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華山五日游剛剛結束疲憊的西安、華山之旅,在華山車站門口的小網吧裡變開始整理這次的行程,對我來說是火星速度啦!要知道我上個月的張家界鳳凰之旅的游記才寫到出發~~
我們這次行程共計5天。其實,按我們的安排是只需4天的,因為華山下雨耽誤了一天,在西安多呆了一天。
第一天:參觀兵馬俑我們早晨7點多從鄭州乘火車,下午兩點抵達渭南,火車晚點半個小時,然後從渭南坐長途車到兵馬俑所在的西安臨潼區游玩。這個安排是非常不合理的,因為鄭州到華山只能買到這一趟車票,所以很倉促地決定這樣游玩。事實證明這樣太耽誤時間了,因為從西安到兵馬俑的交通是非常方便的,乘坐游5綠色大巴7塊錢就到達兵馬俑景區停車場了,而且車很多,車況也很好,乘坐很舒適,空調很涼快。而我們先坐火車到渭南車站,再乘出租到渭南汽車站,然後乘渭南到臨潼的車到臨潼汽車站,然後由臨潼汽車站乘車到兵馬俑,且不說多花了多少車費,單就這倒來倒去花去了多少時間。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我們參觀完兵馬俑回到渭南火車站時已經六點多了,去華山最早的一趟車是將近8點,太晚了,到華山就九點了,再從車站到景區安排住下,12點又要起床爬山,時間太倉促。所以我們臨時決定去西安,然後再來華山。
兵馬俑門票90,有學生證、軍人證可以半票45,電子門票。進門就有存包處,可以把行李存在那裡再去參觀,很方便。兵馬俑大門外有個公廁,我原以為為了保護景區的環境,裡面不設廁所,就到這裡去了,誰知不是,收費一塊。裡面廁所挺多的,環境也很好。從大門走進123號坑距離很遠,進門右邊有電瓶車可以乘坐,好像是單程6塊,雙程12。其實出口離坑到不遠,如果不想走路的話,就坐個單程吧!兵馬俑內不准用閃光燈和三腳架(參觀時閃光燈亂閃,其實距離很遠,閃光燈根本不起作用),坑內光線不好,照相比較困難,水平高的例外。坑內解說牌較少,有些看不大明白,蹭解說比較困難,大多都是外語解說,解說員現在穿的都是紫色的絲綢短袖上衣,蹭的時候看著衣服找就行。裡面還有現場修復,看起來感慨萬千。不過總體來說,和以前電視上看到的一樣,可能是從各種媒介上了解到的兵馬俑的資料太多,對兵馬俑太熟悉了,所以看起來沒有太大感覺,沒有特別震撼的感覺。景區出口離停車場太遠,中間穿過了一個購物街,到處是大大小小的兵馬俑復制品,有些品質很低劣,不過價錢倒也便宜,一盒五個,五元錢。景區內有有人拿著這樣的賣,但價錢翻倍,要十元。想買的話,還是出來買吧!廣場上還有很多人提籃賣臨潼的大石榴,很喜歡人。
華清池和秦陵,來之前就有人告訴我們不要去,一個是小池子,一個是小土包,還有個地宮是人造景觀,真的根本沒開挖,沒什麼看的,加上時間有限,我們沒去。
第二至四天:西安游玩,品嘗美食西安的吃住行玩1、吃西安的小吃不必說了,非常不錯。我們這次事先從網上了解了很多西安的美食,然後按圖索驥,還有一兩樣意外收獲。我們兩個三天吃了十幾樣好吃的,全得益於每樣東西都少要點,像泡饃這種實在東西,都要一碗。當然我們是夫妻倆,此項不適用於其他情況,比如兩個男的合吃一碗飯,還是滿恐怖的。
鼓樓小吃街:這裡面熙熙攘攘,生意很紅火,幾乎都是外地人。位置在西大街鼓樓後北院門街,是回民一條街。這一帶的路以鐘樓為中心,四個方向的四條路分別叫東西南北大街。
