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雲端之二(滇西北之梅裡雨崩束河瀘沽)

作者: 小狗Snoopy

導讀6.22早上5:30,天剛泛出一絲曙光,我便躥上客棧二樓的曬台。雲層飄忽不定地在左右上下舞蹈著,梅裡十三峰就像在變魔術似的,不時東一處西一處地從雲層中探出頭來張望著對面山坡上的人群,實在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之前聽說梅裡因其整體山勢的絕對高度差而令世人景仰,盡管我只能看到梅裡的部分山峰,卡瓦格博也只在瞬間露出其戰袍的一角,但在這個時刻卻能真切 ...

6.22早上5:30,天剛泛出一絲曙光,我便躥上客棧二樓的曬台。雲層飄忽不定地在左右上下舞蹈著,梅裡十三峰就像在變魔術似的,不時東一處西一處地從雲層中探出頭來張望著對面山坡上的人群,實在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之前聽說梅裡因其整體山勢的絕對高度差而令世人景仰,盡管我只能看到梅裡的部分山峰,卡瓦格博也只在瞬間露出其戰袍的一角,但在這個時刻卻能真切地體會到到藏在雲層後面的山體實際上是非常龐大而雄偉的,甚至是藏著令人嘆為觀止的景像。梅裡十三峰始終沒有完全揭開神秘的面紗,但是飄移在周圍的祥雲卻預示著今天是個大晴天。不出所料,一會功夫明朗的陽光穿透雲層照耀在明永冰川上,厚厚的冰層顯得非常耀眼。高原上的光影真是變化多端,還沒等我們多看兩眼明永冰川,陽光就像是一束追光一樣,又繼續下移照亮了山腳下的村莊和進山的土路。

今天,施姐和我將要經過山下的西當村,繼續前行進入雨崩村;而小孟因為沒有任何前行的准備,將乘旺堆師傅的車返回香格裡拉。我們握手道別,越野車在扎西德勒的祝福聲中駛出飛來寺。9:30,我們順利地和客棧裡的三名復旦學生拼車來到西當溫泉。從這裡人們要麼步行,要麼騎馬才能翻越南宗山埡口到達雨崩。盡管交通如此不便,這個隱藏在神山腳下的美麗村莊卻依然吸引著大批熱愛雪山的人們前往。施姐為了不拖後腿決定全程騎馬,而我選擇上行騎馬,下行徒步。因為南宗山埡口海拔並不高,只有3800米,進雨崩的方向上行12公裡,下行只有6公裡,下行徒步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並沒有什麼難度。 西當選馬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大家用抽簽的辦法解決了馬匹的分配,於是向埡口前進。

一路上都能看見對面山坡上細細的一條線,那就是我們從飛來寺過來時的山路。山路之上雲卷雲舒,頓時感覺自己也行走在雲端之上。清涼的山風陪伴著我們,穿過纏著長松蘿的密林,一段開闊的路面上出現了無數的經幡,幾乎把小路完全包圍住,這時候我們已經不知不覺來到了南宗山埡口。過了埡口,手機便沒有信號了。在雨崩的日子,人們能真正享受世外桃源的意境。從埡口一直到雨崩,游人都可以面對著雪山行進。雪山和冰川豁然出現在眼簾,越往裡走景色越開闊,我想應該沒有人會在這樣的山路上感覺疲憊,因為自己就幾乎是一路雀躍著來到了“徒步者之家”客棧。

小注:雨崩,在主峰卡瓦格博南側,女神峰緬茨姆北側,五佛冠冰川下,是一個幾乎與世隔絕的雪山下的美麗村莊,共有33戶村民。它是以雪山冰川、神瀑河流、高山湖泊、牧場草甸、原始森林、原生態藏族村莊、宗教場所融為一體的旅游勝地。被海內外游客美譽為真正的“香格裡拉”。(這段文字是我後來從客棧的牆上拍下來的,說得一點都不誇張。)復旦的學生准備直接前往神瀑,這是一個突然的決定,一時間,客棧裡今天剛到的客人都決定直接前往神瀑。看到剛剛客滿的客棧瞬間只剩下我們兩人了,施姐也禁不住躍躍欲試。我們慌慌張張地稍微收拾了一下,便匆忙上路了。

從客棧到神瀑需要先經過雨崩下村,這一段路我們真是快快樂樂地邊玩邊走,拍拍青稞地、拍拍小黑豬、再拍拍下村的民居,走到阿欽布家的牧場時,更是流連忘返。此時天色有些陰沉了,但是我們並沒有太察覺,繼續向著雨崩下村外的密林走去。初進密林,路邊繁花似錦,身邊有小河相伴,不時還能遇見牛呀馬呀的迎面走來。我們真實感受著自然萬物的和諧共處,不一會兒就來到了河灘。

