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巴黎,讓多少人魂牽夢縈。
浪漫之都也好,時尚之都也好,藝術之都也好,對我好像都不起作用,因為我不浪漫,我不時尚,我不藝術。去巴黎純屬偶然,要不是一個朋友選擇了巴黎,我想至今我還會錯過這個風情萬種的城市。
2006年3月18日
終於在早晨7點多來到巴黎。坐了一夜的火車,有一些疲憊,畢竟坐的不是德國的ICE。出了火車站,就看到了地鐵。在巴黎,對於我們這些游客來說地鐵網絡圖比巴黎地圖遠來得重要,通常憑一張地鐵圖就可以找到所有景點。
一來時間還早,二來為了振奮精神,我們先走進了地鐵口邊的一家咖啡店。每人要了一杯咖啡和一個羊角面包(那種出名的法式羊角),連小費總共花了17,8個歐,哎,大城市就是貴。
巴黎之行就從這個較?ㄊ的早餐開始了?/FONT>
因為是兩個人,所以買了10張的票,可以有10%的便宜。巴黎的地鐵真是方便,就似一張蜘蛛網埋在整個城市下面。每條線都有不同的顏色,所以換乘很方便,也不容易走丟。大部分換車也無需出站,而且坐幾站票價都一樣。
第一站是盧浮宮。九點開門,我們九點十五到的,門口已經開始排隊。進館需要安檢,跟機場似的,但想來裡面的珍寶太多,也就諒解了。門票好像才8個歐,實在不能算貴,畢竟是盧浮宮啊。我和我的朋友都不是很藝術的那種,但又都是有些偽藝術的,所以除了細細欣賞鎮館的三件寶物-維納斯,勝利女神,蒙娜麗莎外,我們還是較為詳細地把整個館參觀了一下。當時館內出租的導聽器是沒有中文的,而館內大部分展品的介紹牌又都是法文。當然這不影響我們參觀,本來就不太懂嘛。從雕塑到油畫,從擺設品到古埃及棺木,這裡是藝術家的天堂,這裡是史學家的樂園,而我終究只是一個看客。看到達芬奇的畫作‘岩間聖母’時,興奮了一下,畢竟在‘達芬奇密碼’裡看到過。
五六個小時後終於從館內出來,這才細細端詳這個建築的外觀。較為典型的歐洲宮廷式建築,廣場上點綴著貝律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傳統與現代藝術的相結合,褒也好,貶也好,重要的是此時此刻我就在這裡。
挑了一家沿著塞納河的餐館坐下,這才發現餓了,看來藝術品還是可以讓我們享受得忘卻了飢餓。風景很好,坐在戶外,看著河對岸精美的建築和河這邊的街頭藝人,可惜餐館是典型的法式小餐館。服務慢也就算了,在歐洲必須習慣,但服務生的態度嘛…和他溝通真的就是雞同鴨講,我們用蹩腳的英語,他用熟練的法文,沒有表情,語速超快,好在我們點的他倒是都明白。
休息片刻,繼續上路。一路行走,過橋後來到了著名的巴黎聖母院。玫瑰花窗無比精致漂亮,在陽光下透出絢爛的光芒(亦或是我眼花了,因為它本身就光彩奪目)。沿著教堂裡外都走了一圈,其實非常喜歡門口的那個廣場。
天色還亮,坐地鐵來到了聖心堂。白色圓頂教堂坐落於城市北部的一個小山丘上,於是藍天白教堂綠山坡構成了一幅寧靜的圖片。而站在山丘上,眺望整個城市,河流穿梭於間,不見高樓大廈,遠處的巴黎鐵塔靜靜地矗立在夕陽下,也便得好似近手可得。
沒有去附近的紅磨坊,那不是我的興趣所在。
酒店定在了河的南岸,比較安全,畢竟兩個女孩,安全第一。周圍有三條地鐵,所以出行非常方便。晚飯在一家意大利人開的飯店裡吃的,離酒店不遠。主人非常熱情,還主動拿了英語菜單給我們,和下午的那個法國人差別太大了。知道我們是中國來的,還多聊了會,餐前的面包也給我們擺了個特別的造型,惹來周圍不少羨慕的眼光。