一進門有很多賣特產的,沒有買,不予評價。
紅紅酸菜炒米:在鼓樓進去不到50米路西,生意很紅火,酸菜炒米5元一份。我們沒有去吃,而是按照一個西安人的推薦去了偉偉酸菜炒米,離紅紅不遠,向裡再走一點,在路東。也是5元一份,味道還行,但也沒那麼好吃,就是炒米,放了點酸白菜,挺家常的。
平娃烤肉店:烤肉有大串的,1元一串,是現烤的,味道一般,不如鄭州的好吃,鄭州隨便找一家,都不會比他難吃;小串的,3毛一串,有牛筋、牛肉,都是烤好的一大把,黑糊糊的,你要了就給你放火上再熱一下,灑上作料,而且量很小,還不如吃大串的,也不好吃。涮牛肚倒是挺有特色,0.4元一串,是鮮的牛肚,紅紅的,厚厚的,沾上芝麻醬水吃,還可以。
蜂蜜涼糕、粽子:按網上的介紹,在鼓樓小吃街通往北廣濟街的胡同裡找到了趙記,就在離鼓樓小吃街5米左右的地方,一個推車,大媽的頭上有疤,四五十歲,挺好認的。粽子就是糯米壓實做成的,吃的時候切成小塊,和平時吃的棕葉包的不大一樣,沒有添加蜜棗之類的東西。涼糕也是糯米做的,中間加的有豆沙餡,兩面沾上碎花生。3塊錢一小盒,5塊大盒,快餐盒,吃的時候澆上汁,玫瑰味的,吃著挺好吃的。
賈永信黃桂柿子餅:就在紅紅斜對面,外面是柿子和面和在一起做的皮,裡面有一點桂花、芝麻、玫瑰的餡,油炸,熱的時候溏心,還可以,只是外皮面太多了,不大好吃。我還看到有人買了30個,十個包在一起,帶走,不知道涼了是不是好吃。0.7元一個。
鏡糕:樣子像蛋撻,但是要小一些,上面根據口味可以加芝麻、八寶、玫瑰、藍莓等口味的醬,不太喜歡吃。一元一個。
酒水飲料:西安喝的都是漢斯啤酒,鼓樓賣的漢斯果啤一般都是3元,菠蘿味很濃,口感也不錯,非常好喝,而且沒有度數,就像小時侯喝的果味汽水,比金星、奧克的菠蘿啤好喝多了。漢斯干啤也是3元,有些比較牛的店,比如平娃烤肉店4元。這兩種超市或街邊小店一般賣兩塊左右,鼓樓賣3塊也不算貴,畢竟是小吃街,東西比別處都要貴一些。漢斯冰啤也挺好喝,6元。最經濟實惠的飲料是酸梅湯,一元一杯,幾乎家家都賣,但口味各不相同,最好喝的是北廣濟街的米記泡饃家的。如果喜歡,可以買點袋裝的酸梅粉回家去泡,味道也很不錯,鼓樓街上到處都是,我是在超市買的,健民牌的,325克,3.3元,一包可以衝泡2升。北廣濟街的酒水飲料大致相同,不再單獨介紹。正宗回民店是不賣酒的,只有飲料和汽水。
北廣濟街:也在西大街上,鼓樓再向西四五百米,百盛購物廣場的下面走進去,也是回民街,有大清真寺,比鼓樓回民街正宗,很多店都不讓喝酒。街上有不少賣生牛羊肉的,味道有點受不了。但東西真是好吃。引以為憾的是肉丸胡辣湯好多家有賣的,但實在是沒有時間嘗嘗,實在吃不下了。
老劉家泡饃:就在一進去二三十米的路東,也就是路右邊,門頭很小,只有一間,裡面大一些,門頭上只有老劉家三個銅字。第一次吃的優質羊肉,13,沒有自己掰,收款的小姑娘問我要掰好的還是自己掰,我一懶,就要了掰好的,第二次去吃才發現是她邊收款邊掰饃,汗一個,早知道自己掰了。自己掰的話,交款後給一個碗,兩個饃,一張票,掰完後送到窗口,給個號牌,然後就等著吃啦!優羊的非常好吃,香得讓人吃了一口,就忍不住吃下一口,饃也很筋道,肉很爛。鑒於非常好吃,我們後來又專門去吃了一次,這次吃的是普羊的,8塊,便宜了很多,但不如優羊的好吃,沒那麼香,但比起別家的還是好吃。
