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5 5/4 上午:榕江縣城-八蒙水寨-擺貝苗寨 早上起來,又在下著雨,還不小。賓館老板說下雨天去擺貝的路會變得很爛,車不好走,我於是又問去宰蕩的路如何,老板說進宰蕩的路一樣不好,車進不去,要走6公裡,建議我們去三寶侗寨。可是網上很多人都說三寶現在商業化太濃了,我在西江碰到的太白醉客也勸我別去三寶侗寨。考慮再三,還是決定按昨天晚上的計劃,去八蒙和擺貝。到了昨天和司機約定的八點半,車子還沒到,電話給司機。他卻說已經在去凱裡的路上了,另外幫我們找了個車馬上到,看來當地人的經濟意識已經遠遠超過了誠信意識。因為下著雨,我們也不高興再去汽車站另外找車了,一刻鐘後,換的車到了。上前跟司機問清楚了是否知道我們的行程以及談好的價格,一切OK後,我們上路了。
從凱裡一路到榕江走的都是省道,而從榕江去八蒙和擺貝所在的興華鄉走的卻是321國道。才開出不久,雨就停了,看來我們的運氣還是不錯的。車子在蜿蜒的國道上有條不紊地行進,沿國道的河邊景色很美,只是想著今天去的地方多,比較趕時間,就沒好意思叫司機停車讓我們拍照了。一小時二十分鐘後到達了興華鄉,再往前開了一公裡,八蒙水寨就在公路邊的河對岸。
去寨子是需要乘擺渡船的,每個人五毛錢,來回都要給。擺渡船是那種細長型的,很窄。晃晃悠悠乘船到了對岸,寨子被河流的分支隔為兩塊,中間有橋相連。水族是一個人數比較少的少數民族,顧名思義是生活在水邊的民族,平時靠打漁為生。這裡不是常規的旅游景點,因此網上的資料很少。整個寨子很原始也很寧靜,沒有見到其他的游客,我們也盡量地低調,不想影響當地人正常的生活。
由於時間有限,我們在逛了一圈靠外的寨子後,只得匆匆告別。藏在更深處的寨子只能遠遠地望一下了。擺渡回到公路,上車經過興華鄉沒多遠,司機就指著左手邊的一條土路告訴我們,這就是去擺貝的路,車子只能往上開一段,因為下雨有個地方車子過不去。我們考慮了一下還是決定既然來都來了,怎麼也得去見識一下聞名的百鳥衣吧。
從321國道沿土路到擺貝是4公裡的盤山路,車子大約只開了一公裡多點就停下過不去了,於是我們下車徒步上山。道路由於下雨變得非常的泥濘,我們的鞋底都沾滿了厚厚的泥土,時不時地就需要踢腿把泥甩掉。一個小時後,大汗淋漓的我們在經過了2.5公裡艱難跋涉後,終於到達了建在山頂的擺貝苗寨的村口。在村口的小商店買了冰凍的飲料和啤酒,一頓猛喝,總算緩過勁來,開始向當地人打聽哪裡能看到百鳥衣。可是令我們失望的是,找了很多人都說現在沒有百鳥衣了。原來不久前有人專門到寨子裡收購,據說一件化半年功夫繡成的百鳥衣可以賣到2000元,自然村民們全數賣掉。小商店的人說有關於過節時村民穿著百鳥衣歌舞的VCD,可以放給我們看,我們想,親也見不到,看到點活動的總比看照片強,VCD是很不專業的人拍的,也不是很清楚,但總算能看到他們過節時是怎麼穿戴的了。
看看已經快一點了,百般無奈的我們只能帶著郁悶的心情下山。走到半山腰,遇見一對挑著扁擔的夫妻,男的自稱是擺貝的旅游接待人,叫張澤民,他們挑的籮筐裡就有兩件百鳥衣。當時我們真的感覺到了什麼叫做“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了!MM們的激動與興奮跟小孩子沒啥兩樣。那對夫妻先是從籮筐裡拿出幾件蠟染展示給我們看,然後又拿出一長條還沒經過蠟染的蠟描土胚經幡,要三個人才能展開完整。最後,才像寶貝似地拿出來兩件百鳥衣。MM們興奮地穿上,而我,只有被動地哢嚓了。
