,17:40到達景德鎮機場,機型是ERJ,機票900.00,真夠貴的!還沒算機場建設費等,坐火車省了700多大元。雖說窮家富路,可“窮驢”只能省著點花 ,留著點錢以後添裝備吧,我的衝鋒衣還沒舍得買呢,上山後感覺衝鋒衣應該是很好用的,特別是天冷的時候,夏天沒有問題倒不大。

從網上資料看,廣州->鷹潭是1036KM,鷹潭->上饒116KM,鷹潭->玉山146KM。到鷹潭後最好馬上轉乘09:23發車的N522次南昌->玉山的空調快車,11:25到玉山。如果沒趕上,還有14:58發車的2188次南昌->杭州的空調普快,17:00到玉山,146KM。當然這只是較好的設想,能否買到車票可不好說。

2、列車上

經過一個多星期網上的資料收集和“驢行”物資采購,終於可以出行了,其實心早已飛到三清山。

7月13日中午背著幾十斤重的90L背囊,坐上了15:38開往江西鷹潭的2091次普通快車,炎炎夏日的下午坐沒有冷氣的列車應該是好多年前的感覺了,以前吃“憶苦餐”,我們這次就算是坐“憶苦車”吧,也算是體驗一下農民工的艱辛。其實中國還有相當大數量的人每天還是在這樣的車廂裡“掙扎”的!我們只是偶而為之,也算是幸運了吧,只是不明白鐵道部的錢都用哪去了,改革開放二十多年,掙了那麼多錢,早應該把“綠車廂”淘汰了!相信“驢們”吃鐵道部的苦不在少數,別的不說,光是各地火車站的設計就很不人性化。從火車的人絕大部分都是長途出行,一般都帶著不輕的行李,可是,沒見哪個火車站是方便旅客進出站的,更別說上站台了。上火車真是件累人的事,不知道外國的車站是怎麼設計的,鐵道部長多次出國,不會沒見過吧!說了這麼多“鹹話”,主要是因為上得車來又熱又累,加上擁護的人們身上的汗味、煙味的混合氣味,使人火氣升騰所致。“鹹話”“淡說”,還是等開車吧,沒空調的車停在烈日下可不是一件讓人享受的事。列車終於開動了,窗外吹進陣陣稍涼的風,稍稍地減輕了車廂內的熱度。一路上看著車窗外面綠油油的稻田,心情也清涼了不少。可是好景不長,隨著“動車組”的出現,我們乘坐的“快車”已經差不多是最低等的列車了,經常要停下來給“高等級”列車讓道,這應該是最按經濟規律辦事的結果了。在有復線的地方,與“高等級”車會車時,由於相對速度>300KM/h,在沒有任何先兆的情況下,只聽耳邊一聲巨響,一趟列車擦肩而過,仿佛兩列車相撞似的!沒見過這陣勢的人都被嚇一大跳。建議有心髒病的人要保持“高度關注”了!當列車停靠在沿途站台的時候,在高熱量陽光的照耀下,窗外隨即飄進來陣陣越來越濃烈的“阿莫尼亞”氣味,足夠讓人“熱血沸騰”、“心潮澎湃”、“激動萬分”、“忍無可忍”,可也得忍啊,再次想起了鐵道部的錢不知用到什麼地方去了,這麼有中國特色的鐵路風格,真的是五十年不變啊!

列車上的吃:開車不久車上就開飯了,當然,這種有“中國鐵路特色”的盒飯是不能引起多少人的食欲的。於是我們就開始了“海軍自熱食品”的操作,幸好在家裡已預先進行了試驗,才得以在車上比較順利地吃到了熱食。

列車上的住:對於長期在大城市裡生活的人來說,沒有空調確實是一件很大的難事。雖然車外吹進涼風,可也還是感覺到潮濕悶熱,就像在桑拿房裡一樣,難以入睡。特別是停站的時候,時間一長,車上的汗味令人作嘔。由於出汗太多,雖然喝了不少水,可在車上十多個小時居然都沒上廁所!也算是為鐵路沿線的環保作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一點“貢獻”了!

