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日,上午去杉木河漂流,需4個多小時。下午租車前往重安江鎮,住在重安江渡假村,游覽重安江鐵索橋及重安江風光。昨晚,施秉下了雨,溫度一下子降了不少,我們今天的重頭戲是去漂流。施秉有個別名,叫作“漂城”,當然,不少人將這個名字又再“創意”了,並得出結論,凡是來施秉的,沒有一個不“濕身”的。我們幾個一聽,即刻明白,一陣大笑。
話說回來,早晨的施秉被這雨霧一修飾,竟也有了幾分姿色,煙霧飄渺了起來,與昨天那個滿天灰塵的破落勁真是天壤之別,陡添了幾絲朦朧。我們趕到漂流起點——杉木坪時,雨也剛剛止住,一層薄薄的水霧籠罩在山澗。步入林中,沿著石頭鋪成的小徑走下山去,仿佛身處張家界的索溪峪,同樣的霧氣縈繞,同樣的喀斯特地貌,同樣的青翠如畫,同樣的奔湧小溪,感覺清新、舒服。
走了有半個小時,突然發現小溪一下子變寬了,彙入到一條寬一點的、流動得更急速的小河裡。兩岸的山形也一下子變陡峭了,直直地立在岸邊,這就是我們今天漂流的杉木河起點了。聽說最深的地方也有五、六米,但是,由於剛下了雨,水流特別急,水量也陡增,所以最深處也應該不止五、六米那麼簡單了,而所有要漂流的人都只能在那兒等著,等水退一點。然而,等待又是沒個准信的,問到管理人員,也是一臉的茫然。因為我們是通過旅行社聯系漂流的(全是旅行社代辦,沒有私人的,也不允許私人經營),所以也必須要等齊今天參加漂流的全部人員。於是,在枯燥的等待中,過了兩個多小時,我們終於見到逐漸有橡皮筏從上游漂了下來。可以漂流了!我們也耐不住,急切地做起了准備工作:穿救生衣,找筏子,找竹竿。因為是兩個人一個筏子,救生員有限,所以還要自由組合,我也只能與阿寶一個筏子了,pole兩夫婦一個筏子,謝大俠跟了一個救生員,而且還選了最靚仔的一個。
出發了,我們都半坐在筏子裡,水真得是很冷,應該說是凍了。剛開始時,倒也平緩,水急,但河道比較平坦,還沒有什麼險灘。我也同時發現,原來阿寶不會劃船!更別說筏子了!虧他剛才還那麼大聲,我立馬預感到今天我肯定會落水了。雖然,在重慶時,我也去過銅鼓灘漂流,但坐的是大筏子,10個人那種,比較穩,不過我也落水了,看來,我這人命中犯水。於是,我們的筏子總是打橫,兩個人手忙腳亂,而河道也開始變化起來,一個個灘出現了,時不時見到怪石盤踞,水花也濺得老高,向人兜頭就來,身上早已濕透。一不留神,一個險灘出現,我們的筏子又剛好打橫,水流迎面襲來,將我們的筏子一下子就掀翻了,落水。那一瞬間,我真得是緊張萬分(我不會游泳!),很害怕,拼命掙扎,同時很奇怪自己為什麼老出不了水,滿臉的水簾,而阿寶也不知去向。我只能伸長手,抓來抓去,終於抓到了旁邊路過的一艘筏子,居然是抓到筏子上的人,而筏子上的人也拼命抓住我的手,真得是又累、又凍,只覺得自己幾乎都快撐不住了,總算是有驚無險了。再次見到阿寶,竟有些恍若隔世的感覺,原來人世間最寶貴的就是享受生命。
接下來的行程,大家為了安全起見,讓我和謝大俠換了筏子,我和救生員坐,這樣相對安全點。於是,在大部分的行程中,我都可以充分體驗那種浪尖上飛翔的感覺,驚險、刺激,水花也一次次打到身上,灌進筏子裡,我的下半身完全浸在了刺骨的水中。一個險灘剛過,驚魂未定之際,又一個浪子打過來,整個人都像是從水裡撈起來的一樣,應接不暇的是一個又一個的驚奇,尖叫聲此起彼伏。沒有太陽,水更加地冷,一個個早已是落湯雞的樣子,只是不停地哆嗦,連救生員們也是唇青面紫,太冷了!!!這時,最好的東西就是二鍋頭了,不管男女老少,都是一陣猛灌,而酒精似乎也沒多少作用了?!
沿途,不斷有筏子翻落,然而水太急了,救生員想施救都很困難,試了又試。還有些地方,簡直就是凹灣,進去容易出來難,又是一陣忙。有些落水的人,開始時還能拽住某些物件,可也支持不了多久,因為水太急了,最後是一臉的無助、疲乏和驚恐,順著水流,被一衝而下,良久,才又再次被路過的人抓住而脫險。驚險是一個接一個,最後,在大家的哆嗦、“劫後重生”等等諸多表情中,結束了漂流,由於水大,原本五個小時的漂流,我們用了四個多小時。
出了水,渾身疲軟,又冷、又餓,一個勁地哆嗦。趕緊換了干淨的衣服,跑去解決飢飽問題。不過,大家都是一臉的興奮,可能除了我對水心存恐懼外,其他幾個都是意猶未盡了。對於水,我仍是覺得很無助,以及驚慌。
五點鐘,我們乘坐租的車趕到了重安江鎮,這裡更加小,更加舊。不過沿途上見到整齊劃一的梯田,也是一種享受了。晚上,我們住在重安江旅游渡假村,其實也就是路邊臨江的一排房屋而已,房間不多,但很干淨,竟好過前幾天的住宿。而老板居然是廣西人,祖籍在番禺,現在到了貴州。
從這裡,我們走幾步就見到了鐵索橋,其實也很普通,遠遠不如成都都江堰那座,但也別致。在鐵索橋的旁邊是兩座後來修的水泥橋,相映成趣。其實,來重安江的人多數是為了領略少數民族風情,特別是這裡有個革族,以前很少外人知道,近年來,由於攝影家的宣傳,也吸引了不少外來人士。而在晚上,我們也很好運氣,通過旅館老板的介紹,用很便宜的價格欣賞了革族歌舞表演(5元/人)。革族,按照中國少數民族的劃分,是屬於苗族的一支,可是苗族不承認他們,他們也不承認苗族,很有趣。不過,革族的服裝很有特色,特別是女的戴的帽子,像一艘帆船的樣子,其實中間是綰起發髻,用黑色的沙罩住,再圍上不同顏色的帽子,以代表結婚與否。他們的歌舞也很有特色,以蘆笙、響板等為主要樂器,又唱又跳,將生活中的種種盡情表現。但是,這個民族已經和外界充分接軌了,表演要收費,還聽說,他們明天就准備應邀到廣東表演。
晚餐,吃的是重安江著名的酸湯魚,味道鮮美無比,是用陳釀的米湯,加上番茄作主要調味品制成的,酸酸的,有陣濃郁的醬香味,旁邊再另外放置辣椒等佐料。不過,最開心的是,居然在這裡發現一台洗衣機,而老板又很大方,免費讓我們使用,於是將積累了幾天的衣服洗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