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閑的蜜月,迷人的九寨

作者: greenivy.hui

導讀自從初中時候第一次聽說九寨溝這個名字以及那些如夢似幻的海子和彩林,我就對九寨開始了無盡的向往。但是在學生時代,由於囊中羞澀,這一美麗的向往也只能是向往。於是,當老公和我商量蜜月地點的時候,我第一個想到的便是九寨。 大婚後第一天的中午12點,我們就坐上了開往上海浦東的機場大巴,懷揣著繃緊了很久後徹底釋放的輕松心情開始了我們的蜜月之旅。 1 ...

自從初中時候第一次聽說九寨溝這個名字以及那些如夢似幻的海子和彩林,我就對九寨開始了無盡的向往。但是在學生時代,由於囊中羞澀,這一美麗的向往也只能是向往。於是,當老公和我商量蜜月地點的時候,我第一個想到的便是九寨。

大婚後第一天的中午12點,我們就坐上了開往上海浦東的機場大巴,懷揣著繃緊了很久後徹底釋放的輕松心情開始了我們的蜜月之旅。

1〉初到蓉城

飛機是下午5點半的,本以為路上會堵,因此早一點出發,哪知道一馬平川,2點剛過就到了浦東機場,這是我坐汽車去上海最順當的一次,似乎也預示著我們的旅途也將一切順利。

5點35分飛機准時起飛,是有兩個通道的大飛機,晚餐也很美味,辣子雞塊飯加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從舷窗往外看,起飛的時候天已經開始黑了,但是一路往西飛太陽卻始終沒有落下,一直留在天邊呈金紅色的如緞帶一般,直到我們快到成都,7點半多了,那條緞帶才漸漸消失在天際。

7點三刻左右飛機降落在成都雙流機場。出機場,在成都讀了四年書的老公熟門熟路的直奔機場大巴售票處,10元一個人,很便宜,從雙流機場到成都市中心大約要30分鐘的樣子,如果打的的話要五十幾塊,而且最怕的是司機繞路,那就沒底了。

大巴駛進成都市內,於是一股混合著辣椒和花椒味道的香氣緩緩飄進了車裡,原以為這是因為路過了一條開滿火鍋店的街道,但後來才發現,成都的大街小巷到處彌漫著這股火辣辣的味道。

7點一刻大巴停在了成都市中心天府廣場附近的一條小路上,然後我們再打的去我們的第一個賓館:河畔酒店。

河畔酒店的地理位置還不錯,8點一刻左右我們就到了酒店大堂,大堂比較清靜,沒什麼人,除了接待人員和門童基本看不到什麼人。Check-in後我們拿到了我們的房卡。

房間設施還可以,服務一般般,但是衛生間很有特色,除了浴缸之外單獨有一個淋浴房,唯一的不足是浴巾有點破了,邊上的毛毛都開始探頭探腦。

在房間略作休整後覺得意猶未盡,於是決定和老公出去稍逛一下。

2〉初嘗川辣

酒店不遠處有不少小飯店和小吃店,躍躍欲試的我於是選了一家掛著“缽缽雞”招牌的小店。所謂缽缽雞,就是把許多種熟食如雞心,肉片,魔芋,黃喉,鵪鶉蛋,海帶塊,土豆片等等分別串成一串串的,然後放在一個滿是辣油辣椒花椒等調料的大缸裡面泡著,想吃的時候拿出來就可以吃,有點像我們看過的麻辣燙,只不過麻辣燙需要用爐子加熱燒熟,而這個是煮熟過後浸在調料缸裡。如果還嫌不夠辣的話,店主還可以在上面撒上辣椒干,我們初來乍到,不敢嘗試,就沒有再加辣子。

我先嘗了一口魔芋,那東西剛到嘴裡是涼涼的,但是一兩秒鐘過後一種麻中帶辣的感覺瞬間就充滿了你的整個口腔,恨不得跳起來滅火,然而緊接著一種很鮮的味道又讓人忍不住立馬就來第二口。風卷殘雲不一會兒就打掃干淨了。雖然嘴裡辣得要噴火,但是欲罷不能。

我於是想,也許這就是四川人迷戀辣菜的原因之一吧?