經過十多個小時的煎熬,列車終於在14日的07:35左右停在了終點站鷹潭車站,其實到終點站的人不算太多,隨著人流走出車站,看到就在對面有一個長途車票銷售點,在站門口放下沉重的背囊,趕緊過去,一問,最近一班去下縣城玉山的車是08:00開,再看掛鐘,這時已經是07:46了,時間緊迫,馬上買票。可售票員一看時間不多也沒敢賣票給我們,而是讓我們馬上打的去汽車站看能不能趕上這班車。馬上跑回百多米外的放包處取包,就有出租車司機過來問我們是不是去龍虎山(當地最近的一個旅游風景點),說明是去長途車站,他和我們講了一下價,因為趕時間的是我們,也就沒和他多討價還價,讓他先送我們去車站,在車上和他講直接包車去上饒的價錢。這人不太老實,借故在路上打了個電話拖延時間,使得我們沒能趕上剛開出站的那班車,然後他就開高價。我們當然也不會讓他得逞,就買了下一班08:50去上饒的班車票,結果在鷹潭車站等車時看到了如此一幕! (相片上傳不了!)

3、上饒集中營

准時坐上開往上饒的中巴,請注意,是殘舊不堪沒有空調,在廣州不可能上路的中巴!經過近兩個小時的“搖滾”,11:00到達了江西省上饒市。就在車站買了13:30去三清山的車票。一看還有點時間,就打的去“上饒集中營”舊址。來這裡的游客很少,更少有散客。景點分幾個地方,門票也是分開收,一般人去到的都是主景點,門票相當貴,40元/人。其他景點因為是分散在附近的幾個村裡,門票是10元/人。問明了售票員“上饒集中營”舊址就是在這裡,而且主要景點也是這裡,還是買了門票,也算是對革命先烈的尊敬和緬懷吧。進門一看,左邊是一個2米多高,不大的“機要工作者楷模施奇同志紀念碑”, 紀念碑下開著幾朵鮮艷的粉紅色小野花,懷著對烈士的崇敬心情拍了幾張照片,然後繼續往前就是主展館, 主展館寬有5、60米,樓高兩三層,很清淨。只看了一樓的一個展廳,感覺很假就沒上樓,後來聽說其他展廳用了些比較高科技的表現形式。出了主展區大門,對面是牢房 和刑訊室 舊址 。據說牢房原來是一個小廟,而刑訊室則完全是一間小泥屋,很低矮(幾十年前的江西人身高不到160cm?!)。本來還有一個大的烈士紀念碑,一來沒什麼時間,二來對已經看到的感覺很失望,又聽說紀念碑是新修(建?)的,所以就沒去。總體感覺是江西人不知道把門票錢用哪裡去了,以這樣的展覽水平,門票太貴了,讓參觀者有種被騙錢的感覺。感覺更深的是,本來這種傳統理想理念教育,應該是免費的,這裡不是展出藝術品,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地方,現在卻成了掙錢的工具!來這裡看什麼呢?想讓人從中感受到什麼?革命先烈流血犧牲到底是為了什麼?他們的理想是什麼?他們的理想實現了嗎?不知道講解員是怎麼對小學生進行講解的,希望不要誤導了他們。這樣的“展覽館”不要可能更好!就在我們等車離開的時候,一群中學生嘻嘻哈哈地從一輛大巴車上下來,他們不像是來懷念景仰先烈的,倒像是來郊游的。離開“上饒集中營舊址”打的15.00回到汽車站對面的一家小飯店午餐,這裡吃的倒便宜,味道也過得去,是車站裡的檢查員推薦的。吃完飯馬上進站等車,看到了如此一幕!