河灘上密密麻麻散布著無數的瑪尼堆,它們安靜地矗立在河邊,甚至一些樹干上也用繩捆綁著成串的小石頭,讓人立即感覺到濃厚的宗教氣氛。雨開始撒落下來,在我們前行方向的上空,陰雲密布;但是轉身望望相反方向的上空,卻是晴空萬裡。我對施姐說自己似乎能感覺到神山的氣息,這座山裡真是有神靈的。我們猶豫了一下,決定繼續往前走。因為裝備還算充足,即使雨越下越大也沒能阻擋我們的腳步。雨中的密林深處,空氣極其清新,牛馬們仍然似閑庭信步般悠然自得,偶爾抬頭好奇的看看我們。是呀,這個地方本來就屬於它們,誰能說這裡不是它們的樂園呢?

去神瀑的山路相對而言比較平坦,沒有坡度很陡且連續直上的路段。為了找到一個避雨的地方,我們的腳步也越走越快,終於在走出密林後看到了三兩個冒著炊煙的牛棚。此時,我想我們已經接近梅裡主峰卡瓦格博的南側了,因為眼前開闊地帶已經出現了大片的雪地,但是神瀑卻仍然不見蹤影。雨實在是太大了,我們走進一家牛棚裡休息。剛進門便聽見一陣歡呼,小小的牛棚裡竟然坐著20來個人,他們就像迎接英雄一樣給我們讓座,讓我們把外衣脫下來晾晾,更有人讓出了離火最近的位置以便我們能烤火取暖。普天下的徒步者真是親如一家啊!我們連聲道謝,坐下後互相噓寒問暖。在這20人中,有11人是昆明一個驢友俱樂部的成員,一對以色列情侶,三個廣東人,其余的都是雨崩當地的村民。

施姐和我要了一碗酥油茶,喝下後覺得暖和許多。但是看看外面仍在下個不停的大雨,我們商量著是否不再向前了。今天來到這裡的所有徒步者肯定都反復考慮過這個問題,因為剩下的路程將比之前的要艱難許多,相當於最後一個衝頂的過程,山路會非常的陡峭,同時因為大雨,山路也將非常濕滑。已經是下午5:30了,雨稍微小了一些。這時候不衝頂就沒有時間在晚9點前返回雨崩村了。施姐考慮了一下,決定與少數幾人留下來,因為她不能在陡峭且濕滑的路面上行走;而我則要和大隊人馬衝頂了。大家整理好裝備,朝著雪地的方向開拔。

接下來的路段果然不出所料,人們幾乎是淌著水走路,由於坡度增加,每行走一段路程便需要稍微停頓以便調整一下呼吸。漸漸的,我和大部隊拉開了距離,走在了隊伍的最前列,耳邊除了水聲就是自己呼吸聲,我這頭生猛的野驢啊,居然當了一回頭驢了。謝謝自己的裝備,此時防水鞋和衝鋒衣褲將它們的功能發揮到最大的限度,全力以赴地幫助著我走向神瀑。前方山坡的巨石後突然出來三個人,竟然是同車的那三個復旦學生。他們看見我顯得特別高興,興奮地形容神瀑的水是如何的大,好讓我也能分享他們的快樂。可能因為下雨的原因,在這附近出現了許多瀑布,我向他們仔細詢問了神瀑的正確方向後,繼續前行。

小注:神瀑海拔3950米,位於喀瓦格博主峰南側,五冠峰下。每年夏季冰雪融化,一股股水流沿著岩壁飛流直下,像萬千匹白練悠悠下垂,經風一吹,不時湧銀吐玉,飄飄灑灑,十分壯觀,若逢陽光返照,霞霓蒸騰,更是美勝仙境,人入瀑中,幸運者便有彩虹繞身。冬季的瀑布似如一條潔白的長哈達,巍巍壯觀,這個瀑布被藏胞稱為"神瀑",四季有人朝拜。

