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無忌上發了這個游記,後來想起當時我在攜程看的攻略也很多,應該大部分人是在這裡找信息的,或許傳到這裡會對大家有幫助,游記部分太羅唆了,大家可以關注攻略部分,每一節的攻略都有單獨分開的)
題記:從四川回來已經一個多月了,本來想好了要發PP還要寫篇游記的,但是卻一直沒有付諸行動。那天想到《無間道》裡的一句話:出來混,遲早要還的。想想自己出行前汲取眾多游記的精華,而回來之後卻能將這莫大恩惠忘之於腦後,絲毫沒有就自己的親身經歷來為廣大驢友色友獻計獻策的想法,這樣的所作所為雖然還不至於到喪心病狂、令人發指的地步,但是也是很危險滴,如果不及時加以整改,是很可能自毀前程滴;偶痛定思痛,要以實際行動來表達自己的悔過之心,來維護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無忌風貌。當然主要還是借無忌寶地來記錄自己的見聞,算是對川西行的一個紀念,PP照得不好,還望各位多指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寫作文時,我們的語文老師說過一句話讓我受用終生:一篇文章,一定要有一個中心思想。呵呵。是啊,我的游記又是什麼中心思想呢?為了避免又一篇類似於《啊!美麗的川西》《川西X日游記》的作文再次誕生;為了避免各位老鳥大蝦一看作文題目就失去閱讀興趣而導致迅速沉底的悲劇再次發生;於是,我端坐於桌前,試圖回憶此行的中心思想。川藏線、群山、藍天白雲、雪山、藏民。。。。。。一個個間離的片斷讓我重拾記憶:此行頗為周折艱苦,一路陰雨連綿,雪山看不到,還影響出PP,還有那要命的高反和整日整日的乘車勞頓和行車艱險。。。。。。我和GF披星戴月,晚睡早起,在塵土和寒風中趕路,在高反的陪伴中入睡。。。。。。按理說這段旅途本應不堪回首。但是現在回想起來,我們每天行走於不同的地方,遠離了城市的喧囂,還原了生活的本來面目。那時的我們就是如此簡單,吃飯、睡覺、行走,天地間的一個簡單生靈而已,全然忘切了人是多麼復雜和勞累。剩下的只有藏民的微笑和與世無爭的亙古風景。和GF游走於川西的十來天,有驚喜和喜悅,我們一同品嘗;有困難和艱險,我們攜手走過。現在覺得,只要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哪裡都是香格裡拉。
生活方式的迥異、質樸的民風、純美的風景和GF的相伴讓那段時間好像夢中一般。
這讓一切的一切回憶起來顯得那麼安詳、溫暖。於是,我試圖將時間的鐘撥向前去,回到那個暖色的川西。。。。。。
。。。。。。
早就想來一次勝利大逃亡般的遠離都市,讓想要飛翔的心好好放縱一回;早就想踏上西部神奇的土地,去看雪山、聖水、經幡、藍天和星辰;早就想去感受高原的清風、飄浮的雲朵和那兒淳樸的民風,讓自己得到一次超凡脫俗的心靈洗禮; 還早就想好了要行走於神山聖湖間,記錄旅途中看到的一切.......
於是,我們決定去川西。
決定的那天晚上,我激動得4點多才睡著。一直覺得雪山,草原對我來講是無論是地理還是心裡,都太遙遠的。可是當我決定的那一刻起,我又覺得他們離我是那麼近那麼近。於是在網上惡補功課,制定了如下行程。
9.26長沙-成都
9.27成都-康定
9.28康定-稻城
9.29稻城-亞丁
9.30亞丁-稻城
10.1稻城
10.2稻城-新都橋
10.3新都橋-日隆(包車)
10.4四姑娘山長平溝
10.5日隆-成都
10.6成都
10.7成都-長沙
關於行程問題想說一下,就是很多走川西大環線的驢友色友(包括我)就很拿不定到底是順時針走還是逆時針走,我本來也是想先去四姑娘山的,但是後來在網上看到很多關於國慶期間稻城亞丁游人會爆多而且各項費用會暴漲的情報,後終於臨時改走南線進,北線出.
事後體會,此舉弊大於利:
南線進,北線出:好處在於如果是長假出游,又是提前一兩天動身的話,可以一定程度的避開人流,也可節省一定的費用(舉個例子,我們是9.28到的稻城,當時稻城-亞丁的車費是30元/人,10.1從亞丁回到稻城時聽別人說到亞丁已經要100元/人了)
壞處在於兩天就到稻城,而且都在車上顛簸,高原反應在稻城還是不期而至,影響身體心情,還是對旅行影響不小的。
北線進,南線出:好處在於可以從成都經日隆、丹巴、新都橋到稻城,邊走邊玩,大概是4-6天到稻城,這條線的海拔高度不會像稻城那麼高,有一個漸進的適應過程,再加上這麼長的時間的游玩,等到了稻城已經充分適應高原了,不像走南線全是在坐車;另外一個好處在於從四姑娘山開始再經丹巴新都橋到稻城的話,旅行過程是漸入高潮,稻城最讓人期待的,也是最美的風景出現在最後,因為先去了稻城再去四姑娘山,會覺得四姑娘山和稻城亞丁比還是差距不小,後面的行程也就索然無味了。
所以我覺得如果不是有什麼特殊考慮,走北線進南線出更為合理一些.
器材:剛以白菜價入的一個二手300D套機(GF用小DC,T7)呵呵,沒有比這更狗的了。新手嘛,用狗機狗頭的話,就算出不了好PP都不會太自責。以前沒用過單反,DC也只用過大半年,所以此番出來是旅游為主,拍照(不敢說自己是攝影,哈哈)為輔,拍照又以給GF拍照和熟悉相機為主要任務。
交通方式:我們此行除了新都橋到丹巴、丹巴到日隆是包車,其余都是坐班車。建議如果能找到同伴拼車的話還是包車好些,包車想停就停,想拍就拍。班車基本上不會停車的。而且如果包車還可以偶爾趕趕夜路(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為白天游玩爭取時間。班車基本就是早上六點來鐘發車,到晚上才到,整個白天就耗在車上了,時間很不合理。
最佳旅游時期::我們是9.27-10.5,這個時候去還是覺得有點太早了,如果是十月中旬下旬的樣子應該景色是最美的。個人建議是10.8-10.25,在川西主要是看秋色,所以九月份去太早,十一月份去太晚,最佳時間就是十月份.當然如果能避開長假的人流是最好不過了,如果是長假才有時間的最好是請幾天假,打個時間差,我就是這麼干的。
繼續回到那個暖色的川西。。。。。。呵呵
成都,想說愛你太容易
在聽到一陣歡快的麻將聲後,飛機順利抵達成都。中學死黨SD到機場接我們,由於GF乘坐的是川航,可以免費送到市區指定地點,但是沒有川航機票的要乘車的話就要20元/人,於是三人一起坐了川航的小黃車到了SD的住處。
大學畢業後到成都才兩年的SD操著一口流利的四川話和司機交談,我們很是驚訝,以前愣是沒看出來SD還有這樣的語言天賦啊!後來SD無奈解釋到,這也是給逼出來的,因為在成都,如果操著一口普通話的外地人是經常被宰的,呵呵,又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國情。
梳洗完畢已經是下午五點了,我們到西南財大側門旁邊的一個叫牛肉館的館子吃飯。仔細看了SO厚的一本菜譜,川菜確實是豐富啊,什麼口味的都有。隨便點了幾個菜,果然是不同反響,GF破天慌的吃了一大碗飯。川菜給人感覺是色香味俱全啊,既不會太辣,也不會太淡,大多很可口,像焦皮肘子、粉蒸肉、糖醋蓮白等等,現在想起來都口水直流啊。以前有前輩說到一個地方去吃飯一定要去高校周圍吃,既美味又便宜,而且品種繁多,有代表性,看來此話不無道理啊。還沒吃完,GF已經在開始問SD成都的房價了,說是退休以後可以來這裡養老,看來真是“少不入川”啊。雖然只是說說,不過美味的飲食確實可以給一個城市加不少分的。
祭完五髒廟之後,我們到了琴台路和錦裡。琴台路是一條仿古街,原來主要經營珠寶,現在已經成為一個綜合性的旅游點。SD說現在的琴台路是一個重要的宰客基地,很多外地旅游團就被拉到這裡吃所謂的四川特色,其實這裡菜很一般,還貴。可能吃的是一種氛圍吧。走完琴台路,感覺和別處的仿古街並無兩樣,只是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美麗的愛情故事吸引我們要看個究竟。文君買酒的酒鋪已然不再,但是人們對自由和愛情的向往卻絲毫沒有減褪。
至於錦裡,很多功略說很是不錯,我們相信廣大群眾,夜游了一番。個人感覺還是不錯的,比琴台好,比琴台大,比琴台熱鬧。酒吧店鋪各有特色,有皮影戲,有四川特有的茶藝表演,還有各式各樣的小吃,不過偶一直以為這種地方的小吃可以一嘗,但不能抱太高希望。錦裡有一個很小的池塘,裡面有不少體形碩大的鯉魚,碩大得已經失去了觀賞價值。魚不像別的動物,吃飽了就不吃了,魚只管嘴上快活,哪怕吃了再多,所以最終的結果是撐死。但是慷慨熱情的人們還是一個勁的往裡投食,儼然不顧旁邊“禁止喂食”的提示。SD說撐死可惜了,不如先拿個熱得快插進去,也可以吃頓水煮活魚啊。呵呵,有想法,好!
