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坪溝畢棚溝三日穿越

作者: h2o2

導讀這次川西15日游的重頭戲就是四姑娘山長坪溝-畢棚溝的穿越,以前穿越也走過,但是從來沒在4000多米海拔的地方穿越過,而且還是三天,強度最大的一天卻是最後一天。這三天的穿越對我來說是一次自我挑戰,而這最後一天,讓我遇到參加戶外以來最大的挑戰。出發之前,心裡有點打小鼓,雖然覺的自己應該沒問題,畢竟是精典穿越路線,那麼多人都能走,我的能力不會是 ...

這次川西15日游的重頭戲就是四姑娘山長坪溝-畢棚溝的穿越,以前穿越也走過,但是從來沒在4000多米海拔的地方穿越過,而且還是三天,強度最大的一天卻是最後一天。這三天的穿越對我來說是一次自我挑戰,而這最後一天,讓我遇到參加戶外以來最大的挑戰。出發之前,心裡有點打小鼓,雖然覺的自己應該沒問題,畢竟是精典穿越路線,那麼多人都能走,我的能力不會是在平均水平以下的,但因為海拔高心裡還是沒底。在此要好好感謝旅鼠的高原反應藥,真是好用啊。不用提前吃,吃了以後我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天天走個一、二十公裡的一點高原反應都沒有,塔爾寺的藏藥果然名不虛傳啊。 我要說我們選擇從長坪溝向畢棚溝的正穿路線是正確的,我們在叉子口遇到了從畢棚溝反穿過來的2個人。他們從那邊過來從夜裡3點開始,走到傍晚7點,走了16個小時,幾乎全程都是上坡路,後1/2部分還都是很陡的上坡的碎石路,那碎石路是上一步滑回半步,真是太可怕了。他們中的一個人走到一半就高原反應吐了。那兩人都說回去後一定一定要告訴別人千萬別反穿了,真是累死人。相比之下正穿這邊要好的多。大部分在長坪溝裡的路都比較平緩,挑戰極限的大上坡就是從叉子口到埡口那一段,然後的碎石大陡坡,對我們來說都是下山的路,下滑就滑唄,反正走也是往下走的。所以說我當初的路線設計真是正確之選啊!小小得意一下,嘿嘿!不過通過我的個人感受,我覺的如果是正穿真的二天足夠了,第一天只要早點出來就行,走到叉子口沒問題,路一點都不難走,也沒什麼大山坡,都是緩坡,當然不能像我們第一天都11點多了才出門,那就只能是三天穿越了。長坪溝裡走,老天對我們不薄,一直陰霾的天氣,終於露出了太陽,雖然中間也下雨,但是雨後初晴的景色更是美麗。長坪溝裡的部分是很順利的,除了夜晚來騷擾我們的犛牛。景區裡的犛牛是山下老百姓放養在山溝裡的,因為山高不用擔心牛會走失,所以平時跟本沒人管,就像野牛一樣。這個犛牛對鹽是非常敏感的,只要有鹽味它們就會來,而且它們已經習慣了游客來了,只要是露營的就一定會有鹽。當然會是這樣,走一天出那麼多汗,一定會補充鹽分的,大多數吃的方便食品裡都有鹽的調料包的,並且許多游客並沒注意到這個鹽的問題會把鹽包隨手亂丟,這都會招來犛牛的。所以只要有游客露營,犛牛就會聚過來,然後在帳篷附近轉,瞧准機會就會走上前在帳篷邊上找鹹的東西吃。我們的東西就不幸被犛牛光顧,被偷吃了一袋牛肉干。這在白天還好,最多就是被它們把東西給偷吃了,到了晚上才煩人呢。你不能總坐在帳外看著吧,你一進帳篷,一會兒,犛牛就過來了,在你帳篷邊上轉,喘氣,你和那牛鼻子之間只隔著一層帳篷,你可以真切的體會到什麼叫氣喘如牛。呼呼的聲音真的很大,向過火車一樣,讓人難以入睡,而且由於有牛把帳篷拱壞的事例發生過,所以我們都很緊張,一聽見牛喘氣就出來轟牛。這牛也很鬼,只要聽到帳篷裡的人有要出來的動靜就跑了,別看身軀龐大,跑的很快的,等我們打開帳篷一看,牛早跑遠了。