3〉初見九寨

第二天早上8點多,在吃完一頓沒留多大印像的早餐後,我和老公出發去超市買點東西,老公說到九寨和黃龍的時候當午飯吃,當時不以為然,心想諾大一個景區難道還找不到一個可以吃飯的地方?事後證明老公的決策是十分英明的。

我們在酒店附近的超市買了一些真空包裝的泡椒鳳爪,鳳翅,豆干(也是成都有名的小吃),兩包餅干,再到春熙路天橋底下的夫妻肺片總店裡買了一些燈影牛肉,牛肉干和鴨舌之類的,大包小包的就回酒店收拾行李,准備出發去九寨。

中午12:40的飛機,我們又是提前一個多小時就到了機場。去九寨的飛機要在老候機樓換登機牌,恰巧我們又是在老機樓上飛機,於是省心了許多。不緊不慢的去換牌,工作人員看了我們的機票,說12:10分有一班,馬上就要登機了,你們願意提前一班嗎?我們當然願意,白白的在機場耗半個小時多難受啊。於是立馬換牌,一個工作人員還把我們直接帶到了安檢入口,一直等我們過了安檢,跟裡面的工作人員說明了情況才離開。也由此讓我對成都機場的服務產生了好感。

去九寨的是那種小飛機,座位之間比較緊,不是很舒服,只發了一包餅干和一瓶水就把我們打發了,很摳門。12點30分左右一座白雪覆頂的山峰出現在了窗口,從沒見過大山大水的我一下子激動起來,趕快手忙腳亂的拿出照相機就拍。緊接著,第二座,第三座,越來越多的雪山出現在我面前,最後連成了一片山脈,不由得讓人驚嘆起來。但是也正是在這個時候,由於山區的氣流,飛機開始了強烈的顛簸,一上一下,一上一下,原本興致勃勃的我一下子變得頭暈目眩起來,胃裡開始翻江倒海。老公看出了我的異樣,忙說,不要看窗外了,閉上眼睛休息一下。我於是聽話的閉上眼睛,靠在椅背上,盡量的讓自己平靜下來。

果然是有點效果,頭沒有那麼暈了,但是胃裡的東西還是不聽話的一陣一陣往上頂,我正在想要不要拿嘔吐袋,只感覺“咚”的一聲,飛機著陸了。

地面溫度是10℃,去的時候穿的是短袖長褲,但是一下飛機,所有的人都開始翻包穿衣服。我和老公在飛機上穿好了我們一起去買的一套情侶衝鋒衣,第一次踏上了高原。

高原的空氣是極其清新的,清新到用不著呼吸,干淨的空氣便會往你的鼻腔裡鑽,但高原的陽光又是強烈的,強烈的到戴上墨鏡還被那白亮的陽光刺得睜不開眼睛。老公的鞋帶不知道什麼時候開了,於是彎下腰去系,剛站起來就跟我說頭暈,而我卻一點反應都沒有,慶幸中竟覺得有點遺憾,來到高原卻沒有感受到大多數人都有的高原反應。

機場大巴。一路駛去,兩旁的山上由荒涼變得蔥郁,由單純的灰黑色開始變得豐富多彩,林間還隱約的有潺潺的溪水的聲音,車廂裡於是開始騷動,氣氛也一下子由沉悶變得活躍起來。

司機在一路往九寨的路上跟我們講述了他來九寨工作的經過,他說他初來的時候九寨才剛開發,當時他站在諾日朗那一簾飛瀑下面,抬頭仰望,於是立志,一定要為這一片山水工作。他說這話的時候表情是那樣虔誠,以至於我人還沒到,心卻已經飛到了那片傳說中的童話世界。

在酒店安頓下來我們就直奔九寨溝口。那時已經是下午4,5點左右,天已經開始暗下來,但溝口的人卻並不見少。溝口橫著一條小河,河水湍急,一部分的水來自溝外,而另一部分則來自溝內的山澗,溝外的水呈水綠色,是一種我在蘇州沒有見過的清澈的水綠色,而來自溝內的水則是只有在大海邊才能見到的那種美麗的深藍色,兩種顏色的水交彙在一起,把一條不寬的河道劃分成了兩種奇異的顏色,令人贊嘆。河邊有很多當地藏民開的小店,我們准備第二天才進溝,於是就在溝口附近逛了逛。成果是兩塊當地藏民自己織的全棉藏布。

