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說山西好風光——山西之行(3)

作者: 群星燦爛

導讀7月13日,行程:大同—恆山—五台山 景點:恆山 懸空寺 地處山西的北部,大同的早上天氣還是涼爽的,讓我們這些從亞熱帶城市來的游客感到特別舒服。離開下榻的唐都大酒店,我們往南走,途中經過一些沿街擺賣的臨時菜市,才7:30街上的菜市的早市已經非常熱鬧。攤販拉著小推車,車上大多是水果,有蘋果、梨、杏、桃子等北方的水果。導游說,現在還不是季節,如果我 ...

7月13日,行程:大同—恆山—五台山 景點:恆山 懸空寺

地處山西的北部,大同的早上天氣還是涼爽的,讓我們這些從亞熱帶城市來的游客感到特別舒服。離開下榻的唐都大酒店,我們往南走,途中經過一些沿街擺賣的臨時菜市,才7:30街上的菜市的早市已經非常熱鬧。攤販拉著小推車,車上大多是水果,有蘋果、梨、杏、桃子等北方的水果。導游說,現在還不是季節,如果我們晚些來,水果更多。看著熙熙攘攘的人流,我們不禁感嘆:在這樣的城市裡都不禁止攤販的擺賣,我們那樣的小城市為什麼對小販要趕盡殺絕?我們今天的目的地是恆山,晚上住五台山。途中我們還要游覽北岳恆山中和“中國一絕”的懸空寺。大同到恆山大概有80公裡路程,都是旅游公路,路況不錯。很有北方特色的植物是路邊一排排的胡楊林,整齊的林立在公路旁甚為壯觀。導游介紹到,如果是秋天,這裡會更漂亮,因為一路上的樹葉被秋色染成了金黃,哦!也許金秋就是這樣來的。也正是因為有了它們才使得山西少受了風沙的侵擾。我們在路上還見到許多巨大的運輸車,都是超高超大的,載重並不比一節火車車皮輕。裡面裝的就是被喻為“黑金”的山西特有的礦產—煤。煤做為山西的主要經濟命脈已成為了許多人瘋狂掠奪的對像,我們在媒體上不乏見到有關山西“黑煤窯”的報道,而從我們身邊呼嘯而過的那些超重的卡車大多也是那裡出來的。難道政府不管嗎?導游無奈的說,這樣瘋狂的開采,政府根本沒有辦法從根源上根除,因為礦產埋藏得太淺,一個農民在家裡的院子裡,隨便炸開一個洞穴都能成為一個小煤窯。而煤炭的價格日日看漲,這段時間更是奇貨可居,要先下錢才能訂到煤。巨大的金錢利誘使許多人更鋌而走險。他不無憂慮的說,這樣下去,山西的下面遲早要被挖空,如果來一個大地震,山西的下場不會比唐山好到哪裡去。我們相信他並不是在杞人憂天,經過1個多小時車程,上午9點多我們到了懸空寺景區。 懸空寺位於山西渾源縣,距大同市70公裡左右, 是國內現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它修建在懸崖峭壁間,始建於北魏後期,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懸空寺面對恆山、遠望懸空寺,像一付玲瓏剔透的浮雕,鑲嵌在萬仞峭壁間,背倚翠屏、上載危岩、下臨深谷、樓閣懸空、結構巧奇。近看懸空寺,大有凌空欲飛之勢。給人的感覺真是不能簡單的用“壯觀”來形容它。難怪詩仙李白在寺下一塊巨石上手書“壯觀”二字後,仍覺得無法表達他的震撼,在“壯”旁加了一點,以顯示懸空寺的壯觀。我們在它的腳下,覺得自己真的是太渺小了。為什麼要營造懸空的感覺,據說:懸空寺始建於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歷代都對懸空寺作過修繕,北魏王朝將道家的道壇從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據道家“不聞雞鳴犬吠之聲”的要求建設了懸空寺。登臨懸空寺,攀懸梯,跨飛棧,穿石窟,鑽天窗,走屋脊,步曲廊,幾經周折,忽上忽下,左右回旋,仰視一線青天,俯首而視,峽水長流,叮咚成曲,如置身於九天宮闕,猶如騰雲皈夢。懸空寺共有殿閣四十間,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梁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相連,曲折出奇,虛實相生。寺內有銅、鐵、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尤其是寺中的三教殿,佛祖釋迦牟尼、儒家聖人孔子、道教始祖老子同居一室、並列高台,共享人間煙火,堪稱奇觀。歷史上,儒、佛、道三教各成體系、自立門戶,很少有混居一室的。尤其是佛、道兩門頗有門戶之見,在四大佛教名山中很少能看到道教的蹤跡,而在道教控制的靈山聖境中,也絕少佛禪之風。那麼,為什麼偏偏在恆山的懸空寺會出現“三教合一”的奇觀呢?這要在游覽完恆山後方大體明白。游歷完整個懸空寺大概需1個半小時,而後我們轉到恆山景區。這天的天氣不是很好,陰天拌有紛紛小雨。雖然是盛夏但氣溫卻降至21、22度,讓人有些寒意。

