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浦江古道和考古發現 1月2日上午8:30,我們從松江城裡出發搭乘班車來到了松江段黃浦江上的“斜塘大橋”,也就是我們浦江古道之行的出發點。斜塘大橋橫亙在黃浦江上,在朝陽的輝映下,像一條金色的蛟龍浮出江面,蔚為壯觀!橋下三三倆倆的運輸船舶緩緩駛過,才得以打破這自然的肅穆和寧靜。站在橋上向浦江上游望去,是一片煙波浩淼和我們對源頭的遐想聯翩。另一頭恰能看見滬杭鐵路橋橫空穿越江面,仿佛是一把鋼鐵利劍倒在江面,不會是那位天神把他的兵器遺失在人間!我們舉起相機,凝固下這美麗的瞬間。經過半小時的休整,於是開始了黃浦江古道的徒步之旅。一路上縱情高歌,盡情釋放壓抑已久的情緒,引得江畔農家的看門犬向我們狂吠不已。筆挺的柏楊沿著堤岸向前延伸,望不見盡頭,像忠於職守的哨兵,捍衛著母親,須臾不離。徒步幾乎不到一公裡,就會遇見一個小船閘,引導著平原地帶成百上千的溝壑水渠,這些船閘也成為浦江漁民的避風港和休憩地,路上我們恰巧碰上了一個船閘開閘放船的場景,漁民們又要開始他們一天辛勤的勞作,以換取滿艙的收獲和歸航的晚歌。
行程並不像計劃中那樣順暢,因為這是一次未知的首航。走前人未走的路,探索的欲望使我們鬥志昂揚!很多的路段並不能沿著江畔順利通行,因為有溝壑、封閉的漁場等等,我們遇到險阻時,只有繞道而行。這樣實際行程就大大拉長,原計劃21公裡的路程(沿江畔測量的距離),僅需6個小時就能到達終點,看來已經不能實現。因為我們已經走了4個小時(已經到下午1點左右),實際只走完計劃路程的1/3不到(這時離古文化遺址不到1公裡)。於是我們決定變動計劃:在徒步到古文化遺址後,改乘車到朱家角,再從朱家角乘車到黃浦江源頭“報國寺”。這樣就能保證我們在三天內游完計劃的景點。當我們徒步到地圖上標注的古文化遺址的地理位置時,大惑不解;因為這裡沒有任何標識,哪怕是一塊字碑。我們只有用自己的眼睛去搜索,希望能發現蛛絲馬跡。工夫不負有心人,我忽然發現腳下已經干涸的魚塘的泥土裡半埋著許許多多的陶瓷碎片,第一直覺就是:這是文明的遺跡。於是我們彎下腰挖掘起這些碎片來,仿佛就是過去的淘金工亦或盜墓之徒。不一會李良找到一個考古隊挖掘常用的木鏟,這更堅定了我們的判斷,這裡曾經被考古隊挖掘過,剩下的只是殘垣斷壁和破爛物什。看來,我們不會有什麼發現,只是過一把癮而已。我用一根長棍,在泥土裡翻江倒海,這時幸運之神降臨,忽然戳到一個硬硬的東西,掀起一看,竟然是一個青銅制品,鏟形,有半個手掌大小,表面已經生滿了綠色的銅鏽。我們的興奮起來,猜測它是古代的錢幣或者是女性的裝飾掛件。真正的結論看來只有待文物專家的鑒定。這時傳來李良興奮的呼喊,原來他也有新奇的發現:幾塊骨頭化石。這些化石小巧玲瓏,我們開玩笑說:這是原始社會某個酋長的公主的骸骨,你小子可甭把千年的倩女幽魂帶回家去,引得大家嘩然大笑!為了證明我在此地的發現,小鄭特地給我拍了一張手執“古錢幣”的特寫照片,以此為證。經歷了遺址的歷奇之後,我們徒步到附近的一個小鎮,乘車去向朱家角。
待敘 ……
旅游照片,請登陸以下網址:
http://communities.msn.com/FoxPlanHunt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