在回住處的路上,看著一輛輛車的牌照上的川A,突然強烈覺得昨天還在千裡之外,今天卻身處天府之國了。感慨交通的便捷使時空大大縮短之余,也思考為什麼從未見過的棟棟樓宇不曾讓自己感覺如此強烈,反而是一個字符的提示卻有如此效果。SD也說每次回家,都是看到了家鄉街道上的門牌號才突然意識到自己是回家了。或許現在的都市景像大多差不多,越是這細小的標識和符號才讓人們心裡一怔,發覺已經身處異鄉。
回到住處,看著SD給我們早就買好的兩張到康定的車票,那首情歌的旋律已經在心裡響起。康定,安康,安定,光聽名字就讓人覺得格外舒服,恩,一定是個美麗的小城。。。。。。
成都的travel tips:
行:
新南門車站(往康定方向): 6:30(早)-9:30(晚)
你也可以打電話去問問能不能訂票028-85433609
網址:http://www.xinnanmen.com/
茶店子車站(往日隆方向):可以先坐機場巴士到市裡,市中心的4路公共汽車到茶店子。從岷山飯店打的過去20幾塊錢。去四姑娘山只能在茶店子車站坐車,每天好像是4班,最早的是早上6點半,最保險的辦法是打電話到車站問一下,028-87506610。這條路經常修路,我從日隆回成都坐了整整一天的車。
吃:
火鍋:成都人都喜歡吃重慶火鍋,劉毛肚,孔亮,德莊等,其實都差不多,碰上哪家吃哪家吧,沒必要特地去找,吃東西也講究隨緣的,GF從不看功略,她的方法是看哪家人多就去哪家,我覺得也很正確。
串串香:雙楠,玉林,價格便宜一毛一串,早就聽說過這傳說中的串串,如不是親眼所見,真難以想像在一個省會城市還會有這麼物廉價美的冬冬,關鍵是她確實很好吃。香!
游:我在成都就去了錦裡、琴台和春熙路,別的景點沒去。琴台不去也罷,錦裡可以去一下,春熙路也就是幾條商業街的統稱,沒什麼特別之處,傳說中的春熙美女也沒看到幾個,據說現在多出現在紫金電影院一帶。
另外,如果是說普通話的外地人,成都的一部分的士司機會繞路,小販也…..所以大家留個心眼。
康定,不止是中轉站
早上5點多就起來了,背上背囊,開路!活了二十多年了,我們這是第一次背著這麼重的背囊,准備走這麼遠的路,也是第一次去高原,去藏區,心裡那叫一個激動啊。打車至新南門車站,准時上車。沒想到過了時間了,由於賣出去的兩個座位沒有人來,司機說要等他們,結果等了二十多分鐘還是沒人,只好在眾人的抗議聲中啟動大巴。為了等兩個人而浪費了一車人的時間,不知道算不算好心辦壞事。不過後來在別的地方坐車也遇到這種情況,算是四川的一個特色了。
過了雅安,車子在天全的一個小鎮停車吃飯。隨便炒了兩個菜,好吃。GF的祖宗應該是屬熊貓的,在吃完一份筍炒肉之後,覺得不過癮,又點了一份不放肉的炒筍。填飽肚子之後,車子繼續前行。旅途的勞累讓人在午後昏昏欲睡,而就在這時,出事了。。。。
直線行駛的車子突然向旁邊轉向,急剎,所有人被驚醒的同時,轟隆一聲,車子被撞了。原來是旁邊山上滾下的岩石砸在了我們的車頭上,那一下簡直有點不敢相信,怎麼這樣的國家高等級公路也會有這樣的事,一車的游客你也敢就這麼砸下來?下車看之後才知道,飛石碩大一塊,直徑有一米多,把車子的前擋板砸爛了,還把車輪前的擋板砸得把車輪給卡住了。修車,找交警,聯系保險公司,折騰下來,在我們後面發的車已經超過我們了。不過人沒傷著就好,GF說還好是砸在我們這樣的大車上面,要是什麼奧拓QQ之類的如果中獎,絕對是非死即傷。小時就知道前輩們都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現如今算是見識了。心中的情歌也隨之變成:跑馬溜溜的石頭,砸在跑馬溜溜的車上。
看來川西之旅並不像杭州、桂林之類那麼悠哉逍遙,前方的路定是充滿未知和艱辛。
都說二朗山隧道是一個地理分界線,在漆黑的隧道裡,我在想隧道的那一邊該是一派什麼景像啊。車子衝出隧道,頓時豁然開朗。天高雲淡,一目千裡。
車子在高處走了很長一段之後漸行漸低,順著一條狹長河谷緩慢行駛。
沒有絲毫的征兆,在狹窄的河谷公路的牽引下,我們突然看到了一排剛剛建好的商品房,那個情歌裡的康定,到了。康定不大,湍急的折多河穿城而過,河流不寬但顯得很有生氣。第一次來到藏區的城市,仔細的端詳著這座小城,四目張望這陌生的一切,充滿誠意也心懷好奇。康定又名打箭爐,是甘孜州的首府,也是川藏線上的重要中轉站,顯然持續升溫的西部旅游熱給康定帶來了衝擊,更帶來了機遇,小城商貿繁榮,既不會顯得過分落後,也不會顯得過於商業化,呈現著一派和諧景像。沿著折多河前行,清風拂面,甚是舒爽。
走了一段路之後,我們打車前往出發前已經定好的背包客棧。到的時候天色已經快黑了,拐到一個黑黑的小巷內,找到了位於南郊的客棧,心裡嘀咕著網友怎麼會推薦這麼一個又偏又遠的地方。客棧應該是驢友的聚集地,貼了很多各地驢友的照片和紙條,牆上的小黑板也寫著當天的活動是去塔公的亞拉雪山。不過客棧似乎沒什麼旅客,三樓就我和GF住,別的房間都是空的。
收拾了一下,我們又出去溜達了。客棧對面是一個武警中隊,旁邊是金剛寺。第一次走進藏傳佛教的寺廟,我們被震住了。夜色籠罩下的金剛寺已經沒有游客了,在黑暗裡寂靜的寺廟顯得格外威嚴,凝重,這時的寺廟仿佛為我們倆而開,站在中央環顧四周,經幡飄舞,有一種不可名狀的力量使我們心懷敬畏和虔誠。我小心翼翼的掏出相機捏了幾張,GF更是站在那裡幾分鐘沒說一句話,真誠專注的融入了這個氛圍,或許那一刻,在她腦海中整個世界只剩下了金剛寺和她。確實很少看到GF這種神情,我能夠解讀,但是卻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事後她告訴我那一刻的金剛寺確實有點“小震撼”。可能是第一次看藏傳佛教的寺廟,又是夜色籠罩,空無一人,這樣的場景多少會讓人有點感觸的。自然美景雖然養眼,但是卻遠不如這樣的人文景觀容易打動內心。
由於天色已晚,喇嘛都已經回到四周閣樓上的住處。我們在猶豫了一陣之後還是鼓足勇氣,懇請一個喇嘛讓我們進房參觀。畢竟,喇嘛對於沒到過藏區的我們來說還是一個神秘的群體,對於他們的生活,我們充滿好奇。房間很暖和,有裡外兩間房,物品家具比想像中要豐富些,但是大部分也是和佛教有關,牆壁四周掛著很多活佛的畫像。看著他們善意的臉上充滿了對生活的滿足,可見信仰的力量是如此強大。
從金剛寺出來,我們又逛了一遍市區。一直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詞語來形容康定,要說江南的小鎮,我會用婉約;說陽朔,我會用秀麗,但是形容康定,我苦苦思索卻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詞彙。在我眼中,險要的河谷山壁和湍急有力的折多河讓她像一個的康巴大漢彪悍果斷;而傳世的動聽情歌和載歌載舞的人們又讓她像一個康巴少女熱情奔放,或許正是這樣的包容,才會使得人們喜歡這裡,使這裡成為一個漢藏文化的交流地。