4)奇秀九寨

第二天一早7點准時從賓館出發,到了溝口已經有很多人在排隊辦理二次進溝的手續。在這裡建議一下有意向要去九寨的朋友,最好提前在網上訂好票,這樣到了溝口只需要去取票口取一下票就OK,可以免去排隊所浪費的時間。老公雖然也是網上訂的票,但是由於興奮過了頭竟然忘記了買票的訂單號,還是耽擱了一些時間,好在九寨的工作人員辦事效率還是很高的,很快通過識別身份證來確認了我們的票,才不至於讓我們掃興而歸。二次進溝的手續也很簡單,工作人員給每個人都拍一張照,然後輸入電腦打印在門票上就完成了。而且如果同去的是2,3甚至4,5個人,他們都只拍一張合影就可以,非常高效。

在辦完了這一系列手續之後我們終於得以進入那令我魂牽夢縈了十幾年的九寨勝景。

一進九寨右手便是一片郁郁蔥蔥的山,左手邊則是一片密林,密林旁靠路邊則是一條水流湍急的山澗,一直流向溝外。老公把我拉上停在路邊的環保大巴,我們的九寨之旅就此開始。

每一輛環保車上都配有一個講解員,在往九寨深處的路途中便會為你講解九寨的由來以及每一處景點的故事。九寨從空中看呈“Y”字形,入口在底部,從底部到三岔的中心被稱作樹正溝,從三岔中心往上的左分叉是則查窪溝,而右邊的分叉為日則溝。九寨的精華多集中在日則溝和樹正溝,於是我們先向日則進發。

首先來到位於三岔中心附近的鏡海,看了名字就能想像到這個海子的特色。看鏡海一定要在上午8點之前,因為在這個時段鏡海沒有風,可以真正領略鏡海的一平如鏡,周圍彩林漸現的連綿的山倒映在海面上,水上水下的山形成了一幅奇妙的幾何圖畫。水面上,一層薄薄的霧氣沿著水平面慢慢漾動。天還沒大亮,而遠處的雪山頂已被初升的陽光染成了一片金色。來欣賞鏡海晨景的人並不少,但並不嘈雜,每個人都專注於自己手中的相機,默默的,帶著虔誠的心情拍下九寨這令人震撼的第一景。

人更多了,我和老公決定繼續我們的旅程,於是聽從環保車上講解員的建議,直接坐車上了日則溝的最深處:原始森林。

汽車在山路上蜿蜒而上,一路上的植物由綠變紅再到蒙上一層白霜,到了原始森林剛一下車就覺得一陣寒氣逼人,原本在鏡海只是感到有點涼意,但一到原始森林,儼然是嚴冬降臨的景像,木頭修成的棧道上全是一層白色,說不清是霜還是雪,路邊的樹上也都覆了一層白色。盡管我們裡面穿著厚厚的長袖球衫,外面套著Columbia的帶夾層的衝鋒衣,仍然被凍得瑟瑟發抖。為了取暖,也為了觀賞到原始森林的全貌,我們決定沿棧道而上。

我們在林中穿越,棧道上為了防滑鋪了鐵絲網,而上面則鋪滿了各種顏色的落葉,紅的,黃的,金色的,還有些許綠色的,仿佛是一張仙女織就的地毯,五彩斑斕。路邊的地上,石頭上,樹根上長滿了厚厚的青苔,而樹,每棵都是高聳挺拔。人走其間,寒冷但新鮮的空氣讓你覺得無比舒暢,就連我這種從來就不能起早的人也一下子精神抖擻起來。

原始森林到下一個景點草海是有一段距離的,但我們隨著棧道在林中蜒行,並不覺得很累。走了約莫半個小時,第一縷陽光終於出現在我們的面前,照射在一片長滿不知名的草遠看如同草原一般的水面上,折射出起點點金光,這便是草海。

看到久違的陽光,我終於從森林的寒冷中解放了出來,對著陽光狠狠地伸了一個懶腰,雖然還是有一點寒意,但心裡已經升騰起一股溫暖,人也舒展開來。

草海的水並不深,可以一直看到水下的草根和覆滿不知名植物的石頭,草叢間還有一兩對鴛鴦在旁若無人的戲水。一派溫馨祥和的景像。

走過草海,滑潤如絲綢般的溪水流淌著,引我們來到了一個由群山環抱的海子——天鵝海。為什麼叫天鵝海,一是由於每年春夏之際常有天鵝出沒於此,二是這個海子的形狀有點像天鵝,而我們便是沿著這只天鵝頎長的頸項來到它的身邊的。

