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穿越南——聆聽人與自然的和諧詩篇

作者: kittyqiuqin

導讀在淡漠的都市裡,心靈受著創傷,渴望著熱帶陽光海風的撫慰和水鄉的溫柔。於是,在這個炎炎夏日,拋開所有繁雜,踏上了越南這片狹長的國土。 北越閑章 昨夜加班到半夜,天剛亮又動身了,大雨狂瀉。上機場路時雨停了,浮雲掛在蔚藍的天幕下。7點半起飛,朵朵白雲一路追隨,天邊霞光緋艷,昏昏欲睡的我被這美麗驚醒了。 降落南寧,被老友記帶到中山路老字號的“� ...

在淡漠的都市裡,心靈受著創傷,渴望著熱帶陽光海風的撫慰和水鄉的溫柔。於是,在這個炎炎夏日,拋開所有繁雜,踏上了越南這片狹長的國土。

北越閑章

昨夜加班到半夜,天剛亮又動身了,大雨狂瀉。上機場路時雨停了,浮雲掛在蔚藍的天幕下。7點半起飛,朵朵白雲一路追隨,天邊霞光緋艷,昏昏欲睡的我被這美麗驚醒了。

降落南寧,被老友記帶到中山路老字號的“仙池米粉”搓一頓無法言說的八珍粉和干撈粉,塞了袋撲鼻香的扁桃和靈山小荔枝,這是我從小吃到大的東西,夢裡幾曾想斷腸。車子將我們一直送到東興市,又有朋友招呼本地特色的酸筍煮紅薯苗、糯玉米粥和海鮮,肚子漲鼓鼓地把祖國和家鄉留戀夠了,中午1點半,出境。

下龍晚霞滿天

北侖河兩岸跟我兩年前看到的一樣,經濟蓬勃,混亂不堪。烈日下過友誼橋,在國界碑留影,交¥10口岸管理費,我、WW、法國朋友Sebestian鏘鏘三人組進了Vietnam入境廳。越戰片中早已熟悉的冷森森目光從窗洞射出來,一定要我們用越南文填入境紙,英文、法文都不行。好在東興朋友介紹的導游跟這邊芒街旅行社打了招呼,一個越南導游過來接應,幫忙填了入境紙。過邊檢時越南小兵用英文向我們索要了2美元。導游說像我們這樣從這裡要走到西貢才出境的外國自助游客很少,所以過關麻煩些。

天氣炎熱難當,跨進越南國境已揮汗如雨。靠邊貿富起來的芒街比兩年前漂亮齊整多了,沿街電視傳出世界杯的喧囂。到旅行社取已訂的船票,票面寫明¥100,那位東興導游竟要150元,說剛才出境我們沒有衛檢證,每人索50元。東興朋友是出於不放心才介紹她來送我們的,平白被熟人宰一刀,只好任倒霉。

越南與我們有時差,把表撥慢1小時,坐摩托車到加油站換乘大巴,一路曬著酷日,50分鐘到海邊上了木船。為了旅行而連日加班的我實在太疲憊了,倒在船家駕駛室後榻大睡,醒來已漂在茫茫南海上。西斜的光線灑進船艙,W的長焦正專心對准幾個混血的越南小妞妞,她們真漂亮。沒多久到海中央,木船換了舒適的大游船,快速飛馳向大海深處,我安下心來寫游記了。在熟悉的城市裡日復一日,煩惱積壓著,心緒紛亂著,該是遠足一段、好好調理心境的時候了。

3小時後,夕陽西墜時,下龍到了。

碼頭上一群船家光著上身正在衝涼,大桶水兜頭而下,水珠子在健碩的肌肉上跳躍閃光。我把相機對過去,看我是個女子,他們哄地笑開了,每張臉上都有一排雪白的牙,我倒像少女時看到靚仔時那樣不好意思起來。沿海大道上人們悠閑地乘涼,涼風吹拂著棕櫚樹和他們心滿意足的臉,這些年越南生活質量提高了,歷經戰亂的人們只要和平,越南人是懂得享受生活細節的民族,最近有報道說越南人是世界上對自己國家滿意程度最高的之一,達67%。

背著行李徑直到游船碼頭拍照,晚霞漫天,帆影點點,漁舟唱晚,涼風輕撫,詩意頓生。夕陽墜下後天穹更是如血般絢爛,把泊滿碼頭的一排排彩旗飄飄的木船和我們的笑臉映得鮮紅。我們仨都來過這了,想找條船在海上漂一夜凌晨好拍朝霞,也省去一晚住宿費。暮色四合,被一個英文講得還算聽得懂、最重要長得干淨靚仔的小伙子說服,上他家住,他負責幫我們找船明晨出海。肯凌晨出海的船很難找,包一條船到中午要$27。

華燈裡熱鬧的下龍市井到處是消夜小攤,生意好的攤位被大啖的當地人擠滿,我們仨跟一個獨酌的當地人拼台,他是大貨車司機,會講點英文,請我們喝啤酒,介紹生薄荷葉沾魚露汁的吃法。這是越南人頓頓少不了的調味料。

我們住的人家姓範,在桃源路深巷口拐角處,雕花的樓梯,細長的走廊,$2/人。坐在一樓服務台的主人妹妹叫範海,17歲,一雙羞澀的水汪汪的大眼睛。她剛學中文不久,如我們以前學英文一樣,很多字句會寫但不敢開口說。W和S圍著她團團轉,我睡醒一覺了還隱約聽到他們在樓下夾雜法文、英文和中文的嘰呱……

