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鼓浪嶼的一天

作者: 南北中

導讀公元2007年1月20日,是一年中農歷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這一天中午時分,我登上了廈門的鼓浪嶼,隨後的一整天我將在這個有“海上花園”美稱的海島上度過。 近日福建一直天氣不好,我上輪渡時還正下著小雨,鼓浪嶼籠罩在一片淡淡的雨霧中。當渡船抵達碼頭時,小雨恰到好處地停了。登上鼓浪嶼的最初幾分鐘裡,太陽甚至還露了一次臉,我想也許是歡迎我上島吧。 ...

公元2007年1月20日,是一年中農歷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這一天中午時分,我登上了廈門的鼓浪嶼,隨後的一整天我將在這個有“海上花園”美稱的海島上度過。

近日福建一直天氣不好,我上輪渡時還正下著小雨,鼓浪嶼籠罩在一片淡淡的雨霧中。當渡船抵達碼頭時,小雨恰到好處地停了。登上鼓浪嶼的最初幾分鐘裡,太陽甚至還露了一次臉,我想也許是歡迎我上島吧。此後直到我離開廈門,陽光都再沒有穿透過厚厚的雲層。

甫一登島,第一印像是綠。雖已是隆冬時節,但島上的綠色植物們沒有絲毫蕭條之態,剛剛經歷的雨水洗刷使它們顯得精神抖擻。雖同為綠,卻有著從深到淺的各個層次,綠的紛繁而不雜亂。一路走著,不時有人上前詢問是否需要導游,我揚揚在渡輪上買的鼓浪嶼地圖,表明自助游的目的,還好這些導游不會一直糾纏。事後證明,買的這張鼓浪嶼地圖對於自助游客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後話。

上島後先來不及細細觀賞風光,首要任務是解決住宿問題。登船前我按照《2007中國自助游》手冊上的信息已經給島上一家名為賓悅的旅館打過電話,得知還有間空房。按照電話裡問明的地址,我拿著地圖尋找著那家旅館。無奈初上鼓浪嶼,看到的都是差不多的小樓,而且島上的路不但窄還非常曲折,沒一會兒功夫我就有點轉向了。正迷茫間,一位路邊的大姐見我身背大行囊肩挎攝影包(典型的背包一族扮相),就主動問我去哪,在她的指點下我找到了正確的大方向,走了幾分鐘,又得到一位老大爺的熱情指點,終於讓我找到了賓悅旅舍。這是一幢坐落在花園裡的三層小樓,小樓的主人也就是老板正好出去了,一個穿著睡衣的年輕人踩著木質樓梯從二樓咚咚咚的下來,給我辦了住宿手續。閑聊中得知他是老板的兒子。帶我到一樓最西頭的房間後,老板兒子就上樓去了(估計是要繼續他的午睡),臨走前想起我還沒交錢,他回頭說等我晚上回來了再交給老板好了。上島之初就得到熱情的指路幫助,這會兒又感受到當地人那慵懶淳樸的性情,不由的讓我對鼓浪嶼人心生好感。簡單休整之後,我背著相機和雨傘,開始了我的鼓浪嶼之游。

出了旅舍走不了幾步就是三一教堂,從外面看這座教堂修的很有型,只不過沒有對游人開放。在教堂前的三岔路口豎著路牌,指示主要景點的方向。這樣的路牌在鼓浪嶼的主要路口都會有,極大的方便了游客。按照我的計劃,下午主要游覽位於島南部海邊的菽莊花園。一路走來,看到的鼓浪嶼民居幾乎都是三層左右的小樓,屋頂多為紅色,牆面則主要是紅色或灰白色。蜿蜒於小樓間的是島上的路,稱其為巷子更合適,相當一部分由大石塊鋪成,也有一些是年代已經比較久遠的水泥路面。出於環保的目的,平時在島上只有電瓶車開行,這恰恰也是最適合穿梭於這些小巷的交通工具了。小巷隨著島上地勢起起伏伏,走不多遠就會遇到一株枝繁葉茂的大樹,樹邊石塊上的銘牌標示著它至少一二百年的樹齡。由於是隆冬,且近日時常飄雨,島上游人很少,居民們估計也在家裡休息,所以常常走上幾分鐘都不一定會遇到一個人,只有我在安靜的小巷裡穿行。不知何時天空又開始灑下細細的雨絲,雨不大我索性也就不打傘,愜意地享受小雨滴落在臉上涼涼的感覺。巷子裡回蕩著我清脆的腳步聲,一旦停下來又可以聽到雨絲撫摸樹葉的聲音。恍若夢中。