雖是9月份,但已經是寒意襲人。GF在一個戶外店挑了頂帽子,我嫌那的帽子太貴,於是GF又在一個賣手工藝品的商店給我找了一個5塊錢的漁夫帽,效果不錯,且性價比奇高。這個帽子陪我一路,成了我向同行驢友賣弄的寶貝,但是後來在四姑娘山長平溝徒步時不幸丟失,悲慟萬分,特意加上一段文字予以緬懷。
回到背包客棧,時間不早了。房間沒有獨立衛生間,三樓的公共衛生間也不能洗澡,再加上都說在初上高原最好不要洗澡,於是就什麼也不管了,鑽進了被窩。心想洗不了澡應該只是一天兩天,沒成想這僅僅是個開始。
康定的南郊異常寂靜,只有金剛寺的鈴鐺聲在風中飄揚。GF開玩笑說怎麼覺得怪慎人的,我開玩笑說這個客棧應該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客棧了,旁邊有個金剛寺,菩薩保佑;對面又有個武警中隊,武力保護。這可是真正的軟硬兼施,雙管齊下啊。
一夜無夢。要告別康定了。我和GF都很喜歡這個小城,要不是已經定好車票,都想再多住幾天。
走的時候在想著什麼時候能再回來看看,但是真不知道若干年後的康定會是什麼樣子,我們希望她能留住一些應該留住的東西,就算是被髒了,也希望奔騰不息的折多河能將它衝刷洗滌。因為情歌只有一首,康定只有一個。
康定的TRAVEL TIPS:
住:出行前就預定好的背包客棧(通過銀行先付了錢),在康定南郊,偏遠。而且條件很一般,我們是9.27入住,一個雙床間是80,房間設施只有兩張床、一張桌子和一個接線板。如果不是想結實驢友同行或者其他特殊原因,我不推薦住那裡。因為同樣的時間,花80可以在市中心找到一個可以洗澡的標間,且交通方便,基本步行就可。住背包客棧出去還要來回打車。
這次出去前看了很多的功略,預定了康定和稻城的住宿,但是通過實踐證明這樣看起來是准備充分,其實沒有必要。第一,要預定長假期間川西一線的住宿,很多店家會要求你先彙款過去預定才有用,但是我後來才知道他們先前報的價格是偏高的;第二,川西環線可能除了亞丁的接待能力有限之外,別的地方這幾年住宿行業發展飛速,無論是酒店、客棧還是藏民私人的房屋改裝後拿出來接待都是非常多,所以就算是黃金周,也不用擔心住宿問題;第三,我現在覺得到川西一線,像康定,丹巴,稻城,新都橋之類,在這種地方找住宿也是一種樂趣,因為不像大城市,一下火車飛機感覺無所適從,沒有一個下榻的地方心裡就不踏實,但是在這種小城市,主要的街道就兩三條,只要用自己的雙腳就足夠了。邊走邊看,不失為了解一個地方的好方法。第四,可以貨比三家,也可以價比三家。銀子省一點是一點啊!而且預定住宿後如果行程有變就不好了,沒付定金的還好,付了錢的就麻煩了。
所以如果不是什麼腐敗游、休閑游、上有老下有小的,推薦不要預定住宿,自己找可靠些。
吃:在情歌大酒店斜對面的丹巴飯店吃的晚飯,味道不錯。還是那句話,哪裡人多就進去,准沒錯。
另外,在康定一下車最好就先買好下一站的車票,一般黃金周都有加班車,沒什麼問題。
川藏線,風景在路上
如果說康定是藏漢文化的分界線,那麼我們今天開始就要深入藏區了。歷史上藏族的勢力向來強大,這從現在藏族的分布區域就可見一斑,西藏、青海大部、滇西北、川西、甘南、隴西一部分,都是他們集中居住的地區。藏胞雖屬同一民族,但又因區域、教派、語言、習俗等不同而分為不同支系,如前藏拉薩地區的藏巴、後藏日喀則地區的衛巴、臧東和川西地區的康巴藏族、青海和川北地區的多倫藏族、丹巴地區的嘉絨藏族、平武地區的白馬藏族等,各支系共同構成了博大精深的藏族文化,吸引著無數人前往探求,而我們,也開始了這令人憧憬的神秘之旅。
沿著川藏線繼續西進,車子開了一段後開始爬折多山,折多山海拔4298米,是我們途經的第一座高山。海拔不斷升高, 漸漸的樹木也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稀疏的灌木叢和平整的草甸。看到了那個折多山口的牌子,我們知道已經身處山頂了,藍天白雲,車子仿佛在雲端行走。透過車窗放眼望去,犛牛點點,群山巍峨,我們睜大眼睛看著,生怕錯過了這難得的風景。遺憾的是我們坐的班車在山口沒有停,山口的白塔和觀景台也只能YY一番,匆忙做別。
車子翻過折多山後,路開始難走了。由於我們是打算在回來時再去新都橋,所以並沒有在新都橋停留。過新都橋,車子爬上了海拔4412M的第二座高山-高爾壽山。之後是一路往低,向雅江方向駛去。雅江段的路可能是的最難走的一段路了,由於雅江段是峽谷居多,公路異常難行,雖然風景秀美,但也非常險要,我們在驚嘆風景的同時,還要時而擔心行車的安全,畢竟康定的那塊大石頭太讓人心有余悸了。不過對於跑了二十多年稻城的司機師傅來說,這也許只是一項駕輕就熟的工作。
臨近中午,車子抵達了雅江。海拔2600M的雅江是個坐落在峽谷中的小城,大部分房屋都建在陡峭的雅礱江峽谷一側,城外的道路經常被斷垣殘壁擁堵得異常狹窄,幾台挖掘機正忙碌的工作,這都是泥石流肆虐的結果,不禁令人感嘆山城人民生活之不易。
我們的班車並沒有進城,來回經過都只是驚鴻一瞥,後來GF在回程停雅江時,買了一個漂亮的藏銀手鏈,算是雅江留給我們的一個紀念。
簡單吃過中飯,我們又匆忙上路了,向第三座高山-海拔4659的剪子彎山駛去。較之折多山,這裡植被更加稀少,但並沒有顯得荒涼,蜿蜒的山路在陽光的照射下如同扭動的絲帶,湛藍的天空飄浮著棉花糖一般的雲朵,好一派絕美的高原景像。我們不能下去拍照,只好用記憶的內存努力的定格那些唯美的畫面,讓他們永遠儲存在自己的腦海中,需要懷念的時候再一一調用,這或許比影像更為虛幻,但對於我自己來說,她卻顯得更為真實,更為溫暖。
過了剪子彎山,馬上就是第四座了。海拔4718M的卡子拉山是五座高山中最高的。車子在群山中艱難上行,廣袤的大地上只有那不時出現的犛牛群讓我們看到生命的存在,他們如黑色的精靈,點綴在山間谷地,讓蒼涼的大地霎時生動起來。遠處依稀可見的雪峰聳立於天際,好像亙古以來忠實的守護神,默默無語的俯視著這廣袤的川西大地。抬頭看,天空分明又離我們更近了,也顯得更加清澈,仿佛沒有沾染半點人間煙火的璞玉,透徹的令人心醉。經常在無忌上看到這樣的對話,DX A:PP好漂亮,天好藍啊,用了CPL嗎?DX B答到:沒有,高原的天就是這麼藍!哈哈,現在我也看到了,這純粹的藍天。
卡子拉山口,4718M,多想站在山口臨風遠眺,體會川西高原的風,吹在耳邊是什麼別樣感覺。只是我們的車依然沒有停,看著山口的游人,心生羨慕。
