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歸來

作者: olive1981

導讀D3:四天時間,行程1520公裡,讓我慢慢道來:D1:成都-都江堰-汶川-理縣-米亞羅-鷓鴣山-刷經寺-紅原早上六點半起床,七點老爸的馬兒准時停在樓下,我們就跟大逃亡似的搬了一大堆的東西上車(行李兩包,零食兩大包,保溫水瓶一個,茶杯,靠枕...)出城的路上目睹一場慘烈的車禍,頓時讓出游的好心情蒙上一層陰影。車行至映秀時,因為漩口修路,先是被迫繞了幾十公裡的 ...

D3:四天時間,行程1520公裡,讓我慢慢道來:D1:成都-都江堰-汶川-理縣-米亞羅-鷓鴣山-刷經寺-紅原早上六點半起床,七點老爸的馬兒准時停在樓下,我們就跟大逃亡似的搬了一大堆的東西上車(行李兩包,零食兩大包,保溫水瓶一個,茶杯,靠枕...)出城的路上目睹一場慘烈的車禍,頓時讓出游的好心情蒙上一層陰影。車行至映秀時,因為漩口修路,先是被迫繞了幾十公裡的山路,然後又遇上單邊放行,一路走走停停,路不好,灰塵大,1點多才灰頭土臉得到達理縣吃午飯。然後繼續出發,經過米亞羅之後,到達鷓鴣山隧道。(因為鷓鴣山隧道的監控是由bf他們設計完成的,所以走到這裡感覺很親切)翻過鷓鴣山,途經刷經寺,然後進入紅原大草原,一路風景如畫,路也特別好走,車道兩旁不時出現成群的犛牛群和羊群,以及帳篷和草原上奔馳的藏獒。草原上的天氣說變就變,一會兒大雨傾盆,翻過一個小山坳就是艷陽高照,回過頭還能看見彩虹,只可惜轉瞬即逝,沒有照下來。下午六點到達紅原,入住網上推薦的紅貿賓館,正值旅游旺季,我們很幸運的訂到了最後一間房。紅原的氣溫在太陽落山以後驟降,大概只有幾度。海拔大概三千多,有點頭痛,於是早早就睡下了。D2:紅原-唐克-若爾蓋-紅原一大早起床就看見萬裡無雲的藍天,很美,但是很冷,穿上所有的厚衣服,然後向97公裡外的唐克出發。唐克是黃河惟一流經四川地界的地方。登上身後一座小山的山頂回望,巨大的河灣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氣勢非凡。在黃河九曲第一灣的河岸上,不敢相信眼前澄清碧藍的河流就是黃河!在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曲曲折折地蜿蜒流淌,憑白地轉了180度的大彎,掉頭向甘肅流去。(門票48元,有點小貴。)很多攝影愛好者都會在唐克住下來,專門等著拍攝黃河九曲第一彎的落日,據說很美,看照片也很美,但是我們時間有限,只能在太陽還沒有完全升起的事後,匆匆留影幾張後繼續向下一目的地進發。不走回頭路,從黃河九曲第一彎出發,有一條像是專門為去花湖的游人修的柏油路,路況還不錯,這時太陽漸漸升起,坐在車裡已能感受到陽光的炙熱,開始塗防曬霜,找遮陽帽,戴上墨鏡。車行約42公裡到達花湖景區。自己的車只能停在門口,選擇作景區的交通車或者走路進去。從景區大門口到花湖邊大約是4-5公裡左右,車票20元。我們去的不巧,景區交通車出故障,只能選擇走進去,倒也可以順便慢慢欣賞路邊的牛群,野花,草甸,遍地牛糞以及漫天飛舞的牛蚊子。那些蚊子個頭比蒼蠅還大,儼然是草原的主人,在驅趕我們這些外來的入侵者。離花湖還有幾百米的地方就開始鋪上了人工棧道,分出幾條岔道,直達湖邊。花湖的美是沒有辦法用文字來描述的,借用別人的一段文字可能更加貼切一點:“好像是動畫片的一個長而又長的鏡頭,隨著你蹣跚的腳步,從草原中心延伸出去的原木棧道一點點退後,花湖從芳草如茵的地平線上緩緩地升起來。湖水天真的藍,無法形容的純淨。繾綣在水天之間的雲彩,無法形容的妖艷。令人著魔地,你想跨過湖中心的小木亭子一直走到湖中心去,或許那裡,有更大的幸福。看見這樣的湖水,你可以明白李白為什麼會入水中捉月而死,美少年那喀索斯何以會愛上自己水中的倒影。時間在這裡成為虛無,世界真的可以只有一元的存在。有人說花湖像初戀的滋味,雖然早有准備,但當它闖入眼簾時還是像一記重拳擊中內心,頭暈目眩,一片空白。有人說花湖是一座小小的寂寞的城,柔弱的,寬容的,淡然的,豐富的,飽滿的,不屑一顧的,自開自落的。愛上花湖的人都是不可救藥的神秘主義者,他們心思恍惚,神游物外。從來說不清個中滋味,卻無時無刻不在期待著一親芳澤。”在若爾蓋縣城吃過午飯,回到紅原早早睡下,為明天的趕路養精蓄銳。D3:紅原-刷經寺-刷馬路口-馬爾康-小金-日隆鎮天還蒙蒙亮,7點准時出發,今天目的很明確,只要趕到四姑娘山腳下住下就行。行程大概400多公裡,所以不是時間很緊張。從紅原出發的時候有霧,能見度很低,要是放在成都,10點以後霧都不見得能散開,但是草原上的天氣就是變化莫測,開出幾十公裡,就是萬裡無雲的艷陽天了。