4、三清山

終於坐上了開往三清山的中巴(還是殘舊的中巴,但總算是有空調了,雖然不夠涼),13:55出發,又開始了兩個多小時的“搖滾”,而且這次搖得更厲害,比廣州的公交車厲害多了,特別是進入三清山腳下這段路,雖然沒有感覺到網友說的危險,便確實被搖得五髒六腑大移位,難怪車內備了很多紅色塑料袋。暈車的准山民們最好提前煆練一下身體!16:00多的時候總算到了三清山下,原來以為一下車不遠就是索道下站,哪知道還有幾十米高的石梯等著,要在平時也沒什麼,可背著好幾十斤的背囊可就不是什麼好消息了。因為接近傍晚,又剛下過大雨,游客基本上都是下山的了。索道票:全票55.00+28.00(不知道算什麼費!幾個人一起買也是28.00)+每人2.00保險費,平均每個人一共64.00元。門票:全票150.00,1.4m以下的小孩免門票。這時已經沒什麼講價錢的因素了,趕緊掏錢付費。買完票費了極大的氣力爬到了索道下站,這時上山的人很少,不用怎麼排隊了,很快輪到我們上纜車了。索道全長2426m,高度差593m。在網上看到過網友說上纜車有點緊張,所以互相提醒做好了衝鋒的准備!纜車來了,這裡的纜車是兩個座位的小纜車,要在行進中兩人同時從兩邊衝進車內,行李則由工作人員幫忙在人上纜車後遞進車內,時間確實很緊張,動作稍慢可能就要人物分離,如果想在山上住的可就慘了!在纜車坐下後,就開始了38分鐘的緩慢爬升, 纜車有新有舊,不要以為新的好坐,其實舊的纜車可以打開窗,吹吹清涼的山風,新纜車裡可就有點悶熱難當了。這時如果天氣好,可以欣賞一下纜車外的風光。在第十二支架(如果沒記錯),就可以開始欣賞進入三清山的第一景了。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爬升,終於到了三清山索道上站,上纜車來易,下纜車也同樣緊張。跳下纜車,來不及出站,就在站台看三清山的美景,但馬上就被工作人員趕了出來。本日是星期六,下午這個時候幾乎沒什麼游客上山了,可是在索道上站排隊等纜車下山的游客就多得起了哄!最明智的還是不要休息日和節假日高峰時間上下山。從游覽圖上看,索道站旁就有酒店。可是走出站外一看,原來還要爬幾十級的石梯才到最近的一家,這時已經累得幾乎不想動了。從索道站一出來,就有很多挑夫來問要不要請人背包和請導游、找住宿,一概拒絕。拚盡力氣,背著沉重的背囊以十分不雅觀的姿勢爬到了離索道上站最近的酒店--其實只能勉強叫旅館的“雲中園山莊”。

住:“雲中園山莊”不大,甚至可以說很小。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從開價680.00的三人標房講價到300.00。因為是周末,平時應該還可以侃價的,而我們也沒有力氣再爬到更高的旅店去看價格了,只好住下。房間的設備還算齊全,電視老舊不清,聲音還是有的,反正也沒打算上山來看電視,將就吧。山上很潮濕,山莊沒有空調,本來應該有電熱毯的,可是也說沒有,有些床鋪比較濕,難以入睡!第二天我們強烈反應實在太濕了才給了我們。最重要的是洗了的衣服晾了一整天跟剛洗的一樣,連“快干衣”都不干了!幸好多帶了衣服,要不只能穿著被汗水濕透的衣服了。“雲中園山莊”的熱水供應是19:30-20:30一個小時,而餐廳開飯是18:30,所以要抓緊時間,山上的水可是夠冷的,累了一天,誰不想洗個熱水澡啊--可惜只有溫水!因為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有六家旅館被拆了,不拆的也要減層。從“雲中園山莊”向上沒多遠就有“三清山大酒店”(已經動工減層)和“日上山莊”,這兩家價格較貴,而且不講價。恐怕以後山上的住房更貴了!

