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放下幻想讓我們上路(2)__夏河

作者: ziweiyunyun

導讀夏河就像蘭州的服務員和我們講的,那裡的溫度可比蘭州低多了.我們是在下午一點半到達的,陰沉的天空裡不時飄著雨,是雨點.,更增加了寒意.在車站是看不到拉寺的,得一直往前走,同車的人有搭出租車走了,我們想走走,還要找住的地方.想很多鎮一樣,就是一條大馬路,我很驚訝在這裡也能看到蘭州拉面的字樣和不少的回族人,大街的背面有很多的老房子,應該也很值得一看的.看 ...

夏河就像蘭州的服務員和我們講的,那裡的溫度可比蘭州低多了.我們是在下午一點半到達的,陰沉的天空裡不時飄著雨,是雨點.,更增加了寒意.在車站是看不到拉寺的,得一直往前走,同車的人有搭出租車走了,我們想走走,還要找住的地方.想很多鎮一樣,就是一條大馬路,我很驚訝在這裡也能看到蘭州拉面的字樣和不少的回族人,大街的背面有很多的老房子,應該也很值得一看的.看來來這裡的游人並不多,但我沒有看到很多的旅游品店,倒是很多適合當地人逛的店面,裡面再兼賣一些藏飾吧.像樣的賓館有幾家.一路上看到上學去的小孩,髒髒的,但眼睛很清澈,會好奇地打量你.穿著藏服的姑娘會對你的微笑報以大大的一笑,我知道我們無法用語言溝通的,但我們都能知道那笑容意味著什麼。Everyone smiles in the same language.街上的喇嘛很多,他們都穿著高桶靴,記得在拉薩看到的都是穿涼鞋的。他們好像很驕傲的樣子,不會多看周圍的一切,很多都在做著和手機有關的事情,在郵局裡給家人寄東西的喇嘛,拿出了一個皮夾,很是厚實.桌瑪的服務員說他們可有錢了.幾乎走到了馬路盡頭,才看到網上熱評的"Tara guesthouse",如果從馬路上進去的話,就要經過一個回族人開的雜貨店,進去就是二樓了。我們是繞到後面的大門進去,是個院子,沒見到登記的標志,看了那三人間,聞到了很濃的酥油味,在西藏的桑耶寺就在這樣的房間住過一晚.有點失望,准備離開時,服務員出現了,他給我們介紹三樓的房間,沒有味道.看來一樓最主要是給藏族人住的.他給我們看了四人間,我們挑選了有陽台的,拉開窗簾就能見到拉寺的轉經路.30元一個床,二樓的好像是25元,而且好像二樓人氣比較旺.但是三樓的衛生間味道很大,我不明白那個外國老太怎麼能忍受靠著衛生間的味道.但是二樓的廁所又干淨又沒有味道.洗澡是晚上六點到十店吧,一人一小間,不分男女.懂禮貌的外國人進來會say "hello",一開始還不太敢進.裡面一共三小間,當一個男人在外面"hello"裡面兩個女的也只能說hello吧,難道說come in洗澡還是很舒服的。放下背包,就去找吃的,經過華僑飯店(?)就進去了,也許為了讓我們對這裡的菜不要報太大的希望,我們剛入坐,服務員就說今天做西餐的師傅生病了.也許餓了很長時間,我們還是吃完了飯和大部分的菜,很禮貌地用還可以三個字來形容這頓飯.直到晚上又吃了一頓號稱四川廚師做的菜,我才猛然覺醒好像關於夏河,我並沒有看到網友對於她的飲食的描寫,也沒有看到誰強力推薦不能錯過夏河的什麼什麼食物.夏河馬路兩旁有許多二層樓的房子,一樓是雜貨店一類的,二樓都是飲食店,一家接著一家,招牌都比較模糊,藏餐有,西餐有,中餐也有,但是那樓梯實在髒,好像很多廁所標記也是指向二樓的.本來要去雪域餐廳的,(這幾個字在藏區隨處可見),但看到一家中餐廳就坐了下來,老板是個青海人,露著兩顆金牙,也許沒有其他的生意(裡面一間坐著幾個喇嘛在看電視),每上一個菜他都過來詢問幾句,弄得我們很不好意思說這菜不好吃,一邊還要擔心他不要把唾沫濺在裡面.菜價是很便宜的,但是,我從來沒有想到一個人能把菜做得如此咽下,最基本的就是鹹淡問題廚師都沒掌握好,最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廚師來自於四川,這不是丟什麼什麼的臉嘛.兩頓飯讓我們吃得對夏河沒有了什麼印像.接下去就是去走那轉經路,這是一條世界上最長的轉經路吧.