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記(一)

作者: zz0130

導讀7月11日終於踏上西行的列車,目的地是我向往已久的人間聖地——西藏 7月12日嘉峪關 出站後,驚喜嘉峪關市的清爽與干淨,它與我想像中的西部完全不一樣。 傍晚的雲朵大片地懸掛在天空,夕陽西下,遠處的雪山頂呈現出粉紅色的光彩 。整個城市給人的感覺是柔和與安逸。 7月13日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關城:巍峨壯觀,大氣滄桑。 長誠第一墩 : 明長城西端第一個台墩起 ...

7月11日終於踏上西行的列車,目的地是我向往已久的人間聖地——西藏

7月12日嘉峪關 出站後,驚喜嘉峪關市的清爽與干淨,它與我想像中的西部完全不一樣。

傍晚的雲朵大片地懸掛在天空,夕陽西下,遠處的雪山頂呈現出粉紅色的光彩

。整個城市給人的感覺是柔和與安逸。

7月13日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關城:巍峨壯觀,大氣滄桑。

長誠第一墩 : 明長城西端第一個台墩起點,它的不遠處是蜿蜒的討賴河

谷,谷底新建仿古軍營,其中一組醉臥沙場石雕讓人想起那首名句:葡萄美酒

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7月14日敦煌——莫高窟

走進沙漠。烈日下沙海起伏無際,閃爍著金色的光芒,只有零星的駱駝刺

的一點綠色點綴其間。風起,細紗無孔不入地鑽進頭發、耳朵裡。敦煌——莫

高窟就掩隱在其中。

相傳,公元366年的一天,一個叫樂尊的和尚從中原雲游到了敦煌。他見

城東南地勢開闊,便信步來到宕泉河畔的一處高地,面對三危山參禪入定。當

他睜開眼睛時,忽見對面的三危山上出現了萬道金光,在金光中仿佛有千佛化

現而出。雖然只是轉瞬即逝,卻使樂尊感到十分奇異,他想一定是虔誠修行得

到的感應,於是決定在這裡住下來修行。他請來工匠,在宕泉西岸的岩壁上開

鑿了一個石窟,用於坐禪修行。不久,一個叫法良的和尚也從東方來到這裡,

在樂尊的禪窟旁又開鑿了一個石窟。從此,石窟開鑿的越來越多,有的是和尚

們坐禪用的禪窟,更多是世俗的人們用來禮拜的洞窟。到了唐代,石窟已達

1000多座,於是這一片石窟被稱為“莫高窟”,也叫千佛洞。

按規定游人只能在導游員的引領下參觀十個窟。置身燦爛佛宮,面對精美

壁畫,“流連忘返”,想半天也只有這一個詞。像我這樣對繪畫、雕塑一竅不

通的人都感到了它那逼人的氣息——太美了。真想多呆會兒。

下午,風和日麗。鳴沙山;整個山體由紅、黃、綠、黑和白色米粒狀沙粒

堆積而成,五色沙粒細軟滑圓。沙丘是像水波一樣有層次地散開,而沙山卻是

像新裝修的牆壁一樣光滑平整。據導游講沙山的面積相當於整個新加坡。第一

次騎在駱駝背上,笑語不斷。我們的駝隊在沙海中緩慢地蠕動。我紗巾、帽子

、眼鏡全副武裝,把自己想像是一巾幗不讓須眉的遠行者。嘿嘿!

晚九點,當夕陽的霞光灑落下來,山體明暗有秩,山脊上人影與駝隊立刻

就成為一幅絕妙的剪紙畫。更為奇妙的是,在這茫茫大漠中竟有一眼泉,終年

不枯,水質清純,形似彎月,即月牙泉。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