吃:當天下陣雨,雨勢還挺大,加上很累,沒去找其它吃飯的地方,將就在“雲中園山莊”餐廳吃晚餐。山上吃飯果然比較貴,而且沒什麼好挑的,菜裡的肉基本是“肉末”!難怪有人自帶食物上山,反正也不會住很多天。

行:山嘛,當然是要爬的羅,索道纜車只走了不到半山腰。出了山莊門口只有幾步是平路。山上的石階都很陡,爬著很累,幸好空氣很清新,對我們這些在大城市聞慣了汽車“屁”的可憐人來說,真的是一種享受和理療!三清山是很多座山峰組成的,游玩就是在群峰中爬上走下,路程不遠但很累人。所以旅館門前都有挑夫在候客,如果不想走也可以坐“二人抬”。不過很多人坐著這“二人抬”是臉朝後,與後面的挑夫臉對臉,也不知道是來看風景還是不看挑夫的表情!哈哈哈哈。

玩:7月15日是星期天,04:20起床在山莊的陽台上看風景, 霧比較大,看起來有點像水墨畫。在山莊餐廳吃了2.00一個的小甜饅頭,3.00一只的煎荷包蛋,2.00一人的白粥。07:30左右,背起相機就上山了。我們一開始往現清園方向逆時針走,准備先看南清園,因為南清園景點比較集中,想在中午前看完然後再上主峰,下午時走西海岸看日落。到了杜鵑谷,聽挑夫說應該先走西海岸,再看南清園。因為我們都忘了哪個應該順時針走,所以就聽了挑夫的話,返回去走西海岸。剛到西海岸就下起了雨,開始只是像霧一樣的雨,很快就越下越大,還有雷暴。此時已無選擇,只能“奮勇向前”。雖然已經作好了防雨的准備,帶了雨具,但還是被洗了個涼水澡,被山風一吹感覺到冷了。結果西海岸一線的景點基本算是沒看到!心想第二天再來看日落,當時也沒太在意。約11:00走完了西海岸棧道 ,天氣開始放晴,我們在主峰對面的一個山頭吃干糧當午餐,然後走了半個多小時上了主峰“玉京峰”, 峰高1819m,其實在主峰沒什麼特別可看的,只是表示已經登頂了。從主峰原路返回,走陽光海岸,也就是東棧道。沿途看了幾個景點,因為三清山景點集中,有些景點是可以在兩條線路上都能看到的,我們看到了南清園裡三清山的標志性景點“巨蟒出山”,因為它在我們腳下,我們爬了一天山,已經累得不想再爬了,看看時間也可能趕不回去吃晚飯,就爬上禹皇頂,又到瀏霞台(據說可以看日落晚霞,當天可能我們到的時間晚了點,沒看到)。就趕回去吃晚飯了。

7月16日,原打算早起去拍日出,擔心再下雨,又覺得累,有點懶(要4點前起床爬約2小時山路啊)就沒去。上午是個好天氣!我們還是逆時針走南清園,後來證明這樣走上山比下山多,總算明白在哪裡應該順時針了!南清園是三清山景點最集中的景區,在這裡走不多遠就可以看到。具體景點這裡就不介紹了。接近中午,山上的風停了,霧

(或者是雲)接著就來了,在“巨蟒出山”旁等了幾分鐘,看來霧沒有消散的意思,而且像是要下大雨了,趕緊到山中的“女神賓館”吃午飯並等霧散。 這三個菜加上四個大人一個小孩的米飯(相當於80年代廣州的三、四級米吧!)收費126.00!比山下真的是貴太多了。飯吃完了,霧卻越來越濃,連近在咫尺的“女神石”都完全看不到,稍事休息了一下後,只好帶著遺憾往回走。路上看到一些旅行團的游客在討論這麼大的霧還上不上山,我就告訴他們別上了,上去也看不到,而且很快要下雨了,山上連躲雨的地方都沒有。他們還是決定繼續往上爬,他們不懂山上這樣的霧是一定要下大雨的!

