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韓世忠墓位於蘇州靈岩山的西南麓。
韓世忠是與岳飛齊名的南宋抗金名將,官居樞密使(相當於副宰相)。公元1130年3月,宋金之間爆發了著名的黃天蕩水戰(位於今天鎮江的長江江面)。決戰當日,韓世忠及其夫人梁紅玉雙雙披掛上陣,諸將士見狀,無不奮勇爭先,以一敵十。“是役也,兀術兵號十萬,世忠僅八千余人”。韓世忠采納梁紅玉建議,引敵深入黃天蕩死港,圍困金兵主力達48天之久。一時間金國朝野聞韓喪膽,“梁紅玉擂鼓戰金兵”也傳為千古佳話。勝局在望,夫妻倆在戰船倆上拔劍起舞,歌曰:
萬裡長江,淘不盡壯懷秋色。漫說秦宮漢帳,瑤台銀闕,長劍倚天氛霧外,寶光掛日煙塵側!向星辰拍袖整乾坤,消息歇。
龍虎嘯,鳳雲泣,千古恨,憑誰說。對山河耿耿,淚沾襟血。汴水夜吹羌管笛,鸞輿步老遼陽幄。把唾壺擊碎,問蟾蜍,圓何缺?
這是何等鐵膽豪情!夫妻名將,古未有之。
後來秦檜逮岳飛,韓世忠質問道:“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韓沒有遭到岳飛那樣的迫害一是因為他曾經對宋高宗有救駕平叛之功,皇帝手書“忠勇”二字贈之,故秦檜不能動他。二是韓世忠的軍事才能有限,無力北伐卻自保有余,符合以宋高宗為首的主和派的需要。最終韓世忠的兵權被奪,退隱在家,空抱救國之心,郁郁而終。
二下了靈岩山,沿著公路向西走,約5分鐘可見路右的黃牆黑瓦的韓世忠廟,上面寫黑體大字“韓世忠墓園”。趁門衛在吃飯,悄悄進門,裡面有幾間房和幾棵古樹,房間裡有壁畫,介紹韓世忠生平戰績,卻沒見到墓。問門衛墓在哪裡,答:沿著門口的土路,走到底左拐,往林子裡一直走走5,6分鐘便是。(得知此廟門票5元,不進也罷)。
於是我出廟門,沿著門口的土路往深處走去,四周樹林茂盛,空無一人,遂拾起一塊石條用來防身。土路走到底是“吳縣花草公司”,左拐,只見一輛小面和一條狗在路口,不敢過去,遂退回公路。
繼續沿著公路向西走,過一個民居,路旁是一個廢棄的石料加工場,看到裡面隱約有小土路通向林子深處,遂鑽進去。走到土路,前面有兩條岔路,不知走哪條。這時民居裡走來一個老太,說幫我帶路。走左邊的土路,走約3分鐘,可以看到前方偏左,地勢較高的地方有一個碑,便是吳縣政府立的韓世忠墓碑。想要過去的話,必須穿過一段雜草叢生的路,雜草又高又密,行走艱難。一路上老太在前面開道,我在後面。有的時候居然發現雜草下有石階路,原來墓道已被雜草埋沒了。
走過墓碑,前面便是高大的墓塚,是韓世忠及其夫人(多人,包括梁紅玉)的合葬墓。周邊墓塚累累,是現代人的墓。想起杭州岳飛廟如何富麗堂皇,韓世忠墓卻被蘇州人搞成了荒原野墓,讓人感嘆(韓世忠生前居住京城杭州,可能是喜歡靈岩山,便遠道葬在這裡。韓老將軍一定會後悔,當年如果和岳飛一樣葬在杭州,管理得肯定比現在好!又傳韓世忠墓在浙江湖州某處,但靈岩山下有南宋孝宗皇帝親書的“中興佐命定國元勛”之碑,此墓應屬韓世忠真墓)。站在墓前俯望台階下,
老太要5元帶路費,是學生的只給2元。從老太的言行舉止不難發現,她在這裡從事“導游員”已經有些時日了。來此地游客雖然不多,但零零落落的總有一些喜歡訪古探幽的人會來。
“天下第一碑”位於韓世忠墓的東邊一點,但樹高林深,什麼也看不到,依舊由老太帶路。在墓前往回走,穿過雜草叢生,回到土路。左邊便有一條岔路,往裡走1分鐘,左邊又出現一條土路,往裡一看,便能看到這座碩大無比的石碑。
碑的右半部刻“中興佐命定國元勛”幾個大字,為宋孝宗皇帝親書。該碑之巨大,實為平生未見(比西安碑林裡的家伙還大)。碑原高三丈,現為一丈三尺(4米多)。據資料記載,此碑屹立近千年,在民國時期被颶風吹倒,碎成兩半。幸被靈岩山寺僧及時發現,並把兩塊斷碑並排粘在一起。左半部的碑文字跡小,密密麻麻,已經非常模糊了,碑文共計1.39萬字,研究古文字的人士可細細品賞。
碑後有一個斷頭的石龜,據專家說這個叫“赑屃”(音“畢喜”),當年巨大的石碑便馱在它的身上。龜殼上的花紋雕刻非常精美。龜頭距離龜殼以西八步。
三
望著“中興佐命定國元勛”幾個大字,不禁感嘆一代名將就此蓋棺定論了。八百多年前,當宋孝宗書寫墓碑的時候,我不知道他是何感想。年輕的他,初登上皇位准備大展鴻圖收復失地的時候,卻發現元戎老將們經不起歲月的風霜,一個個遠去。所謂的“中興佐命定國”只是統治者的一廂情願而已。不錯,韓世忠是具有“中興佐命”的能力,但他的抱負和才干在主和派當局的層層阻力下沒有得到絲毫實現。正所謂“皇帝不急,急死太監”。皇上坐在龍椅上心滿意足,什麼半壁江山,北方失地的勞苦漢民,可以統統拋在腦後。卻偏偏有韓,岳這樣不識時務的人沒日沒夜地要求收復失地,沒事找事。常言道:“高宗朝有恢復之臣,無恢復之君;孝宗朝有恢復之君,無恢復之臣;寧宗朝既無恢復之君,也無恢復之臣。”(韓侂胄窮兵黷武,何足道哉!)嗚呼,大宋距亡不遠矣!
青山有幸埋忠骨。可是,具有如此珍貴歷史價值的文物居然被棄之荒野,任其野草橫生。而離此僅僅百步之遙的“韓世忠廟”卻因為是收費景點而被打掃得干干淨淨,實在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