老米家泡饃:也在北廣濟街,幾乎要走到頭,離蓮湖區政府(紅埠街)很近,走得我們都沒有信心了才找到。米記比老劉家地方大,門頭也很大,如果不是太靠裡了,是非常好找的。米記的泡饃都是自己掰的,所以要有耐心。在老劉家,看到了兩位老先生,不緊不慢地在掰泡饃,掰一會兒,還要去碗裡扒扒,掰出來的饃粒比黃豆大不了多少。我們去的時候他們在掰,吃完走了還在掰,真是吃的一份心情!去米記是中午,所以沒有看到這樣有特色的場景。我們要的牛肉的,8元,感覺不如羊肉的香,但也算是很好吃啦。另外,西安的飲食偏鹹,所有的飯吃著都有些鹹,而我的口味本來就偏重,吃著還覺得鹹。
東南亞甑糕:在北廣濟街通往鼓樓的胡同口,沿老劉家向前走一二百米,因遠銷東南亞而得名。5元一大盒,3元一小盒。生意很好,幾乎什麼時候都排隊。味道的確是名不虛傳,甜而不膩,下面是糯米,上面是棗泥,沒有其它什麼東西,非常好吃。
在東南亞甑糕的對面有一家賣腊牛羊肉的,我從那裡經過了三四次,不論是早晨八九點,還是下午一兩點,始終都排著一二十人的隊伍,很是壯觀。不過很遺憾,沒有在那裡排隊,也不知道味道如何。走到賈永信買柿子餅時,看到他家也有賣腊牛羊肉夾饃的,就買了兩個,准備帶到華山上吃。下午一點多買的,半夜爬山時拿出來准備美美地吃時,發現壞了,郁悶死,早知道買了後我先咬一口,也算是知道什麼味兒了!
粉巷:粉巷位於南大街中段西側,和南院門相連,直到南廣濟街,所以可以從北廣濟街一直走過來。
春發生葫蘆頭泡饃:粉巷(其實是南院門路,但實際上是一條路,東西兩個名)和南廣濟街交叉口,就是鼎鼎大名的春發生葫蘆頭泡饃。
我們要的是15元的精肥腸泡饃。這裡也是先要饃,5毛一個,自己掰好後找服務員,選自己要的泡饃品種,然後就送去煮了。實在是太太太難吃了,就像鹽水泡饃,沒有那種清真泡饃的清香,饃除了鹽味變沒有別的味道了,而且饃不筋,吃著有點濃。肥腸也是白煮的,不香,倒是挺爛的。真是讓我們大失所望,可以說是在西安吃的最難吃的一頓飯。辣子蒜羊血倒還可以,4元一碗,不過蒜味比較重,不喜歡吃蒜的朋友就不要點了,羊血吃起來還可以,沒鴨血那麼筋。
biangbiang面:就在春發生的正對面。我們在春發生大失所望的出來,看到對面這個面館,生意紅火,頓感興趣。一家小店面,招牌上奇怪的字,讓我們認定這就是西安有名的biangbiang面。跟著我寫這個字:半包圍結構走之底,最後寫;走之底上面是上中下結構的,上面穴字頭,下面心字底,中間是最復雜的,又分為左中右三部分,左邊是月,右邊是立刀旁,中間又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面是“么言么”,下面是“長馬長”。好了,寫出來了嗎?不會寫?那就到西安去看看吧!
店裡的特色面是三合一和腊汁肉,小碗5元,大碗6元。我們要了腊汁肉,覺得三合一有點奇怪,是腊汁肉、臊子和番茄雞蛋的,覺得番茄雞蛋和它們配在一起很奇怪。但後來發現其他人吃三合一的更多。上來時上面澆了一層腊汁肉,和我們鄭州的腊汁肉差不多,只是沒有那麼重的醬油色。西安包括肉夾饃都沒有那麼重的醬油色和醬油味,這樣肉味就更突出。這個面特別好吃,加上辣椒的腊汁肉味道非常香,面也很爽滑。面是先拉著拽一下,然後在案板上摔一下,揪成十公分長的片下入鍋中。真是回味悠長呀!這個面和老劉家泡饃、後面要講的擺湯面是我們在西安吃的好吃的前三甲!
