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2夜的旅行,如天堂般的杭州,無法用簡單的詞語來描繪她的美麗。尚未離去卻已期待著下一次的到來!雖然沒有在秋天到過杭州,卻覺得再怎麼美也比不上這個時節杭州的春意盎然!杭州攻略(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小幫助)游程: 第一天 15:47K71發車 ----- 18:30到達杭州 到南山路看西湖夜景第二天 白堤→平湖秋月→中山公園(孤山)在中山公園碼頭上船游湖,先赴湖心亭,再游三潭印月→(從三潭印月再坐船到)蘇堤花港觀魚〔從中山公園碼頭到花港觀魚,船票+門票共45元/人) 可以在花港觀魚門口的知味觀吃午飯,點心和點菜都有,人均50元左右。 花港觀魚出來沿楊公堤向西走5分鐘,就到了楊公堤景區。(找到楊公堤浚源橋西側的小徑穿行入內即可。)幽靜的浴鵠灣游客不多,但風景很美!行至楊公堤蓋叫天墓後北側會遇一岔口,向西拐彎即進入茅家埠景區。晚上,女生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到延安路解放路一線逛街,那裡有3幢小商品的大樓,跟七浦路類似,還是可以買到點東西的。 第三天黃龍洞(公交21、82、66、28、16路),聽說蠻靈驗的一個民俗園,可以求仕緣、財緣、情緣、姻緣,門票15元/人 黃龍洞對面坐16路到曲苑風荷(蘇堤) 火車站回上海 食: 覺得杭州的飲食還是蠻貴的,進了館子,一個人都要好幾十塊錢,路邊的小吃也有,和上海的差不多。特色小吃 蝦 爆 鱔 面
烹調時,選用粗壯的鮮活黃鱔,斬頭截尾剔骨後切成鱔片,用素油爆,葷油炒,麻油澆,直至鱔片黃脆;取鮮活大河蝦洗淨加蛋清上漿清炒至白嫩;精制面條下鍋燒後,不粘不糊;用原汁煮面,使面條吸入鱔魚的香味,汁濃面鮮。蝦爆鱔面為奎元館的寧式名面。片 兒 川 面 片兒川面是杭州奎元館的名點,也是杭州的風味小吃。烹調時,選用瘦豬肉片,配以筍片和雪菜,與面條同燒而成。此面肉片鮮嫩,雪菜筍片色澤翠白分明,食之美爽口。 知 味 小 籠 杭州知味觀的風味吃。烹調時,選用發酵精白面粉作皮,用鮮肉,或鮮肉拌拌蝦仁,或雞肉拌火腿末作餡,在餡料中加入特肉皮凍,包好後放入特制小蒸籠用急火蒸制而成,分別稱為鮮肉小籠、蝦肉小籠、雞火小籠。這些包子汁多香鮮,皮薄滑韌,但口味各異。 貓 耳 朵 貓耳朵是杭州知味觀的傳統風味小吃。用500克的上白面粉可制成900多個面瓣,再配上雞丁、火腿丁、香菇、干貝、筍片等佐料烹制而成。該小吃面瓣形如"貓耳朵",十分精巧,火腿丁像瑪瑙,雞丁似琥珀,湯鮮味美,十分可口。
南 方 迷 宗 大 包 選用進口精白面粉經發酵後作皮,用鮮豬前腿肉、肉皮凍(或用豆沙或用麻心或用青菜)等作餡包成後上大籠用急火蒸成。一般500克面粉只能做9只大包。它吸取南北方各種包子的特點,由於它無宗派,故稱迷宗大包。迷宗包子潔白飽滿,吃口松軟,富有彈性,價廉物美,實為快餐中的佼佼者。
吳 山 酥 油 餅 選用精白面粉為原料,加入食油和成油面,經造型入油鍋成。食時,加上細綿白糖。成品起酥,層層疊疊,色澤金黃,脆而不碎,油而不膩,又香又甜,入嘴即化。此餅在吳山一帶經常有供應,相傳清乾隆游吳山時曾品嘗過。民間稱它為"吳山第一點"。
蔥 包 檜 杭州風味小吃蔥包檜有一個有趣的出典。公元1142年,民族英雄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害於監安大理寺,杭州百姓十分痛恨奏檜夫婦。相傳有一天,杭州有一家賣油炸食品的業主,捏了兩個人形的面塊比作奏檜夫婦,將他們撳到一塊,用校友會棒一壓,投入油鍋裡炸,嘴裡還念道:"油炸檜"吃。這就是油條的來歷。後來在此基礎上發展為杭州風味小吃――蔥包檜。烹調時,選用上白粉制成春卷皮(或叫薄餅)再裹上油條、蔥段,在平底鍋上反復壓扁,直至烘烤到金黃色,再抹上竦醬或甜醬即成。 其他 公交車 杭州市區編號為一、兩位數(如:7路、16路)的公共汽車和“1”開頭的電車(如:153路),單一票價1元,“K”開頭的是空調車,單一票價2元。(只有K16路空調車票價是1元)。“3”開頭的郊區車和“5”開頭的專線車實行多級票價(普通車一般1元起價,空調車2元起價),“Y”字頭的旅游專線車全部是空調車,零售票3元/次。游知提示:杭州市區幾乎全是無人售票車(包括空調車),前門上、後門下。搭乘公交車一定要備足零錢,車上不找零。 出租車 每公裡2元,起步價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