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游自助游攻略我們一行四人從北京出發到黃山自助游.現在把我們的游玩全過程介紹給各位驢友,以供參考!
具體安排如下:
D1 30日晚9:30北京站出發,晚住在火車上;
D2 31日早 6:50合肥西站。往北走路十分鐘到旅游集散地乘車到湯口(坐快客需五至六小時)——坐車到湯口入住“雲海樓”(標間60元)———進行物品補給(有超市)—— 有時間可以游玩翡翠谷和九龍瀑,鳳凰源,逛湯口小鎮
D3 1日早5:00起床,乘雲海樓准備的車子(13元每人)抵達登山口雲谷寺買票坐纜車上白鵝嶺游黑虎松,始信峰,妙筆生花,天海 ,光明頂———入住天海山莊(通過雲海樓定的四人標間,因為我們入住時是周五,屬於周末價,每人一百七十元)——飛來石,排雲亭,大峽谷夢幻景區中途要經過好多個山洞和棧道——步仙橋(注意:此處要警惕,從此處有一條線路是通往黃山的西大門----釣橋庵,長約8.5公裡,如果走上這條線路當晚不能回到賓館,而且晚上行走的話,據說有野生動物出沒,比較危險),返回天海山莊休息,晚可去光明頂看日落和晚霞(光明頂到山莊十五分鐘左右)。
D4 2日早到光明頂觀日出,棋盤松,海心亭,鰲魚峰,一線天,百步雲梯,玉屏樓,蓬萊三島,天都峰, 半山寺,立馬橋,慈光閣——坐景區交通車返回湯口——坐車到宏村(坐快客需2小時,13元/人,包車70-80元,宏村門票八十元)入住當地農家院(吃住)
D5 3日早晨游玩宏村——中午返回合肥(需五至六小時)——晚9:30火車反京。
所攜帶物品如下:
1、日用品:毛巾牙刷牙膏(火車上用)、旅行裝的洗發水沐浴露(賓館都有提供,但我喜歡帶上自己用的)、面霜護手霜,防曬霜 ;
2、藥物:止瀉藥、日夜百服寧、阿莫仙、邦迪等,風油精;
3、衣物:一個背包(背包的話最好是高幫的)、運動鞋(耐髒的硬底防滑運動鞋)、替換內衣褲、(帶一次性內衣最好,超市有賣的,很便宜)3雙襪子(普通的厚襪,透氣性好)。衝鋒衣,一條防刮布的軍褲(或快干褲),主要是兜比較多,也大,像錢包之類經常要掏的東西放這方便一些,帽子最好帶,太陽鏡;
4、食品:口香糖,巧克力,鍋巴,餅干,水壺,方便面等;
5、其他:地圖和相關介紹治療(網上down)、一次性雨衣(當地買,這是必備的,因黃山山上天氣變化無常)、現金、信用卡、身份證、數碼相機及兩塊電池、內存卡、手機及手機充電器、手電(日出前一定要用到的,一個小的足夠用)、紙巾和濕紙巾、塑料袋、刀具。望遠鏡也是必備(帶個小巧的就行2.5倍),
在湯口買:拐杖(山下1元錢,山上一般最低價是5元)、餅干。水基本保持兩瓶,黃山水價:6-15元一瓶。
黃山具體景點如下:精華景點:始信峰(觀黃山奇松和猴子觀海)、曙光亭(仙人背包、丞相觀棋、仙人下棋)、散花塢(夢筆生花、筆架峰)、百步雲梯、飛來石、排雲亭(仙人曬靴、仙女彈琴等)、西海大峽谷、光明頂(鰲魚馱金龜)、鰲魚峰、天都峰、玉屏樓(松鼠跳天都、孔雀戲蓮花)等。
全程費用如下:(兩人費用)D1 火車票z73次下鋪263元+中鋪254元;共517元;
D2 合肥至湯口車費85+85元,湯口房費60元,翡翠谷車費20元,景點費50+25元(優惠),晚餐25元,雨衣雨褲5+5元,兩桶方便面7元,共367元;
D3 早餐5+5元,到黃山景區車費13+13元,門票202+102元(優惠),索道65+65元,天海山莊170+170元,共810元;
D4 黃山景區到湯口汽車站15+15元,湯口至宏村車費13+13元,宏村門票80+40元(優惠),房費40元,晚餐35元,夜市大排檔購物和買水果50元,共301元;
D5 早餐10元,宏村至歙縣車費2+2元,歙縣至黃山市12+12元,黃山市至合肥車費75+75元,晚飯20元,合肥至北京火車票Z74次254+254元;共716元
D6 早晨到達北京。
具體行程如下:6月30號晚9:30分從北京站出發,第二天早晨六點到達安徽省會合肥,從火車站出來向右走五百米左右到達長途汽車站,轉車到黃山腳下的湯口小鎮,到湯口要用六七個小時時間,我們提前預定了黃山雲海樓自助游酒店的雙人標間,標間雖然不大,但干淨整潔。空調、有線電視、熱水、一次性洗漱用品具權,更重要的是服務特別熱情,到達湯口後他們負責接站,不但給你講解山上的路線送手抄地圖和拐杖,還會安排上山的車子和早晨叫醒你。這個自助游酒店有自己的網站,這是讓我很意外的!而且事先可以通過發帖子得到他們的熱心幫助。你們說這樣的標間多少錢?60元/間。完全可以放心他們不會宰驢友。我們到了唐口以後沒有到汽車站,而是中途看到雲海樓酒店就自己下車過去不用接站了,一下車就被路邊的小旅館拉著去看他們的房子,我們好奇心所致進去看了一下,陰暗潮濕不說,廁所公用,價錢需要好的口舌才能坎下來!我們出來說看看再說,而後又有小旅館拉人,我們沒進去直接到了雲海樓。進入房間就看到了上面的景像,我還特意問了一下房間的價錢,是60元沒錯!在交房錢的時候外面進來個服務員向前台的人說北京來的四個人沒接到,我答到我們看到雲海樓自己就下車過來了!那個服務員還說電話怎麼不通阿,我一看是他們記錯了一位號碼,雖說他們記錯號碼但是他們的服務確實不錯,說到做到!