蕩舟海上桂林

凌晨4點手機鬧鐘就響了,我弄錯了時間,說好的越南時間5點出海,原來是我們的6點。又睡到船家來叫,我們在6點到了海邊。海面靜悄悄的,就我們一條船,朝著那座座漂浮在海上的仙山駛去。我抱著船老大的枕頭,晃悠在搖籃般的船艙,不一會又睡著了。醒來,船已漂在海上桂林間。

雲層有點厚,將太陽光遮住了,沒有昨天黃昏那漫天晚霞,我有些惆悵。可W說喜歡這樣靜謐的有點兒灰調的下龍灣,這是他想像中的樣子。他用黑白反轉片拍我,拍海上的翠島和三兩點的船影,S則輕輕哼著田震的《天邊的虹》,伴著安靜的海面上我們船底的水聲。

兩個男子漢縱身躍進了清涼的水裡,我叫船家停靠海灣一角的小小水上市場,逗著漁家可愛小孩,買了幾只花蟹和菠蘿讓船家炒了香噴噴的海鮮飯,就著啤酒吃早餐。微風裡,兩年前的同樣的情景如水面的波紋一一浮現,可已物是人非。我早以為自己已學會了遺忘,可那些銘刻在生命深處的東西,談何容易。

船穿行在法國電影《情證今生》裡那個越南養女和法國養母的情人奔逃的海上石林岩洞間,一個個翠島深濃的倒影被水流弄得支離破碎。

滄桑世事中,愛情何其脆弱渺小。

中午回到下龍市公汽站,很便宜的D35,000票價上了類似國內座位很少的那種公共汽車,大家都站著,吹著撲進窗的熱風,一路南行。車窗外一直是大片青蔥的稻田,狹長的越南國土如一根扁擔,兩頭擔著富庶的紅河和湄公河三角洲平原,這是公平的上帝對這個戰爭連綿、命運多舛國度民眾的恩賜。田中間或有些顯著的墓地,越南農人是否和我們鄉人一樣,老死也要歸守田園?北越那些屋牆明黃花朵艷麗的鄉村一處處掠過眼簾,肆虐了一天的驕陽西墜了,3小時後,公共汽車彙入了密匝匝平房和摩托車潮流裡,首都河內到了。

穿過三十六行街的一條條窄巷,金黃色的光線裡,專門賣風箏的、做玩具的、敲白鐵桶的、畫碳素畫絲畫磨漆畫的、描漆器的、做扇子的、制錦旗刻章的等等各成一街,夕陽照在手工藝者專注的臉上,各類特色手工藝品叫人眼花繚亂,那種前鬥式的三輪車XichLo 靠在明黃粉紅的小樓下,不一會,樓上下來了一個眼簾低垂的姑娘,上了XichLo 向巷子口去……這是我記憶中永遠的河內。

下榻後,先買好南下的Open Tour巴士通票,$25是抵達胡志明市的全票價,可一路隨便在哪下車。去吃河內春卷,記得兩年前我在這吃到這種油炸小春卷,沾著魚露好味道,當時還買到石刻的茶具,精美又拙樸,還有街心花園的夕陽裡我們美麗的笑容,那家有游泳池的酒店大堂裡著AoDai的混血姑娘,一切都難忘。

方才兩年歲月,河內已今非昔比地煩囂,往升龍水上木偶劇場走,夜色裡人頭攢動,不同語言不同膚色的人們臉上撲著夏夜熱烈的氣息。水上木偶戲是越南的國戲,升龍劇院裡演出的是越南國家水上木偶劇團,末等票D20,000,可以拍照。木偶戲源自水鄉農耕生活,演員們都泡在水裡拉木偶,弄出一身的風濕病。這個盛產水稻的國家,盡管已被都市氣息和類似我國八十年代那種改革開放之波漸漸包圍,但鄉土文化還主宰著人們的精神。

夜晚太熱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自助旅友都坐在三十六行街口聊天,大杯灌著大木桶的水龍頭裡倒出的冰啤酒,味道雖淡但很有麥香,折合人民幣0.60元一杯。我坐在小凳子上和來自英國的碧藍眼睛的帥哥Ben聊著,走過的鬼佬都會問:“Are you Vietnamese girl?”我笑而不答,滿心悠閑。

河內市井

今天是夏至。我坐在下榻的深巷裡Camellia Hotal三樓勒杜鵑掩映的陽台上,古舊的花格窗前,赫色的舊條幾為桌,寫日記。剛剛午睡起來,不知已下過一場大雨,涼風吹上來,吹過小巷的味道,對面人家陽台上小姑娘吹的肥皂泡串串飄向蔚藍的天幕,幾絲浮雲掛在那上面。寫幾行又望望樓下,巷間戴尖鬥笠的越女擔著幾扎荔枝、青菜、挎一簸箕青檸悠悠晃過,街角大大的生啤桶不斷倒出大杯新鮮的啤酒,路人端起咕咚喝下。6月的河內實在太熱了,人動一動就一身汗,好在這雨來得及時,我才有了在這懷舊的陽台憑欄張望、胡思亂想的一刻悠閑,哪兒也不想去,坐在異國都市小巷的一隅,享受著這樣一個下午。