恆山,人稱“人天北柱”、“絕塞名山”,位於山西省北部和河北省北部的塞上地區,山脈發脈於管涔山,沿東走向至河北曲陽縣境內。恆山,號稱一百零八峰,東西綿延五百裡。它西銜雁門關,東跨太行山,南障三晉,北瞰雲代二州,莽莽蒼蒼,橫亙塞上,勢如龍騰虎躍,雄踞一方。恆山,東連居庸關、南通倒馬關、西臨寧武雁門要塞,奇峰奪路,關隘重重,可真是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相傳,歷史上舜王北巡至此,看到這裡山勢險峻,奇峰壁立,遂封之為“北岳”,以恆山為北國千山之首。“北岳”恆山,主峰位於渾源縣城南,海拔高達兩千多米,比東岳泰山還高出四分之一。說到山西渾源縣的這個北岳恆山,曾有一個爭議,使我們對這個北岳恆山的真正“身世”有了一些疑惑。有一年,中央電視台王小丫主持的《開心詞典》節目中,就曾經提出過古代北岳恆山在哪裡的問題,正確的答案是河北曲陽。於是,在互聯網上,曾經有人譏諷王小丫不懂歷史,後來有位河北的網友,引用一篇2003年發表在《中國歷史地理論叢》學術的文章,說明古代北岳確實在河北。明代以前的恆山一直在曲陽,清代開始改在山西渾源。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遷,目前還在探討中。這些爭議更讓恆山又增添了許多神秘色彩,不管怎麼說,目前它就是人們心目中的北岳。