菽莊花園始建於1913年,面海背島。有很多精致的亭台樓閣,還有中國第一的鋼琴博物館。這裡就不多加評論了,見相冊裡的照片吧。個人的一個感覺是,與大海相互映襯的精致建築群會顯得很漂亮,菽莊花園就是一個例證。

不知不覺間,海洋與天空混為了一樣的黑色,鼓浪嶼進入了寧靜的夜晚,我開始往住處走。經過幾個小時的步行,我已經漸漸熟悉了島上的道路風格,借助地圖沒有費多大勁就找對了回旅館的路,這是一條與我離開旅館時不一樣的路線。到達旅館前還穿行了一條不短的隧道,數了數,自己走完這條隧道共用了273步。

早早躺到床上,四周異乎尋常的寧靜,好像整個島上只有我一個人。不時會有一陣小雨落下來,打在窗外各種植物的葉子上,發出低低的唰唰聲,才讓我感到不那麼孤單。雨停的時候,偶爾從遠處傳來的幾聲犬吠,讓一切顯得更加靜謐。我舍不得做任何事情,只是閉眼躺在那裡讓聽覺愜意的享受這一切。不知什麼時候睡著了。半夜裡醒來,似乎還隱約聽到遠方海面上傳來的汽笛聲,低沉而悠長。

第二天一早天剛亮,我在鳥語聲中醒來,抓緊時間出發趕往鼓浪嶼的第一高度——日光岩。一路上除了幾位晨練的島上居民,就沒有遇見一位游客。天依然沒有放晴,但早上的鼓浪嶼經過一夜雨水的洗刷,顯得格外清新,讓我不由得多次深深的呼吸,自己也變得精神抖擻。到達日光岩的時候剛剛開門,買票進去後我就一路直奔岩頂。很快的我登上了這座鼓浪嶼的第一高峰。舉目四眺,全島風光盡收眼底。今早的能見度比較好,不枉我早起而來,端著相機一通猛拍,生怕遺漏掉任何一處美景。具體就不描述了,本人的文字功底描述不好這樣的景致,就選一些照片放到相冊裡去好了。我就這樣一個人在岩頂獨享全島的美景,過了半個多小時仍然沒有其他游客來到。嗯,我出來旅游就是喜歡人少的地方這種安靜的氛圍。看一看似乎太陽不大可能穿出雲層了,於是我開始往下走,下山的路上才漸漸遇到一些上來的零星游客。上山時為了盡快登頂我無暇細賞沿途的風景,下山時沒了那份急迫的心情,就悠然觀景。結果是上山用了半小時,下山用了三倍於上山的時間,將這個有“沒到日光岩就是沒到鼓浪嶼”之稱的地方細細品了個遍。

離開日光岩,我信步走到鼓浪嶼南面的海灘。沿著海岸線沒有目的的漫步也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耳朵裡是海浪衝上沙灘的歡鳴,不時還能看到前方幾只黑色的大鳥蹣跚的與我在同一方向行走,它們在沙灘上尋找著美食。鳥兒們走累了就飛到海灘邊的樹上去休息,我走累了就坐在海灘上看海浪。雖然海浪一次次衝上沙灘又退回去,但每波海浪的形狀都不同,細聽之下每波海浪的聲音也是不一樣的。也許在大多數人看來是平常不過的景像,在我的眼裡卻如此有趣味。

坐在海邊是件很能消磨時間的事,再抬手看表,已快接近中午時分,到了該離開的時候了。回到旅館收拾好行囊,再次來到碼頭登船。站在渡船上望著漸漸遠去的鼓浪嶼,與昨日來時那不甚明了的海島不同,此刻的鼓浪嶼非常清晰的展現在我眼前,也同樣清晰的留在了我心裡。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