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爾加河之旅—基日島我們的船從曼德拉奇開航,太陽落山之際(雖然已經過了一年中夜晚最短的白夜時期,俄羅斯的日落時分還是在當地時間的10:00左右)我們就進入了歐洲第二大淡水湖—奧涅加湖,我們的第二站基日島就在奧涅加湖中。奧涅加湖面積達10000平方公裡,是歐洲第二大湖,我們在奧涅加湖整整行駛了6個小時的時間,早上才到達了基日島。船還沒有靠岸,基日島鄉村教堂的三座著名建築,已經展現在眼前。人們紛紛湧上了船舷,大家都希望早一點近距離目睹這幾座著名的建築。基日島是奧涅加湖上1650座島嶼中的一座長僅6公裡、寬1.5公裡的狹長小島,距離聖彼得堡400公裡,距離俄羅斯與芬蘭邊境300公裡。島上的木制建築群,被俄羅斯人稱之為 “沒有屋頂的博物館”。早在14世紀,這裡就成了從俄羅斯古城諾夫哥羅德通向白海的必經之路,作為行政中心的基日鄉村教堂將奧涅加湖中眾多小島上的村莊聯合到一起。17世紀中葉,在鄉村教堂周圍築起了圓木城牆,並設有防備瑞典及立陶宛軍隊入侵的守望塔。島上有著名的基日鄉村教堂,還有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國1960年開始建立的民間木制建築博物館,博物館裡有83多件從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國各地遷移過來的古木制建築。基日島被譽為俄羅斯北方的像征,是俄羅斯的文物保護區之一。由於它獨特的古代木質結構建築,1991年被列聯合國為世界文化遺產。俄羅斯在1968年也發行了以基日島鄉村教堂為主題的紀念郵票。基日島是我此行停留的四個地方唯一收門票的地方,一進入基日島,我立刻被它優美的自然環境所感染,基日島到處是空曠的草場,綠草中生點綴著各種顏色的野花。曠野間散落著形狀各異的古老的木結構建築——教堂、農宅、風車、磨坊、浴室、谷倉、木圍欄和路邊亭等。古老的建築與自然渾然天成,和諧完美,構成了一幅美麗的中世紀古典油畫,遠處的湖水,蘆葦和小船與草場和古建築遙相呼應,如果不是游客的到來打破了這裡的寧靜,基日島簡直可以稱得上是一片遠離塵囂的淨土。基日島算得上我所到之處,古典與自然最完美結合的地方之一了。我感到,被列為人類文化遺產的基日島,不僅指古老的建築,而且還包括與之融為一體的獨特的自然景觀。我們最先到達的就是基日島最著名的基日鄉村教堂,這是俄羅斯最大的木制教堂。基日鄉村教堂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擁有一座22個洋蔥頭頂的主顯變容教堂,教堂建於1714年,高35米,共5層,尺寸大小不一般的22個蔥頭式尖頂整齊地排列於各層之上,下寬上尖,使教堂呈塔形立於島上。教堂的主要部分沒有用一顆鐵釘固定連接,代之使用的是木質緊密的直紋松木。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碩大的“洋蔥頭”上密布的細小鱗片,也是用松木一片片雕刻出來,再鑲嵌上去的。教堂內珍藏有稀世的聖幛,各色有趣的聖像畫以及用豐富的壁畫裝飾的天花板。