老媽在後座開始睡“回籠覺”,我也很困,但是舍不得睡,以後也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來這片淨土,抓緊時間把最後的風景刻錄在腦海裡。經過刷馬路口,進入山路,左邊是清澈見底的河流,右邊的陡峭的山壁,沿途的植被很好,簡直就是天然的氧吧。10點左右就到達馬爾康城外了,離馬爾康縣城7公裡處有一個岔路口,一條通往縣城,一條通往小金,岔路口邊就是著名的《塵埃落定》拍攝地--卓克基土司官寨,官寨是典型的嘉絨藏族建築。在岔路口吃過早午飯後,沒有進城,直接拐向小金。仍舊是山路,但是參天大樹慢慢變成了低矮的灌木,路邊出現了成片的沙棘林。小金縣盛產沙棘,沙棘有“維c之王”的美譽,每次有人去小金,都會給我們帶回很多沙棘飲料,酸酸甜甜,很好喝。下午2點左右到達四姑娘山下的日隆鎮,以為是旅游旺季,結果和紅原街上熙熙攘攘的繁榮景像簡直沒有辦法相比,在賓館住下後逛了逛小鎮,才知道日隆鎮的另一個入口--巴郎山(也就是我們會成都必經之路)在修路,路況很不好,所以影響了四姑娘山整個景區旅游業。對於我們來說也是好事,游覽的時候不用擔心排隊和人擠人,買東西也可以狠勁的侃價。日隆鎮的海拔比紅原稍低一些,3100米左右,沒有反應,晚上睡得很好。D4:四姑娘山-巴郎山-臥龍-映秀-都江堰-成都四位“姑娘”中,四姑娘山最高,海拔6250米,其他依次是三姑娘山5664米,二姑娘山5454米,大姑娘山5333米。四姑娘山景區由“長坪溝”“海子溝”“雙橋溝”組成,以當地老百姓的話說:長坪溝是風景游,海子溝探險游,雙橋溝休閑游。因為雙橋溝是唯一可以不用步行就可以游覽全部景點的景區。老媽有一點高原反應,於是我們放棄了長坪溝這個唯一可以看見四妹子山的景區,去了雙橋溝。景區的游覽車徑直把我們拉到海拔3850米的最高一個景點--紅杉林,可以下車拍照游覽,景區內的游覽車會像公交車一樣來回運送游客到不同的景點,這一點類似於九寨,也是與它們同屬於“大九寨旅游集團”開發有關。雙橋溝內景點主要由小河,棧道,牧場,雪山構成,走走停停大概兩三個小時就可以游完雙橋溝。此行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去成另外兩個溝,時間有限,爸媽年紀大了,也經不住再折騰幾天,所以雙橋溝出來一路上山,開始翻越海拔4500的巴郎山。路況之糟糕簡直超乎我們的想像,好在我家馬兒已經身經百戰,蹦蹦跳跳還算有驚無險的順利翻到了山的那一邊,本以為下山的路會好一些,結果一直到臥龍都是爛路,據說是前年的那幾場大暴雨衝毀了全部路基,現在已經沒有辦法看見原來的道路了,只能在碎石和泥塘裡緩慢前行。這種路就體現了富康車的優越性,真是結實啊!那些比我們早出發的好車全都在爛泥裡進退兩難,我們很猖狂的從它們身邊蹦跳而過,一個字:爽!從日隆鎮到臥龍的94公裡,我們用了近4個小時,本來想在臥龍住一晚,第二天看了大熊貓再回來,但是臥龍在下雨,估計第二天也不會停,所以老爸一腳油門踩到底,晚上7點已經行駛在了成都的三環路上。後記:我們三人4天花費總計3500左右,門票:黃河九曲第一彎48元/人,花湖58元/人,花湖景區車費20元/人,四姑娘山雙橋溝景區門票+游覽車共計150/人。鷓鴣山隧道20元/車,其他再沒有過路費,油費約600元。住宿可以打折,200-500不等。此行最難忘的還是那片草原,藍天白雲,遍地牛羊,遍地野花。老爸一路問當地藏民:哪種是歌曲裡唱的格桑花?後來在一位導游口中知道了,原來格桑花並不是一種特定的花。藏民們把他們見到的所有顏色鮮艷的花都成為格桑花。所以很多人聽說的或者看到的格桑花各種各樣,也許就像我們所稱的“幸福花”之類的。總的來說,被稱為格桑花的有:高原杜鵑,雪蓮,狼毒和波斯菊。另外還了解到一個知識:四川境內的藏族大致分為安多,嘉絨,白馬,康巴四個部種。嘉絨藏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甘孜州東部丹巴等地和雅安市寶興及阿壩州的金川、馬爾康、小金等縣,而丹巴地處大、小金川河下游,大渡河的源頭,是嘉絨藏族聚居地,嘉絨是最早脫離游牧轉向農業生產為主的藏族;安多藏族多分布在紅原一帶,是唯一完全保留著游牧的生活方式;白馬藏族主要分布在平武到九寨一帶,以農耕、畜牧、狩獵、采集為生,他們不信佛教而信奉自然神;康巴藏族主要集中在甘孜州,康巴文化孕育下康巴漢子的驃悍豪放和康巴姑娘的美麗多情。


精選遊記: 阿壩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