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廣交會游記—黃埔軍校

作者: 潘嘉琰

導讀D3(4/18) 上午進館,略去。 下午沒事,去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位於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上。它是1924年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創辦的一所新型陸軍軍官學校,是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的產物。它以“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為宗旨,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軍事人才,在當時是與美國西點軍校、日本士官學校、英國皇家軍官學校、蘇聯伏 ...

D3(4/18)

上午進館,略去。

下午沒事,去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位於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上。它是1924年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創辦的一所新型陸軍軍官學校,是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的產物。它以“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為宗旨,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軍事人才,在當時是與美國西點軍校、日本士官學校、英國皇家軍官學校、蘇聯伏龍芝紅軍大學齊名的世界著名軍校之一。

從琶洲展館出來,打車到新洲碼頭,可坐輪渡到斜對面長洲島的軍校碼頭。輪渡是一小時一班,每小時40分開船,我們到達碼頭時是14:45,剛好開掉一班。等一個小時太長了,聽碼頭工作人員說,可以坐到長洲島旁邊的深井島的渡輪,然後打車到長洲島的黃埔軍校。只能這樣了,買了票。等待的時候和工作人員閑聊,聊出兩個信息:一個是對面的深井島就是著名的深井燒鵝的出產地,口水都下來了,真想去嘗嘗深井的深井燒鵝的味道,可惜時間不允許,下次有機會一定去;另一個就是新洲碼頭有包船去長洲島的,¥15/船,這個消息可太好了,謝過工作人員,趕緊找船老大包船過去。渡輪的船票就浪費了吧,就當買消息了。

包船就是快,10分鐘就到了。上島買了軍校的聯票(¥15,包括好幾個景點),租了一個講解機(租金¥10,押金¥100)。

我游覽的路線是黃埔軍校校本部—孫中山紀念堂—孫中山紀念碑—東征陣亡烈士墓園

軍校大門是黃埔軍校各景觀中最有代表性的地方。校門的風格相當樸實,即沒有華麗的裝飾,也沒有石雕玉琢,而且不是高大壯觀,只有潔白的粉牆上連著尖頂的校門,簡簡單單地掛上一塊題寫著校名的橫匾。校名“陸軍軍官學校”幾個大字,是清末才子譚延豈先生所書。走進軍校大門,在二門右側的牆壁上,掛著據說為蔣介石手書的“親愛精誠”校訓。二門門口也掛著一副對聯:“殺盡敵人方罷手,完成革命始回頭”。對聯言簡意深,令人油然而生征戰沙場的豪情。據說當時在黃埔軍校裡,到處都張貼著這種宣傳革命、鼓舞士氣的對聯,如“升官發財,行往他處;貪生怕死,勿入斯門”等。使人一進軍校就強烈感受到他的革命激情。而在孫中山先生逝世後,為不忘先生教誨,軍校師生改用總理遺囑中的兩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為對聯,成為師生們為國為革命奮鬥終身的座右銘。

進了二門就是校本部。這是一座日字形的二層磚木結構建築,走廊相連,坐北朝南。有木制樓梯,滿州窗,四方形的院子,和校門同樣樸素。

當年孫中山先生一生顛沛流離,革命屢經挫折,直到辦軍校之後才感受到革命前途的一片光明。因此他對培養革命軍的軍校關懷備至,多次來這裡辦公,並在軍校舉行開學典禮時發表了重要演講。而今偉人足跡已遠,只余下這歷經滄桑的軍校舊址,如飽經風霜的老人一般立於長洲熱土上。

孫中山紀念堂現在是黃埔軍校史跡陳列室,這裡原是清朝廣東海關黃埔分關的舊址。當年孫中山先生在建校後每次來黃埔都是在這裡辦公和休息,因此這裡被島上的人們親切地稱為“中山故居”。