此刻,我想像自己是個越南小巷人家裡的女子,一身棕色皮膚,靈動而略帶羞澀的雙眼,在自家陽台上憑欄張望,看到陌生人望上來,羞澀地轉回頭去,走進那古舊的百葉窗落地的屋裡……光線暗淡的老屋高高的廳堂頂懸著吊扇,葉片慢慢轉著,把透過百葉窗射進來的太陽光影轉得碎碎的,如杜拉斯的小說,如陳英雄的電影裡的某個場景。

早晨5點半起的床,踱到還劍湖邊,今天周六,越南不愧社會主義國家,人們有秩序地環湖晨運,生活方式健康平靜,與我們每座內地城市的早晨太相似了。清晨的湖畔柳絲嫩綠,鳳凰木葉枝伸到水裡,遠遠連著玉山祠的鮮紅的木拱橋棲旭橋在碧綠的湖水中留下完整的倒影。我也放下相機做起了晨操。在這遇到兩個天仙般美麗的小姑娘,殺了好多膠卷。

回旅館竟迷路了,河內的街巷幾乎都一模一樣的,我轉了一條又一條,40分鐘還找不著,出來時未記下所住的街道名,也無從打聽,急得要哭了。好在不久在街口遠遠看到東張西望的S。回到旅館樓下吃卷粉,越南的米粉就是做得好,早晨我和W在街上小店吃了碗加了叉燒、雲吞、豆干、青菜的細河粉,擠了青檸汁,加點黃辣醬,酸辣鮮滑,才D5,000。現在這卷粉是木耳肉末餡卷的,上面撒滿肉松、炸蒜茸、蝦皮,沾著小碟混了魚露小薄荷葉的汁,味道爽歪歪。

頂著烈日開摩托車去了主席府、胡志明陵和故居,全部免門票。胡志明的遺體保存完好,無數的越南人恭敬地排著隊,輕輕繞過他的水晶棺,黑壓壓的人群卻鴉雀無聲。在巴亭廣場的一角花香滿徑的公園小憩,經過使館區回旅館,碧藍的天悠閑的雲濃烈的熱帶花朵安閑的林蔭小道,讓我對第二次來的河內,留下了更深的記憶。

散漫在中越古城

傍晚7:30在滿街巷球迷對日韓世界杯韓國-西班牙的激烈叫喊聲中告別河內,上了Sink Cafe公司從河內發往西貢的通票大巴,車況不如想像的好,一出城就關了冷氣,把大家熱壞,夜裡睡著了,從車頂窗吹進的涼風又在腳底下盤旋,吹得我雙腿發麻。經過難熬的一夜,在DongHa早餐,9點半到達古城順化。

飄香的順化

下榻Bink Duong旅店,$3/人,在一條橫街的小巷裡,不少日本人和鬼佬住此,房間干淨明亮,窗外大叢綠芭蕉。門面極窄,內裡卻有長長的回廊接連許多房間,光錚的地板倒影著穹拱的廊掾,如越南電影裡常看到的貴族家場景。為自己和男子漢們洗衣服,中午下樓吃了頓齋菜,味道不怎地。頂著烈日乘兩輛XichLo,W自己一輛,瘦瘦的我和S一前一後擠一輛,悠悠晃過市政府前的林蔭大道,過橋。清澈寬闊的香江兩岸,鳳凰樹紅花簇簇,椰樹衝天。

皇城在京城裡,門票D50,000,林蔭大道,古老城垣四周圍繞,很像日本的大阪古城。皇城當地話叫跟廣東話的“大內”同音,出來這些天我發現中國文化對越南影響很深,不少名詞的發音與廣東話都相似。車夫帶我們先參觀一所由舊高中改建的軍事學校,操場停著退役的大炮、坦克、裝甲車。越南到處是戰爭的痕跡,這是我最怕參觀的東西。

順化皇城是封建越南最後一朝阮朝(1802-1945年)的都城,建於1833年的午門還算巍峨,仿天安門格局,只是裝飾色澤古舊,帶明顯的東南亞風格。午門後是太和殿,再加上東北角皇太後的壽祉宮,就是皇城現存的建築物了,受歷代戰亂和70年代類似我國文革的極左路線破壞嚴重,紫禁城只剩得一卷殘牆和滿城荒草。眼看黑雲壓城城欲摧,我和S先回去,W要拍大雨前翻卷的烏雲,熱帶地區奇特的天氣現像讓他興奮。走出午門,廣場上一些當地人在放風箏,當中幾位著越南傳統民族服裝AoDai的女子,大風卷起她們分叉到腰的旗袍,露出裡面鮮艷的紗籠褲子,婷婷裊裊。幾只風箏在黑色的天幕裡晃悠,當地人一點也不畏懼大雨的來臨,安然自得。

回旅館大睡一覺,窗外雨盡情地下著。端把椅子坐於廊上,盡情享受著雨後的清涼,走廊外尋常市井人家露台上的勒杜鵑濕沉沉的,雨打芭蕉滴答有聲。

暮色初上,三人踱出巷口餐廳吃日式牛肉小鍋、炒牛肉和空心菜,味道是出門以來最合口的,雜志上推薦的順化牛肉果然不錯。S跟酒吧裡的姑娘調情,這幾天發現越南的英語普及程度比中國要好很多,車夫、餐廳、旅館、商店等服務場所只要年輕一點的都會英語,雖然發音不大准,但也算流利。飯後才7點,雨後的街道清涼,街樹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我和W散步到香江岸邊,先去確認了Open Tour明天下午去會安的大巴時間,再到郵局寄明信片,順化郵局好漂亮,職員清一色著淺藍AoDai的年輕女子,眼神羞澀,黑發直長,W半天不肯離去。

