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城市廣場文化的------

作者: dhj158lg

導讀大連之行有一個內容一直擱著沒寫,那就是大連的夜廣場文化。回到家以後,忙碌著後來的連雲港、成都之行以及學校的文章撰寫,拖到現在還有一個任務壓在心頭未能完成,寫作的願望就蕩然無存。今天一個白天逼迫著自己專心一定要拿下它,起碼把教導處那塊整理掉,唉,洋洋灑灑20多頁的字要濃縮成600字左右,談何容易?! 黃昏吃好晚飯,感覺自己頭昏腦脹,視覺疲勞 ...

大連之行有一個內容一直擱著沒寫,那就是大連的夜廣場文化。回到家以後,忙碌著後來的連雲港、成都之行以及學校的文章撰寫,拖到現在還有一個任務壓在心頭未能完成,寫作的願望就蕩然無存。今天一個白天逼迫著自己專心一定要拿下它,起碼把教導處那塊整理掉,唉,洋洋灑灑20多頁的字要濃縮成600字左右,談何容易?! 黃昏吃好晚飯,感覺自己頭昏腦脹,視覺疲勞,邀請老公陪我出門散步,他剛從外面辦事回來,經過文化廣場感覺那裡挺熱鬧,就把我帶到那裡(到了廣場後他才告訴我這裡確實在演出)。

漫步走在幽暗的南中路上,隱隱約約已經聽到文化廣場的音樂聲,問:“那裡好像有文藝演出,感覺還有警車在把守。”

“怎麼可能?哪裡有什麼音樂?警車即使沒有演出也常在那裡把守的,不可能的!”

“直覺告訴我的,再說聽人講,一個禮拜有兩三場演出是常有的事情。”音樂聲逐漸消失,直到鄰近廣場,才再一次聽見,絕對不可能是廣場放集體舞的那種音樂。我像孩子似地直奔過去,現在想想,呵呵,真是幼稚:只不過想證明我的判斷沒錯而已,至於嗎?反過來又想,在自己的愛人面前裝嫩一點、幼稚一點又何嘗不可?

人很多,孩子們穿著旱冰鞋在外圍嬉戲,廣場正進行著《與海濱之夏相約》的第二屆歌手大賽,裡面已經圍了好幾層人群。不想擠入,根據經驗,人越多的地方,汗酸氣也越重,再說我個子矮,又近視,仰起頭,模糊中聞汗酸味的滋味實在難受。找到一個高地,跳上去,路燈照著有點熱,還好有風,近幾天上海的天氣都在31度左右,相比7月的上海真是老風涼的,讓我慶幸今年選擇7月份出游是多麼明智。

看著男女主持節目的情景,看著這擁擠不堪的小小廣場,讓我想起了7月初大連的那一場文藝演出。那是在大連逗留的最後一晚,一直沒好好欣賞大連的夜景,於是和老公手攙手,十指相扣,來到大連的勝利廣場,碰巧那裡在進行 CCTV“傾國傾城”大型電視活動,站著欣賞了一會。人很多,廣場也很大,所以就不覺得擁擠,感覺剛好。這樣的狀況,如果放在市區人民廣場,恐怕不人山人海才怪,廣場的綠地也會被踐踏得滿地狼藉(望著眼前已經被市民夷為平地的草坪,一種無言的心痛油然而生)。

勝利廣場在大連是排不上號的小廣場,然而它的設置很合理,下沉式的結構,很適合表演,觀眾可以排排圍坐在階梯上,一層層遞進向上,涼爽的微風吹拂下,欣賞著節目主持人大氣、睿智地對白(相對今天主持的拘謹而言),以及帥弟帥妹的狂歌勁舞,真是不錯的享受。在節目互動的階段,我們離開勝利廣場,一直往東走,很快看到友好廣場。沒來大連之前,在網絡看到友好廣場的照片,很漂亮,是大足球的造形,但是晚上經過那裡,夜色已晚,看不出四周的景觀,感覺它就像是站在十字路口的崗亭,除了不停地變幻著顏色外,沒有其他特別之處。

繼續往東走,轉眼就來到傳說中的中山音樂廣場,明顯,那裡是本地居民的聚居之地,類似上海的上只角,屬於高尚住宅區,周圍有大型的建築,類似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並沒有看到老百姓彙聚在那裡,隨樂曲翩翩起舞的景像,也沒聽到音樂,倒是看到居民們溜狗的、跳繩的、踢毽子的,休閑漫步的,感覺不愧是個崇尚體育精神的浪漫之都。

老公頓感肚子不適,急奔附近的大連賓館,等待他的同時,我在前廳轉了一圈,大廳特小,但不愧是老牌的大連“當時”(建成於日本人統治時期的1909年)最高級的賓館,建築特點類似“巴洛克”,采用“柱式”形式,四面轉角,窗邊、門洞和前庭多采用曲線造型。

可能是老公的腸胃不適合吃海鮮,他不敢在外多久留,兩人轉身走回賓館的路,老公是個保守的人,人生地不熟的情況,他想走回頭路,不願黑燈瞎火走冷僻的路,而我在明確大方向的前提下喜歡走不同的路,快走到天津街的時候,直覺告訴我那裡就有我想逛的鬧市,但是必須穿過一小段偏僻的路。老公堅持他的看法,還硬拽著我不讓我往裡走,兩人為此還鬧了一點小小的不愉快。出於安全考慮,我就暫時聽取他的意見。終於又回到我們熟識的勝利廣場,指著天津街的方向,我恨恨地對老公說“看,那就是我們剛才可以穿過來的地方,多熱鬧!我要去看看------”。

勝利廣場還在進行CCTV“傾國傾城”青島啤酒大型促銷活動,老公走不動了,坐在了那裡,可能是為剛才在自己的判斷失誤作彌補,允許我到對面的天津街再轉悠一回,“哎,剛才兩個人在一起還說不安全,現在倒讓我一個人溜達了------”。

眼前的2號小伙子真是唱歌不錯,無論是外型還是嗓子條件,都可以去參加型秀表演,遺憾的是舞台經驗還不夠,想模仿歌星耍酷,左顧右盼,結果倒反成了心不在焉,關鍵是眼睛,不能聚焦,還沒有學會用眼神和觀眾交流,電力不夠啊!

呵呵,偶爾也看<加油!好男兒>的演出,聽到類似的專家評論.現在活學活用,指手畫腳地瞎點評了幾句,惹得老公直刮我的鼻子"王婆來了!"

因為站在高處,再次想起大連勝利廣場的那場演出,越發覺得眼前空間的狹小和局促,也就更懷念大連的曠達空間和美麗夜色,盡管當時還常常時不時地和上海的繁華做比較.

人真是奇怪的動物。"喜山林眼界高,嫌市井人煙鬧".我也如此,相信世上多的是一輩子住城市而從不嫌吵鬧的老百姓,卻找不到一個一輩子住山林而從不覺寂寞的知識分子。而真正的隱應該是“大隱隱於市”。


精選遊記: 大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