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鎮游---重慶磁器口

作者: 淡紫輕風

導讀重慶磁器口,素有“小重慶”之美譽。始於宋朝,繁華於明清,有近兩千多年的歷史喲! 最近看了本中國古鎮的書,對我們親愛的重慶有了更深的理解,讓我總結下對磁器口的介紹喲! 古鎮昔日有“三多”:廟宇多,名人足跡多,茶館多。 在這裡的人都知道“九宮十八廟”之說,寶輪寺、去頂寺、復元寺、文昌宮。。。 。。。 昔日在這裡,香會、廟會、花會、正月龍燈 ...

重慶磁器口,素有“小重慶”之美譽。始於宋朝,繁華於明清,有近兩千多年的歷史喲! 最近看了本中國古鎮的書,對我們親愛的重慶有了更深的理解,讓我總結下對磁器口的介紹喲!

古鎮昔日有“三多”:廟宇多,名人足跡多,茶館多。

在這裡的人都知道“九宮十八廟”之說,寶輪寺、去頂寺、復元寺、文昌宮。。。 。。。

昔日在這裡,香會、廟會、花會、正月龍燈、清明風箏、端午龍舟、七月河燈、中秋賞月、重陽登高等,一年到頭從不間斷。不過現在得以保存下來的只是寶輪寺,據說建於唐初,是尉遲恭主修。此寺曾毀於明末清初,張獻忠入川時,把廟幾乎燒盡,僅存大雄寶殿,後重修川主殿、觀音閣、天王殿及禪房,又漸成規模。大雄寶殿建築內外未用一顆鐵釘,全木結構,歷時千年之久,卻無歪斜之影,真可謂天工巧匠。佛爺像前有一口井,可通嘉陵江河邊的“九石缸”。傳說明朝初年朱元璋之孫建文皇帝被四叔朱棣篡位,削發為僧來重慶,曾隱於寶輪寺,至今天王殿上還有“龍隱禪院”四個大字。

學貫中西的國學大師吳苾曾在這裡任教,磁器口不僅接納商賈、纖夫,也接納了大批文人騷客和革命家。張大千、老舍、徐悲鴻、郁達夫等人都曾這裡品茶、喝酒、吃魚、坐滑竿哦!著名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籍華人丁肇中,在抗戰時期就讀磁器口正街寶善宮內的嘉陵小學。《紅岩》小說中的華子良更是家喻戶曉,在磁器口留下了他革命活動足跡。

在抗戰期間,這個小鎮茶館達100多個,其特色是書場茶館,是品茗和欣賞民間藝術的地方。

那年的春節,我們一家也和平常重慶人一樣,去逛磁器口,平常從沙坪壩坐車不過10來分鐘的路現在卻塞得要命呢!

走進磁器口,你的一步已跨越千年,一腳踏在歲月千年深處,一腳踏在繽紛繁華的現實生活中。。。 。。。



(磁器口)



(春節的熱鬧)



(熱鬧小鎮)



(滿街的陳麻花)



(著名的姚敘章畫家)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