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雲南(三)"志強"玉器加工廠是以雲南省省長何志強的名字命名的.一座二層小樓,一層是廠,二層是店.銷售人員很規矩,不像在緬甸都於櫃台外"熱情服務".老婆看上一支標價5800元的手鐲,價格有點偏高,但望著老婆期望的眼神,我決心試試.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中間幾次都要放棄離開,最後終於以1700元成交,這個價格還是能夠接受的.後來回到景洪,經過鑒定,這只玉鐲是真正的A貨。在北京的SOGO這樣的玉鐲每只都在萬元以上,現在看來,當時還是買對了.
在傣家的竹樓,我們吃過午飯.其他團友提議要漂流腳下的羅梭江,我們四個欣然同意.行程中並沒有安排漂流,所以每只竹筏要自費250元.車子將我們帶到上游,大家分乘兩只竹筏,我們順流而下,戲水蕩舟.江水時而湍流不息,時而靜的像在沉思.綠蘿般的江水把白雲繚繞的天空,綠蔭如蓋的兩岸清晰相映.船尾的"騷的麗"嬌小害羞,臉頰泛著紅暈,雖然我們一再邀請,還是沒能聽到她動人的歌聲,倒是船頭的"貓的利"爽快的答應了我們的要求.我們沉浸在"月光下的鳳尾竹"委婉的曲調中,歌聲在山谷中回蕩,脈脈的江水隨著歌聲慢慢打著拍子.歌聲、水聲、兩岸的猿啼,竹筏、山巒、滾滾而動的江水,我們仿佛與世隔絕:斬斷了一切喧泄煩憂.
由於漂流,下午的時間已所剩不多.導游很緊湊的安排大家游覽了"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園內有很多種棕樹、檳榔樹、椰子樹,特點和海南興隆植物園有些近似.植物園非常大,有數不清的珍奇熱帶植物,我們有許多從來沒有見過,感覺要比昆明的世博園強多了."版納雨林谷"是熱帶雨林氣候的原始森林,在回景洪的路上,導游安排我們自費游覽了一次,每人20元.我以前從沒有進過原始森林,不知裡面是個什麼樣子.只是從書上知道南美洲亞馬遜流域的原始森林屬於這種類型,估計和這裡差不多.林子裡樹木豐茂,遮天蔽日,濕度很大,而且很悶,讓人有些喘不過氣來.雖然穿著短袖圓領衫,但仍能感覺到後背有點兒濕透了.一個傣家"騷的麗"帶領我們向密林深處走去,"騷的麗"叮囑我們不要碰路邊的植物,盡可能走在路的中間,因為有些植物是劇毒的.我緊接著"騷的麗"的話茬兒,不安的詢問:會不會有野獸出現,"騷的麗"笑著告訴我:這裡的野獸怕人,看到有人走過的痕跡,就不再來了.緊繃的神經不知怎麼又想到了毒蛇,書上說過原始森林是毒蛇經常出沒的地方,說不定哪個樹杈上正趴著條毒蛇呢!想到這兒,趕快貓腰伏身,左閃右躲,生怕碰到兩旁樹木橫出的枝杈,並緊緊尾隨者"騷的麗".夜幕即將降臨,樹林裡也逐漸暗了下來,不谷鳥不時傳出幾聲嘶鳴,在空曠的山林中回蕩,更讓人感到陰森可怕.在密林深處,"騷的麗"指著一條離地幾十米的高空索道,告訴大家:這是外國專家為了觀察野生動物修建的."騷的麗"讓大家上去走一走,俯視一下腳下的原始森林.老婆有點兒恐高,這樣我和"騷的麗"只能陪著老婆在樹下等候其他人了.