香江夜色十分美麗,空氣清新,夜風拂上面來,溫柔如情人輕輕的帶馨香的手。橫跨江面的鐵長橋變幻著七彩燈光,高高的雙鐵塔也亮了燈火。我們想找條船夜游香江,看到一撥人往一條燈火通明的船上去,以為是夜游船,上去後才知是當地人辦婚事請親朋而包的一條花艇。見有陌生人來,主人家很高興,拉我們坐在前排,與新人的親朋好友圍坐欣賞演員唱小曲。歌手、琴師,一律純白絹質AoDai或長衫,以杯子、碟兒、竹板筷和古琴、二胡伴奏,曲樂悠揚。主唱的女歌手叫萍,24歲,漂亮中帶著點憂郁的氣質。他們的曲調頗有些古意,不知這種習俗是否和舊時廣州珠江的唱花艇一樣,已流傳久遠?花艇在寬闊的江面蕩著,婉轉的歌聲在氤氳的夜色裡飄散。

早起藍藍的天上幾絲浮雲,真真的雲淡風清。抓了相機從露台拍出去,順化尋常人家的杜鵑,頗具特色、毫無雷同的居家小樓映著麗日藍天。在走廊上晨操,太陽一出天氣就熱得不行,渾身汗濕。下樓吃了早餐,慵懶的S繼續睡覺,我和W 租輛摩托,飛過鳳凰花林蔭道和香江古舊的鐵路鐵橋,向天姥寺飛去。

一路沿著香江走,據說過去香江上游栽滿菖蒲花,因此江水芬芳馥郁。多少年過去了,不知上游是否還滿栽菖蒲,但現在我們看到的香江因沒有工業污染而那麼清澈,在蔚藍的天空下呈現著碧瀅瀅的色澤。路經一個建有老牌坊的集市和一所建築古舊的小學校,下來拍照,農人原始的裝束,孩子們燦爛的笑臉,都入了鏡頭。

天姥寺是典型的佛寺,門票D25,000,依山勢建在半山的蒼松之間,700年歷史的七層磚塔巍然屹立,寺院花香滿徑,放生池裡深紫的睡蓮綻放著一種神秘的美。站在寺門口圍牆俯瞰香江,涼風浩蕩,詩意頓生。

在寺門山徑旁的樹蔭裡納涼,喝著鮮椰子汁,一朵雪白的雞蛋花落在我肩頭的長發上,帶著甜蜜的、順花古城的芳香。

會安船歌

下午2點上巴士,翻五行山、海雲嶺,在南北戰爭分界軍事碉堡拍照留念。旅行越南,處處難以回避戰爭這個沉重的主題。車子開始下山,壯闊碧藍的海灣撲入眼底,那座越南戰爭裡著名的海港城市峴港鑲嵌在裡面,風光絕美。

會安是華僑聚居的古城,每月農歷14、15是懷舊日,全城熄掉電燈,點上燈籠蠟燭,大家都穿著古裝到古街漫游唱曲。今天正好是農歷5月15,也是會安的河燈節,會安最有名的是綢布燈籠,買了三只,賣主會說中國話,是潮洲人。夜色裡古街和秋盆河邊燈飾閃耀,人潮如織,人們在平靜的河面放流小小的蓮燈,一盞盞點著蠟燭的蓮花隨河水緩緩流動,帶去對先人的懷念。老人們在河中間搭了戲台唱地方戲,有點像廣東潮戲的那種腔調。我們在臨河的小餐廳喝啤酒,這裡游客很多物價比此行其他地方都高,但氣氛很懷舊,我覺得像南京春節時的秦淮河。W去拍照了,S想為遠在巴黎的喜歡杜拉斯小說、有點越南情結的媽媽做件越南旗袍AoDai,我陪他在古街一家家逛,被綢布店的姑娘領著穿過後院,好氣派的中式大屋!他在一群越南姑娘圍繞下顯得羞澀無比,什麼也說不出來。她們要價太高,我懷疑她們就是來此做生意的中國人,故意操英文扮當地人,只有中國人才會這麼精明。

旅館蛙聲陣陣,推窗才知,窗外是大片靜謐的田野。

天麻麻亮就被W叫醒,窗外一片紅霞,趕緊背相機出門。天上的雲變幻得很快,那一片紅彤很快被厚雲覆蓋,彙成一大塊半圓形堆積於天穹中間,四周是淺藍的天幕,邊緣部分透著絲絲白邊,仿佛滴在窗玻璃上的水珠被手指輕輕劃過。金紅的光線只那麼一縷,照在古舊的屋頂,老屋旁大片的池塘裡參差水壅菜左右流之,老婦戴著尖鬥笠在采摘,幾棵椰子樹從老屋頂端衝上藍天。

踱到秋盆河邊,晨霧剛剛散去,清涼的河面緩緩蕩過獨木舟,老船夫邀我們上船,說好D10,000/1.5小時,便輕搖小櫓,蕩向河心。清晨兩河交彙的河汊上辛勞的漁舟來回穿梭,南邊遠遠的山巒剛剛從晨霧裡醒來,岸邊早市人們忙碌著跟泊岸的漁船交易著鮮活水產,遠遠的東面是出海口,逆光望去,寬闊的河面上張著漁網,漁舟在撒網……清晨美麗的水鄉如此詩情畫意,我們只恨出門前沒把膠卷多帶幾卷!