恆山是一座北方的山、塞外的山,他雄渾、壯美,如同北方的漢子,她自然、質樸、包容,如同北方的婆姨。古往今來,數不清的文人墨客吟詠、講述過他們眼裡的恆山。而金庸先生筆下的恆山更神秘而浪漫、極具武俠色彩,《笑傲江湖》的恆山派恆山劍法,恆山派弟子......。這一“笑”,已過千年。腦子裡還是<笑傲江湖>恆山派的儀琳師妹的身影,人卻已經進入的景區。一進景區,“恆宗”二字映入眼簾,“恆宗”高懸於蒼壁之上,背後是蒼岩秀石,蒼蒼石壁把“恆宗”烘托得愈發氣勢磅礡。古樸中更顯雄健。據說,這二字出自明成化年間,經幾百年風吹、日曬、雨淋,雄風猶存,可見恆山之“恆”之威力。然而恆山並非以自然風光而聞名天下,漫步山間,它給我的感覺沒有南方眾多山脈的雅致秀麗,也沒有華山的險峻,多少讓人對它有些失望。但它卻是應了這樣一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濃厚的道教文化似乎早已浸淫在恆山的血脈裡,無論是供奉著北岳大帝的恆宗殿,還是始建於北魏年間的寢宮,抑或是建在恆山最高處的會仙府,乃至以道教壁畫稱絕的永安寺,無不彰顯著道家“師法自然”的教義。的確,這座道教名山中宮觀林立,有“三寺四祠七亭閣、九宮八洞十五廟”之說。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古老而玄妙的道教在恆山留下了風雨滄桑的足跡。傳說遠在春秋時,太上老君就在恆山結廬煉丹。北魏年間,天師道長寇謙之在恆山宣揚道教新法,使恆山香火盛極一時。唐朝時,道家八仙之一、倒騎毛驢的張果老修行於恆山,至今在恆山虎風口還有一排驢蹄印,傳說就是張果老的毛驢留下的。還有那淹沒在芳草萋萋中千百年來的道家墓塚……。然而恆山又不只是道教宮觀的所在,而是儒、佛、道三教合一的道場。恆山是佛家較早的弘法之地。東晉時就有高僧道安在恆山創立寺塔,被認為是山西佛教發展流傳的開始。被譽為“恆山十八景”之首的懸空寺以絕妙的建築工藝令世人折服,更重要的是,這是恆山“三教合一”最為典型的寺廟。為什麼偏偏在恆山會出現“三教合一”的奇觀呢?我們不難從恆山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淵源中找到答案。恆山地處塞外邊疆,自然少了許多清規戒律,再加上這裡歷史上就是多民族融合雜居的地區,先後有多個少數民族在這裡建立政權。統治者為了網羅各個民族和宗教的支持者,主張三教並舉也就成為可能。頻繁發生的戰爭一方面給人民帶來了苦難,卻也促進了民族、文化和宗教的融合,這樣的融合成為恆山文化最為鮮明的特征,也成為華夏文明兼收並蓄的最好詮釋。這才有了懸空寺中的三教殿,佛祖釋迦牟尼、儒家聖人孔子、道教始祖老子同居一室、並列高台,共享人間煙火,堪稱奇觀的景像。一路游覽下來,印像最深的莫過於恆宗大殿——恆山最大一處殿宇,恆宗大殿是北岳主廟。這座依傍在半山削壁上的大殿,是恆山主峰現存的20座寺廟中規模最大的。始建於北魏大武年間(424~451年), 後經歷代修葺,到明代弘治年間(1488~1505年)才改為寢宮。 大殿腳下是一座崇高的山門。山門兩側有青龍、白虎二殿。跨進山門,劈面便是坡度為60度的103層石階。舉目仰望,石階漫漫,殿身巍 巍:上方峭壁上,一株古松凌空倒掛,九曲盤亙,氣勢宏大。登上石階,進入大殿,正中神龕裡端然高坐著的是頭戴天平冠,身披朱綾袍的北岳 大帝。神座上方,懸掛著康熙皇帝手書的御匾:“化垂悠久”。殿內香煙繚繞,鐘磐幽鳴,給人清靜超脫之感。步出大殿,殿前有數十面石碑、牌匾,其中,元代鐵鑄菱形“雲牌”。出了大殿往西還有一處有趣“金雞報曉”的景觀,那是一塊黑黝黝的石頭,狀如臥雞,位於大殿平台靠牆角處,面對對面飛石窟一帶,凹陷的峽谷。用石塊快速的敲打雞頭,便能聽到對面山谷中傳回小雞“嘰嘰”的聲音,如果用石塊敲打其他地方不會有這樣的效果。大家都試了試,果然如此。這自然是一種物理現像,但是也需要特定的地理環境和石頭本身所具有特性才會有這樣的效果。大自然就是這樣神奇。贊嘆不已間,已經到了山下停車場。再一次看到身後蒼勁有力的“恆宗”二字,此時天已經放晴,空中透出一抹陽光,蒼蒼岩壁上的“恆宗”二字愈發氣勢磅礡,蒼勁有力。我們共用了3個小時游覽恆山,之後在山下簡單用了午餐,實際應該是下午餐了,因為已經是下午2點多。我們今晚要在五台山住,要繼續趕路。導游告訴我們從恆山到五台山的路是最爛的,但經過幾天的感覺,我們認為山西的路爛不到哪裡去。但是接下來的路況,的確讓大家頭疼。這段路不僅路況爛,因為這裡走的幾乎都是載重超重的煤車和拉當地石頭的大貨車。堵車的狀況嚴重,更糟糕的是大家都不讓,全部堵在路中間,一會的工夫就已經堵了十幾公裡的長蛇陣。更可氣的是有個老兄開著一輛裝滿石頭的大貨車,嫌別人搶了他的道,就硬擠到路中間,把車橫著停下來擋住道路在駕駛室裡睡起覺來。這樣一來,原本就擁堵的道路就更堵了。我們的導游亮亮,是個小伙子,這時他既充當交警指揮交通,又充當中間人,勸解那些正在火頭上的司機大佬,忙得不亦樂乎。而我們的司機也抓緊時間,見逢插針的一點一點的往上蠕動。在沒有辦法勸解那位老兄的情況下,眼見天色漸晚,如果不趁天亮趕到五台山的話,這樣的盤山公路會不安全。我們的司機決定繞開堵塞的大路,和其他的車輛一樣走下面那條彎曲的山間小道,繞到前面去。他和導游讓我們下車,只看見他從兩輛大車的縫隙間一點點的挪過去,後輪已經壓在道路的邊緣,車後就是陡坡,稍有不慎,後果不堪設想。我們都為他捏了一把汗。小伙子的技術還真不賴,就那麼點地方硬是讓他把車給挪過去了。一路煙塵滾滾的崎嶇小道顛簸不已,因為能改道的都擠了進來,車流緩慢的行走了2個多小時才重新回到大路上,大家這才舒了口氣。到五台山景區範圍內,天色已晚,天又下起瓢潑大雨來,霧氣蒙蒙,前方的能見度不到10米,在穿過高山草甸的時候,汽車就像鑽進了雲層中,前方什麼也看不見了……。大概又走了1個多小時,我們終於到了五台山下住宿的賓館-友好賓館,其實不如說是客棧。因為是旅游區,將就吧!大家都乏了。



(懸空寺)



(懸空寺下李白的題字)



(“恆山派”的墓塚)



(恆山松)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