我們下午2:30分放好行李准備好相機、電池、水、和一些吃得包了雲海樓的車去了翡翠谷(臥虎藏龍的拍攝地),在酒店我們認識了也是北京來的一對驢友,巧的是我們是坐一趟火車的同一節車廂到的合肥,在火車上見到過,男的就睡在我的上鋪(我中鋪,我老婆下鋪)轉車時沒有一起.到了酒店這才發現有些眼熟,哈哈!如果去翡翠谷和九龍瀑包車是每人十五元,如果只去一個地方是每人十元(車子是東風的十座旅行車,還可以挺舒服),我們決定只去翡翠谷(因為在網上查過,九龍瀑如果不下雨是基本沒水的,也就是山上流下的雨水形成的)。再從合肥轉車到湯口時就一路上小雨不斷,等我們到了翡翠谷卻雨停了,真是照顧阿!(我們去的時候正是安徽的梅雨季節,在晚去兩個禮拜就更好了)但是有一些悶熱。到了翡翠谷往裡走不遠就能看到拍臥虎藏龍的竹海,真是美麗壯觀啊,還能聽到沙沙的風括過竹海的聲音!在縱深20公裡的谷溪中有大小彩池100多個,其中長度在30米以上的有40多個。池群之最美處,在於池池有異彩、或清亮如水晶,或碧綠如翡翠,或湛藍如大海,或赫紅如瑪瑙,或橘黃如赤金,且一池多色,隨時而異。彩色之成因,一為水之深淺不同,淺處嫩綠,深處青碧,最深處幽黑莫測;二為水質奇特,極清,能吸收較多的藍綠光,故其主色皆如翠玉可愛;三為四周綠竹紫岩倒映,或水中花大葉影浮搖,晴天艷日之下,便閃爍著五光十色;四為水池底石形狀怪異,顏色絢麗,水動石變,石改水色,陽光照耀,百彩交織,霓虹游動,媚態萬千。翡翠谷不太長,走了一個多小時就到頭了,到頭也許是地勢稍高些吧,特別的涼爽,再用池水洗把臉就更加爽快了!我們休息了二十分鐘就往回走了,一路上一邊說說笑笑,一邊看風景不知不覺就到了入口處,突然下雨又下了起來。外面等候我們的師傅還說呢“你們真行,進去雨不下,出來雨又下了”。唯一讓我們不快的的是司機師傅說憑翡翠谷的門票可以去免費品嘗當地的茶,買點也可以但是要砍價,告訴我們要五六折的砍價。我們其實不想去,肚子早就餓了(在長途車上隨便吃了點帶的東西),知道是旅游團的那種購物(去年雲南玩報的團,時有購物那種的,一天要把你拉去一處購物,導游可以收回扣),但是由於司機師傅的熱情服務(給我介紹翡翠谷的情況,怎麼走,怎麼玩的)我們一想去就去一趟吧,不買就是了!我們也有些口渴了.在茶館裡待了半個小時,喝了當地的五種名茶,學了一些茶的知識,當服務員介紹完價錢後我帶頭就走出了茶館,嘻嘻!出來後我們直接回到了雲海樓,洗了個澡,下樓吃飯,雲海樓的飯菜還可以,點了幾樣當地的名菜,四個人酒足飯飽後結帳50元,經濟實惠.
(翡翠谷竹林)
吃過飯後服務員把我們明天要登山的幾個人叫到大廳,給我們講解上山路線,下山路線,該注意些什麼,送手抄地圖每人一份,免費提供拐杖(可以留作紀念也可以帶回留給其他驢友用),然後是回答驢友們的問題。態度之好,服務之完善讓我感到心裡暖暖的!講解完後我們六個人約好明天一起爬黃山。在雲海樓的超市買了雨衣雨褲,一套5元(我們買的是最貴的,事後證明雨衣質量很不錯,現在我還留著帶回了北京,在山上很多人的雨衣被風刮破了,一問一件就要5元),如果沒有使用下山後還可以退掉換其他東西。然後我們出去轉了轉,街上沒什麼人,店鋪也沒什麼開著的,超市倒是有幾家,看著也還可以,我們買了方便面和面包,(因為山上吃的東西非常貴),事後證明方便面質量還行,面包是苦的L 。回到酒店後我們洗洗就睡了,為明天的爬山做好准備!
(手抄地圖)
第二天五點服務員就敲門叫起床了,我們洗漱完畢下樓吃早點(5元每人管飽),也許是吃不慣南方的早點吧,感覺不太好吃,但是能夠吃飽!車子早在外面等候了,我們的行李不多,可以全部戴上,如果行李多是可以免費寄存在雲海樓的,等下山後來取。我們每人取一根拐杖(樣子很可愛,拐杖頭刻的是動物頭像,拐杖接觸地處還用鐵皮包上防止打滑和耐磨)走出酒店,剛出酒店門口小雨就淅淅瀝瀝的下著,哎,心情不算太好啊!送我們上山的車子是輛雨燕,一個女司機開的。車費說是到了雲谷寺直接付給她,車子沿著黃山的盤山公路快速地行駛著, 我們的身子一會斜向左移回斜向右偏,窗外的風景也逐漸明朗起來, 一開始還有些害怕,但感覺車子開的很穩再有就是越往山上開景色也就越好,心情也就放開了,山腳下的景色就這麼好那要是到了山上該是如何的景色阿!!!道路一旁的樹木已漸漸遠去,取而代之的是排蜿蜒的護欄,護欄的下面,便是懸崖峭壁.從窗外向遠處眺望,感覺是白茫茫的一片,但依稀又能看見遠方的山脈縱橫迢遞.身在高處,頓時有種霍然開朗的感覺.一邊欣賞路邊的奇松怪石還一邊拍照,不知不覺到了雲谷寺的索道入口,大約開了有十五分鐘吧。下車時司機跟我們要每人15元,可是雲海樓說好是13元的,我們四個人給了52元就下車了,司機也沒說話。小雨還在下,我們穿好了雨衣,在雲谷寺買門票和索道票,黃山門票是有優惠的,學生軍人什麼的可以省一半的錢,索道就沒有了,統一價格.黃山門票202元,索道65元。(我愛人有學生證,這次旅游省了幾百塊錢,哈哈!)強烈建議一定要坐纜車上山,這樣保存體力後面會玩的很好,再有纜車這一段走山路也沒有什麼景色,而且浪費了體力!
雲谷寺到白鵝嶺的纜車是大型的,上下行個一輛纜車!一次可乘坐50人!我們去的早,排纜車的人還不是很多,我們排在了最前面!在候車室經過了一番等待後,今天的第一班纜車終於駕臨,我們六人渡步跨入車廂內,盡快搶占了窗口的有利地形,准備待會兒飽覽一通山間的美景纜車逐漸啟動,慢慢駛離了站台,伴隨著車廂內五十個人的喧囂和驚嘆,穩穩地向白鵝嶺站駛去纜車向上爬,外面霧氣很大,看不到什麼。纜車行使了15分鐘到達了白鵝嶺。
(白鵝嶺)
我們按照原計劃向黑虎松進發了,霧氣還是很大,能見度50米。路邊的松樹真是奇特,我們一邊欣賞一邊照,小雨帶來的不好心情頓時消了一半。大約二十分鐘我們到了黑虎松,沒看出特別的,就是高大,“哢嚓”一張走人向始信峰進發。大約爬了20分鐘我們到達了始信峰,傳聞以前有高人游歷於黃山,來到此地才嘆"至此峰方始信黃山之愧麗",始信峰之名由此而來.我們在山峰之上,環顧四周,山間遍布蒼松,其中大多數的松樹又是從石崖中迸出,顯示了極強的生命力.不遠處有座很奇怪的兀峰與此處默默地對恃著,加上煙霧纏繞,別有一番景致.,山間霧氣彌漫,人在其中,仿佛置身於仙境.正如始信峰其名,初來到黃山,看到此地的風光,我是真的相信接下去的風景將會更美了.心情也好的差不多了,但是下雨依然沒有停的意思!