隨著海拔的升高,幽靈般的高原反應也終於不期而至-GF頭暈,惡心,開始有點受不了了。臨近理塘,GF又偏偏問我理塘有什麼特色的地方。我不假思索的告訴她,理塘有一個世界上都為數不多的天然天葬台,有高原無磷黃魚。藏區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能天葬,親人亡故後,在家停放三日,請喇嘛念經,然後由司葬人員將屍體背到天葬場,放在天葬台上由天葬師把屍體肢解成碎塊,撒喂給等候在周圍的鷹群。屍體被吃完,就以為死者升天了,眾家人為之慶幸。如若未被吃淨,就要再出錢請喇嘛為之超度,直至其被吃淨升天,家人始能安心。一般病死的,夭折的都是水葬.先把死者全身洗淨,然後抹上酥油,在脊背上砍一刀,把脊梁骨砍斷讓屍體能蜷起來,然後全身包上紅綢,放在河裡,用石頭壓上,等到來年春天發大水的時候衝走,就完事了。更加糟糕的是,我之前在無忌看過幾個DX說這裡被許多人譽為美味的的高原黃魚都是吃這些XX的肉長大的。多麼復雜的食物鏈啊!聽完我的講述後,高反的GF已經開始想嘔了。
一陣顛簸之後,我們抵達了世界高城-理塘。理塘縣城是川西重鎮,海拔41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每年八月這裡都會舉辦賽馬會,到時遠近的藏民都會趕來參加藏區盛會。我們抵達理塘已經是下午四點了,陽光普照,但絲毫沒有明媚的感覺,相反,有一種詭異的氣氛,關於這個感受我也不知道從何而來。也許是4100M的海拔數字給我們的心裡陰影,也許是這裡並非像康定雅江那樣地處貌似安全的谷底,也許是GF的高反,也許是赤裸裸的天葬和食肉黃魚,總之,氣氛慎人。我和GF都有這樣的感受,開始還以為這只是我們的主觀反應,後來在亞丁絡絨牛場遇到自駕車走川藏線的倆男一女,才知道他們也是這種感受,當然這是後話了。
短暫停留後,繼續上路。我們就此告別川藏線向南邊的稻城駛去。兩個整天的川藏線游走,風景自然難忘,但給我感受更深的是川藏線的漫長和艱辛。在我還是一個懵懂少年的時候,修建川藏線時的巨大傷亡,就讓我覺得這是一條神秘的天路。或許,川藏線,在沒經歷過的人眼中,仿佛成了艱辛與苦難的代名詞,但等你自己用心走過以後,我想,大概沒有人會去後悔曾經走過的那段路。能順利平安地走下來,你就是幸福的。
理塘到稻城的公路是新修的柏油路,路況比318國道好得多,可見稻城旅游這兩年確實很火。理塘到稻城的途中會經過途中的第五座高山-海子山,海子山海拔3600-5000米。為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體遺跡,素有“稻城古冰帽”之稱,是研究第四紀冰川地貌的重要基地。有人說海子山像是月球表面,確實是有那麼點意思。
翻過海子山,剛才那茫荒粗獷的風景的頓時收斂起來,取而代之的是清澈的小溪和漸黃的樹葉,色彩的豐富讓人心情大好,GF的高反也在不知不覺中消失。在看到標志性的黃楊樹林後,我們知道,我們抵達稻城了。
稻城海拔3750M,比拉薩稍高。稻城縣城不大,但比想像的要熱鬧,旅館客棧也很多。我和GF背著包在縣城裡找住處,邊找邊看稻城,這個憧憬了很久的地方。後來在網上推薦的同福客棧看了下,覺得條件不錯,就住下了。在車上整整坐了兩天,太想好好的洗個澡了。後來在東坡飯店吃飯時碰到了一對從上海過來的情侶,LJH是江西人,他女友LXH是黑龍江人,由於行程大致相同,我們就決定明天開始一起走。
稻城的TRAVEL TIPS:
住:下車之後我們去看了亞丁人社區,進到大廳感覺陰冷,主人也不是很熱情,感覺不好,馬上走人。又找到很多人推薦的同福客棧,標間,有獨立衛生間,150元一間。這比我之前打電話循價時報的價格190要少,覺得應該是實價了,而且坐了兩天的車想好好洗個澡,所以就住了(9.28入住,不是黃金周)。條件很不錯,住的舒服。不過後來問了LJH,他們住的稻武賓館也是帶衛生間的標間,條件也不錯,80一間。感覺同福客棧和亞丁人社區之類網上好評如潮的客棧的房價裡已經包含了商譽,就像名牌服裝一樣,同樣的質量,多少要貴一點。
後來從亞丁回來(10月1日)又在稻城住了兩個晚上,這次直接去了稻武賓館,結果標間沒有了,雙床間要價200,汗死。後來又找到網上提到過的多吉客棧,說誰誰誰推薦過來的,說這裡住宿價格實在,老板和老板娘人又好,對著老板先是一頓好話,然後亮出底牌,兩間房,住兩天。老板多吉說,最低一百一間,不能再少了。我們覺得很實在,就住下了。房間是標間,條件還行,不過洗澡的水比較小,就十一來講,這樣的價格已經很不錯了。老板多吉大哥和老板娘蔣姐確實很爽快很熱情,而且是那種發自內心的真誠,感覺像是自己家裡來了客人一樣的對待我們。大家去之前可以先打電話過去隨便問幾句聊幾句,最好報上自己家門,到時和老板套起近乎來也順理成章些,哈哈。
多吉客棧:0836-5728710 找多吉大哥或蔣姐
同福客棧:0836-5728677 找熊可
吃:稻城飯店不少,我們比較多在東坡飯店吃,價格味道都還行。
行:稻城到亞丁一般是拼車去,平時滿了五六個人就走,一個人三十,到了黃金周那就漫天要價了,多問幾家,多砍砍價總歸是沒錯的。
稻城往理塘或康定方向的車不允許提前太早買票,一般是提前一天發售,最好是臨走前一天到車站買票,或者叫住宿的客棧幫你買一般都沒有問題。
另外,康定-稻城的班車中午停雅江車站,車站內飯店的飲食很差且貴,建議到車站外的飯店吃。我們回程停雅江時就在外面吃的,在一個重慶飯店,四個人吃了三十塊錢,味道很好。
亞丁,可以是天堂
第二天早上九點,我們從稻城出發。陽光明媚,一路又有潺潺流水相伴,心情非常好,像小學生春游般興奮。走了一段以後,車子開始爬坡,秋色也越來越濃,紅色黃色點綴山間,甚是好看。.車子行駛了兩個多小時了,離司機說的三個小時不遠了,心中卻忐忑不安起來,不知那個亞丁是不是想像中的亞丁。
突然山路急轉,尖叫,一座潔白的雪峰驚險眼前。或許我們和仙乃日有緣,據說是三座雪山中最難看見全貌的仙乃日一覽無余。晴空下的觀世音菩薩雄偉挺拔、意氣風發,寶座一般的山峰晶瑩剔透,完美無瑕。
總有一種風景可以讓人震撼。在繼金剛寺之後,GF又被震住了。不過自然美景給人的震撼顯然少了份沉重,多了份輕松。GF激動得像個孩子,她在反復強調這是她平生第一次親眼看到雪山,這麼近。其實對於我,又何嘗不是呢。
被洛克先生譽為蝙蝠的夏諾多吉由於被山擋住,只能看到一個突出的尖頂,心想明天再到絡絨牛場仔細瞻仰吧,於是收起相機向亞丁村進發。沒想到,這匆匆一瞥後就再也沒有看到那只蝙蝠,而仙乃日更成了我們此行唯一看到全貌的一座雪山。
中午,車子停在龍龍壩。一下車,當地藏民就圍了上來,不過在功略上早就熟悉情況的我也有心裡准備,並沒有讓這些人壞了我對這香格裡拉核心區的印像。環顧龍龍壩,帳篷、馬幫、馬糞、大堆的飲料瓶、各司其職又頗無秩序的當地藏民,這些只能用一個字來概括:亂!我們往回走了一段路,在一個岔路口裡面找到了蘭月谷山莊,條件不錯,價格不錯,住下了。
下午的計劃是徒步走到珍珠海再回來,任務不重,可以慢慢走。誰知一出門,豆大的雨點就有一粒沒一粒的往下砸,可這個時候還是大晴天啊,高原的天氣真是捉摸不透。我們過了龍龍壩往裡走,一路上除了成堆的碼尼石,並沒有太多特別的景致。高海拔徒步可苦了GF,高反還沒完全恢復就開始徒步,對她來講確實是個不小的考驗。再加上天氣突然陰冷下來,讓人心生寒意,行走起來就更加吃力了。
