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最主要的行程就是坐車,從中衛一直坐到西寧,中間途徑蘭州,全程大概500公裡,標准的苦旅。其實,行程單剛出來時,我就提出銀川-西寧為什麼不采用臥鋪火車的方式?人舒服還省了一夜住宿費。常州聯合的答復是這段行程只有一班綠皮車,沒有空調,這也是標准的忽悠型答案,旅行社吃准你不知道到底有幾班火車?事實證明銀川-西寧間絕對不止這一班車(抱歉,已查攜程,的確只有一班車,但是空調快速,晚上10:00出發,次日午後1:00到達),而且即使在最炎熱的夏季,西北的夜晚也根本不需要空調,至於旅行社出於何種目的推薦這種不經濟的行程,答案只有旅行社自己知道,極大的可能是考慮旅游車的利益,西北地區旅游是這幾年剛剛興起,一年之中旺季也就7、8兩個月,所以這段時間車也緊張房也緊張,所以我們在西寧住兩個晚上還是兩個酒店,即使提前一周,定房也很困難,估計車也是一樣。
反正就是不停地坐,很單調很無聊,窗外的景色也是越來越荒涼,這時才體會到為什麼銀川叫做“塞上江南”。等到了白銀一帶已是極度的荒涼,到處能看到水土流失的痕跡,卻幾乎連個人影也看不見,准確地講,西北很多地方是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因為人類的生存在那裡就意味著對生態巨大的破壞,而且是難以挽回的破壞。銀川-中衛-蘭州已有全程高速,應該是出於費用考慮,司機一直走的是省道,路況還好,但畢竟要比高速慢好些。銀川到中衛近一些,時間也寬裕,這樣的安排尚且說的過去,但是中衛到-蘭州也走省道就有點過份了,這樣緊趕慢趕,早晨8點多出發,直到下午4點半才趕到塔爾寺門口。一路狂奔唯一的收獲是發現蘭州中川機場的英傑納酒店的飯菜不錯,一致要求臨走前最後一頓晚飯還安排在這裡,這是我們全程中由旅行社安排的所有飯店中口味最適應的。
塔爾寺是藏傳佛教宗師宗喀巴的誕生地,由很多大小不一的寺廟組成。如果,對藏傳佛教沒有特別的興趣,則強烈不推薦去塔爾寺(LP的行程就跳過了塔爾寺)。如果,傾心向佛,那麼就去磕頭吧,如果再出上幾百塊,還可以讓幾位活佛中的一位摸摸你的頭,這次長了個見識,我原以為世上只有一個活佛,比如達賴,到了塔爾寺才知道,光塔爾寺就有好幾位活佛。
不推薦塔爾寺的理由有以下幾條(僅僅個人心得):一、塔爾寺太髒太亂,毫無管理可言,據說這裡是法外之地,是由一幫喇嘛們自治的。我們花了80買了門票,卻是從一扇鎖著的大門的門縫裡擠進去的,那門縫僅能容一人進出,我們一個緊挨一個進去時,看著一大撥等著出來的人站在邊上等我們,心中真不是滋味。我等花了錢來旅游,寺廟竟用這等方法侮辱人,可見廟裡都是幫什麼玩意。二、價值觀念不一樣。江浙一帶的寺廟既是信徒們參禪禮佛的場所,往往也是旅游勝地,游客多過香客,所以那裡的佛教也顯得比較平易近人,比如杭州的靈隱寺、普陀的普濟寺都是這樣。而塔爾寺則更像個完全的佛教場所。還有另外一層異樣的感覺,覺得像塔爾寺那種由喇嘛主導的佛教和沿海地區由和尚主導的佛教很不一樣,我怎麼看都覺得那些喇嘛非我族類。照理說佛是教人向善的,怎麼喇嘛卻都面露凶相?讓人不寒而栗,甚至連寺裡的導游都一副“官導”的面孔。(有一事可以佐證上述感覺,路上導游司機一再告誡我們不得對宗教胡言亂語,晚上我們在四星級的建銀大酒店用餐,正說到寺廟喇嘛一類話題,司機讓我們掉頭,一個壯碩的喇嘛正在餐廳裡晃悠,於是嚇得誰也不敢再說下去了。簡直TMD的恐怖主義,活像美國人看到大胡子的穆罕默德)三、旅游價值存疑,塔爾寺所謂藝術三絕是壁畫、堆繡和酥油花,其中壁畫多是畫在布幔上,即是“唐卡”,所用顏料久而不易褪色;堆繡是一種有立體感的繡品;酥油花即酥油做的雕塑,真的沒看出這三絕有什麼絕的。從理論上講,經濟文化落後的西域地區的工藝美術(我認為這三絕應歸入工藝美術範疇)水平不可能超過中原地區。我想人們對三絕的認可有點像外國人特別欣賞黃土高坡一樣,物以稀為貴,自己生活中沒有的,很少有人見過而你見過的,都是珍貴的,大抵如此。其實,彌漫在塔爾寺裡面的酥油味根本沒幾個人受得了。另外,所謂塔爾寺建築是如何如何精美的介紹,始作俑者如果不是孤陋寡聞,就一定是別有用心。
塔爾寺雖然讓人失望,但好在我本來就對寺廟興趣不大,我把全程的“寶”都押在明天的青海湖上(寧夏段已意外賺得大漠風光),只有一想到青海湖邊上金色的油菜花,塔爾寺完全無足輕重。對青海的兩天行程,我從開始就覺得不合理,但是首長定的行程,部門出的票票,多說沒有意義。我心中的標准行程是:如果是三天,兩天環青海湖,中間去茶卡鹽湖,第三天去門源看油菜花。如果是兩天,則一天青海湖一天門源。同事曾問湖邊不是有油菜花嗎?何必再去門源?我回答:完全不一樣,湖邊的油菜花是點綴,是對湛藍湖水色彩上的點綴,是配角。而門源的油菜花是漫山遍野,綿延起伏,是唯一的主角,再說了七八月來青海,不看油菜花看什麼?而且,要看就看個夠,看到你一生一世都忘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