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了房,背起行裝,振作一下精神,今天就要出國啦,這還是第一次從陸路穿越一個國家,感覺有點神秘,也有點新鮮。盤算著應該兌點尼泊爾盧比,至少也要撐到加德滿都,才不至於中途受到錢的困擾。好在在樟木這個邊境小鎮,換錢似乎並不難。隨意走在街上,自有人來問,“換錢不?”“多少?”我問道,“9.35,”對方回道。我不是很了解現在的行情,打算再領幾個行情,再作決定。於是並不理會,徑直向海關方向走去,見我欲走,對方說“9.36,怎樣?”見我仍不理會,越走越遠,那人高喊,“你要多少?”我停住腳步,想了想,望著她,試探性地答到,“9.6,”等著對方反應。“哇塞”,只見對方倒吸一口冷氣,轉身就走。呵,明白了,開離譜了。繼續前行,又有人上來兜生意,這回實際多了,終以9.38成交。事實證明,這個彙率是我所換到的最高的,在加德滿都無論用美元還是用人民幣都換不到這個價。所以要用人民幣換尼泊爾盧比的話在樟木換最合算,我真後悔當時為什麼不多換點。
10:30下到中國海關,第一次來到祖國的陸路邊境,忍不住欲拍照留念,剛拍完,守衛邊防的哨兵跑來說,這裡不許拍照,沒辦法,只好當著他的面把這張照片給刪了,還好,總算沒把我的相機給收走。
填完出境登記表,排隊等候過關,隊伍並不長,也就五六個人的樣子,但速度卻是奇慢,排了近半個小時才算輪到,遞上護照,接受官員的查驗。等待中,突然背後傳來一陣熱鬧聲,回頭一瞧,喔,一輛輛豪華豐田車正緩慢通過邊防哨卡,橫幅大書“歡迎尼泊爾海關關員來訪”,車內走出來的全是西裝革履的尼國海關官員,氣派非常!
過了中國海關還有8公裡的下山路才能到達中尼邊境的友誼橋,自有人來兜生意,上了一輛小巴10元/人一路顛簸盤旋而下到友誼橋,這段路又是一條爛路,坐在車裡屁股有一半的時間不在座位上,司機說他的車開一兩年就得報廢,也沒人修路,我想也許這裡是地處兩國交界處的緣故吧!
友誼橋橫跨兩座山,橋的這頭為中國哨卡,那頭則為尼國哨卡,從這頭走到那頭,就算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了。再次交驗護照,這才走上友誼橋。這是第一次走這種具有特殊意義的橋,特意走得慢一點,邊走邊看,到橋中間還逗留一會,這邊看看那邊瞅瞅,沒敢拍照,那種感覺還是挺奇特的。這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威武的解放軍戰士昂首挺胸,那邊是尼泊爾王國,有著身著藍色迷彩服的士兵,一座橋架起了兩國人民的邊貿和友誼。
過了橋,找尋尼國的入境處,咦,怎麼沒有呢?舉目四望,還是沒有。怪了,問吧,尼士兵指了指前方,說,“在前面”。往前走,還是不見,再問,回答如出一轍,還是“前面”。再往前,還是沒有,問到第三個人,總算到了。原來尼泊爾的入境處設在路邊一個不起眼的小屋裡,不注意的話,還真容易錯過,變成“非法入境”。進得屋內,打量一下,這個房間並不大,高高的櫃台後面坐著兩個尼國官員,正在那兒聊天呢!房間顯得很冷請,沒有其他人。我找了一下沒找到入境登記卡,正欲咨詢,一官員見有人來,便問我要過護照,只見他邊看口裡還邊念叨著什麼。剛開始沒聽懂,過一陣他嘴裡像念經似的還是重復著那句話。突然我聽懂了,原來他在用並不標准的“中文”跟我說話,“兩百尼幣,兩百尼幣”。原來是要錢哪!我想起來了,出門時做過功課,傳說這裡的官員會問中國人要錢。我該怎麼應對呢?一邊望著他,一邊琢磨著。他見我們愣在那裡,怕我們聽不懂,掏出一個計算器,噌噌按了個200,一邊又像老和尚一樣開始念起經來“兩百尼幣,兩百尼幣”。定了定神,我問他為什麼要收錢。他熟練地把護照翻到簽證頁,拿起一張入境貼紙,比劃了一下,言下之意,貼這張東西可是要收費的。我又問怎麼上次直飛加德滿都時不需要付錢,你這裡倒要收入境費呢?顯然,他沒有料到我會有此一問,心有不甘的他頓了頓,沒有正面回答,又開始念起來“兩百尼幣,兩百尼幣”。這當會,我已看到他慢吞吞把貼紙貼在了護照上,可就是放在一邊,不還給我,也不再理我,跟別的官員說起話來。3分鐘過去了,5分鐘過去了,我有些著急起來,就這樣耗著也不是辦法。