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失像牙的海岸

作者: 行者洛藝嘉

導讀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可生產國和出口國。 像牙海岸,現在叫科特迪瓦了。但很多人,還是只知道這國家原來的名字。 像牙海岸,沒什麼像牙了。現在只有海岸。 大西洋上,幾內亞彎美麗的海岸。 遺失像牙的海岸 迷人海灘 阿比讓是西非最繁華美麗的城市之一,人稱“西非巴黎”。這是曾經的首都,現在的經濟首都。 游人常去的海灘有大巴薩姆和阿西旎。 大巴薩 ...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可生產國和出口國。

像牙海岸,現在叫科特迪瓦了。但很多人,還是只知道這國家原來的名字。

像牙海岸,沒什麼像牙了。現在只有海岸。

大西洋上,幾內亞彎美麗的海岸。



遺失像牙的海岸



迷人海灘



阿比讓是西非最繁華美麗的城市之一,人稱“西非巴黎”。這是曾經的首都,現在的經濟首都。

游人常去的海灘有大巴薩姆和阿西旎。

大巴薩姆,是殖民時代科特迪瓦的首都。法國人當年就是從這裡登陸的。殖民,也帶來了那裡的繁華。後來瘟疫來了,這個城被毀。後來又重新成為旅游勝地。一家家旅館,既非常非洲,又很現代。

在分叉去阿西旎的路上,有很多賣毛螃蟹的。很長一段時間,我以為阿比讓只有兩種螃蟹。臉盆那麼大的海螃蟹,整個殼裡都是黃的湖螃蟹。其實,還有這另外的一種,最好吃的。

阿西旎比大巴薩姆景色更豐富多彩。前面是藍色的海,後面是青透的湖。乘著小舟或快艇,左一望,右一望,景色迥然不同。很多外國人在這裡有游艇。便宜的只相當於一輛標致206的價格。一年給黑人相當於人民幣一萬元的保管費,他就全面為你負責了。來前一招呼就行。

阿西旎海的顏色跟大巴薩姆那種湛藍不同。綠色的,有些像海南的亞龍灣。這裡最著名的是地中海俱樂部。繁華堪比泰坦尼克號。但是,已經關張了。

常去鱷魚酒店。在紫色三角梅掩映的庭院中吃烤魚。非洲人都愛吃烤魚和烤雞。

望不到頭的椰林墜著溫暖夕陽。路兩旁是兜售各種貨色的黑人。西瓜椰子兔子小烏龜。要買菠蘿,剛從阿西旎出來的地方最便宜。相當於10塊人民幣,能買一籮筐。有個小鎮賣紙糊的大蝴蝶。有一個小鎮賣畫。你們見過美人魚,可見過魚美人嗎?魚的頭,人的身體。想想,能不能好看?

羅弗宮.魚市場

其實,最好玩的地方,往往不是最出名的地方。我覺得羅弗宮的“洗衣中心”是一景。草地上,山坡上,鋪天蓋地都是衣服。黑人洗了衣服不像我們晾在繩上,而是直接攤在地上。黑人窮,卻繼承了前殖民者法國人享受服務的意識。很多人都不自己洗衣服,拿到外面洗。一點點錢倒就可以了。

羅弗宮也有市場。賣肉的都是女人,握著半米長的大刀。蒼蠅嚶嚶地飛著。髒兮兮的孩子,穿著背心,或光著小身子,在油膩的桌案附近蹣跚而行。一長排桌案的最左邊,是賣熟食的。被加工成黃色的肉,放在一個個塑料盆裡。很多人,就買小小的一兩塊。一則他們胃口多數時候很小,二則確實沒錢。

魚市場在港口,又大又髒,是高貴的太太小姐不敢去的。我去魚市場時也往往換上樸素衣服。但還扎眼。因為外國姑娘在那樣的地方出現實屬少見。我和老姜也去過那裡。她是一家中資機構住非洲首代的太太。我和老姜剛進魚市場,很多人便停下手裡的活兒望著我們。他們腳邊,磅秤旁,放著一堆堆打好包裝的帶魚。那是出口的。也有抱著小紙盒箱子就過來的,熱情地喊中文“帶魚。帶魚。”他們知道中國人吃帶魚。他們不吃無鱗魚。我們再往裡走,總有黑小伙拉住老姜說“太太,太太。”老姜啪地把黑人的手打掉,“拉我干什麼?拿下去你的黑手。”黑小伙聽了,還是嬉皮笑臉。

裡面水澇澇的;走一步,崩一腿泥。密挨挨、水粼粼的一排排木頭板子上,是一個個巨大無比的冰櫃。招呼我們過去的黑小伙把冰櫃打開,讓我們瞧裡面的貨。

旁邊有人拎著螃蟹等著和我們說話。藍色的螃蟹,有臉盆那麼大。又有人拎石斑魚過來,扒開魚腮讓我們看。

也有很多海鮮就直接攤在木板上的冰上。各式各樣的蝦、魷魚、小姐魚、鰈魚、鯊魚……這邊還未看完,就讓那邊的人拽走了。“龍蝦,2000郎(合人民幣24元)一公斤賣給你。”不是最新鮮的。剛出海的大龍蝦一公斤要8000郎。一個把頭發挽起來的女人在賣椰子。外面的栗色硬殼已被砍去的椰子,堆放在一個大塑料盆裡。誰要,她就拿過長條的大刀,誇誇地砍。椰子的“蓋兒”被砍掉了,水“茲”地一下竄出來。沒有吸管,捧著喝。100郎一個。很多黑人從椰子上面掰下一塊皮,挖裡面的椰肉吃。

黑小伙把我們買的海鮮分別裝到黑塑料袋中,再把它們裝到一個大白袋裡。每次都有黑小伙一直跟在我們身後。我們買一樣,他便拿一樣。一直送到車上。一點點錢就可以了。

亞穆蘇克羅



亞穆蘇克羅,科特迪瓦的首都。和阿比讓相比,這裡安寧靜謐。亞穆蘇克羅位於阿比讓以北240公裡,有公路通往馬裡、布基納法索,地理位置優越。它也是繼大巴薩姆、班熱維爾和阿比讓之後科特迪瓦歷史上的第4個首都。人口約12萬。

關於遷都,官方是這麼說的:為了發展內地經濟,並減輕首都阿比讓人口急劇增長的壓力,以及因此帶來的治安惡化等社會問題,政府於1983年3月決定把亞穆蘇克羅作為科特迪瓦首都。而阿比讓仍作為經濟首都,在國家的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關於遷都,民間的說法是:前總統想把這裡,自己的家鄉,建成首都。

由於後來總統換人了,各國使領館也沒有搬來,所以,20多年過去,這裡還是名義上的首都。

這裡最值得看的是大教堂,聖心和平大教堂(門票2000郎)。這是世界著名的大教堂,建築面積世界第一,高度世界第二(比梵蒂岡教堂稍矮一點)。確實宏偉,設施也很現代。但看過歐洲的眾多教堂,會覺得這裡沒有歷史(事實上也是),不是一個有豐厚歷史感給你帶來的教堂的那種感覺。

教堂旁邊的餐廳不錯。大老鼠肉和麋鹿都值得品嘗。

還有,亞穆蘇克羅的菠蘿特別好吃,是吃過的最好的,沒有一點纖維,非常細膩。

總統府門前有鱷魚池。有時會碰到看門的老頭,從他那裡花2000郎買只活雞。如果你能看殘忍的場面。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