告別了始信峰,我們繼續向北海方向進發.沿著幽靜的山林小道,聞著雨中清新的空氣,有說有笑,20分鐘後我們到了北海,然後轉向光明頂方向,大約25分鐘我們到了光明頂,這裡地勢開闊,是三大主峰山頂最大的(也要好爬得多),因為山上霧氣太大,無法看清山下的景色,所以”到了光明頂,四處都是景“用在我們身上,倒也名不副實了,不過既然來到了這麼著名的景點,拍張照留個紀念還是必須的。於是,我讓老婆站在光明頂的宣傳畫邊照了張,算是到光明頂的見證了。
我們的目的地填海山莊就在光明頂下面,下山大約15分鐘就到了!這時候的腿就有點較勁了!8:35分我們辦好了入住手續領了鑰匙進入房間(服務員說你們來得真早,是第一個入住的),房間不大,是兩張上下鋪的床,兩張床中間就可以占一個人!地方之小難以想像,不過再一想上山建房不容易,這就不錯了!設施還可以,熱水隨時可以燒,有線電視,獨立衛生間,烘干器(多人間可沒這待遇,熱水限時供應,不能洗澡,要用公用廁所)。我們收拾了一下行李,盡量減輕背包重量,帶上足夠水和一些吃的(帶些補充體力快的食品),另外相機電池一定要帶夠,大峽谷沒有提供的,就連廁所就有一處!整理好東西,我們休息了片刻。9:20分我們向飛來石進發了,我們還要經過光明頂,過光明頂15分鐘就到了飛來石,飛來石據說就是《紅樓夢》開篇那兩個道士遇到的從天上掉下的石頭(也就是後來化身賈寶玉的石頭),這當然激發了游客去駐足觀看的欲望。由於我們到的早,一路上游客都很少,我們照相是很舒服的。飛來石之所以被稱為飛來石就是因為它是山上少見的一塊能從三百六十度各個方位去看的石頭,這塊石頭怎麼看都不屬於山本身所有的一部分,就像從天外飛來一般。到了飛來石下的一個游人攝影地點,我們一起在上面拍了幾張照。然後又向前走了一會兒,爬到了飛來石的觀景處,以便近身觀看一下這塊黃山上最富盛名的石頭。當然僅僅是觀看一下還是不夠的,根據身旁導游的說法,我們也伸手親自觸及一下這塊神奇的石頭,順便摸四下,也就是圖所謂的“四季平安”。
(飛來石)
看完飛來石我們繼續向前走,陪伴我們的不光是美景,還有小雨!而且風也不小。經過20分鐘的爬山,我們到了大峽谷的入口——排雲亭。我們計劃從排雲亭入口進去,從峽谷的天海口出來後馬上就可到旅店休息。所以建議一定要住天海景區。排雲亭是一處較開闊的地方,那的楓葉稍大些。我們到達入口處時,剛從大峽谷出來來兩個人,我們以為他們已經走通了,誰知一問他們是打了退堂鼓,按原途返回的。他們說裡面風比外面風更大,下著雨路也滑,非常不好走,還勸我們回去比較好。那個女的還不斷說“路實在是太難走,太長了”,他們走後我們都能看到對方眼中的那絲彷徨和無措,最後我們商量了一下決定還是下去看看,不然就白來了,如果非常危險救回來。剛進入口看到一個工作人員,他跟我們說峽谷裡危險,最好不要進去,我們又一次受到了阻撓,可是對大峽谷的期盼讓我們仍然信心十足,因為首先,在來黃山之前,我們就從很多網友那獲悉曾經有一部分的人走通過大峽谷,而且根據多數人描述,大峽谷的路並不險,只是要經過很多的上山下山,耗費很大的體力。再者他們走出大峽谷所用的時間都在五個小時以內.我們是十一點入谷的,出去最晚也就下午五點,況且隨身攜帶了足夠的干糧,水。所以走出大峽谷,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和充分的物質條件。更何況,我們六人當天一大早出發,原定計劃就是為了看這片被稱為夢幻景區的峽谷的,現在好不容易到了這裡,斷沒有再回去的理由,六個大,年方二十七八,大好年華,血氣方剛,精力充沛,既然選擇了來爬山,那就只有向前勇敢地走下去。當然,爬山也是有危險的,尤其當你進入的是一條人跡罕至而且一望無際的山道中時,你永遠不知道前方等待你的是什麼。但是其實這種危險又是人為可控的,只要看腳下,踏踏實實地走好腳下每一步,就沒有什麼山路是過不去的。帶著這樣的一種自信,和對各種客觀條件的把握,我們邁開步伐,繼續向峽谷挺進。我們對工作人員說進去看一下,不好走再回來!剛進峽谷中,山道看不見人,路面濕滑,風真的很大,我估計瞬時風力有5級左右。我們小心翼翼的扶著峭壁前行(因為邊上就是懸崖,路也就有一米寬),很多路都只能一人通行,而且有的石梯的角度有七八十度。走著走著,風逐漸的小了,但是小雨還依然的下著,經過了一個像是一線天的山洞後,諾大一個峽谷中,好像就我們六人行走其中.由於趕路匆忙,此時我們已氣喘吁吁,六人坐在道旁的石凳上,正好可以喘口氣喝點水休息一下。將近七十度的下山路的確不是好走的,尤其是當你一旁的護欄早已不是方才入峽谷前堅實的鐵索,而是換作了剛及膝蓋的彎曲樹干時,你更要小心地平衡自己的身體,放低重心,一步一步地踩著石階,緩慢下行。千萬不要多看護欄下面的風景,因為下面就是萬丈深淵。好不容易走完這段七十度的階梯,往下,道路總算變得平坦了,走過了一條又一條道,反復地下坡,上坡。我們逐步向峽谷的腹地深入。霧還是很大,小雨依然是淅淅瀝瀝的下著,看不到什麼風景,有時候一陣風吹過能把聚在一起的霧吹開,我們就能開到些美麗的景色。由於霧大,身邊的萬丈深淵也看不見,能看到的只是白茫茫一片,這道也好,少了些許害怕!雖說霧大,但還是能感受到峽谷的景色的壯觀,美麗。我們已經慢慢地享受起這段旅行了。
我們走了大約50分鐘,遇到了一個岔路,這就是雲海樓服務員給介紹的“一環”了。一處一環走3.5的右側通道風景好,我們繼續前行,一路上怪石、奇松不絕,35分鐘後我們到了一環的出口,在這裡一定要小心不要繞回一環的入口,要向二環方向走,注意路標!我們就看到一對情侶(後來得知他們來自上海)在一環出走了回頭路,繞了一圈!他們及時提醒了我們,我們偶一看他們拿的拐杖跟我們的一樣,就知道是“同道中人”。這樣我們的隊伍又壯大了,在聊天中我們得知明天他們也要去宏村(因北京的那對驢友明天要去南京玩),我們約好一起去宏村!走了不到十分鐘我們到了第二處2環的入口出,走2.7的左側通道風景美路險點,路上風景還不錯,就是小雨一直陪著我們!鞋子早就濕了。李健吾有篇《雨中登泰山》,那麼我們就來個“雨中登黃山”,會有另一番景像等著我們的,需要的是一份欣賞的好心情!又走了半個多小時我們到了二環的出口,這兒也一樣要小心,不要走回二環入口處,注意路標!差不多走了一個半小時的山路後,我們看到一個大的休息平台,平台上還有石凳,我們各自找了個地方休息,就在這時,一陣大風將方圓數百米的霧吹散了,向遠處眺望,只見蒼茫的天際夾於兩山之中,山氣日夕趨佳,浮雲飄游在空中,遠處還依舊可見群山縱橫,蜿蜒百裡,一望無際。別有一番氣勢。此時我們每個人心中都不免倍感舒爽!我們繼續前行很順利到達谷底的休息站!我們走了近兩個半小時到達谷底,休息站建的不錯有WC 可購買食物、喝茶,可是不花錢是不讓進的,休息站分休憩平台上的一層和平台下底層,上面的一層有桌子,椅子和售貨櫃台等,底下的一層則為洗手間和工作人員休息室。我們看了看東西奇貴,可想想也應該這個價。但公廁是免費的,裡面設施挺好,有吹風機和烘干機,我們的濕頭發可以稍微干點了!休息站到廁所的入口處有一處被雨的地方,正好可以休息吃攜帶的干糧和水盡量補充食物減輕負重,還好有這麼一個地方可以避雨,要不真不知在哪休息了!