不知不覺雨已經停了,當我奮力登上一個又一個山坡後,終於看到了從百米懸岩傾瀉而下的神瀑。此時水流聲如雷灌耳,似乎是神瀑在發出陣陣咆哮。抬頭仰望,只見水柱像是用巨型的高壓水槍直接噴射出來的一樣,其威猛的力量強烈地震撼著我,巨大的氣浪拍打過來,險些讓我無法站立在神瀑前方的岩石上。此情此景,令我根本不敢冒然進入到瀑布中去。神瀑下方放置了一個警示牌,上面用中英文寫著“雪域勝地,請勿高聲喧嘩”。今年5月神瀑附近發生雪崩,造成了幾名徒步者身亡的事故,這也警示著游人應該遵循自然的法則,注意旅途安全。我放棄了進入神瀑的想法,面對神瀑雙手合十,安靜地仰望著它,山風將瀑布的水流翻卷過來,噴灑在我的身上,就像在為我洗禮一樣,這種美妙的感覺真是令人終生難忘。大隊人馬上來了,大家互相問候著並在神瀑前合影紀念。我不舍地看了看神瀑,便先獨自下撤了。可能由於自己太過興奮,返回的速度快得驚人,僅用25分鐘便到達了牛棚。施姐已經等了很久,於是我沒有停留就立即動身返回雨崩。本來今天的故事可以結束了,但是接下來的嘎瑪卻讓我非常感動。當地的藏族村民嘎瑪與我們同行,但是因為施姐關節病痛,無法快速行走下山的路程,所以我們的行走速度降了下來。嘎瑪為了等我們,不時地走進樹林中去采摘著雨後的新鮮蘑菇,並且邀請我們今晚去梅裡客棧跳舞。原來梅裡客棧每晚都有藏族的歌舞,這不能算是表演,只是藏民和游客的娛樂活動。當走到河灘時我也想搭一個瑪尼堆,嘎瑪說瑪尼堆是為祈福、寄托心願而用,任何人都可以搭。於是我很認真的搭了一個小瑪尼堆,施姐不失時機地當了一次攝影師。晚上8:30,我們返回了雨崩下村。天色居然還沒有完全黑下來,嘎瑪邀請我們去他家坐坐,順便把他采摘的蘑菇給我吃。雨崩下村離我們住的“徒步者之家”還有1公裡多的路程,我們想在9:00天黑前回去。於是大家相約在梅裡客棧見面,嘎瑪為我們指了一條小路便告辭了。我們繼續沿著小路回客棧,走著走著一個籬笆牆擋在中央,轉了兩圈也沒有看見路。我只好跑到旁邊藏民家問,一個藏族婦女說要翻越籬笆牆邊的木梯才能有路,不過她可以帶我們回客棧。我們真是太過意不去了,婉言謝絕後按照指示連續翻越了5、6個木梯,那是一些很原始的木梯,在一棵整木上用刀砍出凹槽,人就可以登上去了,這倒是非常原汁原味的體驗。過了小河,還有一段陡峭的上坡路,走完它我們就能回客棧了。但是這時候,因為飢餓,我的體力已經完全透支了。中午在南宗山埡口只吃了一碗面條,下午從客棧出來時比較匆忙,連必要的巧克力之類的補給也沒帶。9小時沒有吃東西而且已經連續行走25公裡的我,開始每走五步就需要休息一下。身後有人唱著歌跟上來,我用最後的力氣問:“是嘎瑪嗎?”果然是他,他正要去梅裡客棧跳舞呢。看見我已經走不動了,嘎瑪便將附近牛棚的燈打開,想讓我休息一下。山路被燈光照亮了一片,我的心裡也亮堂了起來。稍稍休息後,繼續上行,真是路漫漫呀,我們的客棧仍然看不見蹤影,我讓同樣疲憊的施姐先回去,自己則在後面拖著雙腿走兩步停三步。而嘎瑪一直跟在我的身邊,不時勸我休息一下,還說一些村子裡好玩的事情分散我的注意力。當我最後坐在地上開始累得直哼哼時,二十歲左右的嘎瑪倒像是個大哥哥一樣安慰我說:“不要哭,休息一下就好了”。終於在將近晚上10點的時候,我回到了客棧,嘎瑪這時才放心地離開了。嘎瑪,在藏語中是星星的意思,這顆明亮的星星一直陪伴著我走過了最艱難的夜路。這一天,我完成了原定兩天的行程,飛來寺 海拔3400M——西當 2200M——南宗埡口 3800M——下雨崩 3050M——神瀑 3950M——徒步者之家客棧 3100M,上上下下行走了大約26公裡。如果我們在下雨崩吃完晚飯再回客棧,應該是最完美合理的安排,不會出現最後體力不支的現像,當然我也就沒有機會體驗到雨崩人的善良和淳樸了。整整一天,真是有太多事情值得記憶,自然免不了啰啰唆唆寫成了流水帳。


精選遊記: 香格裡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