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風景舊曾諳。借著十一長假,帶著被工作折磨的疲憊不堪的心靈,踏上了水鄉之路,去尋找詩詞歌賦中的江南印像。
生活著的前年古鎮—西塘
到達西塘時,天空飄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我本來就喜歡在雨中漫步,如今,走在這古香古色的西塘街頭,看著雨點在水面蕩起的點點漣漪,讓你陶醉其中不能自拔。西塘中最著名的一道風景線無疑算得上是那1000多米的長廊了,各色各樣的長廊連在一起,連綿不斷,串起了古鎮千年的回憶,催人發思古之幽情。腳下的青磚路長長短短,似乎走在千年的光陰流轉,穿越時空走到遠古的過去。
眼光穿過河面,對岸清一色的黑瓦蓋頂,灰牆鋪面,寧靜而深沉。房屋就築在河邊,門口有高高的台階,直通到水面,間或可以看到在台階上洗衣服的婦女,讓我想起了家鄉的女人在河邊洗衣服的情景。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西塘人們,已經和這裡的一切融為了一體,那些尋常的巷陌,尋常的人家,都構成古鎮西塘的美麗風景線,打開你塵封的記憶,追隨古鎮的千年風流。無怪乎,西塘被人們稱為生活著的千年古鎮,真是再恰當不過了。
原汁原味的千年水鄉—烏鎮
烏鎮可以說是留給我印像最深的一個水鄉了,烏鎮不像其他水鄉一樣到處充斥著濃濃的商業味,那種返璞歸真、原汁原味的水鄉意境讓我真正的痴迷。到江南水鄉看什麼?看小橋流水、河岸人家,烏鎮依河成街、依街築屋、橋街相連,人在水邊走,水在腳下流,小橋流水響聲潺潺,河岸人家炊煙寥寥,古樸、清雅,真一派南國迷人風光。千百年來,京杭大運河滋潤著這片古色古香的江南古鎮,居民沿河築屋,傍橋而市,在千余米的古岸旁,水閣廊棚相映成趣,造就了古鎮獨特的江南風韻。烏鎮保存著完好的清代建築風格,梁、柱、門、窗上的木雕石雕精美絕倫,美輪美奐。
在烏鎮,你不能不去的一個地方是茅盾故居,這位革命文學家祖輩居住的老屋。烏鎮歷史上曾經出過64個進士,161個舉人,再加上矛盾、沈澤民、嚴獨鶴等名人,更是為千年古鎮贏得了顯赫的名聲。
坐在獨特的搖櫓船上,一邊欣賞著美麗的古鎮風景,一邊聽船夫唱著悠揚的民間小調,仿佛自己也在這座千年古鎮中逐漸的融化。
中國魅力名鎮—南潯
古老的石拱橋、夾河的小街水巷、依水而築的百間樓民居,給南潯水鄉一個獨特的定義。南潯小蓮莊似一塊碧玉鑲嵌在南潯古鎮,是南潯的五大名園之一。人說蘇州園林甲天下,小蓮莊的園林風格就似小家碧玉,照樣惹人疼愛。十畝蓮花池,成就了小蓮莊的主要風格,坐在觀景樓裡,透過鏤空雕的木窗,荷葉掩映窗中,朵朵荷花點綴其間,形成一幅天然的風景畫。圓中太湖石清秀挺拔,亭台樓閣別致,儼然一江南美女,楚楚動人。緊鄰小蓮莊,便是嘉業堂藏書樓,這個私人的藏書樓,其藏品之豐,規模之大、檔次之高,珍品之罕,都讓你不得不佩服。嘉業堂藏書以宋刊《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最為珍貴,號稱鎮庫之寶。如今的嘉業堂藏書樓,已經由浙江省圖書館接受,現有藏書十余萬冊,雕版片三萬余片。
神州水鄉第一鎮—甪直
說實在的,如果不是導游告訴我,我都不知道“甪”這個字應該念做“lu”,甪直原名甫裡,後因鎮東有直港,通向六處,水流形有酷如“甪”字,故改名為“甪直”。鎮上河水清清,環境優雅,甪直留給我最深的印像應該是那裡的橋了,水面上星羅棋布的散布著41座宋、元、明、清時代的石橋。石橋古樸端莊,或一簡單石板平鋪橋上,或幾塊條石堆砌而成,巧奪天空。甪直還有一處地方不可不去,那就是保聖寺,保聖寺中有一面被首批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雕塑—羅漢雕塑。這裡的羅漢不似其他寺廟中單純的擺列,而將羅漢融入山水背景,各羅漢情態生動,或動或靜、或喜或怒、或嗔或怪,氣像萬千。
中國第一水鄉—周莊
周莊的名氣在水鄉中可謂出類拔萃,然而,他留給我的第一印像卻不是太好,因為人多。走在周莊的街頭,不是你在看景,而是看人,有點像北京過年的廟會,人擠人,風景可是看不到了,抬頭望去,只能看到屋頂部分了。因為我們住到了周莊,因此,為了彌補缺憾,第二天一早,當別人都在夢想裡會見周公時,我們又一早重游周莊。早晨的周莊恬靜而又溫馨,那座因為一畫而成名的雙橋,在初升的太陽下閃爍出金色的光芒,連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方一圓兩種別致的構圖,微微水波蕩漾,橋影若隱若現。這可是周莊的代表,就如同今天的形像代言人。距離雙橋不遠的沈廳,就是被稱為“富可敵國”的沈萬三的故居,這個修建了南京城三分之二的傳奇人物,被電視劇《聚寶盆》再現於世,哀其速起速敗的成家史,感慨物是而人非。
中國園林古鎮—木瀆
木瀆又是一個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名字,聽導游講後才知道,原來這個地方竟然和美女西施有關,吳王夫差意外的得到西施,為搏美人歡心,便開始營造“館娃宮”,所伐之木江河道都堵塞了,此所謂“木塞於瀆”,故此地被稱為木瀆。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但卻為此地留下了一個夢幻般的意境。乾隆六次下江南,每次必游木瀆,可見木瀆之美。游木瀆主要是看園林,嚴家花園、飲紅山莊、古松園,都是可去之處。
中國民間博物館之鄉—錦溪
錦溪是一個在普通不過的水鄉了,論風景她沒有西塘之美,論名氣她沒有周莊之大,然而,她卻占絕了一個第一,那就是,私人博物館。所謂看希奇,到錦溪,這裡有各類大大小小的私人藏館—錢幣博物館中存有交子、第一張毛增東頭像的紙幣、全國唯一的一個陰陽幣;磚瓦博物館中珍藏著號稱“寸金寸磚”的金磚。此外,紫砂博物館、書畫博物館等等不一而足。
走馬觀花逛水鄉,對於我這樣一個北方人來說,水的記憶仍然停留在小時候家鄉的那條小河上,如今,河床尤在而河水早已干涸。隨想夢幻般的意境讓我久久不能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