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姑娘情結

作者: jameswang17

導讀四姑娘不是姑娘,是四個姑娘。 四姑娘住在離開成都240公裡的地方。 四姑娘身旁的寵物是臥龍的熊貓。 首顧四姑娘 04年8月,從九寨溝回到成都,我和我的同事們還有4天時間可以支配。和另外同事MM約好一起去四姑娘,4座連綿的雪山。中午從成都出發的時候,天氣很熱,長途車上也沒有空調,司機說用不到。在車上昏昏沉沉睡了不知道多少小時後,突然發現天氣非常涼快 ...

四姑娘不是姑娘,是四個姑娘。

四姑娘住在離開成都240公裡的地方。

四姑娘身旁的寵物是臥龍的熊貓。

首顧四姑娘

04年8月,從九寨溝回到成都,我和我的同事們還有4天時間可以支配。和另外同事MM約好一起去四姑娘,4座連綿的雪山。中午從成都出發的時候,天氣很熱,長途車上也沒有空調,司機說用不到。在車上昏昏沉沉睡了不知道多少小時後,突然發現天氣非常涼快,都要了不得不加衣服的程度了。這回才體會到司機的話是正確的。5點左右車在臥龍附近停下來,大家在路邊的小店裡吃了晚飯,又接著上路了。天快暗的時候,我們開始翻越巴郎山。高山草甸大片大片的,我一次看見。同車的大學生們都開始大叫起來,他們看來很激動。

晚上9點,我們到了一個叫日隆的小鎮,這裡就是四姑娘山山腳下。這裡原來是一個小小的村莊,因為開發了四姑娘山,這裡居然成了一個大縣城一樣的地方,3星級賓館居然有近10家之多。

我們在一個不知名的小旅舍裡住了下來,旅舍給人的感覺是小,干淨,便宜。

四姑娘山景點有3條溝,從東到西分別是雙橋溝,長坪溝,海子溝。聽說最漂亮的是長坪溝,所以我們決定第二天去最漂亮的長坪溝。同去的一個姑娘高原反應嚴重,身體不適,就沒有外出。我和另外一個姑娘開始了第一次和原是森林的親密接觸。

根據網上的說法,我們先徒步進入溝裡,沿途有木板棧道,石階,吊木橋,水流很急的小河,也有爛泥,亂石堆,馬糞牛屎。路邊的有一種樹叫沙棘,山腳下的小鎮上有賣沙棘晶衝飲,就是從這些樹上結的沙棘小果子裡加工而成的。黃色的小果子只比綠豆大一點點,吃上去酸酸的,據說維生素C含量超高。如果有人問,那四姑娘山到底在哪裡?在長坪溝裡,你進溝的時候,四姑娘山一直在你的右手邊,而你因為就在山腳下,而看不到四姑娘的頭部。但是這並非說在溝裡看不到雪山。在馬背上,時不時的回頭看一眼,雪峰就在你背後,又時而隱藏在雲彩中。在一個叫枯木灘的地方,是我們徒步的終點,是長坪溝的中點,是換騎馬的地點。那是一個景如其名的地方。小河流過亂石灘,當中,有很多已經完全枯死的“樹木屍體”。太陽照在石灘上,小河有些波光凜凜的樣子。穿上當地藏族服裝,鮮艷地留個影,這是在這裡最受歡迎地節目。在這裡開始騎馬進入下半段的風景。騎馬其實一點也不比走路快。馬夫就在你和馬的旁邊走,趕著馬匹,你沿途可以看見體力好的朋友全程徒步地進入溝底。右邊四姑娘地山壁很陡峭,而左邊地其他雪山又是遙不可及。騎馬時間長了,也很不舒服,當馬兒馱著你翻過又窄又峭的石堆後,我已經有些不想再騎馬了,就在這個念頭閃過沒多久,馬夫讓你下馬了。終點站,溝底到了。這裡就是長坪溝的最深處木騾子草坪。一大片天然的草坪,有一條水流不是很洶湧的河流在一邊。河水是遠處高山上的雪融化彙聚而成的,清涼的河水中,時不時的漂浮著一朵小野花,大概是四姑娘在摘花的時候,不小心掉在了河裡。河對岸,一只犛牛安靜的吃著草,當我靠近它的時候,它警覺地抬起頭看著我。慢慢地當它發現我完全沒有惡意後,又低下頭繼續吃它的草。草坪地四周全部被雪山圍了起來,進出口只有很小地一條小路。馬夫給我們介紹說,這裡是長坪溝的溝底,再往前走,穿過草坪,就是畢棚溝,有很多資深戶外朋友,經常在這裡做長坪-畢棚穿越。而我此時腦子裡一直在想,如果可以在這裡搭一個帳篷,在這裡露營一個晚上,該有多美啊!在這裡,我能看見四姑娘山四峰的背影,雲散開的時候,四峰的雪頂上偶爾形成的小型雪崩都看地很清楚。從地圖上看,畢棚溝對面有一個地方,名字很好聽,叫米亞羅。聽說是秋天看紅葉的絕佳地方,北京香山的紅葉根本不能跟那裡比。可惜,現在是夏季的8月,這裡的顏色除了綠色(樹,草),就是白色(雪頂)和褐色(山體,泥)。

