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絲綢之路西行——吐魯番

作者: 緯度間的旅行

導讀費用/行程篇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961201. 吐魯番印像 新疆行程的第一站就安排在了吐魯番,一方面是想化解此行心中最代表新疆印像的葡萄溝吃水果的心願,更為重要的原因也是不想回程時從烏魯木齊再走回頭路。可孰不知,到了吐魯番才發現,吐魯番的美以及由其代表的西域文化會遠遠超過所有此行新疆行所有帶來的震撼。而也正是在隨後的 ...

費用/行程篇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961201. 吐魯番印像

新疆行程的第一站就安排在了吐魯番,一方面是想化解此行心中最代表新疆印像的葡萄溝吃水果的心願,更為重要的原因也是不想回程時從烏魯木齊再走回頭路。可孰不知,到了吐魯番才發現,吐魯番的美以及由其代表的西域文化會遠遠超過所有此行新疆行所有帶來的震撼。而也正是在隨後的西行日子裡,我們才更多的認識到了歷史長河中一個個為新疆做出卓越貢獻的男人與女人。

《史記》中著名的張騫二次出使西域,都曾提到過吐魯番。雖然張騫最終因為各小國不和,沒有達成漢朝聯合夾擊匈奴的目的。但張騫本人那種不屈不撓,歷經幾十年鬥志不移,寧可舍棄異族妻女,只身冒險多次往來西域的精神卻使值得我們這些後輩永遠尊敬和學習。

張騫二次出使西域不但打通少數民族及漢族與西域國家的商貿往來,也促進了漢夷之間的文化交融。此後由於張騫出使西域給新疆帶來的變化,至今仍然可以從吐魯番普通的生活中得到體現: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大量在中原栽培(新疆到處賣石榴汁,葡萄干)。而中原亦引入了絲織養蠶技術,並在新疆大部分地區推廣種植桑樹(5月底去正是桑葚的季節)。同時大力推廣鑄鐵器的技術(喀什大街到處可見鐵匠鋪)。

中國蠶絲和冶鐵術的西進,對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甚大。不僅如此,逐漸在文化領域上漢夷更廣泛的交流,也為世界文化的融合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龜茲的樂曲和胡琴等樂器引入漢朝,極大豐富了漢族人民的文化生活;而漢朝軍民在鄯善、車師(吐魯番)等地屯田,並協助當地居民一同開發使用地下相通的穿井術,習稱“坎兒井”,更使干旱少雨,酷熱難耐的吐魯番地區成為了瓜果飄香,甘泉清冽,涼風襲襲的解暑聖地。

這裡曾經是世界民族大融合之地,亦是後來作為東西方文化交流薈萃的重要歷史遺跡。在絲綢之路影響下,漢、唐兩代政府安排的“西域督護府”更是成為了管轄新疆大部及中亞地區的主要行政機構。

吐魯番作為入疆的要塞,擁有眾多的歷史古城遺跡中(交河故城,高昌古城,高台古城),多數都與西域的三十六國(西域是古時的一片屬地,在《漢書》中曾有記載。因有三十六個國家在其領域稱王,所以也稱“西域三十六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交河故城 精彩指數:*****

交通: 建議包車前往 (吐魯番市區到景點的公交太少,人多時可包車游所有市區主要景點,一般TAXI包車200/車/天)

注意事項: a. 建議先到故城外的介紹館裡聽完免費的介紹,對整體布局有所了解後再進入觀賞。

否則看到一片片的瓦礫土堆會立刻失去方向感和興趣

b. 由於天氣炎熱少雨,裡面的牆壁泥土等都是2000多年遺留下來的文物,請勿觸摸過多,以免損壞。

c. 裡面到處有隱蔽攝像頭,請沿著石磚路行走,切勿跑到土台階以上,避免罰款。

(我們就是因為不知道規矩,為了效果站到高處拍照片,被保安嚴重警告了)

交河故城位於吐魯番西郊10公裡牙爾乃孜溝兩條河交彙處30米高的黃土台上,長約1650米,兩端窄,中間最寬處約300米,呈柳葉形半寫。

這裡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車師前國都城,是該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交流中心。交河城是車師人所建,建築年代早於漢,毀於十四世紀前半葉元代的戰火中。該城經過風風雨雨的考驗,至今城內的官署、寺院、佛塔、坊曲待道等建築物保存較好,是目前世界上保護得最好的生土建築城市。更是因為此地很少下雨,所以2000年後的今天,我們仍能從泥土糊成的城牆,寺廟,民居,官窯中找尋到2000年前的車師部族的生活原貌。

交河故城的布局大體分為三部份,一條長約350米。寬約10米的南北大道,把居區分為東西兩大部分。大道的北端有一座規模宏大的寺院,並以它為中心構成北都寺院區。城北上還建有一組壯觀的塔群,可能是安葬歷代高僧的塔林。

東南方,有一座宏偉的地下宅院,頂上有11米見方的天井,天井東面南道,設有四重門柵,天井地面,有一條寬3米,高2米,長60米的地道與南北大道相通。據考察推測,可能是安西都護府的住所,後為天山縣的官署衙門。

西部有許多手工作坊。大道兩側是高厚的土垣,垣後是被縱橫交錯的短巷分割的“坊”,臨街不開門。“坊有紡織、釀酒、制鞋等手工作坊。東側有軍營,余為民居。

交河城僅有東門和南門兩座城門。東門巍然屹立在30米高的峭壁上,主要是為城內居民汲引河水的門戶。由於城建在30米高的縣崖上,不用築城牆,城門亦非正式建築,南門,是古代運送糧草、大軍出入的主要通道。南門地勢險要,有“一人守隘,萬夫莫向”的山口。



