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的兩日游,感謝DV機和文字能讓我把我一天來的所有驚喜和感動和朋友們好好的分享~也首次體會到了自助游的自由和快樂~武夷的早晨也是格外的清新和明媚,趁著熱情的太陽還在雲中惺忪,我們先行來到武夷山的一招牌景點——天游峰。天游,其實和九曲溪是密不可分的。在溪漂時我們就曾仰望過天游的夢魅倩影,而今,我們又將親登天游,向下俯瞰如綢緞般迷人的九曲溪。天游臨溪而生,九曲流經天游,山水相望,互成一景。而我們的心情,也和這幾日的天氣一樣,晴好一片。清晨登山,本來還擔心山門未開,不料進去後才發現山中已有不少游人了。沉浸在早晨空氣的清新中,人們都顯得精神抖擻。一路登山,也是一路歡聲笑語,不知道,是我們被感染了,還是我們在渲染這種氣氛。總之,清晨中的天游之旅是一段愉快之旅首站雲窩,它有上下雲窩之分,背岩臨水,響聲岩、丹爐峰、晚對峰、天游峰、隱屏峰等環列於四周。磊落的岩巒之下,隱藏著許多洞穴,冬春時節常有縷縷煙雲從洞中逸出,在峰石間卷舒。此外還有鐵像石、伏虎岩、聚樂洞諸勝和叔圭精舍、水雲寮、幼溪草廬等遺址。這裡可以說是武夷山最美的地方之一。它位於五曲和六曲的北岸接筍峰和仙掌峰之間,依山臨水,奇峰林立。每當晨昏,這裡常有雲霧飄繞,所以得其名。聽小吳師傅說觀雲的最佳時間在春末秋初的早晨和傍晚,以後有機會我一定要找准時間再來一賞。 接著到了隱屏峰,峰腰橫裂三痕,仿佛折斷又連接在一起的山峰,叫接筍峰,雙峰肩貼立,親如兄弟,共擎藍天,氣勢非凡,隱屏峰下的這座亭叫水月亭。據說月明星稀的夜晚在亭中喝酒賞月,可見到四個月亮,即天上一個、水中一個,杯中一個,還有心中一個,如此意境,真叫人陶醉,雲窩中間的那塊漆黑巨石,像一頭伏臥的大像,俗稱鐵像岩,鐵像岩中間裂開一道,穿行其間,但覺天光如線。為區別溪南靈岩一線天,故稱它為小一線天。以鐵像岩為界,分上、下雲窩,雲窩巨石倚立,背岩臨水,地處武夷山精華地帶,為武夷山首勝之區,歷來是古代文人墨客、名臥隱者潛居養心所在。
下午我們來到了九曲溪,它是武夷山的精華所在,因水繞山行折成九曲而得名。九曲溪兩岸奇峰怪古林立,曲曲山回轉,峰峰水抱流,每一曲都有奇麗景名,山水畫意。當你乘座古樸竹筏漂流而下,抬頭可觀山景,俯首能賞水色,側耳則聽溪聲,垂手即觸清流。至淺灘,浪遏飛舟;過深潭,水平如鏡。不僅能領略有驚無險的情趣,而且有人在畫中游的無比愜意。
第二天:虎嘯岩、一線天
早晨起來比較晚出發了:天氣很熱,但是勇於探索的我們還是出發了。其實虎嘯岩沒什麼特色的景點,這從名稱的由來就知道了,據說是有個農民某天看到有個仙人騎一白虎林中經過,於是稱這裡為虎嘯岩。
既然稱為岩,那肯定是和石頭,和山有關了。武夷山的石頭很多,且是很大的那種,沒路可走,於是再石頭上鑿出了這些小路供人們攀登。不知這些路什麼時候鑿出來的,如果就古代那我不禁要奇怪他們鑿這路有什麼意義了,如果是現代的,那就沒什麼奇怪了,發展旅游經濟嘛。
來到山腳下,開始爬山。前面擠滿人,後面也擠滿人。虎嘯岩海拔四百多米,不算高,但是登上去遠望還是能看到點群山連綿不斷的感覺。一路沒什麼特色的景物只好亂拍。不覺間來到了語兒泉,來這前聽到一首關於語兒泉的詩,很優美,很有意境,但是當我面對這個語兒泉時,我無法將眼前的景像與詩聯系起來,反而我想起的是太湖的綠藻。旅游對景點的破壞由此可見一斑了。往前走幾步就有一尊觀音的雕像,莊嚴肅穆,懷著虔誠的心,拍下照片留念。應該是如意觀音吧,因為手裡持有如意,希望沒有說錯,善哉善哉。接著順路而下,是一堵殘垣斷壁,好像跟朱熹有關,沒來得及細看就匆匆前行了。再下來就是一線天了。一線天可能是武夷山的一大景點吧,一看那長長的一對人馬就知道了,在這短短的一百七十幾米的一線天路程中,我們用了兩個小時。一線天分左一線天、右一線天,看看是不是很奇怪,左一線天怎麼沒人呢?呵呵,據說是由於左一線天比較寬敞,右一線天比較狹窄的緣故。不知道這兩個一線天有沒有靈性,一個門可羅雀,一個絡繹不絕,它們會有何作想。在排隊的百無聊賴的時候,發現旁邊竟然有一超脫於這世俗的老人,靜靜地趟著看書,不理會不遠處用不停息的喧囂。很敬佩他有超然的境界,我是肯定做不到的。終於進入一線天了,裡面很潮濕,兩邊峭壁上停滿了蝙蝠,空氣裡充滿了蝙蝠排泄物的腥味,有人在裡面大聲喊著,間或有幾只蝙蝠受驚嚇在上面盤旋。我在裡面慢慢地蹭著步伐,熬了兩小時。終於走出了一線天,呼吸下新鮮空氣。很舒服,正興致勃勃瞎轉時,經提示才知道,衣服領子上竟被蝙蝠拉了一馱屎,走了鳥屎運了。可惜沒有買彩票的習慣,不然去買張彩票可能就發了。