擺湯面:很有意思的是,西安的面館名字都很直接,沒有什麼名號,賣什麼就叫什麼,比如很多面館就叫岐山面,還有褲帶面,擺湯面。這家就叫擺湯面,在粉巷和德福巷交叉口,在德福巷,離路口不到十米。這家是在西安本地的美食論壇上看到的,進到店裡本來不太有食欲,看著白白的面條,面前擺著一碗飄滿韭菜的湯,所以叫擺湯面,蘸著吃。試探地要了一碗,沒想到很好吃,絲毫不膩,湯有略略的醋味,裡面有炸過的肉丁和豆腐干丁,味道清香、爽口。真是不可貌相呀!4.5元小碗,5元一大碗。
其它地方也吃了些東西。
永豐岐山面:在西安,岐山面有很多家,永豐的是比較有名的,連鎖店比較多。據一個西安人說,現在有一家永明的比永豐的好吃,還有胖嫂的也不錯。但是因為找不到地方,剛好參觀大雁塔時到飯點,下了公交車,就看見對面有一家永豐岐山面,就在那裡吃了。
岐山面的面很不錯,薄,透亮,但湯是酸的,我不太喜歡。還在那裡吃了肉夾饃,很一般。擀面皮很不錯,面皮筋道,辣油很香,值得一吃。
樊家肉夾饃:相比永豐的肉夾饃,樊家的就要好吃的多,名氣也大的多。樊家的老店在竹笆市街,就是鼓樓南面的街上。我們去得是它的一個分店,剛開業不久,很干淨,有點中式快餐的味道。我們要了哨子面,到現在我也沒弄明白岐山面和哨子面、臊子面的區別。味道還可以,比岐山面裡多些東西,也不那麼酸,4元一碗。餛飩3元一碗,湯很鮮,就是和西安其它吃的一樣,偏鹹。特色肉夾饃當然不能不吃,普通的3元,瘦肉的4元,雙份肉的5元,我們要了雙份肉的,肉真多呀!饃脆肉香,真像它廣告上說得一樣,確實名不虛傳。
在西安三天就吃了這麼些東西,總體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而且西安的消費水平還可以,吃的東西不算貴。面做的都很有特點,泡饃真是一絕,肉夾饃吃對地方也非常不錯。
2、住:西安的住宿非常方便,大街小巷都有賓館,高中低檔都有。之前看網上的朋友都推薦住在解放路附近,說交通方便。我們住在了城牆外的太華路上,大華紡織廠的招待所,離火車站1.6公裡。優點是很安靜,在家屬院裡,感覺不錯,可以像周圍的人打聽好吃的,好玩的。缺點是離中心區——鐘樓有些遠,中午有時想午休不方便。交通倒還方便,出門就是公交站點,有車直接坐到鐘樓。住宿不算太貴,標准間85元,衛生、設施都還行。還有一種雙人間,公衛,60,考慮到不太方便,我們住了標間。
我覺得住在解放路也不太方便,因為離鐘樓也不太近,而且有些亂。倒是住在鐘鼓樓附近還是不錯的。因為到西安的,肯定要吃西安的特色小吃,而這些都集中在鐘樓附近,如果住在鐘樓附近,吃飯很方便,而且中午還可以午休。從鐘樓到哪個方向都很方便,都有很多公交車。不過鐘樓附近的住宿相對貴一些,普通的都在一百多,星級的二百到五百不等。不要住在東西南北大街上,住在附近的小胡同裡,又清靜,又方便。
3、行:西安的交通也非常方便,出租是6元起步,可能是含兩公裡,每公裡1.6元;晚上是8元起步,每公裡1.8元。出租車很正規的,我們沒有遇到過宰客、繞路什麼的,我們帶的有GPS,司機走的路比GPS規劃的還近。有票,記錄有上下車時間、裡程、車號等信息。
第一天晚上我們剛到,去哪裡都是打車,三趟就花了40。第二天改變策略,出行乘公交,很方便,從住的地方到鐘樓,不管從哪個方向,中間都不用倒車,大部分末班車到晚上11點。到市外各個景點都有旅游車,很方便,可以上西安的公交網事先查詢一下。到市內各個景點也有很多車次,車也很多,3、4分鐘就有一趟。唯一讓人頭疼的是公交站太多,比如鐘樓附近的街上,隔不了三五十米就是一個公交站,每個站停不同的車,所以要記清楚你在哪裡下的車,而且有些車在這個站停,卻沒有站牌指示。可能以後會完善些。公交大多都是1元,自動投幣。