孫中山紀念碑—“文”字豐碑,1925年3月,孫中山先生在南京逝世。噩耗傳來,軍校師生無比悲痛,紛紛以各種方式悼念偉大的領袖。幾年後,孫中山紀念碑在軍校後面的八卦山山頂落成,而孫中山先生的銅像就是先生當年的日本好友梅屋莊吉所捐贈。從山下往上望去,登山的台階相互交叉,與平台相連,與銅像結合,恰好構成一個文字(銅像是“文”字的一點,平台是一點下面一橫),暗含著孫文之意。

瞻仰完紀念碑後時間尚早,打算去東征陣亡烈士墓園和北伐紀念碑看看,被告知那兩個地方都很遠,步行至少45分鐘。打車吧。島上專門有個老頭是開車接送游客往來這幾個遠的景點的,¥10來回。由於時間關系,我只去瞻仰了東征烈士墓。車子開過去才知道其實直線距離並不遠,但是由於島上駐軍的軍事禁區隔斷,老百姓只能繞遠路。

東征陣亡烈士墓園就在珠江岸邊,有一座凱旋門式的建築,拱形的門口莊嚴壯觀,其琉璃瓦頂同樣極具民族特色。這就是在1928年修建的東征陣亡烈士紀念坊。從高大莊嚴的牌坊往上走,沿著古樸寂靜的墓道,可以來到凝重的烈士墓園。這是在1925年廣東革命政府為統一廣東,對陳炯明叛軍等軍閥進行了討伐,並取得決定性勝利。在歷次戰鬥中,軍校師生也付出巨大的犧牲,東征陣亡烈士墓園就是為了紀念在戰爭中犧牲的烈士們而建立的。1925年建墓時,正是國共兩黨合作為革命共同奮鬥的時期,兩黨精英同集軍校,為統一和鞏固廣東政權誓同生死,衝鋒陷陣,並同眠在這裡,可說是難得的國共兩黨英靈共葬的墓塚。

從東征墓出來,門口就可以包船回到新洲碼頭,然後坐262路公交車回到琶洲展館。路上經過了著名的琶洲塔,琶洲塔原來是作為船只進入廣州的標志,現在也還是廣州的一個地標。

晚上閉館後,原來的同事請我們去位於海印大橋邊東湖路上的福仙來大盤菜吃晚飯。這裡的菜肴都是大盤的鐵板燒,很有特色,味道也很不錯,很值得一去。

晚飯後前往位於沙面南街的Rose Garden Club,那裡都是沿江的露天座位,景色怡人,氣候舒適,坐在江邊,涼風習習,很是寫意。由於明天我們幾個就要回上海了,同事們在一起喝酒聊天,由於有好幾個女孩子,所以一瓶Chivas兌了9瓶綠茶,喝到很晚才盡興而回。

D3費用:¥87

打車(琶洲展館-新洲碼頭):¥20+1

包船(新洲碼頭-軍校碼頭):¥15

軍校聯票:¥15

租講解機:¥10(押金¥100)

島上包車:¥10

包船(軍校碼頭-新洲碼頭):¥15

262路(新洲碼頭-新洲中路):¥1

D4(4/19)

今天要回上海了,告別廣州美味的海鮮和燒鵝以及那濕熱的天氣。

還是打車到全球通大酒店再坐機場巴士到新白雲機場,10:40,乘坐春秋航空9C8836航班返回上海。

D4費用:

打車(珠島病館-全球通大酒店):¥11+1

機場巴士5號線(全球通大酒店-新白雲機場):¥20

後記:

這次廣州行,吃飯要麼就在展館裡解決,要麼就是朋友同事請的,住宿是公司統一定的,所以沒有記下吃飯和住宿的費用。不過廣州的飲食基本還是比較便宜實惠的。介紹一下這次去的4家餐廳,還是很值得推薦的。

東江海鮮酒家(總店),海珠區廣州大道中9號(近新港西路)

西貢食街,越秀區沿江東路418號

福仙來大盤菜(海印店),越秀區東湖路156號

玫瑰園西餐廳(The Rose Garden Club),荔灣區沙面南街3號之一


精選遊記: 廣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