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拾遺

作者: ani601

導讀月初單位組織到武夷山、廈門旅游,回顧起來有這麼幾個片段值得珍藏: 九曲溪漂流——武夷山,三年前我去過,那時水少,天色不好,幾乎沒有什麼奇異的印像,倒是撐船的筏工其機智幽默給我們一行人留下了深刻印像。這次水多一些,天也更藍一些,加上與一群年輕人在一起,心情和興致要好很多,最令我驚喜的是,我在一堆人中找到了當年為我們撐船的筏工,似乎精瘦 ...

月初單位組織到武夷山、廈門旅游,回顧起來有這麼幾個片段值得珍藏: 九曲溪漂流——武夷山,三年前我去過,那時水少,天色不好,幾乎沒有什麼奇異的印像,倒是撐船的筏工其機智幽默給我們一行人留下了深刻印像。這次水多一些,天也更藍一些,加上與一群年輕人在一起,心情和興致要好很多,最令我驚喜的是,我在一堆人中找到了當年為我們撐船的筏工,似乎精瘦了些許,對我認出他來很是自豪,這應該是對他最好的獎勵了。我羨慕這些整天在青山綠水間游弋的船工,更羨慕他們輕松閑適的心境,不然那些機智幽默的話怎能脫口而出呢!船行到兩山間,那些年輕人大聲嘯叫,似乎想放大渺小的自我,而我則在想像朱熹當年順流而行的情形,不知他在這種地方何以寫理趣詩。止止茶道館品茶——上海人外出常常被當地的導游嚇唬住,而導游也不遺余力地妖魔化自己的家鄉,仿佛夜間外出一定會遇到危險,我則帶著一干人到武夷街市巡游,看到止止茶道館時覺得它裝修格調高一些,就順勢坐進去了,為我們講茶的是一個約莫三十歲上下的年輕女子,自稱是高級茶藝師,稱一旁站著的男子為學生,品茶有講究,分看茶、洗茶、聞茶、品茶等環節,用具是精致的小瓷杯,茶幾是都根雕,坐的凳子也都是樹樁,一派反璞歸真的樣子,每一種茶我們都只能嘬一小口,照著茶藝師的樣子咂咂嘴,這樣才叫品茶,平時仰著脖子一飲而盡叫牛飲,是野蠻人的作為,品茶其實講究的是一份閑適與自在,是茶文化中特有的溫柔與敦厚,我們何曾如此逍遙過,是環境還是心境作祟?同行的小姑娘一定要買店中的小紫砂壺,作為江蘇人的她不知紫砂壺產在江蘇的宜興,強調用紫砂壺來提升品位,後來才知道她花一百元買的壺其實只要十五元,被茶博士溫柔的斬了一刀。品黃則和的花生湯——黃則和是廈門的老字號,花生湯是這家店的招牌,我們晚上一干人在中山路上溜達,不經意間走到這家老字號,只見裡面人山人海,熙來攘往好不熱鬧,我們聞香而去,但終不得靠近,只得在海邊的人行道上來回的踱,這樣一來更發餓了,對花生湯的期待到了極致,十點我們終於排在人家後面等到了座位,服務員個個牢騷滿腹,對我們愛搭不理的,這越發使我們好奇,什麼東西這麼牛啊!不知是真的餓了還是期待太久,東西上來我們就一掃而光,特別花生湯,余香滿口,吃完一算八個人只吃了一百多元,真是價廉物美啊!這就是老字號的風範!問花生湯怎麼做的,個個愛搭不理,不過事後我還是問到了,訣竅就是放一點點蘇打燉。日月谷泡溫泉——作為城市,廈門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倒是導游安排到五星級酒店泡溫泉很有情趣。車行半小時左右即到達酒店,我沒有感覺到了什麼谷,只是酒店設計很是古樸,像是鄉村別墅,等我們換好泳裝,我們就根本沒什麼心思看風景了,那些環環相連的溫泉池大大刺激了我們的好奇心,我們三個東蹦西跳的在池間戲水,溫泉分酒泉、茶泉、花泉、五味泉和魚療泉,每種泉都有四五個池,比如酒泉就有啤酒池、黃酒池、白酒池等,我是一個害怕選擇的人,只好跟著她們瞎轉悠,在玫瑰花池中,我逗她們說“在這樣月白風清,香氣氤氳的環境讓我們來談人生吧!”因而引得兩個家伙大笑不止。魚療池最有意思,滿池養著小魚是專門啃食人身上的死皮的,人泡在其中,只要不動,魚們就密密的圍滿你周身,癢癢的啃你,讓人痛癢難熬,小姑娘誇張的怪叫著,刺激而有趣,人和動物這樣親密的接觸在我還是第一次。搞笑的廣播——“國軍朋友們,我軍要放炮了,請你們躲起來,注意安全!”“共軍兄弟門,請你們躲進掩體,我軍要放炮了!”,這是在大磴島上聽導游介紹的和平時期我們與金門島之間的廣播內容,炮只是像征性的禮炮,喊話也只是例行公事,這大概是兩軍對壘最奇特的對話了,導游說出來笑翻了我們一車人,我不禁想起小時侯看的一個童話,兩國交戰打到沒有子彈時就用西瓜、蘋果等做炮彈互扔過去,然後敵我雙方吃成一氣,干戈終於化為玉帛!短短的五天留下些許的回憶,這種記憶往往能管上半年的好心情。


(九曲溪漂流)



(大磴島大喇叭)


精選遊記: 武夷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