就這麼人進牛退,人退牛進,反反復復折騰了大半個晚上,最後都有點幻聽了,總覺的一躺下耳邊就有牛喘氣。都凌晨了,才算牛放棄了,人也累了,雙方都偃旗息鼓睡了,第二日晚上再戰。我們在溝裡住的兩個晚上,天天晚上和犛牛做鬥爭。另外還得說說馬。我們租了一匹馬,頭兩天給我們運背包。第一天露營這馬就驚了。還是那惹事的犛牛,我們的馬好好的站在那裡,一頭犛牛居然從側面偷襲我們的馬,想用角來頂馬肚子。我們的馬是一匹年輕的馬,脾氣很不好,一下子就跳了起來,那時候我們剛到木騾子,背包還沒卸下來呢,那馬一跳,包就在背上一上一下的,馬感覺到了拍打,就蹦的更高了,包也落的更重了,加上還綁了一塊雨布嘩嘩直響,馬就驚了。一下子就把馬韁給掙斷了,開始在草地上狂跑,這時別的馬也開始跟著跑,犛牛也夾在中間一起跑,我第一次看馬驚,都嚇呆在那裡了。向導去追馬,馬跟本不理他,那馬是不把包從背上跑下來不停腳啊。先是向導的包掉下來了,我的三腳架,然後是另外一個包,而且能看到包開了,裡面的東西天女散花一樣向外灑,最後是我的包,已經是被馬拖在地上跑了。這包怎麼綁的這麼結實啊,還不落地。天啊!GRACE的包啊!包終於落地上了,我的BIGPACK包已經變成馬糞包了,上面沾了大片的牛糞、馬糞,黃綠、黃綠的。我真是欲哭無淚。這包可是借的啊,讓我怎麼還人家啊!回來後,我認認真真的把包涮了還給GRACE,可是還是涮的不干淨,自己都不是很滿意,也沒辦法了,我洗涮涮的水平也就這樣了。真是太不好意思了。第二天晚上我們露營在叉子口,從那裡我們仰望前往大平台的那個80度的大上坡。這麼陡的上坡不是沒走過,問題是沒有這麼長啊,這坡可真夠長的少說得有幾公裡,向導還告訴我們說還有一部分上坡是看不見的。我暈~~~。前兩天我們還租了一匹馬給我們背背包,到了第三天爬那個大坡,馬都上不來了,只能自己負重。爬那個前所末爬的大坡,還得負重,我咬牙!這時體現了登山杖的作用,我上山一向不喜歡用登山杖,總覺的拌腳,但這次登山杖確實發揮了不可缺少的作用。上了兩百多米後我就開始喘不上氣,背後的大包像山一樣壓在背上,我邁不開步子,幸虧向導把他的登山杖借給了我,這登山杖分擔走了很大一部分重量,而且在陡坡上給我很好的支撐,雖然最後胳膊有點酸,但這根登山杖真的是我幫爬上埡口的大功臣。總之我們的開端是順利的,我們只用了5個小時就翻過了大平台、埡口、走完了碎石下坡。向導在此和我們說再見就回去了。又有誰知我們的苦難之旅這才剛剛開始。向導走之前指著一個由泥石流衝成的亂石大坡說,從這裡下去哪條路都能走,到了下面左轉過一獨木橋就上大路了。這個泥石流大坡的中間是一條溪水,隨著海拔的下降水量也越來越大,在中部就已經變成了一條小瀑布了。可能是最近又有新的泥石流,把左側原來的路給衝毀了。因為向導說哪條路都能下山,我們就選了離我們近的左側的路,這路剛開始看著是路,但走出去幾百米就沒路了,都是碎石堆,石頭上還有紅色的類似苔蘚的東西,踩不好就打滑,有的石頭根本不穩,踩之前要試試,不然踩上去石頭就動,不是摔跤就是崴腳。石頭上面還布滿杜鵑叢林,經常看不清落腳的石頭,得把杜鵑的枝枝蔓蔓撥看,才能看到下面的石頭,再加上下面的石頭常有松動的,走起來異常艱難。這都還好,可怕的是我必須負重,我的大包真是沉死我了,裡面還有MOTTE的攝影器材,那個該死的相機,兩鏡頭,還有那個碩大的三腳架,加一塊少說得有十斤,加上我的背包、睡袋、衣服等等,我的包得有三十斤,而我本身只有100斤重,我從來沒有背過這麼重的包,根本就站不直腰,只要往直一站就向後仰,我就像個蝦米一樣弓身背著背包向下走,還得和腳下的磕磕拌拌做鬥爭,一路我摔了無數的跟頭。