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無痕,我已走過——青海甘南游(二)

作者: 來跳踢踏舞

導讀大通悠閑的時光 按計劃今天去大通看花兒會,早晨的西寧依舊是陰雨綿綿,看來今天的花兒會要泡湯,但我們還是義無返顧地出了門。 乘班車趕到大通已近九點,問了當地人,都說不清楚,看見老爺山山腳在搭台子,以為那就是演出現場,就決定先爬山,下來等雨停了再說。 爬山化了將近一小時,路陡加上雨下下停停,我們苦不堪言,快回到山腳時才緩過勁來,天空還有 ...

大通悠閑的時光

按計劃今天去大通看花兒會,早晨的西寧依舊是陰雨綿綿,看來今天的花兒會要泡湯,但我們還是義無返顧地出了門。

乘班車趕到大通已近九點,問了當地人,都說不清楚,看見老爺山山腳在搭台子,以為那就是演出現場,就決定先爬山,下來等雨停了再說。

爬山化了將近一小時,路陡加上雨下下停停,我們苦不堪言,快回到山腳時才緩過勁來,天空還有零星小雨,看來花兒會真要泡湯。正在我們猶豫要不要等下去的時候,只見山腳下彩旗飄飄,人聲鼎沸,夾雜著各種鐘磬聲,好像有什麼重大的活動。一打聽是青海省道教首屆朝山會。

只見道士和信徒都穿著盛裝,色彩絢麗,圖案精致,做工考究,拿著各種從未見過的儀杖,各個神態整肅,儀式由道人講話,祭祀,禱告等環節,每一部分又分幾節,最後在爆竹聲中結束。前面都不錯,就是放爆竹的環節讓人覺得有些搞笑。

吃過中飯我們在大通的街上閑逛,走過一水果攤時,買了幾個香梨,讓老板娘洗了洗,然後坐在街沿上,悠閑地削好吃了起來,咬著脆脆酸酸甜甜的梨,看著滿街不認識的人走來走去,那份自在安逸才是旅途中最愜意的時光。

回到西寧,時間還早,我們去了東關清真大寺,東關清真大寺歷代幾經修葺、擴建,規模日臻宏大,現已是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清真寺院之一。一座城市各種信仰的人們和諧相處,都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園,真讓人羨慕啊!這時我的帖子有了回音,是西安的兩位驢友,她們也是老師,小趙和小方,態度溫和親切。甘南的行程和我一樣,於是相約結伴。一路上很開心,這是後話了。

晚上我們在住的文化廳賓館旁邊的西寧影劇院看了場電影,是一直想看的《變形金剛》,非常喜歡裡面的大黃蜂,真希望自己也有這樣的伙伴。

塔爾寺盛裝的節日

當我們租車到達塔爾寺外面的山坡前時,只聽佛樂聲聲,由達塔爾寺僧人組成的儀仗隊已走到舉行儀式的山坡下的一小塊空地上了,周圍已經人山人海了,抬頭看,另一隊人馬抬著卷起的毯子也爬到山坡上的高台。

儀式由山坡下的一位高僧主持,先是焚香,然後大家高聲念誦經文,周圍一片嘈雜,完全蓋過了僧人的誦經聲。突然,人群中爆發出一陣歡呼聲,山坡上人群放開手,一幅20米寬30米長的毯子沿著山坡滾落打開,上面覆蓋著金色的織品,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接著織品緩緩向兩邊拉開,露出大佛的圖案,人群再一次爆發出歡呼聲。

大佛端坐著,神態祥和,周身金光祥雲圍繞,最外面是一些佛教故事組成的圖案,整個作品由各種彩色絲線織成,五彩斑斕,面對朝陽閃耀著迷人的光澤。

越來越多的人爬向了山坡,信徒們不斷把哈達錢幣等物品擲向大佛,口中念念有詞,而每一個能觸摸到毯子邊緣的人捏住邊緣不停晃動,整個大佛像一面輕舞的大旗,不斷面對太陽變幻著明暗和色澤。

不得不承認,大佛具備了無上的感召力!

下午我們早早等在了表演法王舞的大經院,院子裡已擠滿了觀眾,還有游人在不斷地加入,央視的一個攝制組也架好了幾台機器,更渲染了一種不同尋常的節日氣氛。

眾人的翹首期盼之中,由僧人組成的儀仗隊終於出場了,接著一些高僧入場坐定,照例是念誦經文,人群爭著往前,幾乎失控,武警和僧人奮力維持次序,才稍稍控制場面。我被人群擠來擠去,根本無法站定,直到演員登場,人群才安定下來。

佛樂聲中,四個少年僧人頭套大頭娃娃面具,身穿寬大戲服,手持笛狀竹棒,由一金剛模樣舞者引導進入場地舞動起來,舞蹈動作簡單,節奏也不快,但自有一種拙樸的古韻和異域之風情,跳了有二十分鐘左右才下場。

接下來是金剛模樣舞者上場,音樂與節奏大致相同,但場面更大,風格更為穩重踏實,時間更長,舞者看來有更深的功底。

然後是一隊戴各種動物頭盔的舞者上場,他們是繞著場子跳,繞了好幾圈。

最後法王出場了。他頭上的面具更為巨大,雙目怒睜,威嚴無比,衣飾也更為繁復。他在眾人的簇擁中舞動,而且在跳舞的過程中還舉行了一些祭祀類的活動,我猜想是跟驅除邪惡的東西有關,因為在法王在藏傳佛教中就是驅妖降魔的使者。這一過程持續的時間最長,就連我也已經站得雙腿麻木,幾乎不能支持,才發覺這是一項消耗體力的舞蹈。更何況他們的舞步主要以單腳支撐為主,頭上身上的飾物足有十多斤重。據說舞者都是一些少年或青年,超過一定年齡就要退休了。

晚上,小鄔夫婦請客,我們在沙力海吃了散伙飯,這幾天我們相處甚歡,席間竟有些依依不舍,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精選遊記: 青海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