休息了半個小時養足精神後繼續往上攀登,出休息站一路上行沿途風景不錯,松與石又往往巧妙地組合起來,形成一處處絕妙的“盆景”,真令人珍愛不已。大峽谷的景色果然和外面山上看到的大不相同,谷中,環顧四周,卻能發現四處群山環抱,蒼松合圍,除卻頭頂的蒼穹,便難見外面的世界,人置身其中頗有種絕世的感覺。這美除了視覺上的,還有聽覺上的,走在路上,還能不時聽見山谷中流水的聲音,鳥兒的鳴叫。別有一番滋味。偶爾路走到峽谷深處,向前張望,可以看到眼前青山的石壁和你生生地對視著。頓時感到自己與山的距離原來可以這麼近,和自然的距離可以這麼近,很是讓人驚喜。這時候開始考驗人的體力。一路都是上山的棧道。攀登過2號洞,看到漂亮的棧道,懸崖峭壁上巧奪天工的棧道是上谷頂最漂亮的一段山路。我們一路小心謹慎的向前行走,速度也慢了不少。峽谷的路也不是永遠都一帆風順,有時候也會碰到讓人感到恐怖的路。有時候一條上山的坡會有一連幾百個階梯不停頓,我們走完往往就累得精疲力盡,喘氣不止。也有時候,一條下坡的道連扶手都沒有,我們只能摸著一旁的山壁,緩緩而下。在過了這些難走的路後,往往都會出現一些供人休息的平台,我們走完一段長路後,都能在這些平台上休息,補充水分,為下一段長征做好准備。但有時,也會碰到很恐怖的路,其中有一段盤山的平路,緊貼著懸崖峭壁,而且處在山的幾乎最高處,小路又十分狹窄,一旁的護欄還不到我們的腰部。更懸的是我們走這條路時又是下雨又是霧大的時候,前面一點都看不清,我們都小心的摸索前進,前面過去的會提醒後面的人路的情況。過棧道一路到達3號洞,這一路山上穿洞可按自己體力分段休息。要不然真的是會體力透支。根據地圖顯示,步仙橋是最接近出口的標志性景點,到了步仙橋就意味著我們離走出大峽谷為期不遠了。於是大家就以步仙橋為目標向前邁進。穿過3號洞經過一段棧道沒多久就到了西海峽谷的南出口,出西海峽谷的南出口有一岔道,一邊到步仙橋,一邊去釣橋庵這邊不能走太遠必須看看就原路返回,否則死定,走到黃山西大門了。步仙橋並不是大峽谷的必經之路,(西海峽谷的南出口上岔道才是通往天海的光明大道)只是隱匿行進主干道旁的一個小山洞後,如果一直埋頭往前走或許會漏過這個著名的景點,雖說早就知道步仙橋,但真到了卻也真差點錯過了!在我們眼前的這座小橋就是步仙橋了,本來原以為步仙橋會很險,但真從上面走過去後卻發覺不過如此,倒是過橋穿過另一個山洞後到了觀景平台向回望去,倒覺得這座高跨兩座山峰的小橋有那麼點駭人。真是巧奪天工!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我們是到了步仙橋了,這也就意味著我們離走出大峽谷為期不遠了。我們從谷底到步仙橋用了兩個半小時。
(步仙橋)
但不要太高興這離天海山莊還有1小時山路全部上坡。由於霧大,又沒什麼景色,我們低頭趕路,真的是很難走阿,這時候腿有些吃不消了。一路台階不是新修的老化的厲害,有的裂開這一路比較難走,中途還經過一個山峰 80CM寬一邊是懸崖滑坡上面風大。到路邊上有很多野花,很好看;還有山上雨水衝下來形成的小溪和小瀑布,感覺進了森林深處,聽不到喧囂聲,聽到的全是大自然的聲音。過了這坎一路再登上就看到了白雲賓館,勝利再望了。路邊一塊牌子寫著離天海還有300米,我們一鼓作氣攀登15分鐘到達天海山莊,我們感覺這不是300米,而是一千米,太長了。我們回到了到了天海山莊,這意味著我們在經過了大概八個小時的長途跋涉後最終大功告成,走出了當天幾乎沒什麼人走通的大峽谷!真是一場大快人心的勝利!