我們原路返回到枯木灘,繼續騎馬出溝,這才發現,在一條河流的兩邊,分別是人走的棧道,我們走進來時候的一邊。另一邊,就是馬走的“馬路”。河兩邊各有自己的風景,但都圍著河水。我們騎馬一直騎道屁股疼得不行的時候,終於到了終點。然後還要步行一段路,才能出溝。這時候,我很不好意思的發現,我得體力還沒有同去的同事MM強。我是三步兩停地完成了最後一段路程,而我得同事MM居然比我少用1/3時間完成這段路程。

晚上美美在小旅舍裡睡了一覺,我准備第二天天不亮就出發去觀四姑娘山全景地最佳地點貓鼻梁拍攝雪山日出。但是我還是起晚了。出發的時候,天已經亮了。我坐在車上,在前往貓鼻梁的路上,我看見了日照雪山的樣子,第一次。真的是金色的雪山,但卻不是四姑娘山。當我來到貓鼻梁的時候,剛剛過了日照金山的時間。太陽已經升起來了。四姑娘山已經顯現在遠處,雖然不是金黃色的,但是還是非常的秀美。從右到左,四座山峰一座比一座高,一座比一座尖。大姑娘最“矮”,才海拔5230米,山坡不是很陡峭,聽說是登山初學者的最佳學校。麼妹四峰海拔6240多米,是蜀山皇後,四川第二高峰。(最高峰是貢嘎山)這裡群山連綿,但這四座山峰卻尤其的突兀。有東方阿爾卑斯之稱的四姑娘山有著自己的特色。作為中國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過渡階段的地方,這裡的自然分布在垂直上有著明顯的多樣性。山腳下可以有杜鵑花,草甸子,山腰上,雲杉,松樹,山頂上白雪皚皚。山體猶如被各色彩帶圍繞,遠處看,山體上的小路猶如彩帶上的花紋;當地人在草甸上造起了白塔,點綴在山體上,遠看就是彩帶上的花點子。

第三天准備去雙橋溝。那個昨天高原反應嚴重的MM今天適應了高原,而且今天的雙橋溝不像長坪溝一樣需要一定體力步行騎馬,她成了第三天最興奮的人。旅游車把我們拉進了溝,這條溝裡有足夠兩車交會的水泥路。我們很快就到了第一個拍照的景點。下車後,我沒有跟隨車上其他人一起看風景。我要看我的風景。我自己尋找這拍攝雪山的最佳地點。而雪山也在和我玩捉迷藏,時不時地躲進雲彩裡。這天的游程很無聊,車子在景點停留的時間很短,車上導游廢話沒有停過,把游客騙得東倒西歪。我只管一如既往地欣賞自己地風景,用自己的心去體會自己眼睛看到的風景。當其他游客都在看雪山的時候,我的眼睛和鏡頭缺盯上了當地人的馬棚和馬棚頂上的衛星接收器。大馬棚有柵欄,矮矮的馬棚需要人低頭才能進去,馬棚在草地的最裡面,背後就是高高的雪山。馬棚頂上的煙囪還冒著縷縷炊煙,草地上,馬和犛牛在悠閑地吃著草。草甸上也有牧馬人造的白塔,我像當地人一樣,揀石塊堆在塔身上,並圍繞白塔轉幾圈,生怕自己不夠虔誠。游程在旅游車停了幾站後,到了溝底,商業氣氛太足了,風景都打了折扣,我已經沒有了游興。出溝以後,我們三人包了輛車,直接回了成都。回去的路上,在臥龍的熊貓館看了看,門票貴了些,不過小熊貓很可愛。

