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十八天--西藏雪域之旅(3)

作者: yylxb

導讀4月26日(第五天) 朝聖的天梯清早7點多,吃過一點早飯,我們動身前往噶丹松贊林寺,這是我們旅途中的第一所藏式廟宇。此時我們已身處海拔3000多米的地區,幸好大家身體還可以,沒事兒。行車沒多久,便望見遠處小山上一群民居,民居最上面幾座金色房頂,沒猜錯的話那就是松贊林寺。我們先在前面的一片草地搞搞攝影,那兒有個簡陋的觀景台(門票2元/人,其實就是 ...

4月26日(第五天)

朝聖的天梯清早7點多,吃過一點早飯,我們動身前往噶丹松贊林寺,這是我們旅途中的第一所藏式廟宇。此時我們已身處海拔3000多米的地區,幸好大家身體還可以,沒事兒。行車沒多久,便望見遠處小山上一群民居,民居最上面幾座金色房頂,沒猜錯的話那就是松贊林寺。我們先在前面的一片草地搞搞攝影,那兒有個簡陋的觀景台(門票2元/人,其實就是草地,只不過當地居民想撈點外快而已),幾個婦女抱著小羊羔迎上來,這時你們千萬別上當去抱,要另外收費的。果然,她們說,和不和羊照個相,照嘛。千萬別搭理!除非你真的很想和羊照相。我們在裡面各有各忙,有的拍景,有的拍人,還有拍錄像的,理也不理那幫婦女。來到松贊林寺山腳,已經很多旅游大巴停在裡面,我們趕忙買票,每人10元。買了才後悔,似乎不用買票也可以進去,李哥李嫂是虔誠的佛教徒,他說來朝聖,不計較這點錢。踏進門檻,哦!前面簡直是一條朝聖的天梯,又直又高,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上還要爬天梯,難道真的是高處不勝寒嗎?是神在考驗人的毅力呀,既然來了,上吧!於是,一步一腳印,上一級歇一會兒,每個人心中只有一句話---“怎麼還沒到啊”。

走近喇嘛大家陸陸續續、氣喘吁吁地爬上來了,第一次見到藏式寺廟,本人頗有點新鮮感。松贊林寺是雲南規模最的藏傳佛教聖地,寺廟的外圍主要以紅白為色調,廟的頂部塗上金漆,嵌有金輪、金鹿、金轉經筒等飾物,以表吉祥。正殿外面,一群小喇嘛正在買早餐,大部份買饅頭,個別的偷偷地在小販那兒買火腿腸,和尚可以吃肉的嗎?還有幾個小喇嘛坐在一旁打手機、玩游戲機。啊?怪哉。據我們兼職導游寒江雪說,現在的喇嘛呀,家人把他們送進這裡相當於送進學校讀書,有些家裡有錢的,每個月寄錢過來給他們花,他們拿著錢亂花,哪裡是來頌經學佛的。

此時,只聽見“咚咚咚”的敲鼓聲,接著傳來吹號聲(藏族特有的長號),原來到了喇嘛頌經的時間,所有喇嘛回到殿裡,按自己的座位坐好,紛紛開始口中念念有詞(我們不知他們在念啥)。幾個喇嘛頭開始點名,然後一位老喇嘛走來走去,很像我們在學校讀書時老師巡堂,班長點名的情景。看這些喇嘛也不是認真地念經,交頭接耳,有說有笑。看了一會兒,繞著走了個圈,裡面的酥油茶味實在難聞,而且空氣不好,我和寒江雪先下山,為了等那對虔誠的信徒,我們在停車場看了看那些旅游紀念品,差不多都是賣馬尾、利刀、藏藥之類的。

離開松贊林寺,繼續踏上西行之途,也開始了我們崎嶇艱辛的征途。一路下來,伴隨我們的只有天險峻嶺、山體滑石、高原反應----,翻越了不知多少座大山,視線裡盡是光禿禿的山嶺,還有山腰上殘存的茶馬古道。

中午1點多,穿過一條盤旋而上的街道,我們到達奔子欄。奔子欄是一個交通重鎮,相當於以前古代的大驛站。凡要往前走的車都要經過這兒,並且停下來吃過飯再上路,因為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你不在這裡吃飯,必須走很遠才有飯吃啰,所以在這個遙遠的小鎮,人氣很旺,熱鬧得很。

神奇的白馬除了萬裡無雲的藍天,白色漸漸成為眼底下的主色調,美麗的雪山從此連綿不斷。下午2時許,我們到達了白馬雪山,我對雪山的情懷驟然爆發。這裡海拔4200米,陽光照在皓白的雪地上,白雪閃閃發光,雪山的線條尤顯美麗,宛如一匹神奇的白馬,飛越於一眾雪山之間。它正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我們,游人紛紛興奮不已,堆起雪人,打起雪仗,到處可見他們留下的足跡。我多想打打雪仗,可是,看看我們的驢友吧:寒江雪,只顧著搞攝影;李哥,遇上了這匹“白馬”,高原反應來了,頭痛不已,不敢多動;李嫂拍拍DV便在一旁照顧李哥。

從白馬雪山下來,我們一行四人前往今晚的住宿處---德欽縣。縣城的街道也有點從高到低的感覺,這和山形有關。原本想著住一家較好的酒店,但臨近五一,升價了,要240元/間,於是我們找了對面的一家,叫阿墩子酒店,140元/間,也過得去,裡面還有停車場。晚上,咱們到街上逛了逛,男人們買吃的用的,快食面、葡萄糖、氧氣筒等;女人們買好看的,披巾、手鐲等。