我們進了旅館就不想再動了,但是一天的小雨就沒停,我們衣服非常的潮,衝鋒衣裡面都是濕的,脫下後一件一件的用烘干機烘干,因為明天還要穿!洗了個熱水澡舒服極了,換身干爽的衣服,人也精神多了。回來時雨稍微小點了,我們又洗澡用了一小時,想著天氣也許會好點也許今天能不能看到日落,哎,出門一看霧氣還是那麼大,肯定是沒戲了!有些失望,算了那就盼著明早能看到日出吧!我們回到旅館燒水開始泡方便面,從來沒有覺得方便面這麼好吃過!吃過飯躺在上下鋪上感覺又回到了學生時代!一邊休息一邊看著電視,等到了八點我出去看了一下天氣,隱隱約約能看到星星,心裡有些喜出望外,估計明天能夠看到日出!於是上了4:30的鬧鈴,倒在床上就睡著了。唯獨辛苦了老婆,她足足烤衣服和鞋到十一點才睡(由於烘干機小,不能以一次烤好多東西,只能看著點!)。
四點半鬧鈴響了,我穿好衣服第一件事就是到外面看看有沒有星星和月亮。到外面一看真是太高興了,月亮圓圓的,星星仿佛就在眼前能抓到!馬上返回叫醒他們,洗漱完後我們拿著相機和手電就向光明頂出發了。到了光明頂上,那已經聚集了不少人,而且人越來越多。觀看日出時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們前面的護欄下面就是萬丈深淵。眼前就是雲海,漫無邊際,感覺就是在天上。我找了一個比較有力的地勢,可是苦了老婆,他的腿走路已經一瘸一拐的的了,翻不過護欄。只好在人較多的地方觀看!大約等了半個多小時吧,東方的天色越來越紅,終於隨這著一片驚嘆聲太陽從東方慢慢的升起了!非常的壯觀!看完日出後此時的光明頂萬裡晴空,我們又照了不少照片,因為景色真是太好了,站在光明頂可以看到遠處的鰲魚馱金龜,非常的逼真!老婆還在責怪剛才日出時沒有陪她一起看,哎!這都怪咱,沒照顧好老婆,只顧自己欣賞了,說了半天好話才算不生氣了,然後給她照了幾張太陽出來後的相片,也是很好的,剛升起時沒法照,照的全是人,這時候人也少了,景色也都出來了,雲海也散了!其實看日出我想在於日出的過程,欣賞的是太陽出來的一霎那,如果此時拍照,你就沒有一份好心情去欣賞了,而且拿著相機觀看的角度就小了!
(雲海)
(日出)
大約七點鐘我們回到了住處,收拾好行李准備八點鐘離開天海山莊(因我們是頭天八點多入住的,超過時間就要多加半天的房費)。我們在天海山莊門口集體留了張影就向鰲魚峰進發了。從天海到鰲魚峰是一路平緩的山路,比較好走。到達鰲魚峰後看到景色不錯,此時天氣晴朗,能看到遠處的風景。而且怪石特多,隨你想像,偶爾有導游帶團路過我們也會停下來聽聽講解!從鰲魚峰到蓮花峰有兩條路線,如果上山人多就要走鰲魚峰旁的路,這條路繞遠但是不陡,另外一條是一線天,路陡但是近,可是這條路上山人多,而且只能容一人通行,所以一定要繞開。遠處看蓮花峰很壯觀,它是黃山第一高峰,山頂就像是一朵盛開的蓮花,今年是蓮花峰的輪休期,蓮花峰登不了只有征服天都峰了(天都峰比蓮花峰還要險,但要比蓮花峰低幾十米)。我們繞過蓮花峰一路欣賞這美麗的景色,前進的速度是非常慢,因為昨天耗費體力非常大,再加上平時不怎麼運動,現在我們大家的腿都是酸疼的。上山的人較多,一個團接著一個團的操著不同的口音與我擦身而過,但大部分都要看我們一眼,因為我們八個用著相同的拐杖,而且走路的姿勢都有些變形!我們一路上經過了百步雲梯,仙人指路(挺像手機天線的),蓬萊三島,以及玉屏樓,一路上走走停停來到了迎客松,而且路邊的岩石上名人墨客留下的字跡就多了。人還是很多,跟迎客松照相還要排隊!我和老婆找了個小山坡照了兩張也不錯,現在的迎客松是後植的,最初的那棵被雷劈了!
和迎客松合完影後我們經過了一段比較陡的下山路,而且不寬,路上還有挑夫往上挑東西,看著膽子可不輕,煤氣罐、雞蛋、蔬菜什麼都有,現在我知道為什麼山上的飯貴了!給挑夫讓完路後我們繼續前行,這兩天來我們還有一個共同的的感覺,那就是黃山的環境非常好,看不見垃圾,問過一個正在搞衛生的工作人員,他說游客素質高!真樸實,那也有他們一份功勞,黃山的垃圾是要工人一點點背下山的!這時我們就能看到登天都峰的後山路了,真是陡峭,蜿蜒一直到山頂,看真人都是扶著鎖鏈前項或下山,山路平均七八十度!又往前走了一段路,我們就到了天都峰的北山入口處,這有一大片平整的地方可供游人休息,有一個賣快餐的,還有賣膠卷電池的。我們坐下休息補充點水和吃的,因為已經鄰近中午了。我們一邊休息一邊看著山天都峰的路,真是陡。爬天都峰有兩條路,一條是新路一條是老路,我們看到的是老路路,新路在另一側。下山時爬天都峰要從老路上新路下,上山爬天都峰要從新路上老路下,這樣不會走回頭路!我們問了問剛下來的人,他們說一險二陡,大概用了近三給小時。由於我們體力消耗大再加山路又險,有的人已經打退堂鼓了,但我想有句話是“不上天都峰,黃山一場空”啊,我的體力還可以,但是老婆卻真是不行了,我的拐杖已經給了她,已經是四條腿走了。我們最後商量我和北京那對情侶的小伙子和那對上海情侶四個人拍天都峰,另外四個人繞過天都峰(這一段路還是比較平緩的),約好在半山寺彙合。老婆非要和我一起爬,說了半天才打消他的念頭(因為從今天出發到現在凡是有些陡的地方我都要扶著她走,他的腿疼的利害,尤其是在下山的時候更疼),互相告別叮囑一定要小心後我們四個開始爬天都峰了!爬天都峰最好戴手套,因為100%人都要扶著鐵索攀石欄行走,而且全部是筆直的向上的樓梯,沒有休息的平台。