亞丁的含氧量只有平原的60%左右,GF顯然已經是力不從心了,腳步沉重,氣喘吁吁。我不時的鼓勵著GF,也同時在路邊尋找著合適的木棍,想拿來給GF當手杖用。找了好長一段路,在放棄了若干根品相極其不好的棍棍之後,終於讓我找到一根除了有點歪之外絕對是相當出眾的棍子,不過GF試了試說手杖歪了使不上力。埃,都什麼時候了,湊合著用吧。高反下的徒步確實折磨人,但這個時候已經雇不到馬,只能往前走,我也只有不斷給GF打氣。
在問了N次下來的驢友前面還有多遠之後,我們終於抵達了第一站,衝古寺。清澈見底的小溪在草甸上緩緩流淌,悠閑覓食的牛兒在河邊徜徉,古樸的寺院掩映在神山聖水中,還有那鮮艷的五色風馬旗和千年碼尼堆。而仙乃日,這個優雅的觀世音菩薩卻在高處默默注視著這一切。流水、草甸、經幡、寺廟、牛羊、雪山構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畫面,身處其中,我們如痴如醉。
也許使優美的景色讓GF感覺好轉,我們繼續向珍珠海進發。不明白為什麼很多的景點都沒有路牌指引,沒有當地人的帶路確實很難找到,而這是收費的。如果當地管理局僅僅是為了給當地人創收,那這樣的做法也未免太過愚蠢小氣。我們碰到幾個從廣東來的驢友,就商量著一起喊了個向導帶路。
到了珍珠海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陰暗的天氣讓景色大打折扣,仙乃日被一團濃霧團團圍住,傳說中湖面的倒影也沒有顯現出來。不過就算如此,湖邊也照樣是一排的大小機器和三角架伺候之,場面相當隆重。在人縫中看准一個位置,趕緊上前瞎拍了幾張,估計這樣的天氣怎麼拍也好不到哪去。於是在看了幾眼珍珠海之後匆匆往回走了。
溫暖的雨夜,可愛的司機
回到蘭月谷客棧已經不早了,整個下午一直都在下著太陽雨,只是這個時候才烏雲密布,傾盆而出了。我猜想明天看另外兩座雪山多半沒戲。不過心裡卻還是會希望峰回路轉,到明天會突然放晴。
晚飯時,GF突然廚興大發,提出要在廚房自己炒菜,錢還是一樣給。友善的店家答應了,不過她顯然覺得有點奇怪。不知道我們是不是店裡第一次要求自己下廚的顧客。GF雖然實戰經驗不多,但是炒起來還真像那麼回事,放油放鹽的手法干脆利落,頗有點大廚的架勢。GF一邊炒著菜,一邊邀請廚房裡的人們到時候一起品嘗,店裡的人們也很配合我們的自娛自樂,給我們送油鹽遞盤子,平常都是炒菜給別人吃,可今天是看著別人炒菜給自己吃,他們覺得很新鮮。在旁邊給GF打下手,提建議的他們,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一番折騰後,菜出鍋了,除了品相不大好和有點鹹之外無可挑剔了,至少我是達不到這個水平,對著GF就是一頓鋪頭蓋臉的誇獎。邀請了大家一起來品嘗,大家都說不錯,呵呵,接著肯定就是GF的一頓自戀+燒包了。樂在其中的GF又吩咐我去把包裡的牛肉干和別的一些零食拿來分給大家吃,還把准備好的幾盒鉛筆送給了主人。原來上網看到很多網友建議帶些文具之類的實用的東西送給藏民遠比給吃的給錢要讓他們高興,看來此話不假,主人一下子笑開了花,雖然不大善言詞,但是我們能感覺出她很高興,並略帶激動的對我們表示感謝。主人是個女的,叫雍金,並不是老板,只是老板的親戚,幫著管理客棧,按照現在流行的說法,應該叫做職業經理人,呵呵。
我們好奇的詢問著關於他們的一切,大家伙顯然是放下了剛初的拘謹,和我們說著他們的亞丁,他們的家庭,他們的生活。。。。。。美景給人視覺的享受,與人的交流卻讓人心裡溫暖。
這其中有一個叫品初的雲南藏民司機,這天是旅客包車從中甸到了這裡,旅客上了衝古寺,他就在蘭月谷客棧住。品初司機是德欽人,家就在金沙江邊,經常在德欽、中甸、麗江、稻城一帶跑車。品初司機顯然不善言詞,不誇張的說甚至還有點遲滯,但是卻非常憨厚、老實,我們好奇的問著關於雲南的一切,他向我們描述著美麗的雲南,沒有動人的語言,沒有華麗的辭藻,或許更多的來自於品初司機對家鄉的熱愛。但我們分明能感受到彩雲之南的美麗和那份熱誠真摯的好客之情。從雲南談到品初司機的家庭,孩子,到他平時的生活,聊得高興,他竟跑到車上拿了一大袋子的核桃給我們帶著路上吃,說這是他們那裡的特產。對於這價值不菲的禮物,我們受寵若驚,無以為報。容易感動的GF在開始想著我們的背囊裡還有什麼能回贈給品初司機,但是左思右想後還是沒有合適的禮物,最後想到品初司機的飯錢還沒有結,於是GF示意我買單時一起幫他買了。雖然一涉及到錢就感覺俗,但是沒有想到其他辦法來表達我們的感謝了。問了雍金才知道,原來司機在這裡住一天,住宿飲食一起是三十,住宿有專門給司機住的房間,至於漢族司機在這裡的費用要多少就不知道了。品初司機得知我們幫他買了單後很是不安,非常感動又不知道如何表達。如果是我們平時的朋友,無論是別人給我們付,或是我給別人付,之後我們都會掏出錢包拿出RMB推來讓去一把,可是品初司機顯然不知道這樣世故的套路,也正是這樣,才越發顯得淳樸和可愛。最後品出司機只能以邀請我們去雲南他們家裡做客來感謝我們了,他說一定要親自開車帶我們去游玩。就這樣,GF開始喃喃著什麼時候能有時間啊,要去雨崩,要去梅裡。。。。。。和品初司機互留了電話號碼後相互告別,以為除非去雲南找他,要不然就不會再見得到了,沒想到的是我們和品初司機的故事並沒有結束。。。。。。
回到房間睡覺已經是十一點多了,外面風雨交加,我們慶幸沒有住在龍龍壩那些營地的帳篷裡。GF鑽進睡袋,不一會就睡著了。我睡在客棧那略帶濕氣的被窩裡,看著安然入睡的GF,心想,在這樣的雨夜,在這樣的一個藏民家裡,在微弱的燈光下和這樣一些淳樸可愛的人在一起,最後是風雨聲中睡在三座神山腳下,這是多麼美妙的經歷啊。雖然過去一個多月了,但是現在想來,心底卻又是一股暖流湧起。。。。。。
亞丁,也可以是地獄
前夜的大雨讓我們做好了心裡准備,事實也正是如此,漫天的烏雲讓人不敢有絲毫看到雪山的奢望。我們沒有太早起來,出發時已經是九點多了。今天和LJH一起出發,我們四人到了龍龍壩,前一天徒步珍珠海讓我們嘗到了苦頭,於是想都沒想就買了馬票。騎馬前行確實要比徒步輕松的多,不一會就到了衝古寺。為了盡早的趕到牛場去排隊,馬夫沒有停,直接往絡絨牛場趕去。從衝古寺開始的路都是昨天沒有走過的,騎在馬上,沒有太多的體力消耗,顛簸的山路也不允許拍照,於是看風景理所當然成了我們唯一的活動。要說亞丁景色,除了雪山,恐怕就是這一路的景色吸引人了。溝裡秋色漸黃,流水潺潺,樹木蔥翠,再加上這一路上馬兒的鈴鐺聲,卻也讓人有走向香格裡拉的遐想。
經過兩個來小時的騎行,到了絡絨牛場。要不是馬夫的提醒,我們還不知道這就是終點,顯然是糟糕的天氣讓牛場沒有想像中的驚艷,雪峰在烏雲的籠罩下也難覓蹤影。盡管如此,我們還是驚訝於這裡的美麗。我們向牛場的遠端走去,盡量遠離游人,來尋找屬於自己一份靜謐。我們坐在一塊岩石上,安靜的看著眼前的一切。皚皚白雪,片片白雲,神山環抱下的絡絨牛場仿佛千百年來不曾改變,在這遺世獨美的境地,時光也仿佛在這一刻凝固......