第一次去四姑娘山,感覺不錯,特別是長坪溝。遺憾是沒有時間去海子溝,不知道海子溝是怎麼樣的風景。但我心中想到,我一定要再來這裡,一定要去海子溝。

二進四姑娘山

第二此親密接觸四姑娘山,在第二年的5月。一個人,就為了海子溝。

一早從成都出發,中午1點到達山腳下的日隆鎮。車就停在海子溝售票處。這次我是帶著全套登山裝備來的。可是,我犯了個錯誤:冒進。山腳下是海拔3200M,我背著30公斤的行囊,剛剛上了200米山坡,就喘得不行了。還好,我在山腳下雇的向導兼馬夫來接我了。

騎上了馬沒多久,我開始頭痛了。高原反應越來越加劇。一路上,還是看到了不少好風景。剛山山的時候,有一個著名的景點,鍋莊坪,這裡是當地人在節日期間聚集跳舞的地方。草甸子上的白塔和我的距離是那麼的近,原來這白塔就是去年在貓鼻梁看到的那個。我現在就在去年貓鼻梁看到的草甸,小路,白塔上騎馬走過。回頭看看貓鼻梁的地方,我突然發現為什麼要叫貓鼻梁這個奇怪的名字了。在貓鼻梁往後一點的公路大拐彎處,凸出的大石頭就像一只貓蹲在山路邊上,頭探出山體向海子溝方向看著。反正是和貓有關西,為什麼是鼻梁就說不清除了。然而這個時候,我的高原反應卻越來越嚴重了。剛開始還只穿T恤衫,現在我已經穿上了毛衣和厚外套,手戴了手套還是涼,頭痛到開始不想多說話。6個多小時後,我終於來到登山的大本營,一個不大的草坪。馬夫問我行不行?我只能說,先在這裡睡一晚吧,第二天能否登山就看頭疼程度了。

我旁邊是一對韓國夫妻和他們的向導。他們的朋友在山下的馬棚裡,放棄了登山。而我在克服了不算嚴重的高原反應之後,總算是自己把帳篷搭了起來。說是草坪,其實草並不豐盛。地上硬硬的,還有草杆。大本營海拔位置正好在雪線上,這個季節正好開始融雪,雪水自己彙聚成小溪流,嘩嘩地流向山腳下,拐了彎就看不見了。我的帳篷搭在一個稍高的地方,不用擔心雪水流進帳篷,但是我擔心晚上下雪。搭好帳篷,我已經把所帶的所有衣服褲子全部穿在了身上,如果完上再下雪,我就要凍僵啦!還好,老天保佑,這個晚上沒有下雪,不過我也沒有睡好。因為高原反應,我沒有胃口吃東西。但我知道,如果不吃東西,晚上會更加冷。我勉強塞幾粒牛奶糖在嘴裡,喝了些水。也不想說話,天色已經黑了。就躺下吧。一個晚上,我每小時都會醒過來,然後輾轉反側,之後又稀裡糊塗的睡著。雪水融化的聲音非常吵,嚴重影響我的入睡。醒過來爬出帳篷,冷極了,風有些大,天上星星很亮,很密,明天是好天氣。

當天終於開始亮的時候,旁邊的韓國人和他們的向導已經開始收拾登山的東西。我雖然還是頭疼,但還是勉強跟他們一起出發上山了。這一路上沒有了風景。一開始,草甸消失了,荒涼的山路沒有盡頭。然後開始有雪了,向導讓我們穿上有齒的鞋套,走路才不滑。因為是5月底,雪不是很深,最深的地方也就沒過腳踝,我的鞋子是防水透氣的面料,第一次感到這個鞋子是多麼好的東西啊!太陽越來越大,我們都戴上了防護鏡,向導把他的登山杖給我用,果然省不少力氣。也不知道走了多少路,向導說,這裡就是最高點了。看看四周,還真沒有向上的路了。天氣好極了,對面不遠的地方,比我們高的山峰看的非常清楚,向導說這些就是四姑娘的其他山峰。剩下的就是矮很多的山了。