由於被群山環繞,天鵝海便少了一些草海的陽光,但卻是另一種風情。水面上那點點的浮萍串成了它項上的珠鏈,周圍的群山便是呵護它的臂膀,它就那樣靜靜的躺在這一彎溫柔的臂膀中,靜謐而高貴,與灑在山頂上的明亮而耀眼的陽光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從天鵝海出來,我們坐上了大巴,開往我們下一個站點:箭竹海。

從箭竹海下車,視野一下子變得開闊了,陽光才真正燦爛起來。我們往回走了一小段找到棧道,走了不多久就身處在一片可與草海媲美的大草原中。棧道將這片草原一分為二。底下是潺潺的溪水在流淌,而草就直接生長在這淺淺的流水中間,一人多高,真有些“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意味。

繼續前行,沒多久箭竹海就在我們面前顯現,不知道為什麼叫箭竹海,據說是因為海邊箭竹叢生,但我卻並未見到,只是對面山上那些棵棵分明的樹異常挺拔翠綠,也許那就是箭竹?我不清楚,但箭竹海的綠卻是絕對能讓人留下深刻的印像。

九寨的色彩從來就是層次分明的,就連綠也不例外。遠山的墨綠,稍近處的深綠,陽光照射在樹葉上的淺綠,部分樹葉的黃綠,以及水中那透明的水綠,這一系列的綠錯落有致的將箭竹海布置成了一個綠色的天堂。

抵抗不了箭竹海的綠的誘惑,我和老公決定在此坐下來好好欣賞,順便享受一下我們的午餐,因為此時已經是中午11點了。在此就不得不提一下老公的英明了,整個九寨溝,只有位於三岔中心的諾日朗中心服務站提供飯食,其余每一個景點都會有上下客站以及廁所,但是如果要吃的,只能去諾日朗中心站。吸煙也是一樣,整個九寨溝景區除了諾日朗中心站是嚴格禁止吸煙的。這也是九寨的管理方為了更好的保持九寨的天然環境而作的決定,很值得嘉獎,否則,如果由於少數國人的素質低下而使那些美麗不可方物的海子上多了幾塊西瓜皮,橘子皮,香蕉皮,煙蒂之類,九寨就不再是九寨了。

但是如果現在沒有吃的,繼續走下去到諾日朗中心站最起碼也要2,3點鐘,那時早已餓得頭昏眼花,哪還有力氣欣賞美景?即使坐汽車過去,吃完飯再回來,也會耽擱很多時間,而且那時候恐怕人就會多起來了,心情也會大打折扣。

我和老公把事先准備好的餅干和熟菜拿出來,開始享用,塑料袋墊在下面,所有吃剩下的果皮骨頭之類都放在塑料袋裡,最後扔進垃圾桶。

補充完體力,繼續我們的行程。

從箭竹海開始,景觀便多了起來,叢林間時而歡快跳躍時而溫潤如玉的溪水一直伴隨著我們,如銀鈴般的水聲時高時低時緩時急,突然,一陣響亮的嘩嘩聲傳到了我們耳朵裡,疾步上前,一簾寬闊的瀑布展現在我們眼前——箭竹海瀑布。箭竹海瀑布的落差並不大,銀白色的水流從各個瀑口傾瀉而下,使整個箭竹海瀑布看上去就像一條銀色的腰帶,在穿過樹叢影影綽綽的陽光照射下泛著美麗的銀光。

繞過箭竹海瀑布,不多時就來到了熊貓海邊,熊貓海據說時常有熊貓出沒而得名,也如同鏡海一樣,是一汪清水,在此,我不用“碧水”而用“清水”是因為那水實在是太清了,隨便在哪兒都能一眼見底,據解說員說,九寨溝水的能見度是14米。14米是什麼概念?現在一般的樓房層高大約是3.5米左右,14米相當於4層樓,就是你站在4層樓高那麼深的水面上,水底下也能一覽無余。這是多麼令人驚嘆的景像!於是我和老公戲言“水至清則無魚”的典故,但是老公卻馬上搬出了最有力的反駁證據,他指著海裡,說:“看!”我於是順著他手的方向看去。果然,在那清波蕩漾中,無數細如柳條的魚兒正在歡快的游者。吸引了無數游人,卻無一人投食喂魚,這也是九寨一進溝車上的講解員就關照我們的。其實,面對如此美景,任是誰都會舍不得去破壞的。

