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陽朔游記之:菩薩水岩

作者: 雨天

導讀從遇龍河漂完回來,下午四點不到,順便就去看了劉三姐故居和大榕樹,都沒啥意思,孤零零的一處獨院,只有一進,裡面陳列的東西也都是後來仿制或從民間重新收集的,真跡都已經在文革中被破壞了。那個大榕樹,雖然頗為壯觀,也難以獨成一景,居然還要門票,有上當感。 菩薩水岩就在不遠處,騎電單車五分鐘左右,也順道去看了看。所謂菩薩水岩,就是一處溶洞,裡 ...

從遇龍河漂完回來,下午四點不到,順便就去看了劉三姐故居和大榕樹,都沒啥意思,孤零零的一處獨院,只有一進,裡面陳列的東西也都是後來仿制或從民間重新收集的,真跡都已經在文革中被破壞了。那個大榕樹,雖然頗為壯觀,也難以獨成一景,居然還要門票,有上當感。

菩薩水岩就在不遠處,騎電單車五分鐘左右,也順道去看了看。所謂菩薩水岩,就是一處溶洞,裡面有兩條支路,一水一旱。旱路狹窄險峻,很多地方都要從地上爬進去,很累人,幸好每人都發了一個頭盔,否則非把腦門磕破不可。溶岩很有特色,圖一就是那個所謂的菩薩(側面像),圖二的圓錐體美其名曰“母愛”,其寓意不言自明。相對應的是貌似陽具的“父愛”,讓人可發一汗。水路無非是沿路趟水走走看看,沒那麼多值得一看的地方,水路的盡頭是一處泥巴浴(混水),其實空間很小,看上去很惡心的樣子,因為水溫偏低,而且到那兒的時候就我們兩個人,也就沒試,稍微逗留了一下就出去了。

總的來說雖然不值120的門票,但畢竟算是有點兒特色。


((無))



((無))



((無))



((無))



(無)


精選遊記: 陽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