天都峰海拔1810米,在黃山群峰中,以其最為險峻,古人視為“群仙所都”,取名天都峰。唐代島雲和尚歷經千險,始至峰頂,是現存文字記載中登上天都峰的第一人。他曾在絕壁上留下《登天都峰》一詩:“盤空千萬仞,險若上丹梯;迥入天都裡,回看鳥道低。他山青點點,遠水白凄凄;欲下前峰瞑,岩間宿錦雞。”由此可見天都之險峻。我忘記准備手套了,但北京那對情侶卻准備了,由於沒女孩沒爬把手套送於我,後來爬山才知手套的重要性,十分感謝她!剛開始上時我每爬幾米就回頭看一下身後,我怕老婆不聽話跟上來,因為體力不支和腿疼爬天都峰是非常危險的,做決定時老婆還一個勁的說自己行,一定要跟我爬,我知道她的想法,給我作伴,互相鼓勵,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千萬不要登天都峰!在確信老婆沒有沒有跟來時我便大踏步往上爬了。剛開始爬時體力還可以,但沒爬多久就不行了,汗水嘀嗒嘀嗒的往下掉,休息片刻補充水分又繼續(不能長時間休息,要不就爬不上去了),每隔十米左右會有半米見方的大台階可以休息,我們就以它為標准,每爬到這樣一塊台階就休息兩分鐘。上山下山的游客互相鼓勵著對方堅持住,下山人的會對上山的人說很快就到頂了,上山的人會對下山的人說很快就到山腳了。就這樣一路互相鼓勵著我們經過50分鐘的爬行通過了“天梯”到了著名的鯽魚背,一路上來全部是陡峭的石梯,有些地方只能容一人通過。這時候霧又大了,看不到什麼景色,但是有時一陣風吹來會將霧吹薄些,我們就可以看到些許景色,真是太壯觀了。我們是從圖中箭頭處爬上來的,爬上時的路足有八十度!鯽魚背是一段隆起的峰崗,純石無土,長約十余米,寬僅一米,兩側萬丈深淵,十分險峻。越過著名的鯽魚背如此才可抵達峰頂。不過大家也不用太擔心,這些年來經過黃山建設者們的辛苦開拓,現在的天都峰登峰道路已是有驚無險。登上天都峰頂,卻突然平闊,有石室嵌立,可容數十人,室外有石,形如醉仙斜臥,名為“仙人把洞門”。另有石如桃,稱為“天都仙桃”。峰頂有“登峰造極”的石刻。游客從此極目遠眺,遠山相接。俯瞰群山,千峰競秀。更能體會石刻中的心情。古詩有雲“任他五岳歸來客,一見天都也叫奇”,正是天都美景的最佳寫照。在峰頂上休息了片刻我們就繼續下山了,因為我們還要今天去宏村,所以不敢耽誤太久!下山的路也很陡,但相對上山來說還是稍輕松些,我們下山沒怎麼休息,但是一定要小心,石梯比較滑,要走穩每一步,小心滑倒!我們用了大約一個小時到達了半山寺,他們已經等了我們四個半個多小時!爬完天都峰證明沒讓老婆上去是正確的,如果一起爬我們估計當天是下不來了。
(天都峰鯽魚背)
重新聚齊後我們向慈光閣進發,此時我的左腿膝蓋處隱約有些不適,也許天都峰爬的太耗體力了!我們警告或兩個半小時的跋涉終於走到了慈光閣,一路上沒有什麼景色,而且越往山腳下走越潮濕,以至於我們渾身都濕透了。我們從慈光閣坐的新國線出租到達湯口長途汽車站,出租車比大巴貴兩元錢,每人十五元,但是不用等還要比大巴快。因為我們要趕末班巴士到宏村。我們六人坐上了四點出發到宏村的巴士,經過一個半小時的路程我們到了宏村,一路上我們是睡過來的。巴士司機直接把我們送到了購票處,買完票後從南湖畔溜達著尋找住處。最後我們在南湖邊上找了一家客棧住下,比較干淨整潔設施也比較齊全,服務很好,就像到家一樣,老板娘先給我們每人沏了一杯自家產的綠茶(味道不錯)。起初老板娘跟我們要六十元一間最後我們侃到四十元一間。在這就可以吃老板做的安徽菜,要提前點好他們去准備,我們打算出去轉一圈回來再吃飯。放好行李洗了個熱水澡,換了身干淨衣服去逛逛“中國畫裡的鄉村”。
我們剛出客棧就聽到有導游介紹的聲音(憑門票可以免費叫導游講解的),我們馬上跟了上去仔細聽導游給我們介紹宏村的景點。宏村始建於宏村建於宋代南寧紹熙年間(公元1131年),至今800余年。被為“中國畫裡的鄉村”。特別是整個村子呈“牛”型結構布局,更是被譽為當今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一大奇跡。那巍峨蒼翠的雷崗當為牛首,參天古木是牛角,由東而西錯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寵大的牛軀。以村西北一溪鑿圳繞屋過戶,九曲十彎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彙合蓄成一口鬥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腸和牛胃。水渠最後注入村南的湖泊,鵒稱牛肚。接著,人們又在繞村溪河上先後架起了四座橋梁,作為牛腿。歷經數年,一幅牛的圖騰躍然而出。這種別出心裁的科學的村落水系設計,不僅為村民解決了消防用水,而且調節了氣溫,為居民生產、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創造了一種“浣汲未防溪路遠,家家門前有清泉”的良好環境。我們首先參觀了南湖書院,南湖書院坐落在南湖畔,建築頗為壯觀。明末,宏村人在南湖北畔建六所私塾,又稱“依湖六院”,以供子弟授業解惑。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將依湖六院合並重建,取名以文家塾,亦名南湖書院。 是所具有傳統徽派建築風格的古書院。由志道堂、文昌閣、啟蒙閣、會文閣、望湖樓、祗園六部分組成。“志道堂”系先生講學之場所。“文昌閣”奉設孔子文位,供學生瞻仰膜拜。“啟蒙閣”乃啟蒙讀書之處。會文閣供學子閱鑒四書五經。“望湖樓”為教學閑暇觀景休息之地。祗園則為內苑。書院前臨一湖碧水,後依連棟樓舍,粉牆黛瓦、碧水藍天、交相輝映。
從南湖書院出來我們徑直來到了月沼,月沼,老百姓稱月塘,就是所謂牛小肚。月沼,建於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年--1424年),當時宏村出了個汪思齊,他發現村中有一泓天然泉水,冬夏泉湧不息,汪思齊,三次聘請海陽縣(今休寧)的風水先生何可達,並族內高輩能人,遍閱山川,詳審脈絡,制訂擴大宏村基址及進行村落全面規劃牛形水系藍圖,引西溪水繞村屋,其牛腸水圳九曲十彎,又把水引入村中心天然井泉處建月沼池塘,以蓄條內陽水,供防火、飲用等。後裔汪升平等人投資萬余金。繼續鑿圳、挖掘成半月形池塘,完成了前人未完成的月沼,這就是月塘,月塘常年碧綠,塘面水平如鏡,塘沼四周青石鋪展,粉牆青瓦整齊有序分列四旁,藍天白雲跌落水中,老人在聊天,婦女在浣紗洗帕,頑童在嘻戲。真是一幅美麗的圖畫!