4、玩:這個就看個人興趣了。我去了大雁塔,門票25元,學生半價,軍人穿軍裝持證免票,穿便裝持證持介紹信半價;陝西歷史博物館,現在因為裝修按淡季價35,旺季50,學生半價,軍人免票;鐘樓鼓樓,單票各30,通票50,學生半價,軍人免票;古城牆,門票40,學生半價,軍人免票。
總的感覺沒什麼太大意思。鐘鼓樓實在沒什麼看的,敲鐘還要另交錢,裡面倒有鼓樂表演,但感覺和我們河南博物院的差不多,還沒有河南博物院的表演規模大。陝西歷史博物館倒還可以,有藍田人化石等,唐朝的文物更多一些,但感覺還沒有河南博物院的文物厚重。在陝博,一定要聽講解,否則看著更沒意思。有銀子的可以自己請,有貼身講解,可以跟著一兩個人做講解,不懂可以問。沒銀子的可以蹭講解,裡面有很多小型團,跟著聽就行了,只要站在廳門口等一兩分鐘,就會過來團。不過不要跟著貼身講解聽,他們很小氣的,不帶麥克,聲音很小,蹭不上的,呵呵。古城牆剛站上去倒是很有感覺,寬闊、厚重、很有氣勢,但是往東走走這個樣子,往西走走也是這個樣子,就沒什麼意思了。而且我們去得那天下雨,也沒見租自行車的,走了一會兒就下來了。
還有些人造景觀,如大唐芙蓉園,感興趣了可以去看看,50元,我們沒去。西安附近還有法門寺、乾陵等,感興趣了可以跟團去,有一日游,分東線、西線,都是一二百元,主要是門票貴,可以自己選擇,自己去也很方便,我們都沒去。另外還有北線兩日游,480元,倒是感覺不錯,延安、壺口,不過路很遠,三四百公裡,都得半天,延安住一晚,但我們沒有時間,也沒去。
第五天:攀登華山我們第四天下午從西安赴華山。
早上起床後退房,因為12點後又算一天了。然後打車去火車站,把包寄存到火車站的存包處,小包3元,大包5元,不過縛在包外的東西要算一件,我們的三腳架沒有放入包內,就又算了一件。還有,寄存時要開包查三品,所以不要把包封住,我們是用扎帶把拉鎖扎住了,結果又給剪開了。
寄存後就可以購買去華山的火車票了。其實坐汽車更方便,游1只有早上有,但火車站廣場上有去華山的中型面包車,坐滿就走,也可以去城東汽車站,比車站廣場的私人車正規,沃爾沃,票價30多點。但是我們考慮到到華山就要買第二天回程的火車票,如果下了山再買,恐怕沒有座位,乘汽車直接就到華山腳下了,沒法買火車票,所以就乘火車去了華山。火車票倒是很好買,空調硬座20元。
下午四點多到達華山火車站。華山火車站很小,也很簡陋。我們直接就去買第二條回程的火車票。因為之前聽很多人說爬華山需要十多個小時,所以心裡沒底,就把車票買到了第二天下午的六點,後來因為這個決定,把我的腸子都悔青了。
在火車站外面,有綠色的出租車,我們出門就有司機迎了上來,要價20,看著價格還算合理,司機人也不錯,我們就坐了他的車。後來聽一個華陰女孩講,她從火車站乘出租到市區,比去景區遠的多才15元。到了玉泉院下面,讓司機幫我們挑了一家旅店,其實都差不多,比較簡陋,不過睡幾個小時而已。我們選擇的是夜爬華山。
我們住的雙人間不帶空調、衛生間的40,屋裡就一張大床,兩個床頭櫃,比較簡陋,不過好在便宜。帶空調衛生間的最低100,帶空調無衛生間的80。條件都很簡陋,將就著睡一會兒吧!還有四人間,一床15。