累了,畢竟昨晚也沒怎麼睡,早早回到酒店。看了會兒電視,聽不懂只看畫面,好像巴黎市區又有些鬧事。後來知道是大學生們對新出台的政策不滿。其實在白天看到了一小部分游行的人。祈禱千萬不要有罷工,在法國最怕這個。
2006年3月19日
按計劃今天是凡爾賽宮和鐵塔。
睡足了上路。天氣不錯,坐C線來到凡爾賽宮。這座由路易十四改建的行宮位於巴黎西南約20公裡,來到這裡才體會到那些帝王的極盡奢華。無論是鏡廳中400多面鏡子(這在當時可是難得),還是阿波羅廳中鍍金雕花淺浮雕的天花板;國王套房中‘法蘭西守護國王安睡’的巨大浮雕,還是王後廳中那張無比嫵媚的大床,真是把奢華演繹到了極致。進門時還是要安檢,不過這裡的講解器中有中文的。
下午四點回到市區,來到非來不可的艾菲爾鐵塔。一出地鐵就看到了,這個家伙太大了,不可能找不到。於是選定角度猛拍照,橫的豎的斜的,仔仔細細地記錄著每個細節。百米來外有一大群人也在猛拍照,不成那邊角度更好?走過去一看,一個溫州來的婚紗攝影團在拍結婚照。十來對夫妻,再加上每家的大大小小親屬,無比大的一個團。租來的白色豪華婚車一溜排開,引來過往游客和當地人的駐足。
夜降臨。鐵塔開始發光,每整點還會閃光10分鐘。於是這個出現在無數明信片和雜志上的景色也記入了我的相機中。夜色更濃時開始登塔。花了十幾個歐買了到最高處的票,比比昨天的盧浮宮,這個價可不便宜。開電梯的法國小伙很帥,更難得的是態度極好,略帶羞澀地和我們說笑。來到最高點,風很大,眺望巴黎夜景,很是一般。我想我喜歡的還是游蕩於塞納河邊,穿梭於小巷中,流連於歐式建築,休憩於路邊陽光下咖啡店的感覺吧。
2006年3月20日
離開的飛機是晚上6點的,按計劃白天是凱旋門,香榭麗舍,還有協和廣場,一路的。
其實凱旋門不如想像中的雄偉,但它的意義並不在於它的高度吧,就好比拿坡侖。紀念勇士的火種長明,紀念勇士的鮮花不敗,人們慕名而來,卻帶著崇敬而歸。法國人除了浪漫還應該有些精神吧。
接下來就是無數女孩的香榭麗舍,它的一頭連著凱旋門,另一頭通向協和廣場。其實真正熱鬧的也就前一段。我和朋友都不是忠愛名牌的人,但她的朋友托她買個LV的包,所以就去了。在裡面受了欺負(主要是因為老有中國人這裡買了便宜的回國倒賣),那個法國男主管的態度及其惡劣,和他理論了很久,就差要見他的主管了(不想再提了,現在想來還是氣,都一年多的事了)。反正即使我以後發了財,也堅決不買LV就是了。
協和廣場基本上是巴黎之行的最後一站了,有些小雨,遠處的鐵塔隱約可見。有個朋友說他不喜歡雨中的巴黎,但在我看來這樣的細雨,這樣的陰沉,倒平添了幾分憂郁的氣質。
巴黎是歷史的,也是藝術的,巴黎是大氣的,也是小資的,巴黎是浪漫的,也是憂郁的。
突然發現沒有什麼更多的語言可以形容巴黎了,也許她從未真正走入過我的心,而我也未曾細細地了解品位過她。我不浪漫,所以我沒有夕陽下看鐵塔時的感動;我不時尚,所以我沒有走在香榭麗舍時的興奮;我不藝術,所以我沒有對無數藝術殿堂的留戀。
每個人心中都會有自己的一座城市或者一片風景,我的在別處。
PS
非常喜歡搭乘easyjet,不光因為它便宜,更因為它的機長,飛行員,空服人員親和友善的服務及幽默的態度是各大航空公司無法比擬的。想來使用橙色,這個充滿活力的顏色作為它們的標志也是這個原因吧。

(Louver)

(Norte Dame的玫瑰花窗)

(聖心堂)

(凡爾賽宮-王後窗)

(Eiff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