(月沼)
我們走過月沼來到了承志堂。承志堂位於宏村上水圳中段,建於清鹹豐五年(公元1855年),是清末大鹽商汪定貴住宅。整棟建築為木結構,內部磚、石、木雕裝飾富麗堂皇,總占地面積約21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余平方米,是一幢保存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築。全宅有9個天井,大小房間60間,一百三十六根木柱,大小門窗六十個。全屋分內院、外院、前堂、後堂、東廂、西廂、書房廳、魚塘廳、廚房、馬廄等。還有搓麻將牌的“排山閣”,吸鴉片煙的“吞雲軒”。另有保鏢房、男、女佣人房。屋內有池塘,水井、用水不出屋。前廳是整幢房子中最精華的部分,大門後面聳立著一幅威儀的中門,據說,汪定貴在經商發財之後曾捐了個“五品同知“的官銜,有了這個榮譽之後,汪定貴便覺得自己已跳出了原屬的那個階層,於是便增設了一道具有官家威嚴的中門(中門又稱儀門,原為官署而設),一般只有在重大喜慶日子或達官貴人光臨時才大開中門以示歡迎,而普通客人只能從中門兩側的邊門入內。儀門的兩個側門上方都別出心裁地雕了一個“商”字形圖案(又似倒掛的元寶,意為財源滾滾的意思),汪定貴雖然經商發了財,而且捐了官,但經商在古代仍是一種劃分在九流之外的賤業,這使得主人心裡忿忿不平,於是想出此策,意思是說從邊門出入的人,不管你從事何種職業,到我家來,都要從我“商人”的腳下過,此舉或許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心理罷了。但在中門的上方,主人是不敢打任何主意的,而是高掛一個“福”字,因為在他看來,為官的畢竟要比經商的地位高,這就是為什麼眾多徽商在發財之後,仍不惜花費重金捐官的原因。在中門“福”字的上方,鑲有一幅木雕“百子鬧元宵”圖,圖上雕刻著100個小男孩過元宵鬧花燈時的情景,有劃旱船的、舞龍燈的,一片喜氣洋洋的氣氛,形態各異,惟妙惟肖,這正是古代“多子多福”傳統觀念的生動寫照,“百子鬧元宵”圖兩邊的“商”字鬥拱上則分別雕有四出《三國演義》的戲文,鬥拱的上方雕有“南、北”財神,“南、北”財神的上方是閣樓護板,在此,汪定貴設計了“漁、樵、耕、讀”四根木雕立柱,分別代表了古代的四種職業。前廳橫梁上雕有一幅“唐肅宗宴官”圖,此幅木雕是在一整塊的橫梁上雕刻而成,在古代是先架梁,後雕刻的,如果雕錯一處, 則會前功盡棄,可見古代的雕功是多麼地精細。木雕畫面所展示的是唐肅宗宴請文武百官,大家在赴宴之前所進行的各種娛樂活動,琴、棋、書、畫盡收其中,就連燒水、掏耳朵這樣的細小之處也刻劃得惟妙惟肖。此幅木雕人物之眾,層次之多,堪稱木雕中的精品之作。在“宴官圖”兩邊的額坊上,又雕有“元寶”與“金鉤釣魚”圖,“魚”者,為“余”的諧音,意思是“年年有余”,畢竟,在封建社會中,升官與發財是相互依存的。承志堂前廳的拱棚上,還有國內罕見的“倒立雙獅戲球”式木雕棚托,廳堂兩側臥室的廂房門上雕有“福、祿、壽、喜”四星和各帶一名道童的“八仙”,此處雕刻“八仙”是主人希望自己的後代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夠“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承志堂整幢房屋共開了九間天井,天井在商人的眼中則是另一番意思,他們覺得天井就好似一個聚寶盆,天上下雨便是下金子,下雪則是下白花花的銀子,喻意財源滾滾從天而降,而雨水從天井的四角流入地下,則為“四水歸堂”、“肥水不流他人田”之意,因此,承志堂前廳天井的四個角上分別寫有“天錫純嘏”四字(表明主人所得的一切均是上天所賜予的,“錫”通“賜”,本意用於表示水枧用純錫打制而成,至今仍完好如新)。前廳的上方放有八仙桌、八仙椅,所謂的“八仙桌”,實際上是一種用料精良的方形雕花木桌,而“八仙桌”則通常是椅背上雕出神話傳說中八仙所使用的兵器,俗稱“暗八仙”,在八仙桌的後方通常放有一紅木條案,條案中間擺有自鳴鐘,鐘的兩側為帽筒(為人們擺放瓜皮小帽之用),帽筒的東邊擺有古瓷瓶,右邊擺著精致的木底座鏡子,此意喻為“終生平靜”(與“鐘聲瓶鏡”諧意)之意,這是主人希望自己無論是經商還是家人生活一生都能風平浪靜,平平安安,體現了當時徽商對生存環境的一種渴望與寄托。承志堂後廳的每根柱子的基石上都刻有一個“壽”字,顧名思義,後廳是主人侍奉父母、長輩的地方,也就是俗稱的“高堂”,正是因為老人居住的場所,所以後廳的橫梁木雕則采用了“郭子儀上壽”及“九世同堂”圖。郭子儀為唐朝大將,平定“安史之亂”的有功之臣,被肅宗皇帝封為汾陽王,傳說肅宗皇帝將女兒升平公主許配給郭子儀的小兒子郭璦為妻,郭子儀壽誕之日 ,七子八婿都均上門拜壽,惟獨郭璦之妻倚仗自己是金枝玉葉的公主,強調君不拜臣而不行兒媳之禮,結果被惱怒的郭璦所打,傳下了《打金枝》這出膾炙人口的劇目。“九世同堂”即傳說山東鄆城縣有一位名叫張公義的官員,其子孫世代為官,九世同堂,一時被傳為佳話。在後廳雕刻這兩幅木雕,主人的用意是為了教育子孫後人要孝敬長輩,希望自己能夠子孫滿堂,福壽綿綿。承志堂後廳的左側便是當時的娛樂場所排山閣與吞雲軒,排山閣是當時打麻將的場所(因為打麻將洗牌時嘩嘩的聲音有如排山倒海之勢);吞雲軒,顧名思義便是當時專供家人吸食鴉片的場所,以此可見,主人在經商發財之後追求享樂、窮奢極侈的生活。在吞雲軒的左側則是當時承志堂的後花園,裡面亭台水榭,花草樹木,無所不有,是一處陶冶性情的好場所(解放後,被劃為政府用地,現只存一部份),承志堂還有一個特色,便是它的布局設計合理完善,進入院門,長方形的前院中,有專供停放轎子的轎廊,轎廊兩側則是保鏢與男佣的住房,值得一提的是承志堂的外牆裡側,加添了一層木質牆板,既美觀(與現代家居中的木牆裙相似),又可起到安全防盜的作用,因為一旦有人深夜挖牆打洞,觸及木板,便會發出響聲,猶如警報器一樣,居住在前院兩廊的保鏢和男僕就會作好擒賊的准備。承志堂前院左側為公子、小姐的書房,右側為設計獨特的三角形空間魚塘廳,為家人修心養性的場所,當時也作為管家的起居之地。塘沿設有“美人靠”,可以憑欄觀魚,欣賞石雕精品雙面鏤空的“四喜登梅”圖。偏廳位於前廳左側,從此設計上可以看出主人的細微之處,右則如有客人來訪,主人無暇顧及,客人便先可在偏廳暫時休息、飲茶,前廳的右側則為當時的井台及女佣住房。可見一個民宅有多豪華!