原以為華山腳下會很涼,根本用不著空調,睡了一會兒我們就後悔了,屋裡熱得很,根本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來之前,西安旅店的經理跟我們說華山很冷,說她爬時夏天穿著秋衣秋褲,嚇得我們在西安到處買,幸好是夏天,買不到,買到了我們才後悔呢!事實上山上並不冷,如果一直在趕路的話,穿短袖馬褲就足矣了,帶一件長袖外衣,到風大的地方披上就行了,我還看到有男的光著上身爬山。不過如果在山頂等日出,風會比較大,但長褲、罩件外衣也足夠了,我感覺沒必要穿大衣。反倒是穿著短袖短褲爬山,還不斷出汗。
在住的店裡吃的飯,菜比較貴素菜都18,肉菜最低的28,三位數的菜也不少。我們一人要了一碗面條——油潑辣子面,5元。在西安都打過底了,沒必要來這裡花冤枉錢。面條竟然還挺好吃,機制刀削面,澆上辣椒、蒜汁、醋,味道還挺好。
住的實在很糟糕,房間隔音很差,外面始終很嘈雜,不斷有人來住店,旁邊屋子的一個女人一定是以為她住的是四星級的酒店,不停地在門口叫服務員,一會兒讓給她提水,一會兒讓給她拿盆,吵吵的頭都大了,服務員也沒見應聲。從六點開始睡,到十二點,只迷糊了一兩個小時,老板就來叫起床了。我們打算是三點再爬,可老板說不安全,那個點爬的人很少,不如十二點,人多,也熱鬧,下來也早。
十二點准時出發,門票100,5元保險是自願的,我們前面的三個學生就沒買保險。學生半價,軍人半價。按地圖標注的,前15裡都是坡路,沒有台階,大多是40度左右的坡,中間還有些地方坡度超過60度,走起來很困難,也很乏味。我們是屬於體力很糟糕的,跟我們同時間段走的人都是到東峰去看日出的,可我們到北峰就5點了。一路很多休息站,其實就是售貨點,放的有凳子,免費供休息,當然你能買些東西老板會更高興,這裡的東西略微便宜一些,泡面10元,都是康師傅紅燒牛肉面,紅牛10元,脈動6元,純淨水3元,不過牌子不好。老板會告訴你頂上東西更貴,其實都差不多,到西峰頂娃哈哈純淨水也只是5元,泡面10元,紅牛10元,只是中間有個別點要貴一點,但總體都差不多。還有咖啡賣,都是雀巢速溶,5、6塊一杯,也有罐裝的。
我們一路逢點就休息,而且速度也很慢,到回心石三點半,按地圖標的是25裡,其實不太准,有的路感覺很遠,也只標了5裡,有些很近,也是5裡,但大差不差吧!我們一直慢慢走,等天亮,因為並不打算看日出,這東西頭一兩次看新鮮,後來也就那麼回事了。很遺憾,我們走到千尺幢時,天還是黑的一塌糊塗,什麼都看不清,很遺憾,以致於百尺峽都沒有找到,因為過了千尺幢,路都很陡了,沒什麼太大的區別。千尺幢的確是名不虛傳,是在兩塊大石中間鑿出的一條路,超過70度,得手腳並用攀爬,但並不危險。有200多級台階。
五點鐘到北峰,這個地方的確不適宜看日出,前面有山遮擋。圖示有個華山論劍處,我沒找到,後來得知在北峰上的雲台賓館後面,遺憾,沒能親眼看看。在北峰停留了一會兒,就繼續向前走了。北峰走過擦耳岩不遠就是蒼龍嶺,是山脊上的一條路,有些地方比較陡,但兩邊都是欄杆,並不危險。但從蒼龍嶺經五雲峰,到金鎖關的一段路,地圖標是4裡,但卻特別難走,一個是爬了一晚了,有些累,再一個是這段路挺長的,走起來覺得特別遠,景色也一般,很多人都是走到這裡覺得沒有意思就下山了,其實挺可惜的,只要走到金鎖關,離東、南、西三峰都很近了。
