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切的說,去掉路程,實際只在武夷山呆了三天,但還是比較愜意。不僅了了多年來的心願,作為福建人,在別人問我是否到過武夷時不用那麼尷尬了;而目前為止,武夷山的確是我到過的風景最美的地方了。
既然是游記攻略,就不免多啰嗦交待一下行程,因為買不到火車的臥鋪票,而火車硬座要坐十三個小時,聽起來十分恐怖,於是七月三十日九點三十從廈門坐汽車前往武夷山,票價每人一百五十元。原本是帶著有些沮喪的心情去坐車的,可是實際情況並非想像的那麼糟糕。首先汽車全程只要九個小時,也就是當天到達,所以並不是臥鋪車;而且全程高速(南平以後的路段還在建設當中,據說08年通車,否則更快),中途只在泉州的高速服務區內停車吃了午飯,很安全,沿途還能欣賞一下閩北山區的風景。有一點值得交待一下,汽車到達武夷山市前會先經過一個叫三菇的地方,這其實就是武夷山風景區,它離市區還有十幾公裡的路程,大部分酒店、餐飲等服務行業也都集中在這裡,如果預訂酒店,可要弄清在三菇還是在市內,坐車時也別坐過了頭。
盡管聽過好多的介紹,可是剛到武夷,丹霞地貌獨有的風化景像還是不禁讓我嘆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甚至於剛看到天游峰時,我還在猜疑其外壁是用混凝土制造出的人工景觀。相比武夷的標志玉女峰,天游峰的名氣沒有那麼響亮,不過卻是武夷不能不去的一個景區。天游峰並不高,海拔只有四百多米,實際落差只有二百多米,但妙就妙在它的險峻。一路上山全是人工開鑿的小道,最窄處僅有一人多寬,好多地段都是直上直下的峭壁,連我這個大老爺們走在上面,腿肚子也直打哆嗦,不過古詩寫得好: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峰頂可以俯瞰大半個景區,秀麗景色盡收眼底,還有那盤旋蜿蜒在山間的九曲溪當然不會讓好不容易登頂的你失望。當初提出開發這個景區的絕對是個天才,選點夠准,佩服的是他的勇氣,在原本陡直的峭壁上開條路可不是人人都敢想的。下山就輕松多了,一路都比較平坦,還有滑竿可以坐,一個人一百多,好像可以殺價,看你自己本事了。
第二天坐竹筏在九曲溪上漂流,應該說這也是武夷之行的保留節目,在天游峰上看到人家坐在竹筏上那悠閑的樣子,早就按捺不住想親身體驗了。不過相比它的久負盛名,當天的漂流還是令我感覺有些言過其實了。或許是受到枯水期與當天烈日的影響吧,覺得水不是那麼柔和與親切,沿途的山景除了經過玉女峰和天游峰時眼前一亮外,也比較一般。還是要替武夷山感到幸運,福建有山有水的地方不少,惟有武夷能將山水自然的交融在一起,爬山時觀水,游水時賞山。九曲河道通人性一般的知道深淺寬窄,讓游人暢快的將景色一覽到底,游完九曲,我便感覺不枉武夷之行了,甚至拒絕了第三天觀賞大紅袍母樹和水簾洞的安排。
漂流時有個小插曲,竹筏漂流門票是每位一百元,而上筏後,筏工還想收三十元的小費,如果不給,筏工的態度就很生硬,把筏撐得飛快,沿途的景點也不介紹,叫他幫忙拍照也不怎麼搭理。其實三十元不算多,可是卻讓我很不舒服,最終也沒給他。我的理解是如果景區或者筏工認為這應該是漂流服務的一部分,那麼門票就該是一百三十元,這樣我們消費的也明明白白,也不會有其他的異議。或許有的外國友人有給小費的習慣,我也不反對,這是人家一種習慣或是禮節,可這不能發展成為一種潛規則呀,不給的你就不給好臉色嗎?回來後還有朋友說我,三十元給他就是,買個心情愉快,可我還是心有不甘,朋友們見仁見智吧!
回來時坐的是托人幾天前預訂的火車臥鋪票,八月二日晚上六點半開,三日早上七點就到了。有朋友曾叫我坐汽車,說節省時間,又便宜,火車臥鋪票二百三一張,但還是慶幸坐了火車,四個人一間的臥鋪把門一關,超有安全感,一覺睡到站絕對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