傳說中,香巴拉王國沒有貧窮,沒有困苦,沒有疾病,沒有仇恨與死亡,只有花常開水常綠,莊稼總在等待收割,甜蜜的果子總掛在枝頭,整個王國被雙層雪山環抱……或許,這裡就是香格裡拉。
我們在等待著央邁永露出雪峰,但是雲朵始終不肯散去。碰到自駕車走川藏線的兩男一女,他們也坐在小溪旁安靜等待。我們互相鼓勵著,像是相互熟知的好友。一段時間過去了,最後大家分析了一下雲朵的運動軌跡後,作出決策不再等了。自駕車的朋友要馬上騎馬回去,再驅車趕到雅江,他們不願意住在理塘,理由是氣氛慎人,這可和我們來的時候的感覺一樣了。
停留片刻後,我們也往回走去。不想再在馬背上顛簸著回,於是我就徒步往回走了。盡管是下坡,但是依然頗費體力。走了漫長的一段時間,總算是到了衝古寺。沒想到在這裡又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我們又碰到了品初司機。我們很奇怪怎麼在景區裡碰到他,原來是包他車的顧客今天發了短信給他,說是昨天在路上扭傷了腳,又聯系不到品初司機,於是就自己找了輛車先走了。我們不知道那些人私自走的真正原因,但是至少他們是知道品初司機是住在哪裡,至少是在亞丁的兩天包車費還沒有給,我們一口斷定他們是不會再在這裡出現了,但是善良的品初司機卻執意還要繼續尋找,或許在他的心裡所有的人都應該誠實善良的。至少在我的映像裡,都是乘客被司機忽悠的,司機被乘客忽悠還真是第一次看到。客人的私自離去對於品初司機來說就是幾天的車錢沒了,還要空車返回雲南,這讓他看起來很無奈,很無助,而在我們看來,卻還帶著份可憐,我們寧願那些人沒有騙品初司機,而是真的有急事先走了,這樣或許會讓品初司機好受些。
對於這樣的突發事件,品初司機束手無挫、六神無主,設想如果是個漢族司機,肯定早就展開新一輪的營銷攻勢了,而憨厚的品初卻還在一心想著他的乘客會出現,這樣的情景真的讓我和GF為他經營的生意感到擔心,人是要誠實,但也不能太過老實憨厚了啊.
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出手相助了。因為我們下山後也要返回稻城,所以我們先和品初司機說好坐他的車子回去,至少不會讓他空車回稻城。然後又想著怎樣讓品初司機的損失降到最低,最好就是能有幾個人包他的車回雲南。至於客源,最容易組織的地點當然是客棧,最容易組織的人當然是客棧老板。因為通過幾天的觀察,發現司機一般在客棧住宿吃飯都是很便宜的,也可以更方便更集中的找到乘客,而客棧對於各地來的司機都是很歡迎的,因為留住了司機也就吸引了更多的客源,又是一個典型的雙贏,呵呵。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我們堅信我們住的客棧的老板一定能幫我們找到乘客。於是,我們告訴品初一定盡全力讓客棧老板幫助他,憂心忡忡的臉上頓時露出笑容。
返回龍龍壩後,我們本想馬上回稻城,誰知高反在這個時候又來了。這次是我和LJH,在爬了一段坡到達蘭月谷客棧後,開始頭暈,這是我上高原來第一次這麼強烈的高反,非常難受。休息片刻後,還是上車了。亞丁到稻城的路都是盤山路,曲折蜿蜒,再加上時間不早了,品初司機開的很快,我們的高反更嚴重了。那一刻亞丁所有的美景都已然不在腦海,真的想把時鐘一下撥到三個小時以後,只想飛速逃離亞丁。在那一刻,亞丁對於我,是地獄。
顛簸了三個小時後,回到稻城。我們按照去亞丁時的車費加了二十塊錢給品初司機,接著坐著車照住處。第二天就是國慶了,各處房價彪升,稻武賓館沒有衛生間的雙床間報出了200的價格,呵呵,你愛報多少報多少,哥們不住。於是繼續找,想到多吉客棧在網上評價不錯,於是又奔向多吉。在一條巷子裡找到了客棧,我們自報家門,說是什麼時候給這裡打過幾個電話,多吉老板很快想起來了,隨後就是多吉老板和老板娘蔣姐猶如待親人般的熱情,這讓落魄的我們倍感溫暖。看過了房間之後,我們懇請多吉大哥給個實在價格,住兩天(9.30-10.1),多吉大哥也沒含糊,說一百一天。成交。
定了住處,就該幫品初司機解決問題了。我們說了情況後,多吉大哥很是熱情和積極,他說客棧裡就有幾個旅客要他幫買3號到中甸的車票,車票就不買了,他去負責搞定這幾個人,至於1、2號這兩天空檔就給品初司機找客棧裡的旅客包車去亞丁。這樣的安排可謂是再合理不過了,品初司機也就安心多了。後來一問,去亞丁的車費已經漲到一個人一百了(應該是來回吧),這把品初司機給樂壞了。後來還發現手機相機的充電器都忘在蘭月谷了,讓品初司機幫忙帶了回來,真是幫助別人的同時其實也是幫住自己啊。也應了那句老話,出門在外,多個朋友多條路啊。呵呵。
還要值得一提的是這天是我的生日,以往的生日都在火車上過(9.30),今天顯得格外不一樣,我、GF、LJH兩口子四人在多吉客棧叫了一桌的菜,為我慶祝生日。這個生日也是我迄今為止最特別的一個生日。
回味兩天的亞丁行,感慨良多。稻城之於成都已經顯得偏遠艱苦,而亞丁之於稻城,則更為與外界隔絕。惡劣的生存環境讓品初司機和別的人們都相信人與人之間都是友善誠懇,他們更大的問題是怎樣和天地和神靈和睦相處。卑微貧窮的生活雖然昭示著現世的殘酷,但是這裡對於他們來說確是天堂般的熱土。
這讓我想起那個誰說的一句話,只有經歷地獄的磨難,才能有建造天堂的力量。對於香格裡拉,這或許是最好的辨證關系。
我們走了,還會有更多的旅游者湧向這裡,希望我們這樣的匆匆過客不要驚擾了三座神山,也曾看過很多關於亞丁的討論,討論關於亞丁是不是就該保持原貌,該不該進行開發。我想,對於我們普通的旅游者來說,能做到的還是那句老話,除了腳印什麼都不要留下,除了照片什麼都不要帶走。
亞丁的TRAVEL TIPS:
吃:
我們所在的蘭月各客棧是素菜10元,葷菜20元(其實就是加了點肉絲),說句實話,不敢恭維。亞丁各個旅館的菜應該都是外面運進來,所以自然價格不菲。推薦中午就吃點干糧,晚上的話再吃點熱的。另外爬山還是多帶點干糧和水,及時補充體能很重要。
住:
感覺龍龍壩旁邊的那些什麼營地都不是很好,說白了就是睡帳篷,天氣好無所謂,天氣不好就不怎麼爽了。我們後面住在蘭月谷,龍龍壩還要往回走幾百米,9.29的價格是100,和店主砍了半天價才這個價格,不過條件相比龍龍壩別的住處已經很不錯了,還問了蘭月谷再往裡面的一個客棧,條件差不錯,報兩百多。
另外我帶了一個睡袋給GF用,為了給GF減壓就沒讓他帶。還是派上用場了,亞丁很潮濕,殿上個防潮墊,睡得還是聽舒服的,後來在新都橋住的15元一晚的藏民家裡,在長平溝口住的一家飯店樓上20元一晚的客房(應該叫長平飯莊),GF都用了睡袋, 從睡眠質量來看,這個睡袋沒白帶,呵呵。(不過帶的是棉睡袋,那個重啊!)