緊靠著熊貓海的便是熊貓海瀑布,海子和瀑布之間有一個休息站,人頭攢動。一向不愛熱鬧的我對壯觀的熊貓海瀑布也失去了興趣,拉著老公只想逃離這個人潮洶湧的地方。

緊步快走了一段,人終於漸漸的散去,於是放慢腳步,繼續在山澗和矮林中逶迤前行。層林漸稀,那一汪湖水復又出現在我們視野當中,只是與先前看到的又有所不同。熊貓海的湖水基本上是水綠色的,比箭竹海的略淺,而這裡則是呈現出一種大海才有的蔚藍色,唯一不變的是一如既往的清徹見底,無數的倒木錯綜復雜的橫在湖底,陽光毫不費力的穿過湖面照映在這些如珊瑚一般的倒木上,在湖底投下了深淺不一的藍色的陰影。岸邊的樹的色彩已初見端倪,殷紅,火紅,金紅色,金色,淺黃色,淺綠色,深綠色,繽紛的色彩包圍著藍寶石一般的空靈的湖水,如同夢幻一般。稍遠處,湖水由深變淺,最淺處是和熊貓海一樣的水綠。繞著湖邊走到她的側面,發現湖水由於深度的不同被劃分成了四個層次,分別為淺藍,深藍,淺綠和水綠,其中淺藍和深藍,深藍和淺綠的分界最為清晰,但仔細看,每一個色塊中又能細分成更多的層次。加上遠處披著五彩華蓋的連綿的山脈,陽光照射下水面泛起的點點金光,山水一體,此時的心情,無論什麼樣的形容詞都變得蒼白和空洞,只能虔誠的崇敬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這就是五花海,九寨溝的最精華處。剛入九寨,那一路的美景已經使我驚異,但在這裡,我甚至產生了跪下對著這一片神山聖水頂禮膜拜的衝動。駐足了良久,才在老公的提醒下回到現實,戀戀不舍的離開。

幸好這樣的奇景並沒有轉瞬即逝,五花海盡頭是一座為游人搭建的木橋,木橋的另一邊便是孔雀河道。初聽這個名字覺得有點奇怪,但看到了便恍然大悟了。水是同五花海一樣錯落有致的藍,總體上比其更深一點,岸邊的樹同樣是斑斕的,圍繞著那一方碧水,看上去像極了孔雀尾羽上那一團寶石般變幻的色彩,極其華美。我終於真正明白了什麼叫做“童話世界”,此時,曾經對這個詞抱著懷疑態度的我現在是徹底被眼前真實的景像所征服了。

不想離開,但路畢竟是要繼續的,於是在按了無數快門確保沒有漏掉一絲美景後,我們終於離開了那個奇幻的境界。走了不多時便聽到熱鬧的水聲,眼前出現了一片灘地,那奇妙的水到了這裡又是另一番景像。那些歡快的水流拍打在金色的石灘上,濺起一朵朵銀色的水花,在陽光的折射下,就像是一顆顆彩色的珍珠,不禁讓我想起 “大珠小珠落玉盤”這句話來。珍珠灘,真是名不虛傳。

順著山勢往下走便是珍珠灘瀑布,剛才還是活潑可愛的小水花轉眼就彙聚成了一條白色的水龍從山上奔騰而下,騰起的水霧同巨大的響聲一起回蕩在山谷之中。

珍珠灘繼續往下便是鏡海,我們便徑直走到了被彩林環抱的公路上,由於時間已經指向下午2點半,我們決定去諾日朗中心站坐車直接去“Y”字左上角的長海。

諾日朗中心站是個服務比較完備的服務站,自助餐廳就有三個,還有購物區,廁所,以及整個九寨溝景區唯一的吸煙區。外面就是汽車的景區中心站,到哪個方向的都有。我和老公於是登上了去長海方向的車,

則查窪溝的景點比較少,主要就是頂部的長海及其附近的五彩池,從諾日朗中心站到長海有一段距離,走了大半天的我們覺得有點累,靠在椅背上開始有點迷迷糊糊,但似乎剛剛進入夢鄉,就覺得車子咯噔一下,長海到了。