臨河一露台寬敞、杜鵑垂到水裡的Hotal吸引了我,忽然想今晚不走了,搬到此多住一晚,憑欄眺望秋盆河的日出和朝霞,一定醉死。舟靠Hotal伸出的長廊連接的小碼頭,上去問,二樓的房間沒有了,一樓臨河的屋子掛著大大的古董吊扇,落地窗非常明朗,23美元!浪漫是要付出代價的呀,只好放棄此念。

古街東邊是越南本地人居民區,與西邊華僑聚居區的熱鬧截然不同,沒什麼商店鋪頭,一層或二層的漂亮小屋沿街排開,臨街一面均有風格獨特的長廊和百葉木窗,式樣無一雷同。從民居建築上看,越南遠比中國的靈巧多變,尤其是新房子絲毫不損周邊老房子的古樸協調,整條幾百米長街屋舍建築變化豐富,家家門前都低垂著蘭花或杜鵑花蔓,連街樹丫間都用可樂瓶子插著鮮花,讓我想起川端康成《古都》裡描寫的寄生在古樹叉裡的紫花地丁。寧靜的街角擺著早餐小攤,三兩居民坐在小凳上吃得很香,我們也坐下叫一碗,這就是雜志上介紹的會安特色撈飯,面筋、豆腐干、青蘿蔔絲、小薄荷葉、青檸汁、甜黃瓜條拌飯,哇呀那個好味道!與我們共坐一桌兩個可愛的小姑娘,教我們一句句講撈飯配料的越語叫法,我們怪怪的發音引得她們羞澀地掩嘴吃吃笑。越南女子無論年齡大小,都普遍長著靈動的眸子,笑起來帶著一種特別羞澀的神態,那神態真叫人忍不住……

穿過熱鬧的水邊集市,各類鮮活五彩繽紛,小碼頭上漁船泊岸忙著交易,漁人大聲地吵著架。我到各處旅行都喜歡逛逛集市,尤其是鄉間的集市,聚著當地的特產,散發著濃郁的市井氣息,讓人深覺平凡生活的生動可愛。

烈日下的美森谷地

趕不上8點出發的占婆國Ma Song谷地一日游了,只好做了最糟的決定:租摩托在驕陽下飛25公裡,兩輛車10美元,W帶著我開一輛,請司機帶S一輛。整整一個半小時的路程,我們吃夠了塵土,被修路處的爛泥濺了一身。越南人開車風格與熱帶氣候很匹配,我們好幾次差點被大貨擠下稻田,無數次被迎面而來的飛摩幾乎撞倒,好在W身手夠敏捷!但沿途田園風光美得不行,一會是點綴著點點紅花的接天無窮碧的蓮塘,一會是伸延到天穹的綠油油稻田,一會幾朵烏雲翻卷在廣袤的天邊,形成壯觀的瀑布雲……

抵Ma Song是已11點半,休整午餐,小餐館老板會說幾句廣西白話。喝了雞湯,買了門票D50,000,大門處與谷地間是一段沙土山路,要換乘吉普車,在這又巧遇W在順化皇城避雨時認識的可愛日本姑娘河池百合子。Ma Song谷地是古占婆國王陀羅跋摩一世特別挑選的宗教聖地,繁盛時有70多座建築,因風化毀壞,現僅存20座紅砂石殘牆斷壁。我們在炎炎烈日下逐一找尋雕刻的遺跡,四周山巒如屏障般包圍著這靜靜的山谷,當年占婆國王選址於此也是看中了這塊隱蔽的風水寶地,但他萬想不到的是,這裡的低地勢避免不了水的侵蝕,年復一年,雨季蝕化了建築和雕刻,芳草萋萋間到處是凋敗的磚石,隨便揀起一塊,上面隱約可見精美的雕刻。

來回4小時的行程,日頭夠慷慨的,把我們全烤成了黑又亮的朱古力。回到會安,同旅店的鬼佬說5公裡外的海灘很不錯,我和W又不辭辛勞,駕摩托去游泳。沿秋盆河往出海口方向行駛,河灣椰樹蕉林間美麗的吊腳樓度假屋在夕陽裡色彩飽和。忽然一陣過雲雨,天空一下子烏雲壓陣,才不一會,又忽然呈現出壯麗的瀑布雲,一縷縷詭秘的光束打在池塘中間一葉孤舟上,W興奮得狂叫,扔下摩托端起相機一陣猛拍。

海灘一切免費,綿長細白的沙灘一直延伸到海的深處,游出再遠,透過泳鏡看到海底的沙灘仍是細細軟軟的,小魚兒在腳底撓癢癢。海灘上,當地人將吊床掛在椰子樹間,一家大小有的海裡嬉戲,有的吊床上晃悠,有的圍坐烤著大大的貝殼。正暢泳時,東邊變幻的層雲上忽然飛現出一條奪目的彩虹,西邊透過厚厚彩雲的斜陽照得海面一片金色,遠眺南面的海平面上,幾朵白雲輕柔舒卷。極目盡是絢爛的畫境!大人小孩在海灘上奔跑著,放著風箏,橙色的大風箏飛向彩色的晚霞間,也追逐那彩虹去了。我身著粉色的比基尼,揮舞起玫紅的紗巾,把這一刻最青春的氣息和最快樂的心境,伴著美麗的夕陽、彩虹、沙灘,永遠定格在了膠片中。