4月27日(第六天)

清晨從被窩裡鑽出來,發覺氣溫不再活躍,從雲南的高溫驟然下降到接近零度。刺骨的寒風迎面襲來,我不由得打了個哆嗦。原本打算今天一大早去飛來寺看日出,聽說清早的“日照金山”很美。然而俺導游老公說天氣不好,看不了,我們便打消了這個念頭,直接前往梅裡雪山。然而在路上,只見返程的驢友說,天氣晴朗,看到了梅裡雪山壯觀的“日照金山”景像。唉,我們心痛啊,於是一致把目光投向了“罪人”---寒江雪。

梅裡仙境帶著一絲遺憾來到觀景台,眼前的就是梅裡雪山,難以致信,如此壯觀美麗、如同仙境般的神山,這才是我心中真正的雪山。什麼玉龍雪山早已拋之於腦後,那簡直不能稱為雪山。據我們隨團導游寒先生說,梅裡雪山又稱“雪山太子”,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有十三座山峰,稱“太子十三峰”,是雲南最壯觀的雪山山群。十三座山峰連成一線,一直延伸至無垠的天際間,宛如一群神界仙女守護著這一片無暇的仙境。清新澄淨的藍天,映襯著皚白秀麗的雪峰,怎不叫人陶醉?

驢友們紛紛秀出自己的“私伙”---專業相機,拼命地“開火”。我們幾個業余的,盡管站在那兒,盡情地和雪山留影。離我們不遠的地方,一排白塔佇立在眼前,塔與塔之間掛滿了彩幡,上面寫滿了藏文,大概上也是一些祝福的字眼吧。忽然傳來一陣陣頌經聲,回頭一看,一位藏民盤坐在地上,手中拿著一把鑿子,口中念念有詞,邊鑿邊念。前面擺滿了刻有藏文的鵝卵石,聽說上面寫的是用藏文寫的六字真經,中文是“唵、嘛、呢、吧、哞、吽”,我猜應該是“南無阿彌陀佛”的意思。我也覺得挺有意思的,買一塊吧,可惜我和這位藏民語言溝通有點問題,講了許久,還是“雞和鴨講”,大家都沒明白。還是隨緣吧,地上全是十元、二十元、五十元的,我便丟下十塊錢買了一塊石頭。

從德欽出來,基本不用繳交過路費,但沿路都是山體滑石,極為危險;荒蕪的山上,石頭呈青色,對於身為地質勘測人員的李哥來說,他最有發言權。據李哥說,這是一種礦石,是一種叫不知什麼地貌(俺對這個沒興趣,當時就忘了)。

中午13:40,我們在鹽井吃中午飯,這裡顧名思義就是鹽的產地,藏民很多,然而在這裡開店的,大部份是四川人,我們還是在一家四川飯店(別以為真的像我們平時說的飯店,這裡簡陋無比)坐下來,我們輪流看東西,大家分頭辦事。司機大佬到處找一些汽車備用件;寒導游到處逛逛,看看風土人情;我和李嫂到處找廁所(這裡廁所不多,而且簡直發吐,我差點吐出來)。20分鐘後,寒導回來了,手裡拿著兩條藏式項鏈,挺好看的,才7塊一條,他還說要買現在買啊,越往西走旅游品就越貴。我和李嫂趕緊叫他帶我們去,拿回去作手信送人。後來,我們砍價砍到5塊一條,每人買了10多條,大包小包拎著走。吃過飯後,本想去真正的鹽井看看,但路太難走了,剛走幾步實在車很難開進去,走吧。

路上,藏民們尤其是小學生看到我們的車都很熱情地向我們打招呼,向我們敬個少先隊禮。我們也早有准備,李哥李嫂在廣州買了很多文具,有練習本、鉛筆、橡皮擦、筆刨等,現在正是派發文具的好時機,學生們開開心心地接過我們的文具,我們也覺得高興。剛對藏民們的熱情留下較好的印像,然而途經一條村時,一群小孩子衝出來,圍著我們的車,甚至攔住去路,向我們要東西,要吃的。本來我們會發一些東西給他們,但他們攔車要東西,太不禮貌了,我們打消了這個念頭。這裡的鄉風不好,大人也不管管他們的小孩,可能是一直以來路過的車輛都向他們派吃的,久而久之形成這種惡劣的風氣。

旅程的十字路口下午,我們到達芒康,此時氣溫明顯下降,海拔接近4000米。兩位司機大佬出現嚴重的高反,首先俺老公,頭痛、嘔吐,不能多動;其次,李哥,頭痛、耳鳴,但要死撐;連我們的驢兒(車子)也病倒-----喇叭不響了。我們趕往下榻的旅館,我帶老公去醫院,李哥找個地方修修車。醫生說我老公是典型的高反,沒啥事,不用吸氧,也不用找針吃藥,休息一下就可以了。而李哥只顧著修車,在寒冷的室外,結果晚上發高燒,40℃。

兩位司機都病了,怎麼上路呀。明天我們何去何從?我們正站在這次旅程的十字路口上,是繼續往前走,還是要沿路折返呢?各人心中憂慮不同,但還是先好好休息一個晚上再說吧。



(松贊林寺)



(梅裡雪山)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