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成都至康定的班車7:00發車,可酒店總機像周剝皮半夜雞叫5:30便喚醒了我們。Y兒通知我們6:15大堂集中。她是我們一致認為的此行隊長。Y兒隊長很樂於為人民服務,做事紋絲不亂,是一位很讓人願意服從的好“領導”。小Z去餐廳為我們拿來了豐盛的早餐,有包子、雞蛋、蛋糕、還有熱牛奶。我們集中了鑰匙退房後便打車去了成都新南門汽車客站。
規定的開車時間已到,但班車巍然不動,問何故?司機答曰“客人太少,要等到客滿再開車” 80分鐘後車上客滿,汽車啟動。郁悶!省城大車站竟然也如此隨便。
我們沿著318國道西行,一路平平沒有什麼特別可獵取的東西,正像朋友告訴我們的那樣,成都至康定沿途沒有什麼好風光,所以不必租車,搭乘班車,可節省銀子。此話善也。
車行兩小時,到達雅江縣的青衣江畔。青衣江,淡淡的名字,就像戲劇裡的青衣很好聽。此江源於夾金山,古稱若水,在川東南的樂山與大渡河彙合,全長284公裡。記得在部隊時有一位四川雅安籍的首長說過,郭沫若的“若”字就取自若水,“沫”字取自大渡河。可見郭老先生對若水的衷愛。司機在這裡停車吃飯,大概是時間過早,很少有人下車,小Z下去買了我們路上吃的石榴和香蕉後,班車便繼續西行。
天空不停的揚著細雨,司機告訴我們前方將要翻越的是二郎山。
二郎山,是川藏公路的第一道咽險,當地藏民有“車過二郎山,像過鬼門關”之說。李太白曰: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會不會就是指此。上世紀五十年代,一首《二郎山》的歌曲更使二郎山知名度巨增,我們的父輩都會唱這首歌:“二呀麼二郎山,高呀麼高萬丈……”記得童年時,常常聽父親用口琴吹著這首高亢歡快的歌曲。
二郎山之顛的小WC 給我的印像好深刻,又矮又小的小白牆下有一排太陽花格外耀眼,牆上面寫著明快的“男五角、女五角”的大黑字。漢語在簡化使用時,一不小心便會讓人啼笑皆非。
繼續前行便進入全長8660米的二郎山隧道,這是一條全國最長的公路隧道,也是亞洲第一海拔高度的汽車隧道。
穿過二郎山隧道,眼前驀然開闊,極目遠眺,S型大渡河曲曲彎彎盡收眼底。下了山,便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人口不足8萬海拔1300米的瀘定縣。瀘定縣背負貢嘎,面向二郎兩座大山,大渡河穿城而過。
300年前康熙大帝為解決漢藏溝通,下旨在此建造瀘定橋。
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的22名勇士在這裡強度大渡河。毛主席的“大渡橋橫鐵素寒”的《長征》詩,更使瀘定橋和大渡河名垂千史。
大渡河、瀘定橋、雪山、草地,這些在我心中即遙遠又熟悉的記憶使我們每一個有著紅軍情結的人們都會把你深深的想起……
(未完,待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