行:
關於馬幫,現在已經是統一價格,買馬票上馬。騾子和馬是混在一起的,不能挑,排到哪匹就是哪匹。從龍龍壩到衝古寺,從衝古寺到牛場,可以買一段也可以買全程。
聽幾個驢友說晚上住在衝古寺,凌晨兩點來鐘就有馬幫來騷擾,問要不要去五色海。因為管理局是不允許騎馬上五色海的,太危險了,所以都是乘著凌晨來拉客,因為馬幫也知道很多人想上五色海,但是又沒體力想騎馬上去。這樣就導致很多人都在晚上沒睡好,第二天爬山的狀態也不好。更搞的是後來在新都橋碰到幾個北京的驢友,他們就是凌晨跟著馬幫上去的,結果走了三分之二的時候,被管理局的人發現了。呵呵,只能被遣送回營地,第二天哪都沒去,睡覺呢。呵呵。
還有就是可以辦個學生證,光是亞丁就一個人省八十了。在這裡還要感謝幫我辦證的laoda,真是幫我省了不少銀子啊!改天發現了好的coffee bean就再給你整點,嘿嘿!
另外,亞丁經常下雨,最好准備那種便宜的戶外雨衣,幾塊錢一件,輕便好用。
國慶,稻城縣人民醫院一日游
吃完飯後,就洗澡睡覺。本以為可以好好睡個安生覺了,誰知道到了三點來鐘GF開始渾身不適,以為挺一挺就過去了,折騰了半天還是不見好轉。葡萄糖、肌甘、散立痛都下去了,效果不大明顯,只能躺在那了。到了五六點鐘GF終於睡著了,我躺著卻怎麼也睡不著了。
第二天起來後,滿以為GF可以好轉,偏偏事與願違,GF一起來就開始吐,什麼葡萄糖肌甘都吐掉了,最後連喝的開水也吐掉了,看著那情景,還真不知道我們是來玩的還是來受罪的。時至中午,GF的肚子裡已經是沒有任何食物了,米飯是肯定吃不下了,我就到一個小店裡要了一碗粥,在東坡飯店要了幾個蔬菜,讓GF補充一點。埃,還是不給面子,繼續吐,雖然不大懂醫學知識,但是這個時候我知道已經不能由著GF了,說什麼也得上醫院了。GF怕吃藥,還暈針,所以一直想著挺一挺就過去了,而且來四川時她就感冒還沒好,帶著感冒上高原,又是舟車勞頓,高原上休息也不大好,出這樣的狀況情有可原。到了高原,可不要傻乎乎的“沒有任何借口”的亂來,要不然就是我們這樣的下場。
人在沒有生病的時候接觸醫院,會覺得那的氣味很難聞,也不會覺得和自己有什麼關系,但是一旦生病了,就會發現到了醫院心裡才會如此踏實。掛號,聽診,驗血,取藥,雖是一個縣城醫院,但是隨便一折騰就耗了兩百多人刀,看來這以後出游還要多計劃一項費用准備了。驗血沒問題,接下去要掛水。兩大瓶兩小瓶的液體,看著沒什麼,可都是營養,GF補充能量就全靠他們了。
不幸在繼續著,GF不僅暈針,血管還特難找,藏族護士的手法顯然屬於粗放型的,一針扎下去,不見回血,拿著針頭在手背的肌肉上搗鼓半天,還是沒找到,我看著那針頭來回挪動心裡真是顫的慌。第一次嘗試失敗把GF搞得更緊張了,這樣可好,一緊張血管就更難找了,小護士審時度勢的把一個老護士喊來了,老護士又是拍又是摸的准備了半天,屏氣凝神,看准位置又是一針,額的神啊,還是不見回血,又拿著針頭在手背的肌肉上推來擠去的搗鼓半天,又沒找到,疼得GF已經全身發抖了,看得我都屁股發毛了。
老護士看著左手已無處下針,想換右手繼續做嘗試,可GF已經是有點支持不住了,再這麼扎下去可真要暈了。可是沒有辦法啊,輸液是最快最有效的治療辦法了。GF咬咬牙,示意繼續,這中不中的只能聽天由命了,真是不知道這是買彩票呢還是打針呢。
絕望中往往孕育著希望,一扇門關閉了另外一扇門或許正在開啟。當我們痛不欲生之時,真正的白衣天使出現了。一個江蘇省人民醫院的護士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以最合適的方式出現了。就在扎第一針和第二針的時候,幾個人來吸氧,一聽說的是南京話,GF驚喜,因為GF也是南京人。在四川西南角落的一個小縣城的醫院裡遇到老鄉,這的確讓人高興,彼此間鄉音的交談也讓GF暫時忘了疼痛,狀態一下好了很多。原來這幫人都是從南京自駕車過來的,三輛保來一輛高爾夫組成的車隊也算是穿過了大半個中國,可能是由於連日駕駛過於疲勞,一上高原就撐不住了,都奔這吸氧來了。這旁邊床位吸氧的哥們的老婆是江蘇省人民醫院的護士,她在那看著GF准備接受第三扎的時候,說出了現在回想起來依然讓我們記憶猶新的話:讓我試試吧!還真不是吹,這全省最大醫院的護士很輕松的就搞定了這個難題,整個過程也讓人很放松,看著回流的血液,我算是長舒了一口氣。
水滴得很慢,從上午十一點多開始,一會就到了下午五點來鐘了,可一半都還沒有滴完。GF說餓了,我趕緊跑到馬路上覓食去。其實稻城吃的東西並不多,本來想找點稀飯,容易入口,找遍了都沒有,最後在車站旁邊的飯店裡找到了小籠包,又要了個白菜豆腐湯和GF喜歡的糖醋蓮白,盡量要了最簡單的飲食,讓腸胃能夠吸收。一菜一湯一主食的伙食在館子裡是極其普通了,可是在這稻城縣的醫院裡,我覺得還算是豐盛了,心裡一邊想著一邊暗自高興,可以讓GF好好吃一頓了,畢竟一整天沒吃東西了。飯店沒有裝湯的一次性碗,只好要了一個忒重的陶瓷盆裝了湯(還壓了10塊錢),用飯盒裝了菜和包子,然後一手端著湯盆,一手拿著飯盒勝利而歸。平時看著小面包車來來往往的,可那會卻滿大街找不到一輛,只好硬咬著牙端著東西往前走。這是在高原上,大半天沒補充能量,手端著重物行走,不斷的冒虛汗,體能消耗得不行,最後在接近臨界點的時候艱難抵達醫院。現在想來要是一個月來幾次這樣的練習,估計也就沒AS防抖什麼事了-早練成鐵手功了,呵呵。
GF看到熱湯熱菜,食欲大好,吃了不少東西,我自己倒是折騰半天沒了食欲,隨便喝了幾口湯了事。事後想來,不及時補充能量是高原上的一個大忌。因為在GF滴水到十一點多時,醫院來說桑堆方向發生了車禍,於是我們看著身體已恢復,水也沒多少了,就提前結束點滴准備回客棧。就是這個時候,GF好了,而我卻撐不住了。沒有及時補充能量和一天的折騰終於引發惡心,頭暈,這時的我只能在GF的照顧下艱難往客棧走。躺在床上,希望一覺醒來後一切都會好起來。
