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oursky.net/bbs/Dispbbs.asp?BoardID=13&replyID=27532&id=12311&skin=0結論:現在遇龍河政府統一經營,管理了,票價有所上浮!以夏棠碼頭-工農橋為例
統一前:政府指導價:160元/筏(坐2人)(當地野導有回扣),團體價:120元/筏
統一後:政府建議價:240元/筏;政府售票價:170元/筏(當地野導無回扣)
事情的詳情是這樣的,鑒於遇龍河漂流長期以來的無序發展,當地政府決定遇龍河統一歸政府經營,管理;
1.關於碼頭的設置:撤消絕大部分小碼頭,統一指定若干個碼頭漂流,游客如需在遇龍河漂流,只允許在這幾個指定的碼頭漂流
2.關於票價:由政府統一售票,對當地的野導拉客再無任何形式的回扣;
3.關於票價的組成部分:票價主要用於以下用途:1是筏工的工資(具體數字不詳),據個人經驗,估計在每筏次55-60元;2是政府的“稅收”(具體數字不詳,具體是交稅最終給到國家還是個人也不詳),據以往的經驗,大概在一筏的25.6%-40%之間(大概約50-70元);3是碼頭的建設費用和員工補助(具體數字不詳),大概在30元左右;4是筏子的托運費,單車的托運費,筏工回程的車費(大概在25-27.5元)
4.關於筏子的安排:政府統一強制性收購目前筏工手頭現有的竹筏,根據新舊程度,補貼300-650-800元不等(相當於筏工以後就賣給政府了)
5.關於筏工的安置:筏工的安排按照編號順序從前往後輪流上崗;根據每日出筏的數量給予工資和補貼
關於此次事件的前因後果 www.toursky.net 觀點:
主要是從2002年開始,遇龍河漂流就陷於管理無序的混亂局面之中!,雖然政府從2005年8月開始醞釀和實行統一管理,但因為若干歷史原因,合法與“非法”並行,政府主導的公司從中獲利,農民參與欲望極度強烈,他們看到政府在獲利,也想從中分得對大的利益;
政府的信譽度在降低,主要是因為政府的有些承諾沒有實現,政府出台的政策和措施實施不了,農民的要求和利益被忽視,個別干部謀取個人私利;
造成遇龍河紛爭和混亂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與農民本身的綜合素質較低有關,也與公民的生存條件較差有關,更與政府的介入和規範化管理滯後有關,各部分單打獨鬥,有些措施貫徹不徹底,農民已經得到旅游參與帶來的利益,其參與熱情空前高漲,即使這種參與是不規範的參與。而政府政策和措施的出台明顯滯後,又加上政府本身對於企業經營和管理並不擅長,導致國有企業管理不善,自身未見效益,也給農民造成了與其爭利的看法。致使利益矛盾衝突激烈,化解難度增加!
關於此次統一對於往陽朔的旅游者(團)的影響分析:
1.漂流的費用增加,政府統一管理,用於維修,保養停車場,碼頭,的費用;多出的工作人員的工資,補助,以及不低的稅收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導致遇龍河漂流費用的上漲!
2.短期內 :漂流的竹筏緊張,數量供應不足!(更需考驗領隊的經驗了)
3.短期內:筏工的意見和怨氣需要得到一個發泄的過程和時間 (主要是客源少了或是沒了,收入減少了,比如周六,周日到碼頭的時候,很多沿途的筏工和農民會向客人大喊,遇龍河罷工了,不能漂流了,回去吧!或是更有甚者,亂報費用,50,100,以擾亂游客的視聽,達到發泄的目的!
4.短期內:之前游客反映最多的,最反感的“路邊的拉客野馬”將大大減少!
5.其他影響在進一步確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