芽莊小島飄呀飄

在海灘泡到8:30,上巴士去芽莊,600公裡的路十分顛簸,雜志上提醒這段路是最辛苦的,可那般辛苦仍在我們意料之外。次晨7:00到芽莊,下榻一家小小私人旅館,S坐在門檻上,忽然流下淚來,夾雜著法語和英文絮絮叨叨了一堆,他實在不喜歡這樣趕天趕地的旅行,天天睡在顛簸的車上,辛苦得受不了了。可我和W沒有足夠的假期,又還要下西貢,怎麼辦呢,我們商量只好暫時分手,他獨自在芽莊休整幾天,我們今晚繼續乘夜車去西貢。

在旅館報名芽莊4個海島一日游,$6/人,包一天的船和午餐。即刻上車去碼頭。沿途看到芽莊市容,這古占婆國都城現在是座頗大的中型城市,建築物帶著南越那種明快的色調,古老又時髦,火紅的鳳凰花掩隱大街小巷,婆羅門教聖地占婆塔山的古塔群聳立在河岸高高的山坡上,一處建在十字街口的教堂十分龐大。漂亮的碼頭人聲熙攘,我們上了一條游船,20多位游客全都金發碧眼。

船先經Mieu島,沙灘潔白,搖曳的椰林覆蓋著棟棟橙紅的別墅,艷陽下海水蔚藍,海天一色,我和幾位英國姑娘於船舷上瀕海臨風,無比舒坦。10點船靠Mun島邊上,藜黑健壯的導游阿土從船艙頂縱身躍入海裡,大家也紛紛甩掉外衣,飛落海中。我動作稍微慢了點,不知被誰一下子拋到海裡。海水真清啊,我如魚兒般在水裡蕩來蕩去,海底的珊瑚和花花點點的游魚歷歷可數,不時有鮮艷的魚兒來親我,哪需什麼潛水設施,透過泳鏡即可把花花綠綠的海底世界盡收眼底。

游盡興了,上來艙內,船家已將排排坐椅拼成了長方大桌,擺滿了五彩繽紛的菜肴,有烤羊肉、香煎魚、蒜茸大蝦、炸春卷、炒面、油豆腐和各色面包水果,飽餐後,可愛的船主、導游、船工們用鍋蓋、膠桶、破吉他“夾Band”,麥克風架子是水龍頭管做的,他們瘋狂唱跳,模仿麥克爾.傑克遜、麥當娜,用夾生的廣東話模仿譚詠磷,維妙維俏。那些鍋蓋、水桶創造的音響效果竟十分熱烈,歡快的氣氛即刻在船艙裡播散,大家都跳上桌子大跳迪斯科,我和S拖手扭桑巴,快要瘋了。風趣的阿土邊唱邊扭,扭到船邊,直扭著掉進了藍瀅瀅的水裡。

船靠Moi島旁停下,阿土將籃球水膠泵圈成的泳圈拋到水面,搬了半箱紅酒跳入水中,大家一人攜一泳圈,紛紛入水,躺於泳圈上圍在阿土身邊,每人手裡一杯紅酒,仰面對著麗日藍天,任泳圈隨清風微波漂在無以言喻的碧藍海面上,W不停地大聲詠嘆:“人生若此,夫復何求!”我怕曬黑,上船來躺在窗舷下的長椅上,清風習習,一會就睡著了……只見窗下銀光閃閃,以為是在做夢,原來是密密麻麻的小魚兒在清透的水裡成群飄蕩而在陽光下形成的粼粼效果!我被這蓬勃生命的透明美麗驚得入了迷……

下午2點,船停靠Tam島,大家下船到沙灘上暢泳,船家擺出豐盛的水果大餐,紅毛丹、大樹菠蘿、龍眼、荔枝、西瓜、芒果,要多鮮艷有多鮮艷,甜得漏喉。幾個來自加拿大、澳洲的鬼仔向我炫耀發音不准的廣東話,全是粗言爛語,肯定是哪個香港壞蛋教他們的。男孩子們才21、22歲,一身稚氣,陽光在他們身上留下明顯印記,其中一個父親是加拿大華裔,母親是澳洲人,滿口雪白的牙,靚仔得不行。

船停靠的最後一個島Mieu,離芽莊市區最近,許多可愛的筲箕船撐過來招徠游客上岸,不少筲箕船裡搖槳的是孩子們,生活的艱辛和日頭的猛烈把他們磨練成膚色藜黑表情成熟的拉客仔。游客都好奇這些蕩在海面的圓圓的大筲箕,拿過槳來試一試,沒掌握方法還劃不走呢,只會在水面轉圈圈。猛烈了一天的太陽也開始西斜了,幾艘游船都靠在一塊兒等候上岸和下水玩的游客,我爬上船頂吹著涼爽的風,旁邊艙頂泳衣繽紛的鬼佬笑容燦爛地向我招呼。岸上的漁村椰林長灘,遼闊的海面波紋輕伏,筲箕船和歸航的漁舟漸漸都在金燦燦的逆光裡了。

黃昏回到芽莊市區S下榻的旅館,三人在巷口吃了好味的湯面,干杯啤酒再見,S又眼淚汪汪了。這個多情的法國小弟弟,高高大大卻有著顆脆弱的心。他送我們到巷口,最後一抹夕陽照著那瘦長的身影。

湄公河 人與自然的和諧散文詩

西貢繁華

晚8:00上中巴往西貢,車小人多,中巴又不像大巴那樣能舒適地靠著,我幾乎一夜沒睡過。好在南部的沿海公路遠比北越平順,農歷16的月亮又大又圓,照著我出門以來一直愉悅的心。在路上就是好,哪怕千辛萬苦,心也是輕松的。