下午:沐浴淨心,清手素面,我去拜訪大紅袍。
到武夷山的人多是去看山的,是去看九曲溪的。但到了武夷山如果不去拜訪大紅袍,我想我的游程就少了靈氣。
碧水丹山的武夷山,就像母親溫暖慈愛的子宮,孕育了烏龍茶中花香岩骨的武夷岩茶。總領群芳是牡丹,而岩茶之冠則是大紅袍。沒有見到大紅袍,便已被大紅袍包圍了。武夷山人把大紅袍作為自己的招牌,向每一個來這裡的人推介。話語中有自豪,有深情,更有神往。
在武夷山,關於大紅袍,有著許多版本的傳說。而流傳最為廣泛的是“狀元篇”:一進京趕考的舉子,過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時忽染重病,生命垂危。寺中方丈取寺前茶樹之葉熬成湯藥囑其服下,結果,舉子不但病體痊愈,且文思泉湧,一舉高中狀元。飲水思源,狀元衣錦還鄉時,專程到茶樹下朝拜,並脫下火紅的狀元袍披在茶樹身上。“大紅袍”之名由此傳開。
傳說中的大紅袍多了幾分神秘,而現實中的大紅袍更讓人稱奇:大紅袍是烏龍茶中的極品,極品的大紅袍以卓越的品質贏得盛名,更因稀少而顯得彌足珍貴──莽莽武夷山,現僅存6棵340歲的原生大紅袍!每年產量不足500克,在2002年的拍賣會上,20克原生大紅袍竟拍出18萬元的天價!
傳說和現實,讓我抑制不住被撩撥得不安分的心,我要拜訪大紅袍。我相信,拜訪大紅袍,一定是我武夷之行中無法拒絕的一次美麗的邂逅。
一個溫熱的午後,走在武夷山的一條小徑上。那是一條幽幽的小徑,山壁兩夾,容一人通過。有溪水丁東,綠色遮蔽;有山寺為鄰,禪意繚繞。便想,這樣的環境才適合大紅袍,大紅袍也只有在如此氣氛中才能盡集天地之精露。
默行幽徑,猛然一空曠處,峭壁上的13方摩崖茶詩赫然入目,真草隸篆,集範仲淹、蘇軾、朱熹等宋元明清文人騷客之傑作:“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籠加。”“武夷高處是蓬萊,采取靈根手自栽。”溢美之詞,將大紅袍,將岩茶渲染得香芬四溢。而那坡上、岩上密密的茶樹,似乎是曲徑通幽的前奏──序幕已經拉開,最精彩、最攝人心扉的華彩樂章就要出現。
終於見到了大紅袍。在這個叫九龍窠的一個逼仄的崖壁上,6棵原生大紅袍,因了那狹小的空間,緊緊地擠挨著,出現在我期待已久的視線裡。終於見到了期盼已久的的茶王了。
每次旅游都有個很深的心得,那就是必須有很好的體力,對於平時缺乏運動的我來說~旅途的飲食是很重要的~食美價廉這一奢侈的願望在這次自助旅中居然能得到很好的滿足~從心裡感謝小吳師傅的熱心介紹,讓我不再被當任人宰割的羔羊~! 吃飯很便宜!可以叫吳師傅介紹,呵呵。。。。
還有總總的欣喜的細節~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感受~我都深深記在心上了~還有個人我也要再次感謝他下~那就是吳哥!他給了我很多幫助,很高興能認識這麼一個熱心人哈哈~記得在去竹筏的時候我們很多手續不懂,幸好吳哥幫忙竹筏票預訂的時候換好票,幫忙拼湊竹筏人數,基本上不用等什麼時間,一到碼頭那邊就可以等著乘做竹筏就可以了,其他事情都不用擔心。
還會把武夷山的基本概況介紹和注意事項介紹給我們,讓我們去玩不用擔心路不會走諸如此類的頭疼問題~!再加上預訂緊張的火車票,讓我們省了不少時間和錢錢~~但我還是很高興認識他的~哈哈~順便偷偷推薦有想去武夷山自助游的朋友們哦~如果有去~不妨找吳哥(吳師傅)13850921841車費常規景點一天80元,去自然保護區可以找吳師傅包車或者拼車,200元一部車(拼車車費可以平攤),我沒有進去,因為時間不允許,臨時有事情要提前回到工作崗位,期待下次再來了。哦~~祝大家開開心心旅游,開開心心回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