回到景洪,已經是晚上快八點了,晚飯是旅行社為我們特意安排的傣家風味.由於這兩天對傣家飯的"私下接觸",大家對於桌上的美食已經感到並不陌生了.像糍粑、竹筒飯、香草烤魚等等,幾乎成了大家眼裡的老三樣兒.吃過晚飯,回到房間,四個人聚在一起分食著回來路上買的菠蘿.這裡的菠蘿不僅價格便宜,而且又大又甜.雖然過了水果成熟的季節,這只菠蘿也才只要了四元錢.村農告訴我們:如果趕上水果成熟時,這樣的也就是一元錢一個,滿山都是,只是由於交通不便,很多都爛在地裡了."甜似蜜"對這裡的菠蘿是最恰當的形容,這麼甜的菠蘿還真沒吃過,我們一邊吃一邊贊不絕口,回去以後真不知道北京的菠蘿還怎麼吃?菠蘿大得簡直讓我們的胃無法忍受,四個人分食一個,最後撐得實在不行了,還是浪費了一點.--真是物美價廉!
第五天一早兒,我們就到了西雙版納的另一處原始森林.入口處,兩只玉石白像倚立在兩扇巨大木門的兩側,幾只孔雀在門前不停的走來走去,引得不少游人在此合影留戀.林前一條小溪,彎彎曲曲不知流向何方.跨過索橋,真正進到林中,清晨的霧氣在林中擴散升騰著,一條小徑伸向遠方,若隱若現.導游帶著大家走在最前頭,我則綴在最後,負責攝像工作.有了在雨谷林的經歷,這次再進原始森林,心裡踏實多了.我們時而跨過倒在路旁長滿青苔的大樹,時而踩著石頭躍過小溪,伴著鳥兒的歌唱,一路向密林深處走去,這裡比雨谷林還有原始森林探險的感覺.前面忽然聚起一些人,走近前去,原來從幾十米高的大樹上放下兩根繩子,綁上竹筐,人坐在裡面,蕩著秋千.秋千蕩得很高,裡面的游客嚇的吱哇亂叫,引起周圍人的大笑.我們又走了一段,在一個竹棚前停了下來,棚內地上放著兩根竹竿,導游帶著我們跳起了傣家的竹竿舞,由於初學乍練,竟夾腳了,樂的大家前仰後合.這是一縷陽光透過樹梢兒,散在整個林中,霧氣逐漸散去,萬物又恢復了新的生機.
西雙版納之行最重要的事情當屬今天下午在曼聽公園與傣家人一起的潑水活動了,雖然不是真正日子的潑水節,但也著實讓我們興奮了半天.剛下車,老遠就看到曼聽公園門口熱鬧非凡,傣家人敲鑼打鼓迎接我們的到來."騷的麗"頭戴寶塔型金冠,身著鮮艷的彩衣,楚楚動人."貓的利"穿起傣族特有的裝束更顯英俊瀟灑.潑水活動之前,我們觀看了傣族民間歌舞,主持人不時即興邀請台下的游客一起上台參與,大家載歌載舞,沉浸在歡樂之中.歌舞結束後,經過短暫的開場儀式,潑水活動開始了,游客們身穿傣族服裝和傣家人混戰在了一處.剎時間,水從四面八方潑來,使人置身於一個水的世界.傣家人明顯訓練有素,對付這些外來游客顯得綽綽有余.沒一會兒,游客就被打得七零八落,四散奔逃.為了記下這激動人心的場景,我放棄了潑水活動,繼續拿起了攝像機.但最後也沒能逃脫傣家人的偷襲,一身衣服,半身都濕透了.
黃昏時,登上離開西雙版納的班機.透過機窗,望著下面這片土地,感慨萬分.千百年來,在這裡孕育了悠久的歷史,多彩的民族風情.傣家人能歌善舞,他們以歌代言,以歌敘事,以歌抒情.那回蕩山谷的歌聲,那如孔雀一樣美麗的舞姿,讓人回味.眼前的視線突然凝固了,仿佛跨過時空,回到了古老的王朝,再現著孔雀公主和王子的美麗愛情故事.(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