在跟這對夫妻聊天中才得知,他們是走小路上山的,平時一直住在興華鄉的旅游接待站,今天正好有事回寨子。我們要是早下山五分鐘就會錯過他們了,看來老天真的很照應我們啊,不但雨及時地停了,還讓我們終於得見聞名遐邇的百鳥衣。
告別他們,我們下山的步伐也變得輕快起來,除掉穿衣拍照的時間,整個下山才用了半小時就到了我們下車的地方。司機已經等急了,二話不說,等我們坐好,立刻開車就走,一路上無話。沒想到司機發急也會幫到我們又有了好運氣,這是後話,容到下篇再說。
景點介紹:八蒙水寨
◎介紹:從興華鄉沿321國道往上行1公裡,從沙灘上乘船擺渡過江就是。八蒙水寨位於八蒙河與都柳江彙流處的溝谷中,近百戶人家全是水族典型的干欄式吊腳樓,掩映在蔥綠的竹林中,是個很容易被忽視的美麗水寨。
◎交通:距離興華很近,三輪車10min/1元到。也可以在榕江直接坐往三都的班車,八蒙下。坐船過河就到,過渡0.5元,出來也要給。擺渡時間7:30-18:00。
◎點評:如果能遇上一場婚禮,殺豬殺牛大宴全村,吃住全蹭。村民很熱情,經濟似乎尚可。習俗和服飾較簡單,普通人家mm過節、出嫁無盛裝。要找“水書先生”看水族獨有的文字“水書”,王克勝老人是全村僅有的兩位懂水書的先生之一。可找村主任潘正距安排食宿13339658902。
◎老J補充:八蒙很寧靜古樸,游玩時盡量不要喧嘩,影響當地人的正常生活。擺渡船一次只能乘6-8人,因此不建議大隊人馬前往。
景點介紹:擺貝苗寨
◎介紹:擺貝苗寨位於321國道旁,距縣城53公裡,全村有10個村民小組,349戶,1558人,是月亮山中最古老的苗寨之一。史志記載為明代由廣西大苗山沿都柳江遷入,歷史悠久,具有古樸、濃郁的民族特色和豐厚的民族文化底蘊,被定為黔東南州苗族民俗風情村寨。這裡的苗族百鳥羽毛服色彩艷麗,圖案古樸奇特,反映了苗族人民靈巧精細的刺繡工藝和獨特的審美情趣。鼓藏節是苗族最隆重、最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十三年過一次,殺豬宰牛,祭祀祖先,款待賓朋,節日規模盛大、氣氛熱烈。此外,擺貝苗族“古瓢舞”、“蘆笙舞”舞步歡暢,節奏輕快。擺貝苗寨被稱為“露天的苗族民俗博物館”。
◎交通:榕江汽車站坐往三都的班車,興華下,11:40有一班,上下午還有1-2班,1h/10,徒步上山1.5h,在修路,據說春節前通車。返回榕江可攔三都來的過路車。
◎花費:白鳥衣和蠟染經幡拍照各10元,要侃價,要說明是過節的盛裝,否則還有一套平時的白鳥衣,沒那麼漂亮。一般婦女不懂漢話。可找村支書潘玉忠帶去看 13885543924。據說春節期間門票120,2-3人不收,人多要收。
◎點評:寨子較髒,狹窄泥濘。婦女都會要價,但慢慢接觸下來還有些純樸害羞。白鳥衣和經幡確實PP,聞名不如見面。就當是支持少數民族經濟吧。
◎老J補充:如果只是為了去見識百鳥衣,就不用費勁到山頂的寨子裡了,如今擺貝苗寨專門在興華鄉設有旅游接待站,在那裡就能看到百鳥衣了。聯系人:張澤民13885514790,劉正文13638092741。
【注】全文景點資料來源於:攜程旅行網目的地指南、貴州旅游網、《貴州密境》及部分網友攻略,在此一並鳴謝。

(八蒙水寨)

(水族服飾)

(山頂的擺貝和山下的梯田)

(雨天後泥濘的道路)

(展示百鳥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