雖然才是下午3點左右,長海的天卻開始陰了下來,風也冷了起來。在五花海熱得脫下外套的我們此時卻忙不迭的把外套重新穿上。

長海是九寨溝最大的海子,由於大約呈“S”形,游人只能看到他的一部分以及矗立在他兩旁的連綿的山脈。如果說天鵝海是一位憂郁的貴族少女,五花海是一位盛裝的新娘,珍珠灘是一群活潑的孩子,那長海則是一名深沉的老者。與九寨溝其他的水不同,長海的水是深不見底的墨藍色,也許是天陰的關系,周圍的遠山也顯現出一種沉思的黑,長海邊有一株奇特的柏樹,主干是瘦骨嶙峋的黑色,左半邊已經是一片光禿禿,而右半邊卻還是綠意盎然,這棵被稱作“老人柏”的柏樹,在長海深邃的湖水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神秘。

長海是整個九寨溝景區海拔最高的,大概3000米左右,因此在山下還有些欲露還羞的彩林在這裡已經是華彩盡展,每一棵樹,每一株灌木都披上了最華美的盛裝,紅艷似火,明黃如金,還有常綠樹種的濃淡不一的綠,再加上那令人心醉的藍,和遠山的青黑色,在山下還沒看過癮的我們狠狠地將這番景像盡收於心。

看完美景,在湖邊的長凳上略作休整後,我們順著公路往下走,走到一片樹林前,隱約的看到鑲嵌在叢林中的一方晶瑩的湖水,走進才知道,原來這就是五彩池。

五彩池是九寨溝主要景點中最小的,因而不像其他湖泊一樣被稱作“海”而叫“池”,周圍的彩林也似乎並不出彩,但帶給我們的是另外一種感受,原因就在它那純粹的藍。五彩池從側剖面看大致呈“V”形,中間有一條明顯的深溝,因此那條溝所在位置的湖水是像大海一般的深藍,越往兩邊越淺,就像鑲嵌在綠色戒托上的一顆藍寶石,精致小巧,純淨通透。

時針已指向下午四點,我們決定結束第一天的旅程,回賓館好好回味一下這一天所飽覽的美景,順便享受一下九寨溝的美食。

九寨溝並不是盛產美食的地方,但山上的野味值得一嘗,野山菌,土雞之類的,都格外的鮮美。也許是我們餓壞了,在一個野山珍小飯店風卷殘雲了一番過後,老公和我都感到了無比的滿足,於是酒足飯飽後相互扶持著回了賓館。

晚上7:15分開始看了一場當地的表演,進門先每人送一根雪白的哈達,有藏羌的各種民族歌舞,還有喇嘛法師的祈福儀式,喝了真正的青稞酒,最後是全場互動的熱鬧舞蹈,我和老公都沒有上台,不過是饒有興致的觀看,覺得有點群魔亂舞的味道,很有意思,還不錯,比較精彩。

第二天一早,8點左右,繼續我們第二天的旅程。

8點多人明顯比第一天多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旅行團各自為政的擁在溝口,舉著喇叭吆五喝六的招呼著自己的隊員,很是混亂。一向不堪喧鬧的我急忙拉著老公進溝,所幸我們不用再去像他們那樣排長長的隊伍買票拍照,於是徑直往大巴方向去。

直奔鏡海。到了鏡海我們便沿著公路前行,往鏡海停車場的方向去。昨晚下了很重的露水,路面上都是濕漉漉的,但並不濕鞋,一路上的葉子似乎又比昨天紅了些,晶瑩的露水在葉片上閃著晨光,空氣中散發著一種淡淡的潮濕而清新的香氣。

找到鏡海停車場,前方便是一座小橋,通往林中的棧道,橋底下是流水潺潺,擊打著橋下的鵝卵石。進入棧道,兩旁的灌木和大樹在棧道上方圍成了一個奇妙的拱門,不少不知名身披五顏六色的小鳥在樹叢上跳來跳去,嘰嘰喳喳的,一點都不怕人,

走在棧道上,有點小心翼翼,又有點害怕從山上哪棵樹後面突然竄出一只什麼動物來,於是緊緊拉著老公的手一刻都不敢放開。陽光照在棧道另一側的湖面上,折射出美麗的藍色或綠色,並泛起點點金色的波光,在棧道與湖面之間,是一棵棵彩色的樹,有時是一圈綠色中突然垂下一株鮮紅的枝葉,有時是紅、金、黃、綠混合成一片萬花筒般美麗的彩圈,倒木露出水面的部分長滿了不知名的小草,長長短短,就像大海中的一個個郁郁蔥蔥的小島。棧道另一側的山上也是豐富多彩的,彩林自不必說,光是樹下那五彩繽紛的落葉,以及石頭上那厚厚的青苔,就足以讓人動情,更別說還常常有忽隱忽現的山澗在林中穿梭,不時有鳥兒會突發興致歌唱起來。甚至,在棧道上都能看到某些動物留下的糞便,多麼和諧的自然!