530公裡的路,凌晨5點,寧靜的胡志明市(西貢)還沒醒來,我們已悄悄來到了自助旅游者聚集的範老五街。找到網上推薦的Giang Hotal,是深巷裡一棟6層粉紅小樓,要價$10/間,只好選了不臨街、無陽台的小間,$6。對面客棧一個鬼佬伸出頭來告訴我早上房租高,到黃昏就便宜了,因為再晚就租不出去啦。

租了旅館的摩托(D50,000/一天),沿西貢河彙入了洶湧的摩托潮裡。太陽才出來,和所有東南亞大城市一樣,西貢一早已經無比地喧囂,河水被嚴重地污染,散發陣陣臭氣。我們直奔一區的市政廳拍照,鮮黃的法式建築浮雕精美,胡志明塑像立於鮮花盛開的街心花園,和平鴿盤旋在透明的藍天。這座承載了太多殖民歷史與民主戰爭滄桑的城市,終於回歸越南人民自己,和平真是太可貴了。我們停好摩托,信步林蔭大道,鏡頭追逐著從市場出來一手提菜籃一手捧著水靈靈鮮花的市民,白襯衫紅格子百折裙的笑容純真的女中學生,畫廊門口著金黃Aodai氣質超群的老板娘。紅教堂和中央郵局兩座古老建築美侖美奐,從事郵政工作的W感慨地仰望著中央郵局大廳高圓穹頂上的壁畫,盤桓許久。

路過越南航空公司售票處,買回程機票,胡志明——廣州每天有兩至三班機,$239,真肉疼,我們這一路走來總共還沒花了這張機票的一半錢。假如買越南航空公司來回西貢或河內來西貢走的雙程會便宜很多!

參觀統一紀念館(門票D50,000)時,在統一會議廳遇到老華僑嚴大鎮和他的親戚。他聽我們說廣東話,立即過來親切招呼。W是增城人,和他家鄉花都挨著,也是講客家話的,老人他鄉遇到家鄉人分外高興,熱情地為我們當導游,邀我們到唐人街他的五金店鋪和家裡做客,請我們到東江餐廳吃客家菜。他祖上已到西貢開面館,幾代人生活在西貢唐人街。他說西貢不少華僑因戰爭和政治因素不斷地背井離鄉,從30年代末抗戰到1975年越南解放,解放後又有類似我國50年代初的“三反五反”的“平資產”運動,不少華僑怕共產,出走澳洲、加拿大,嚴叔弟弟一家也移民去了加拿大。而他卻一直留了下來,因為祖上在此扎的根,他信奉不離家土、精神與物質的享受同樣重要的人生哲學。他從面館到五金鋪樣樣嘗試,掙的錢不少也捐給了政府和華僑組織。他帶我們參觀建於清光緒九年的天後廟和溫陵會館,典型的嶺南寺廟建築,供奉著觀音菩薩和天後娘娘,梁上懸滿塔香。西貢的唐人街在清末已繁盛,勤勞智慧的華僑祖祖輩輩在這裡創造了財富,繼承著文化。嚴家祠堂是嚴叔等一批嚴姓同鄉會於1973年興建的,當時的中華民國副總統嚴家鑒題的字,嚴叔是副會長,每年正月12、九月12春秋兩祭,祖輩曾在這裡的嚴家後人都要從世界各地回來拜祭。嚴叔說,華僑在異國他鄉更要團結一心,不忘血緣承繼和民族精神。

下午和嚴叔告別,我們開摩托經過第五區、第十一區的中國城到戰爭博物館去,人流車流如潮水般洶湧。戰爭博物館門票D20,000,展出了越南抗法、抗日、抗美期間大量的圖片、資料、武器,模擬監獄裡侵越日軍、美軍對越南游擊隊的刑具觸目驚心,讓人頭皮發麻。越南真是個災難深重的民族啊,不少參觀者都在拭淚。走出長廊,外面一陣驟雨,我們坐於勒杜鵑花架下,等待白雲藍天。

和平真好。

雨停已5點,我們的摩托彙入了西貢下班高峰的車流,幾乎不能動彈。沿西貢河兜到海邊,游車河至華燈初上,飽覽西貢繁華。

回範老五街附近,在路邊的小攤就著冰啤酒吃白灼貴妃蚌、血蚶、青口,隨街逛悠,滿街的鬼佬。我們到Sink Cafe公司報名明天的湄公河出海口二日游,$15包交通、住宿和早餐、水果。這裡三天之內可辦好去柬埔寨的落地簽證,以及去緬甸、老撾、泰國的各種自助游手續,非常便宜。W在這裡用HK300換了D570,000,是我們一路兌換貨幣最劃算的一次。我們有錢了,又瀟灑起來,買了番鬼荔枝和啤酒,抱著個大榴蓮回到旅館頂樓的露台,對著農歷5月17的圓月,把酒臨風,海闊天空聊到半夜。W是我好朋友的同學,原來並不熟絡,通過這段旅途發現他和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感性,我們十分談得來。