下得山去,從鞋幫向上一直到大腿跟兒,我的兩條腿上已經布滿了磕青的淤血痕跡,深的套著淺的,沒有一塊好地方,胳膊也破了。後面根本沒路了。我們發現我們迷路了,只能說找准大方向向下走,但腳下是沒有路的。在一個下坡的地方,我遇到了我經歷的最危險的時刻。本來路就難走,我又走偏了,下面是立陡的懸崖,我無路可走了,我只好面對石頭蹲了下去,想橫向移動,但是那該死的包一下子就把我的重心拉偏了,我翻了過來,整個人都仰在石頭上,那塊大石頭很光滑,沒有什麼踩腳的地方,我的腳也支不上勁,我的一只手死抓著石頭上的一小塊凸起,我想起來,但那個包太重了,一下子跟本起不來,我一次一次的用另一只手去試著支起身體重新找到平衡,終於我的身體支起來了,我的另一只手也觸到了石頭,我重新翻了過去。好在石頭是干的,我的鞋沒打滑,撐住了身體,慢慢移了過去。下到石頭下面,回頭一看,我真是後怕啊,要是沒移過來,要是我沒抓住掉下來,我就直接摔下去了,非得摔死不可。我突然第一次覺的戶外穿越真是有危險的,人面對大自然好脆弱,也第一次覺的有點害怕了,我的心在顫栗,覺的這簡直是在玩兒命,是死亡穿越,這跟本就不是我原來想要的,一切已經不是原計劃了,有點失控。但是事到如今我們必須靠自己的能力下山去,不然能怎麼辦?就算有人能來救我們,那又得等多久,而且人人都認為的最困難的部分我們都已經順利走過了,我們一定能走出去。經過休息、探路、觀察、分析,我們決定穿過小瀑布走右側,看看能不能找到路。結果證明我們是對的,穿到右側後,我們居然找到了路,很好走的路,在找到這路之前,我們已經在坡上花費了近5個小時了。後面就沒什麼懸念了,走,不停的走,其實後面的風景非常好,畢棚溝的大海子非常大,寧靜美麗,但我已經無暇看風景,只有一個念頭--今天走出去,出去後給家裡人打電話,我要聽見家裡人的聲音。走到晚上近8點,我們終於走到了公園管理處的入口,我們總算完成了從長坪溝到畢棚溝的穿越。這次穿越真的讓我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感受,迷路時的惶惑,幾乎摔下懸崖的驚恐,度過危險重生的喜悅,完成穿越走到終點解脫般的輕松,回頭望望走過的畢棚溝和更遠處已經看不見的長坪溝,一種征服、勝利的驕傲由然而生。我想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次穿越讓我感受了很多很多,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無限風光在險峰,可能這正是ZN穿越的魅力所在吧。通過這次穿越我也體會到向導的重要性,一個好的認真負責的向導是對生命的保障。大家要是去的話,一定得找個好向導啊。遺憾的是下了啞口我就收了照相機,後面一路的美麗風景我是一張也沒照,完全自顧不瑕了,不能在此和大家分享了。還是鼓勵大家自己親眼去看看吧。更多相關文章及圖片請點擊:http://***/s/blog_537d7d2e010008l0.html


(山間小路,泥濘)



(遠處那座山峰是渺婆峰,是四姑娘山的外婆,攀登非常危險。怪不得四姑娘山也不好爬,)



(從背面看四姑娘山)



(站在木騾子看駱駝峰的日出,有點日照金山的意思吧!)



(叉子口露營地。後面那一大片漂亮的山石就是著名的雞冠石。)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