我們七點半過了五雲峰不知多遠,但還沒到金鎖關,老公不舒服,不想走了,就在那裡等我。我四十分鐘從金鎖關到東峰轉了一圈,又看看鷂子翻身回到了金鎖關,而且速度不快,從金鎖關的地圖上看,這一圈不超過1300米。而且景觀不少,一個是超過90度的雲梯,比北峰到蒼龍嶺路上的天梯險得多,有意思的多,台階極窄,也比天梯長,全靠胳膊的力量上去了;一個是東峰頂的鎖鏈,上面沒有路,就是在山脊上樹了一溜鐵鏈,手抓鐵鏈在上面行走,很有意思,下面還有一條台階路,不願走的可以走底下。從東峰下來上南峰也很近。
我又從金鎖關往五雲峰走了十分鐘找到老公,叫著他一起去爬西峰。從金鎖關到西峰又返回金鎖關用了50分鐘,這一段路地圖標的不超過1500米,而且從西峰到南峰更近,但是太累了,考慮還要下山,我們就沒去南峰。所以,只要咬牙走到金鎖關,下面的三個峰兩個小時很輕松地就轉遍了。我們十點到的北峰,因為太累了,所以乘索道下的山,索道下站不遠是車站,10元坐到游客中心,游客中心離玉泉院走路20分鐘,出租5元,中途在游一的車站停一下,乘游一的在那裡下。
我感覺,如果是想看日出的話,就十二點出發,40裡路,五個半小時,對於體力好的人沒有問題。看完日出一個多小時轉完南峰、西峰,再回北峰一路下山,快得很,半個來小時足矣。想挑戰自己了,就走智取華山路,那是新修的一條台階路,不險,也不難走,4000級台階,我沒有走,但聽說有人不到一個小時能下去。累了,就坐索道下山。這樣九點十點就下山了,不會被曬著,華山白天是很曬的。
如果不想看日出,不如三點上山,這樣摸黑走坡路,走到千尺幢天就差不多亮了,也能看看景。七點多就能到北峰,轉完下去坐索道不超過十二點,即使走路也只是多一兩個小時。像我們是體力很差的,走得也慢,逢休息站都要坐好一會兒,也只用了十個小時,即使加上南峰,也多用不了半個小時。但是確實很累,畢竟半夜爬山生物鐘不是太適應,所以下山時沒有勇氣去走那4000級的智取華山路啦!
我們之前預想的要爬十五六個小時,所以買了下午六點的車,結果到游客中心,打了一輛出租車,20元,先把我們拉到玉泉院的旅店拿寄存的行李,然後到火車站,才11點多。本來想著換張早點的車票,無非是加個退票費,可是都沒有座位了,只好在車站對面的網吧消磨了一下午的時間,真是超級無敵無趣呀,滿心後悔干嘛買那麼晚的票,足足六個小時呀!
能想到的就這麼多了,總之,西安、華山都是值得一去的,到西安嘗美食,到華山體驗不一樣的山,那裡的山都是大塊的石頭,有的整座山崖就是一塊石頭,很有氣勢,路比別的山要險,但並不危險,所以盡可放心去爬。如果時間充裕,壺口很值得一看,我就留待下次了!總計花銷,兩個人2000。
西安這個城市很普通,雖然凝聚了厚重的歷史,城市也被城牆所包裹,林立的城樓,莊嚴的鐘鼓樓,但是這些東西整修的痕跡都很濃,所以這座城市的歷史並沒有給我留下太深的印像。盡管這裡孕育了大唐文明,走出了李白、杜甫,殘存有玉環的旖旎,但這些都已隨歷史煙消雲散去。能夠給我留下深刻印像的,莫過於在西安那狹窄的胡同中,找尋到的美味。西安的街道名稱倒是很有歷史意味:木頭市、騾馬市、案板街,特別是粉巷,讓我浮想聯翩。走在北廣濟街中,要上一碗香氣四溢的泡饃,品嘗著泡饃中的城市韻味,你才能體會到西安的銷魂!泡饃店中淡定的老者,專注地掰著泡饃,全然不在意身邊的喧囂,眼中只有那粒粒黃豆大小的饃,宛如藝術品般,一絲不苟,精雕細琢。這種生活態度怎不令人羨煞!待泡饃煮熟上桌,粒粒泡饃裹上濃湯,中間透出些金黃的外皮,若隱若現的晶瑩的粉絲,上面幾塊火候剛好的似乎入口即化的羊肉,些許肥油玉石般剔透,泡饃周圍一圈湯汁環繞,有幾人能經住這般誘惑?滿碗香醉,銷魂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