走了不知多久,時斷時續的水聲漸漸大了起來,佇立在湖邊的大樹也漸漸變成了小叢的灌木,水面也窄了起來。水聲越來越大,終於看見銀白色的水簾,一拐彎,疾行幾步,豁然開朗,一座橫跨幾十米的大瀑布展現在我們面前,這就是諾日朗瀑布----九寨溝最大的瀑布。

不知道你是否記得電視劇《西游記》片尾曲中有一幕是唐僧師徒四人行走在一個大瀑布上的情景,那就是諾日朗瀑布。另外還要提一下《西游記》中《錯墜盤絲洞》即蜘蛛精那集,有一幕是孫悟空和多目怪(即蜈蚣精)在一個淺灘上打鬥的情節,那就是在珍珠灘上拍攝的。

剛剛還是溫柔恬靜的湖泊,轉眼間就變成了氣勢磅礡的大瀑布,白色的水簾從天而降,衝擊在谷底,激起巨大的浪花和水霧,這浪花卷著白色的水沫滾滾而去,岸邊的枝葉也被水浪騰起的氣浪衝得不停的搖擺,水霧則在陽光的折射下,現出了美麗的彩虹。瀑布旁邊的木質觀景台被水霧弄得濕漉漉滑膩膩的,但這並不影響人們的心情,人們紛紛舉著照相機,這壯觀的一刻,誰都不願意錯過。

瀑布正對的公路對面有個觀景台,老公和我上去,諾日朗瀑布全景盡收眼底。

繼續沿著公路下行,不多時便來到了犀牛海。犀牛海和鏡海一樣,也是一個觀賞倒影的絕佳去處,只不過犀牛海的水面更大,更為開闊。此時,看了太多這類美景的我們已經開始覺得有點提不起興趣了,因此,原本也很美的犀牛海並沒有給我們留下太多印像。

緊接著犀牛海的便是老虎海,據說深秋時對面的山上色彩斑斕,加上水中的倒影,就像老虎皮一樣,老虎海因此得名。只是我們去得還早了些,山上只是剛剛開始轉紅,並沒有看到漫山遍野的如虎皮一般的壯觀景像。

其實說實話,飽覽了兩天人間奇景的我們已經有點審美疲勞了,縱使後面的景色在我們剛進來的時候引發了我們無數的驚嘆,但到現在來看,那些曾經讓我們為之振奮歡呼的樹正群海,蘆葦海還有火花海,盆景灘已經變得不過爾爾。唯一能讓我再次覺得神奇的是樹正瀑布的藍。

前面已經描述過九寨溝海子的藍,但是樹正瀑布的藍卻是別具一格。樹正瀑布是九寨落差最大的瀑布,水從瀑布頂端奔瀉而下,撞擊在沿途經過的一切物體之上,無論是山石,還是灌木。一株已經被急浪打得葉子都沒有的小灌木執拗的扎根在瀑布經過的石縫中,翻滾的浪花仿佛要把它撕碎,只見那枝條隨著白浪前後左右不停的劇烈搖晃,而根部卻始終未動一分。生命的頑強在此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泡沫翻滾,但是在那雪白的泡沫底下卻顯現出一種極為純淨的淡藍色,若隱若現,什麼是真正的“水藍色”?看到了這個情景,我終於明白了。

在經歷了兩天的徒步游覽之後,我和老公已經是筋疲力盡,在走完最後一段從樹正到盆景灘的棧道,盡管由於我們錯誤的選擇了走棧道而錯過了這一段的最佳觀景點,我們並不覺得有多大的遺憾。我甚至認為,即使不去黃龍,也不再回成都,立馬坐飛機回家,我也會覺得此行無憾了。


精選遊記: 九寨溝-黃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