我們又參觀了德義堂、樹人堂,他們各有個的特點,建築保存非常完好。我們最後來到了紅楊白果兩棵古樹旁,導游介紹村裡的紅白喜事都要在這裡舉行。到此我們參觀完了宏村的主要景點,大概用了一個多小時.接下來就是自己逛逛了。我們從兩棵古樹下向南走到南湖,現在已經臨近傍晚,人也少了很多,我們抓緊時間拍了幾張照片。沒有了熙熙攘攘的游客我們也有了份好心情來欣賞南湖了,南湖位於宏村南首,建於明萬歷丁未年(1607年),宏村村落經永樂年間到萬歷年間,樓舍連棟,高低錯落,人口繁衍,光靠月塘蓄水已不夠用,又在萬歷年丁末年將村南百畝良田,鑿深數丈,周圍四旁砌石立岸,仿西湖平湖秋月式樣,建成南湖。湖成大弓形,湖堤分上下層,上層寬4米,原來古樹參天,蒼翠欲滴,軀干青藤盤繞,禽鳥鳴唱,還有垂柳,枝葉婀娜,像臨鏡梳妝的少女,把秀發灑向湖面水中。湖面綠荷搖曳,鴨群戲水,另有一番景致。整個湖面倒影浮光,水天一色,遠峰近宅,跌落湖中,加之樹蔭水深和日光的相互作用,明暗協調,動靜相宜,顯得幽深、雅靜、清新、明麗。造畫橋可東西劃舟,情趣無窮。
(宏村南湖)
被譽為“民間故宮”的承志堂、敬修堂和氣度恢宏、西樸寬敞的東賢堂、三立堂等,同平滑似鏡的月沼和碧波蕩漾的南湖,巷門幽深,青石街道旁古樸的觀店鋪,雷崗上參天古木和探過民居庭院牆頭的青藤石木,百年牡丹,森嚴的敘仁堂、上元廳等祠堂和93歲翰林侍講梁同書親題“以文家塾”匾額的南湖書院等等,構成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真可謂是步步入景,處處堪畫。
逛完南湖我們的肚子也餓了,天色也暗了下來。我們回到客棧准備吃老板做到安徽菜,味道還可以,見錢嗎也還行(是可以打折的如果你不提那老板娘可不會為你省錢的,嘻嘻!),六個人吃了98元。吃過飯老板娘高所我們不遠處有夜市有大排檔,我們決定再去逛逛夜市。休息了一會我們准備好手電就出發了。夜市離客棧不算遠,十多分鐘就到了。夜市買東西的真實不少,尤其是賣竹刻的,我買了一套奧運福娃的竹刻(好像有點侵權),一套十五元(坎價後),還買了一套宏村南湖的,一套十二元。我們還買了點當地的枇杷,我覺得不太好吃!最後我們在大排檔吃了點油炸臭豆腐(比北京買的強百倍)、油炸香蕉和燒老玉米。吃完後我們就往回溜達了,從宏村裡穿到客棧,途經了汪大燮故居,要想參觀要另付費的!回到客棧躺在床上就再也不想動了!我上了個五點半的鬧鈴,准備早起去欣賞寧靜的宏村。
五點半鬧鈴准時鬧醒了我跟老婆,洗漱完後我們想還是不去打攪他們了,我們倆個去欣賞美麗的宏村。我們先經過南湖,此時南湖已經由村民在湖邊洗衣服了,在我們倆拍照時突然從湖邊的路上下來兩個人說是查票(在網上已經知道了宏村有這麼一批人,所以票我都是隨身帶著的),我把票給他們看過後他們發現牌匾還有個老大爺在拍照,便又去查他的票,大爺就沒那麼幸運了,沒帶票,那兩個人就跟著他去客棧查票,老大爺最後說了句“你們也太不友好了”。應該是逃票的人太多吧,經過昨天光宏村我發現想要逃票不是件困難的事,所以他們才出此下策吧。我們逛完南湖走了與昨天不一樣的路線,昨天是景點路線,而今天我們走的是民居聚集的地方。古民居的全景我們盡收眼底,漂亮!村內,以正街為中心,層樓疊院,街巷婉蜒曲折,路面用一色青石板鋪成。兩旁民居大多二進單元,前有庭院,辟有魚池、花園,池邊多設有欄杆,“牛腸”水滋潤得游魚肥壯,花木濃香馥郁。馬頭牆層層跌落,額枋、雀替、鬥拱上的木雕姿態各異,形像生動。在我和老婆漫步在古街的同時,也有不少學生在寫生了。最後我倆來到了昨天夜市的地方吃早飯。
吃過早飯路上的人就多了起來,等我們回到客棧他們還沒有起。因為我們今天要趕回合肥時間比較緊,所以叫醒了我的兩個朋友。上海的驢友時間比較寬松,還有一整天來逛宏村,我們沒有打攪他們。八點半鐘我們准時從客棧出發,我們四個又逛了逛宏村。我們九點半鐘做上了宏村到歙縣的中巴,半小時後到達歙縣車站,下車後直接有到黃山市的中巴,我們等了十分鐘汽車就出發了。由於起的比較早,我和老婆睡著了。十二點我們到達了黃山市,轉了一輛公交後打了有名的“老街”,老街被譽為“流動的清明上河圖”,可是真的到了卻感覺不出來了,兩邊全是店鋪,商業味太濃了!我們買了點當地特產後便匆匆打車到長途汽車站,我們到達汽車站是一點三十分,剛要進車站時有個人問我們是不是回合肥,說他們是去合肥接團,順便拉點旅客回去85元,我們想還是做正規大巴吧,誰想到最快一班車要兩點半鐘發車,我們想這下壞了,因為大巴要七個小時到合肥,萬一路上遇上堵車什麼的肯定趕不上火車了。這時那個人還跟著我們,我們問他的車多長時間到合肥,他說全程走高速六個小時肯定到,我們也是不知怎麼才好正在猶猶豫豫,他又把車費降到了75元,我們問是什麼車什麼時候能出發,他說是江淮的商務車馬上就出發,我們看出他是想再順路拉客人賺點錢,另外沒有五分鐘把價錢降了10元錢,想應該不是黑車而且馬上就要出發,最後我們同意坐他的車回合肥。果不其然,沒有五分鐘車就來了,車上已經有幾個人了,我們再上去就沒地方了。車子開得很穩座位挺舒服的,而且是一路高速回到了合肥,中途加了一次油休息,用了五個半小時就到了合肥(我們這才知道從合肥到湯口坐的大巴只走了一段高速,所以慢了很多),但是司機說不認識火車站,只把我們放在了他接人的賓館門口,我們一想算了既然已經提前並且安全的到了合肥市中心,肯定有很多車到火車站,我們走了有五十米路看到有公交車站,一看路牌有N多車到火車站,而且只有六七站!(勸廣大驢友們一定計算好時間,在外面最好還是做大巴,由保險,有保障。我是沒有辦法才上了那輛車)。我們花四元錢到了火車站,在車站附近吃了點東西,然後順利的上了火車回到了北京!
希望此篇文章能給廣大驢友點幫助!

(飛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