下撤的路就是上來的路,因為沒有下雪,我們就直接踩著來的時候的腳印。山峰的確不陡峭,下山的體力消耗不是很大,不過更加危險。我總是先把登山杖插在前面的雪裡,才趕提腳往下走。

回到大本營,我的馬夫已經在等著我。我說,我頭痛,沒吃東西,能不能直接下山?馬夫說可以。我們在夕陽夕下的時候,快速的返回了山腳下。剛到山腳下,天已經黑了,日隆鎮卻還是很熱鬧。各種旅游紀念品小店都燈火通明,飯店,火鍋店都熱鬧非凡。而我一到山腳下,高原反應終於結束了,一來已經適應了,二來從高海拔回到低海拔,實在是舒服啊,氧氣多了不少啊!而且還有一個很好的感覺:肚子餓了,胃口好了。我在一家小店裡,一個人吃了一大盤牛肉,爽歪歪啊!第二天就直接回了成都,剩下的旅程比較精彩,但不在本文描述範圍裡面。

第三次接觸 四姑娘

我這個人有個毛病,喜歡擺老資格。第三年有了一個假期,可以和老婆一起去度假。結果,我們還是選擇了四川,高原,雪山。主攻方向是稻城亞丁,可以路過四姑娘山,也有時間去,於是就鼓動老婆一起去了。

路線經過和包車的師父商量,決定從北線的四姑娘山-丹巴-新都橋-稻城-亞丁-稻城-新都橋-康定-成都,先北後南,路越來越好走,容易控制回來的時間。

當車再次走到臥龍時候,遇上修路了。聽司機說是臥龍要開發英雄溝旅游景點。這個地名早就出名了,是因為當地特產大熊貓。如今這裡要成為旅游景點了,那麼大熊貓都到哪裡生活呢?難道是那裡的熊貓動物園?

到達日隆鎮的時候已經不早了。我因為上次的冒進,這次決定先休息,住下來。計劃中,也就只去長坪溝,所以不是很著急。

第二天,同去的我,我老婆,我的朋友和他的女朋友4人一起進溝。還沒有進溝,我就做起了導游。什麼時候該走,什麼時候該騎馬,什麼地方回頭看雪山都說得頭頭是道。我們還在不半路上拿出我們的家伙,在馬棚裡頭自己生火做飯吃。當我第二次來到枯木灘的時候,水比第一次大,很多灘都淹沒了,枯木還在那裡枯著。騎馬來到木騾子草坪,草還是很綠。我們一直走到畢棚溝的溝口,其實畢棚構和長坪溝也沒什麼區別。這次因為我們的目的地是稻城亞丁,無法在四姑娘山待很久,只能看了會兒草坪就返回日隆鎮。景色還是這個樣子的,我沒有什麼可再描述的。日隆鎮上有的松茸燒湯很好喝,沙棘晶是很好的飲料,還有當地人自己釀的青稞酒,有些酸,有些甜,後勁倒還好。我老婆也不是第一次看雪山,不過跟原是森林親密接觸倒是第一次,另外兩個人更加是從來沒有見過雪山,他們很激動。

三次去四姑娘山給我的感觸很深。這是一個開發得只剩下風景的地方。一切都被風景開發商搞得很正規,收費也不算低,但還是值得一去的好地方。至少你也不用擔心被宰(其實已經是明宰了),因為騎馬的費用是明碼標價的,除非你有特殊的要求。這裡可以悠閑的只去雙橋溝看看,不費體力;也可以去長坪溝走一下,稍耗體力,但絕對值得;如果你想登山,又沒有嘗試過,可以去海子溝登大姑娘峰。當然,如果你是登山高手,三峰,二峰,麼峰也可以隨你挑選。而且,在四姑娘山隔壁的一座叫夾金山的地方,那裡除了風景不錯以外,還有一個歷史典故:當年紅軍過雪山的著名故事,就發生在夾金山,毛主席的詩中描寫的雪山就是這裡。

今年我恐怕沒有機會再去四姑娘山了。而我對那裡始終還有2個願望沒有達成:1. 在長坪溝木騾子草坪上搭帳篷過夜;2. 10月分,穿越長坪-畢棚,到米亞羅去看紅葉!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