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廬山前,先坐火車到了九江。在九江,離潯陽樓不遠的岸邊,孤獨地立著一座鎮江塔——鎖江樓塔。游客一般都是在潯陽樓上望一下它而已,我們沿江走到塔下,夕陽西下,與江面越貼越近。一條古石梯靜靜地通向塔底,七層的塔也靜靜站立,望著江上的夕陽。從塔頂下來,走到塔腳的江邊,江水離岸只有二三十釐米,就在眼前,與我們相隔咫尺,伸手可及。江水被夕陽染成了紅色,一條紅色的水路從太陽下面延伸到眼前,水面輕微地起伏著,喘著氣,打著小旋渦向前推去。一切事物在黃昏中都安靜下來,靜謐中又蘊涵著雄壯與澎湃。
離開鎖江樓塔,再沿江往回走,只見岸邊堆著以備抗洪的白色沙包,鼓勵人們全力抗洪的大標語醒目地立在岸上。一切仍是安靜。有時自然是美的,令人忘懷,但有時它卻又那麼的無情。。。
要做車回鬧市區。一輛公共汽車在前面停了下來,於是想也沒想直向它的前門奔去,忽見後門“砰”地一聲開了,楞了一下,才想起這裡不是廣州,不必恪守“前門上車、後門下車”的規定,才連忙從後門上了車,邊笑,真是習慣性了。
晚上走在九江的熱鬧的街上,路邊擺滿一排大排攤,透過升騰的鍋氣,店主兼主櫥邊揮動著勺子,邊滿臉笑容熱情地問著走上前看的食客:“想吃點什麼?過來看看,不吃也不要緊。”
兩間比較現代一點的快餐店內早已人頭湧湧,年輕人自然更願意選擇這裡,我們也最終進了其中一間解決晚餐問題。在這裡是自選食物的,更多了一份自由自在和悠閑。拿了食物,坐在一旁的位置上,邊吃邊看著來往的人、聽著喧鬧的人聲。不知不覺中似身為這個城市的一員,正肆意地享受著這個城市一個小市民所享受的悠閑。
夜已深,這個城市還沒困倦,而燈光與人聲漸漸散去。走在回旅館的路上,一間一間的商店陸陸續續關門,路邊的一些名店依然燈火輝煌,響著王菲和BEYOND的粵語歌聲,恍如走在廣州的北京路上。
又想起了來時在火車上認識的那位回九江的阿伯,帶著我們坐車進市區指點去路,並幫我們買車票而不肯收回錢,盡管只是區區的兩元;又想起了在公共汽車上見到的那位售票員,熱心地教一位初來咋到的軍人去哪裡該如何坐車;又想起了載我們去煙水亭的三輪車夫不停地提醒我們去潯陽樓又該怎麼走。。。一種親切的感覺在夜幕下漸漸滋生。
這就是九江。。。
(寫於199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