從新都橋到日隆,從天堂回到人間
由於我們已經買了第二天到康定的車票,原計劃是在新都橋下車。但是身體的受罪讓我們猶豫著是否還要繼續旅行,還是直接取道康定回成都修養FB。我們決定先坐上車再說,看到時狀態再決定是到新都橋還是康定。
第二天早上五點鐘,像前幾天一樣起來趕班車。匆匆忙忙的洗刷完,來不及吃早飯就趕往了車站。一看車子還在等人,趕緊下去買了點吃的。還有更誇張的,一哥們從包裡掏出牙刷牙膏,拿著一次性杯子跑下車去呼嚕呼嚕的開始刷牙,寫到這我想起後來車停在馬路邊上讓我們去方便,結果GF跑來偷偷跟我講,廁所裡面全都是穿一次性內褲的,場面很是搞笑。呵呵,當然我們也是其中一員。唉,我出門,我容易嘛我。
車子離新都橋越來越近,而我們的身體狀態似乎也越來越好。不過真的到了新都橋,我們還是猶豫了,是繼續北上丹巴,還是回成都修養FB。最後,我們本著出來一趟不容易,一定要把固定成本攤薄的信念,跳下了車。就算風景沒有稻城好,我們也要到此一游,把惡俗進行到底!
經過了幾次挑選住宿的實戰,我們這次沒有去什麼網上推薦的地方,而是一邊閑逛一邊找,最後選在一家藏民家裡,最關鍵的一點,便宜。一床一晚上15元,在10月2號這樣的時間,我們已經很滿足了。主人很熱情,邀請我們吃糌粑和酥油茶。主人說只要天氣好,在房子頂樓的陽台就可以看到貢嘎山,我們一下子來了興致,就叫主人如果第二天天氣好的話叫我們起床。結果老天還是不給面子,第二天依然陰冷,貢嘎更是不知在哪個方向。
就這樣,我們包了一輛小吉利,告別新都橋向丹巴駛去。路上去了塔公寺,看了文成公主進藏時帶去的釋迦牟尼等身像,照了幾張像後匆匆上路。經過了塔公草原、八美等地後到達了千碉之國—丹巴。我們計劃不在丹巴停留,看了碉樓和藏寨後就趕往日隆,這個時候的我們已經是為了到此一游而游玩了。在看完這些景點後,已經沒有班車去日隆了。我們只好咬咬牙,包了一輛小面包繼續往日隆趕。
趕了一段夜路後,在晚上七點來鐘到了日隆。多少出乎意料的是,四姑娘山腳下的日隆鎮是一派鬧市的繁榮景像,一邊是吆喝叫賣,一邊是觥籌交錯,好不熱鬧。還有數量不少的高級賓館、酒店,門前停著的高檔轎車,儼然一個度假腐敗基地。面對這樣的場景,我一下子覺得到了另一個世界,確卻的說是回到了原來的世界。
而那些聖潔的神山、五彩的經幡、藏民淳樸的笑容仿佛一下都離我遠去,都只留做記憶封存。
看了很多功略都說雙橋溝根本不值得去,於是第二天睡了個懶覺後,我們直奔長坪溝。在溝口有很多馬匹,不過管理極度的混亂,幾百匹馬就這樣毫無秩序的睹在路上,馬幫就在那拉生意,煩人的叫賣和地上遍布的排泄物,讓人還本來覺得沒進溝就心生不爽。亞丁已經構亂的了,沒想到這裡比那裡還要亂N倍。我們本就沒有想坐馬,於是順著棧道往裡走。棧道一直修到枯樹灘,非常好走,一會就到了。從枯樹灘往裡就沒有棧道了,看著泥濘的路面,我們只好租了膠鞋,稍做休息後繼續往裡。可能是由於在亞丁步也徒了,在稻城高反也反了,回到低一點的海拔,我們簡直是如履平地,尤其是GF,在亞丁徒步珍珠海的時候那個痛苦啊,可是到了這裡一點都沒顯出異樣,相反動作還非常敏捷麻利,步伐也相當迅速。一路上的驢友大多步履艱難,我們卻連走帶小跑的超過了四五對驢友,呵呵,當然我們沒有負重。這個時候是親身體會了為什麼這樣那樣的體育訓練要選在高原進行了。
一路上的景色真是稀松平常了,和亞丁比還是要差很多,天氣還是不好,大霧鎖山,根本就見不到四位姑娘的蹤影。由於我們是將近十二點才進溝,到木騾子的時候也已經不早了。木騾子的景色還是不錯的,翻過一道木柵欄,就可以看到一大片的高山草甸,應該是這一路最美的景色了。路上的驢友都是來木騾子扎營的,我們卻還要原路返回,在木騾子停留了一會後,時間已經是將近下午三點多了。這個時候如果再徒步回去的話時間肯定太晚了,況且鞋子還放在枯樹灘,沒辦法,雖然我們的體力完全夠再走回去,但是只能花錢買時間了,找馬。砍了半天價,最後以100元一匹成交,到枯樹灘。
駕著馬兒到了枯樹灘,脫下冰冷的膠鞋,換上自己的鞋,告別四姑娘山。久仰東方阿爾卑思的大名,滿懷向往的來探望,不過確實和心裡所想有不小的差距。
現在想來,一個旅行必然有各種味道組成,有驚喜,有溫馨,有失望,也有遺憾,正是這樣的酸甜苦辣,才得以有每個人多彩的經歷。個中滋味只有自己感受了,才會更加難忘更加珍惜。
後記:游記也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了,寫的比較冗長,更多的意義只是作一個記錄和留念,功略部分呢是想給要去的朋友們提供一點或許有用的信息。
壇子裡有個DX說,行走是一種溫暖的記憶。我也有同感,回憶起這一路來真的很溫暖,哪怕當時再累再苦。
旅行途中也曾不止一次的問過自己,這樣不惜時間、金錢、精力,千裡迢迢就為了見一面,值得嗎?究竟又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能夠讓我們義無反顧,難道僅僅是風景?
現在想來,風景固然重要,但是哪怕我們看遍了世間美景,旅行的意義,也在於飲水思源,沒有一次次的遠行,也就不會知道別人的生活,不會知道外面的世界,更不會有和你生命直線產生交點的那些人和那些事。
謹以此文紀念我的第一次遠行—暖色川西。

(仙乃日)

(亞丁)

(塔公寺)

(塔公到八美的路上)

(丹巴的峽谷)更多照片可以看這裡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1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