一直源源不斷地看到有藏人加入轉經的隊伍,腳步敏捷,使得我們常常要給他們讓路.偶爾看到有人磕長頭的,很奇怪的是有的老人就在馬路邊對著大殿的方向.很多大殿都關著門,所以也沒有人收門票吧,也沒看到什麼喇嘛的影子.唯一看到的都是不太友善的,用生硬的語氣說話,我們在一塊藏人都用頭來碰一下的石頭處拍照,馬上就有;喇嘛來阻止,也沒給什麼理由,就說參觀在前面.也許他認為我們走著這段山路只屬於虔誠的藏族人,我們侵入了領地,不得而知.還有就是從山路上往下看到一大塊空地,在那休息的喇嘛不讓我們下來,又不得而知.也許是他們無理,又也許是我們的莽撞.但這讓我對夏河的好感又減了一分.夏河的溫度真的很低,晚上睡在被窩裡有點冷冷的感覺,但想到千裡之外的上海酷暑難擋,心中還是偷笑的。清晨天亮得很早,太陽出來了,但是溫度仍然很低,我穿上了我所有的衣服,還是不願把手露在外面.在陽光藍天的陪襯下,轉經路看上去非常的宏偉,連藏族人都看上更干淨而又精神了.清晨的拉不楞寺讓我享受到了寧靜,雖然那土路泥濘還在,喇嘛從各自的房間走出,臉上依舊沒有表情.大殿依然緊閉著,但殿外有三五成群的喇嘛坐著應該是在做早課,有認真的,在老師的帶領下還打著節拍.也有非常不專心的,一看到有人注視他們,就東張西望,嘴裡還假裝念念有辭,這讓我恐懼地想到了我的student.(我是想遺忘他們的).很可惜也很慶幸沒有走進任何一個大殿,只是在外面走了走,小小的驚嚇與不滿是來自那裡很多的討飯的老太.剛給了一個老太一個面包(那是在清真小販買的,很難吃),沒轉幾個彎,竟然冒出來了兩個,還厚皮厚臉地跟著你不算,還來拉你的衣服, 大喝了一聲才算沒跟來.但是在背後嘀咕著應該是詛咒的話吧.我有些懷疑他們是否用手機聯系好,就在這裡等著我們的。這些討飯的都不是本地人,看他們的裝扮,有點像舊時候的老太太,對襟藍外套.繼續走,來到河對暗的山坡兼曬佛台,看一眼拉寺的全貌.那坐木橋還是很讓人喜歡的,橋下的水湍流不止,橋上站了很多曬太陽的喇嘛,也有聚在一起竊竊私語的,這讓我有點羨慕.在對面的山坡上碰到一個也是甘肅的男孩子,讓我幫他照了個相,這個時候我都會感到非常親切.他說昨天吃的手抓很不錯的,還跳了藏舞,今天還要去桑科草原.這本來也是我計劃之內的,但我現在離開夏河的決心已定,什麼都不能打動我了,趕上了12點的車12元前往合作.*說實話,夏河真的讓我失望.沒有找到心儀的食物是一個原因(我不相信在這個鎮上,難道最難吃的食店都讓我撞上了,再說華僑飯店也是有介紹的),我們還買了個號稱拉不楞的面包,超級龐大,(人臉一般大),2元一個,我都沒有咬一口的勇氣,應該是挺能填肚子的.帶到了合作把它扔了。第二個原因是那裡要飯的人,更可怕的是在鎮上你能看到一個瘋子在走來走去,他會對著你大喊.*也許讓我懷念的是”卓瑪”裡的那個服務員,他看上去很是不凡,會說四國語言,英語流利得很,人也很好,會用真誠的眼睛注視你,努力來明白你的中文是什麼意思.他開的收據都用英文的。很想和他多交談會,我想他一定能夠讓我對夏河多一點好感的。遇到了那麼多像我一樣的旅行者,他仍然能真誠地待人,我覺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人說夏河或者甘南的藏族氛圍還是比較濃郁的。這句話沒錯,好像很少看到大輛的旅游車,只有孤單的獨行人影.街上的人藏族打扮的也很多,但我無法理解的是他們隨地大小便,用衣服遮著,蹲下就可以”辦事”了,在田野裡,在半山坡上,都能見到.好像是很自然的事情.也許他們的這個舉動也使得我不願多去接近他們.在飯館裡,喇嘛占了一大半,半倚在二樓的陽台上,很是愜意的樣子.他們是夏河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和想像中或者在拉薩看到的喇嘛不一樣,他們就想夏河的居民一樣的生活,沒有一點點的神秘感和不同.


精選遊記: 甘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