(基日島鄉村教堂的三棟建築)是誰建造了這這座教堂,現在還不是很清楚。當地民間傳說是一個名叫涅斯托爾的木工大師建造了主顯變容教堂。工程完工後他欣賞著自己的得意之作,然後把斧頭扔進了奧涅加湖,並說:“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有第二個同樣的建築!”。1764年,在主顯聖容教堂旁又建起了一座含有9個洋蔥頭式尖頂的聖母教堂,它小巧玲瓏,呈圓筒狀,建築風格比較樸素,中央圓頂高27米。1874年又在兩座教堂之間聳立起一座八角式蓬頂式鐘樓。三座建築呈三角形,構成了和諧的一個整體。由於俄羅斯北方冬天十分的寒冷,習慣上夏天使用較大的主顯聖容教堂,冬天使用較小的,保暖性能更好的聖母教堂。木頭教堂在不同的光線下展現著不同的色彩。無論是春夏秋冬、雨雪晨昏,木頭的牆面和屋頂都在變換著顏色。我們剛到基日島時,還是烏雲密布,“洋蔥頭”是暗灰色的;忽然遠處有一片晴空,“洋蔥頭”立刻就變成了銀白色。出了教堂不遠,就是建於1876年奧舍夫涅夫家的農宅。這是1951年從一公裡以外的奧舍夫涅沃村遷移來的,是這座露天博物館裡的第一幢遷移過來的建築。這座帶明亮的小閣樓的兩層木樓,建有露天涼台,它們的窗框和涼台上都雕刻著奇妙的裝飾紋,這座農宅是將生活和生產區合在一個屋頂下的綜合建築,在北方嚴酷的氣候條件下,一年內有4-5個月主要在室內活動,這種布局使人們足不出戶就能在家完成大部分勞作。一層由數根大圓木支撐,像個帶頂的大院子,農用及漁獵工具一應俱全,還作為糧倉和牲畜居住的地方,據說牲畜發出的熱量,也是提高房間內溫度的有效方法。二層主要為居住區和工作區,居住區的嚴格劃分和生活及勞動用品的擺放,不僅反映了100年前當地農民的生活形態,而且揭示了農民的精神世界。大量風格鮮明的刺繡和紡織品,圖案精美的彩繪紡車、雪橇,以及雕刻得樸拙而美妙的木制實用和裝飾品,既鮮活地營造出昔日的生活氛圍,又生動地反映了農民的審美觀念。

(奧舍夫涅夫農宅)桑拿在俄羅斯不是奢侈的像征,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在離農舍不遠的湖邊,還有一個桑拿浴室,這個桑拿浴室雖然不很豪華,裡面空間還是足夠大的。桑拿浴室在夏天會作為儲藏室,到了冬天則用以蒸桑拿浴,據說家庭裡桑拿的順序是先老後少,先男後女。當我們經過雙頂的天使長米哈伊小教堂時候,教堂裡響起了鐘聲。原來島上每到固定的時間,一個固定的敲鐘人就會表演敲鐘,以示對游客的歡迎。鐘聲清脆而有韻律,洋溢著一種節日的氣氛,據俄羅斯人證實,這確實是喜慶的鐘聲。敲鐘人也非常認真,所有游客都不禁駐足觀看。鐘聲完畢,人們紛紛報以鼓掌。後來在莫斯科的時候,我們又聽到了同樣的鐘聲,這次不用導游的解釋,我們都知道這是喜慶的鐘聲了。

天使長米哈伊教堂(雙頂教堂)再往前走,一個迷你小教堂出現在我們面前,這個小教堂遠遠看去,真有點像小孩子的大型玩具。這個教堂是用松木制作,只有一個小洋蔥頭,上邊有一個十字架,看起來毫不復雜但又十分的別致。看過教堂邊上的說明才知道,這個叫拉扎列夫教堂就是俄羅斯歷史最久遠的木制教堂了,是在 15世紀末由拉扎列夫修士建立,是從澳涅加湖邊上的瑪日姆修道院遷移過來的。

(俄羅斯最早的木制教堂,建於15世紀)島上還有基日島最早居民的墓地、俄羅斯北方用的的典型的風車、谷倉、以及一個19世紀的很特別的的路邊休息亭等木制古建築。島上不准隨便吸煙,吸煙要到湖邊指定吸煙處。我們看到一艘消防船就停在離鄉村教堂不遠的地方,它使我們意識到了,對於島上眾多珍貴的木建築來說,防火是何等的重要。游覽整個基日島,大約2-3個小時就夠了,而船停留的時間也正好是3個小時。在基日島,不僅可以參觀木制古建築,坐在湖邊的木制桌子旁,從各個角度眺望奧涅加湖景色以及外島風光也算是一大享受。我真想多留在這裡一會兒,慢慢的欣賞島上那種充滿了中世紀味道的、夢境般的秀美景色。

(奧涅加湖景色)
更多照片請見http://photo.***/photos/annnl/134339725/