回到山莊取回保管的行李就去坐纜車了。周一下山的人不多,很快坐上了纜車。這次下山的纜車可是有點“驚險”啊。纜車開動不久就下起了雨,而且越下越大,纜車也開始進水了,身上被雨水打濕了。隨著一聲巨響,纜車停在了高高的半空!此時陣陣山風吹過來,把纜車吹得橫著在半空中搖晃,肯定有人嚇得不輕。我心想,壞了,如果是被雷擊了,搞不好就要在纜車上過夜了!沒帶表不知道鐘點,不過感覺過了很長時間,纜車終於在雨停後又慢慢啟動了。真沒想到我們坐纜車也會有“晚點”!按時間算,我們這趟纜車坐得“超值”了!

這趟三清山之行,滿足了自己的一個心願,但帶來了更大的遺憾--天氣不好加上時間不夠,沒有充分滿足拍照的樂趣。回來一看照片,沒有幾張是滿意的,只好等下次機會了。

我的體會:

1、衣:山上風冷,早晚要多穿衣服,季節不同,要防雨。

2、食:山上的飯不吃也罷,貴且沒幾樣選擇,時間不長的自帶干糧吧。如果不怕累或想省錢,可自己多帶點水等飲料上山。

3、住:想省錢的不要星期五至星期天在山上住,這三天都是高峰期,房價比平時貴多了。

4、行:從廣州去三清山的交通還不太方便,還要火車或飛機轉長途汽車,自助游的朋友要掌握好轉車時間。其實最好是自駕游,現在到三清山的路都修得挺好的,也不需要什麼特殊駕駛技術,小心點就行了。不過大雨之後一般都會遇到小的塌方,雨後駕駛要特別小心。

江西的長途車,車況都很差,坐得也很難受,體形稍大的朋友更要注意,座位容積有限,收縮幾個小時可不是好受的。估計大部分長途車都是私人車“掛靠”到公路運輸部門的,靠在半路“加塞”上人賺錢,我們居然給小孩買了全票而沒座位!半路上車的人都是只給錢不要(可能是不給?)票的。

5、玩:分一天游、兩天游和多天游。

一天游:一早坐纜車上山(膀胱不太好的朋友少喝水,山上廁所不多,經常可以看到“急不可耐”的男女游客在山道旁“澆花拔草”,特別是靚女們,稍有不慎可能就會露出“半邊明月”!),如果不提心天氣變化,可以就近先看“萬壽園”,然後順時針走“陽光海岸”游“南清園”,腳力好的應該可以在上午游完這兩個景區,走得快的可以上主峰“玉京峰”。下午逆時針游“西海岸”,如果不擔心沒車,可以慢慢走細細看。如果是趕時間,就不能等晚霞了,有點遺憾。

兩天游:可以是一早上山,先找地方住下,然後逆時針游“南清園”,這樣走上山的路多些。到“陽光海岸”交叉路口上“玉京峰”或從“西海岸”返回,這時就是往下走的多了。第二天想看日出的根據住宿的地點不同和日出時間,算好時間起床,到玉台看日出(就是白天走過的南清園逆時針方向)。看完日出再返回索道附近看“萬壽園”,然後就可以坐纜車下山了。

多天游:本來我也想在山上多住一兩天,不過後來事實說明,一般人是不可能在山上走幾天的,從第二天開始,腿部肌肉就開始酸痛了,極度影響行走速度。三清山的坡度都很陡,特別是在“一線天”和“一線峽”幾乎要用“四足爬行。也別以為下山會輕松點,其實膝蓋更受力,更容易受傷。建議想走幾天的朋友,頭一兩天少走,多看。最好帶一兩瓶“雲南白藥”噴霧劑,經常噴噴,不要等感覺酸痛了才用。時間充裕的朋友可以一天只走一條線路,不趕時間可以慢慢觀賞。“走路不觀景,觀景不走路”,這句話在三清山更容易體會,因為三清山很多景觀都是在很近的地方,景與景之間有些是基本相連的,只顧走路,會漏掉很多景點的。


精選遊記: 玉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