火焰山 精彩指數:*** (指景區外)

交通: 仍建議包車前往 (吐魯番市區到景點的公交太少,人多時可包車游所有市區主要景點,一般TAXI包車200/車/天)

注意事項: a. 建議景區門票可以省去不買,因為景區內實在沒什麼看的。(可以省35/人)

包車離景區很遠就可以拍到火焰山全景,走近可拍標志牌。

b. 由於天氣炎熱,在市區建議買大量的純淨水補充(市區1元/瓶 普通礦泉水)

c. 間或可能碰到一些非常不講理的景區人員,請勿多與他計較。

此行新疆,總碰到有景區人員很可笑的說,不買票進的話,連站景區外拍照也不可以。(高高一座山,他也圍不住呀!)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火焰山就是這樣一座山。

相傳《西游記》中唐三藏取經受阻火焰山,孫悟空三借芭蕉扇來撲火,火勢卻越撲越大,只好請來觀音解救。而現實中,火焰山確實如火焰般燃燒的通紅灼熱。

火焰山位於吐魯番盆地北緣。古書稱赤石山,維吾爾語稱克孜勒塔格,意即紅山。 火焰山脈呈東西走向。東起鄯善縣蘭干流沙河(又是西游記的來源?),西止吐魯番桃兒溝,長100公裡,最寬處達10公裡。 火焰山重山禿嶺,寸草不生。每當盛夏,紅日當空,地氣蒸騰,焰雲燎繞,形如飛騰的火龍,十分壯觀。火焰山景區位於火焰山下,有一根直穿雲霄的溫度計,游客到此都不免要與他顯示的溫度做到此一游之照。

其實山體通紅的主要原因是因中生代的侏羅、白堊和第三紀的紅色砂礫岩和泥岩組成山體,雄深曲折,布滿道道衝溝。 山上寸草不生,基岩裸露。火熱的夏季在陽光強烈照射下,紅色山體熱浪滾滾,紅色煙雲蒸騰繚繞,恰似團團烈焰在燃燒。有當地人說,夏天埋土下的雞蛋可以曬熟,不知你信是不信? (好想嘗試,因為季節不對溫度不夠,未遂)



(天熱的能曬熟雞蛋(雖然才4月))

高昌故城 精彩指數:**

交通: 建議包車前往

注意事項: a. 建議交河故城和高昌古城選擇一個參觀即可,因為內容雷同。也可在城外高台觀賞(省去門票50)

b. 高昌古城 附近沿路有很多桑樹,站在樹下搖一搖會有很多桑葚吃。(市區也有賣,一籃4斤/ 5~8元)

高昌故城,歷史悠久,曾是高昌王國的都城,位於吐魯番市東面40多公裡的三堡鄉。

公元前一世紀始建高昌壁。高昌城使用一千三百多年,於公元十三世紀末毀於戰火。雖然經過二千多年的風吹日曬,故城輪廓猶存,城牆氣勢雄偉屹立在火焰山下。

高昌故城規模宏大,十分壯觀。城呈長方形,周長5公裡,分外城、內城、宮城三部份。外牆基寬12米,牆高11.5米,夯士築成。全城有九個城門。其中南面有三個城門,東、西、北面各有兩個城門。西面北邊的城門保存最好。

高昌城廢棄後,日益蠶食被墾成耕地,大部分建築物消失無存。尚存較好的遺跡有,外城西南和東南角保存兩處寺院遺址。其中西南角的一所寺院,占地約一萬平方米,由大門、庭院、講經堂、藏經樓、大殿、僧房等組成,東南角的寺院,尚存一座多邊形的塔和一個禮拜窟,是城內唯一保存壁畫較好的地方。內城北部正中有一座不規則的方形小城堡,當地人稱“可汗堡”。

北部的宮城內仍保存許多高大的殿基,一般約4米左右。從此可以看出當時有高達四層的宮殿建築物。



(高昌城外)

蘇公塔(額敏塔) 精彩指數:* (指景區外)

蘇公塔(額敏塔),位於吐魯番市東郊2公裡的木納村,額敏塔是清朝名將吐魯番郡王額敏和卓,為了恭報清王朝的恩遇,表達自己對真主的虔誠,並使自己一生的業績流芳後世,而自出白銀7000兩建造,額敏和卓死後次年,其次子蘇來曼建成於1777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蘇公塔是新疆現存最大的古塔,全部用青灰色磚建成。高44米,塔基直徑為10米,塔身下大上小,呈園錐形。塔內有螺旋形台階72級通往頂部。塔身周圍不同方向和高度,設有14個窗口。塔的表面分層砌出三角紋、四瓣花紋、水波紋、菱格紋等15種幾何圖案,具有濃厚的伊斯蘭建築風格。

與蘇公塔相鄰的蘇公塔禮拜寺,是新疆境內大的伊斯蘭教禮拜寺之一,占地2500平方米,室內寬敞,建築莊嚴、古樸、可容納上千人做乃瑪孜。每逢肉孜節、古爾邦節,穆斯林群眾,近的三人一群、五個一簇湧向禮拜寺;遠的,騎毛驢、騎自行車、坐汽車從四面八方雲集這裡,頒經禮聖,祈求福佑。



(沒進去,門外拍的)

由於之能發5張PP,未完待續,還有坎兒井,葡萄溝。。。等


精選遊記: 吐魯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