思想鬥爭之下,我漸漸有些動搖,他好歹也是個國家公務人員,難不成,還真有這個規定?陸路入境是要收200的?也許是我無理取鬧?“那好吧,我付。不過請給我收據。”我開始退步。“No receipt.”他指了指貼紙說道,那意思,這就是收據。“我就要收據......要麼給我看看官方文件好了。”說到這裡,奇跡出現了,“啪”兩本護照從裡面扔上了櫃台。我急忙拿起,轉身就走,也不敢當面檢查簽證頁的內容,怕其出爾反爾,再生事端。走出老遠才躲一邊翻開護照檢查,哈哈,入境手續已經辦好啦!在此特別感謝網友們的攻略,讓我提前有個心理准備,在對待不公正待遇時處變不驚,否則的話,恐怕早就乖乖交錢了!
走進尼泊爾的邊境小鎮,感覺跟樟木絕對不在一個數量級上,狹窄的街上停滿了貨車、吉普車,人多、車多,喇叭聲不絕於耳,路邊的小鋪擺滿了從中國過來的衛生紙、紙巾、打火機、塑料桶,看到這些才讓我有剛從國門出來的感覺。有人衝我招呼,“加德滿都?”我想再走到前面看看,沒有理會,再往前走,越走越不對,吉普車越來越少,到後來就一輛也不見了。得,回頭吧。背著個大包順著來路返回。好在回頭沒走多遠,迎面駛來一輛吉普,已經累得夠嗆的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在吉普經過的一剎那,衝著車廂裡的人就喊,“加德滿都?”“吱”的一聲,車子在我身後停了下來。奔過去再次確認加德滿都,“多少錢?”“500”,我知道這是行價,也不再還價(其實也沒力氣還價),把行李扔進車廂,一屁股坐了進去。吉普車的後排本來就有兩人,加上我們往裡一擠,頓時動彈不得,不過比像沒頭蒼蠅一般滿大街找車可強多了。司機是到邊境來接人的,順便撈點外快,也挺實惠!
這條尼邊境上的公路更糟糕,好長的一段路,那個叫顛啊,又是陡又是下坡,dd在一旁形容這叫“急流勇進”。耳邊傳來了陣陣中國歌曲,原來是司機放起了磁帶。我們就這樣在上上下下中哼著“阿裡山的姑娘”一路下行,也別有一番滋味!又見到久違的TATA牌彩色貨車,又聽到熟悉的喇叭會唱歌,又遇到車頂坐滿人、車廂口爬著人的Local Bus。雞呀、鴨呀、鴿呀在馬路中間悠閑地散步,絲毫不把過往車輛放在眼裡,一切都是那麼的親切,這,就是尼泊爾!
只是感嘆路面實在太差了,不管是中國這邊還是尼泊爾那邊,都是如此,尼方更甚。聽說雨季時經常會有大貨車翻下山去,真不明白為什麼不把路給修好一點,也可以給老百姓帶來方便。車顛了好久都不見好轉,直到我坐得都快麻木了,車才漸漸駛上好路。突然,望見山下的河中有人在飄流,這才是真正的急流勇進,我心想。
尼泊爾時間比中國早2小時15分鐘,上吉普車是中午12:00,其實也就是尼泊爾的9:45,中午在路邊小店吃方便面,休息片刻。對面一座簡易小學引起了我的注意,說是小學,其實也就是一座簡易房,旁邊的土丘上有不少學生圍坐玩耍,門前靠馬路的場地則有學生在跳繩、打羽毛球...... 叮當叮當,上課鈴響了,同學們紛紛鑽進教室,不多會又出來了,在門前場地上的長凳坐下,靠牆的一側沒有凳子,就站著。當中圍出一塊空地,身著制服的老師就著白板說了些什麼,同學們就一起鼓掌,雖然不知道他們在講什麼,但確實挺有意思的。
再次上路,接下來的路要好走得多,翻過幾座小山,終於看見了坐落在山谷中的一大片磚紅色的房子。加德滿都到了。又來到熟悉的Thamel,還是住上次住過的Garuda Hotel,房間稍翻新了一下,價格卻上去好多。
晚上,憑著陽台上的欄杆,觀燈火輝煌的Thamel,街上人頭攢動,商店生意興隆,Internet店生意興隆,酒吧搖滾熱鬧非凡,Thamel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旺季,比當年去時的淡季要強許多,到底是此一時、彼一時!

(友誼橋橫跨兩座山,橋的這頭為中國哨卡,那頭則為尼國哨卡)

(又遇到車頂坐滿人、車廂口爬著人的Local Bus)

(對面一座簡易小學引起了我的注意)

(晚上,憑著陽台上的欄杆,觀燈火輝煌的Thamel,街上人頭攢動,商店生意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