穿織在水鄉網裡

乘中巴離開西貢穿行在鄉村農田間,導游是位英文純正的越南青年,一路給我們不厭其煩地講解西貢的一切。三小時到了My Hiep鄉,我們18位來自美、加、英、法、日、韓、中的游人已彼此熟絡了,一起換乘機動木船,穿行於縱橫交錯的湄公河水網間。在森林餐館午餐後,每人租一獨木舟駛進越共與美軍周旋的Rung Tram森林沼澤,水道狹窄得只容一葉獨木舟穿過,沼澤裡竟然還有不少偽裝設施和水底地道,越南游擊隊就這樣與裝備精良的美軍周旋了多年,我們看電影《野戰排》、《阿甘正傳》都知道,這裡是那麼令美國大兵們膽戰心驚。越戰的艱辛和越南人堅韌的意志也讓人低首。水裡開著紫的浮蓮,順手就能撈起一把新鮮的海底椰。

從My Hiep出來,依然乘著機動木船,整個下午都在縱橫交錯的水鄉網裡穿行。我們靠在艙頂,吹著水鄉帶著水醒氣的風,看窄窄的兩岸各色果樹累累的果實墜到水裡,看樹林間那些走廊搽得亮錚錚、鋪著草席的舒適農舍,看房舍背後那些盛產世界上最好大米的阡陌相連的青蔥稻田。水鄉人質樸熱情向我們揮手,孩子們有的在水裡嬉戲,有的從高高的拱橋躍入水裡,濺起一串水花。一條條機動小木船載著羞澀的婦女、可愛的孩子、鮮艷的瓜果從我們身邊突突而過。這裡的人們生活得那麼寫意,那麼愛水,那麼活潑歡快,一切都親切又清新,儼然一首人與自然和諧的散文詩篇。

黃昏穿出水鄉,寬闊的湄公河橫在前方。不遠處就是湄公河出海口最大的城市芹苴了。一道完整的彩虹,壯麗地橫跨過滔滔湄公河的上空。W又唱起了田震那首《天邊的虹》。來越南這10天,我已看到了好多次的彩虹,這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國家,給了我絢爛的記憶。

滔滔湄公南逝水

芹苴是湄公河出海口一座悠閑的小城。清早漫步安靜的街道,佛教寺廟定覺寺外售賣著大朵粉紫的蓮花,金光閃閃的小乘佛寺廟,外牆粉紅的博物館,蘋果綠的郵局,小小的教堂,各種文化在這裡自然地融合。街頭鳳凰樹開滿火紅的花簇,早餐小攤擺著長條的法棍面包、撈河粉的色彩鮮艷的配料。這種法式長面包夾叉燒、鹵牛肉、番茄雞蛋洋蔥餡的吃法真是非常西越合壁的。賣早餐的阿嬸和她女兒真是柔美極了。人們十分友好,走到哪都有人跟我們打招呼,任我們拍照。

在那蘋果綠的郵局寄了此行最後一張明信片,這一路我竟寄出了20張明信片!有的給自己,也有給想念的人。踱到河邊熙熙攘攘的集市,各色蔬果新鮮欲滴,雪白肥糯的大米是這裡的特產,在貨攤上堆得小山一樣。早晨跳躍的陽光裡,人們用小舟載來鮮活的魚蝦水產運上碼頭,拉往各攤點,大小漁船在波光粼粼的湄公河上穿梭。我買了大抱水果和玉米棒邊走邊吃,走過無數地方,哪裡也沒有越南這麼甜的水果和這麼軟糯的玉米,那紅彤彤的紅毛丹、大大的龍眼D3,000/公斤,一咬一大泡蜜汁,差點把我嗆住。只有這豐肥的湄公河三角洲才能產出這麼肥糯甘美的物產!

回到旅館臨河的露台享用西式早餐,陽光給漸漸繁忙起來的湄公河添了熱度,我們和昨天的團友也下樓上船去,到芹苴的水上市場。無數載滿鮮艷的菜蔬海鮮水果和各種貨物的大小船只從四面八方的河汊湧來,彙聚到湄公河的河心,擁擠著,穿來穿去,船主邊搖槳邊大聲招徠著生意,討價還價,一派忙碌和生機勃勃。

我們的船離開水上市場後仍在水鄉網裡游蕩,間或上岸走走小小的集鎮,參觀樹林裡純自然的稻米加工廠,圓圓大大的簸箕晾滿蒸熟的米粉,一派世外桃源的農村風光。這是世界上最好的大米出產地之一。再沒有什麼比飄香的大米更讓農人覺得幸福的了,鄉民在雪白的大米前忙碌著,滿足無比。

在一個集鎮臨河的小餐館享用水果大餐後,中午船飄蕩到永龍市。這湄公河出海口旁的小城中午十分安靜,我們和同行十分談得來的美國Joinson夫妻吃海鮮,逛集市,在一個華僑開的中藥店喝涼茶。店主黃雲冬先生是祖傳的中醫,祖上在梅縣的大埔,到他這輩,已在越南生活了三代了。

午後的風吹得人昏昏欲睡,我們在瀕河的露天咖啡廳坐著,滔滔湄公河就在身邊滾滾而逝,清風麗日,熱帶的氣息清淡又濃烈。10天的越南旅程將要結束了,我別無他念,只盼時光駐足。

乘車離開永龍,在河口大家步行上渡輪,車子要擺渡過河。這是電影《情人》裡15歲的瑪格麗特和她的中國情人相遇的地方。渡輪緩緩駛到了寬闊的河心,我坐在二樓船舷邊,依依告別兩岸廣袤的濕地,遠眺浩蕩的湄公河滾滾南流入太平洋。

那一刻,忽然感覺到了天荒地老。

廣闊的天邊,又現了那七彩的虹。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